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寒门崛起 >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破倭寇,誓不回港

寒门崛起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破倭寇,誓不回港

作者:甘蔗奶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17: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作为一个现代人,没人能比赵亨义清楚,把集中在士绅阶层手中的土地分给普通的百姓,究竟能够让这个世界迸发出多么恐怖的力量

但是,在历史上这么做的人不止一个。

那些揭竿而起之人,那些原本身处最底层走投无路之人,为了一口吃的,为了活下去,发出了最后绝望的呐喊。

和他们同样命运的底层百姓,主动汇聚在了他们的周围,这个时候,出现打土豪分田地的想法,再普通也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所谓的分田最终不过是演变成了另一场洗牌。

不管那些原本发出呐喊前,心中抱有何等想法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事态的演变,要么失败,要么最终演变成了他们一开始最讨厌的样子。

遍数赵亨义的记忆,能够将分田进行到底,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只有那一抹浓重的红色。

所以,对于大同理论最后的完善,或者说填补上最重要的一环,赵亨义一直慎之又慎,甚至不敢去做。

他太明白自己的本事了,之所以能够在这大燕国混的风生水起,无非是仗着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知识,还有后世那信息大爆炸时代主动或被动养成的见识。

仅此而已,没了这些,和古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赵亨义完全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唐吉和喜宁这样的人,可以一只手吊打他自己。

正是还有这份清醒的认知,赵亨义才迟迟不敢下手把最重要的分田论捣鼓出来。

越是知道的多,越是担心出岔子,反倒是,一无所知者会无知无畏,勇敢的朝前闯。

不管是经商,还是发展武力,赵亨义实际上都是两眼一抹黑,作为一个后世的普通人,这些东西他只是见过,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过,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反而敢于放手一搏。

可是打土豪分田地,几乎是后世每一个华夏人都耳熟能详的事情,但凡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都能头头是道的掰扯一番。

而思政课从来都是优良成绩的赵亨义,更是对这个大杀器了解深入,若非如此,他要搞不出来大同理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相比于经商和发展武力,赵亨义更加熟悉的分田论反而让其畏首畏尾。

正是因为了解,才会明白,一旦这个大杀器被放出来,自己想要进行调整,就会变的千难万难,也正是因为了解,赵亨义才知道,这种大杀器一旦出现偏差,将会对整个华夏神州造成何等的伤害

在这等情形下,一个可以供赵亨义肆无忌惮试验自己整理出来的分田论的试验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通过强力的手段,压制整个倭国,然后强行推动分田论的实施,通过人为手段加快整个分田到户的进程,使各种问题在高压的情况下集中爆发

种种可能面临的后果,全都被赵亨义列了出来,看的一边的周永林目瞪口呆,汗如浆下

“东主,这路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即便是这些日子,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和完善大同理论,周永林依然对赵亨义所列出来的那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感到惊恐,“一旦失败,分田的地方,必然会沦为地狱一样的所在啊”

“所以,我才会带你去倭国啊。”

赵亨义神色如常,这才哪到哪,老周果然不如喜宁有胆气,“倭国的土地更加集中,或者说他们那里的百姓更加困苦,是先天适合试验分田论的场所,即便失败,对于那里的百姓而言,日子也会比现在好过许多

老周,莫非忘了前些日子说过的话吗

要让这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心慈手软可不行啊”

“可明白了但凭东主安排”

原本对分田论报以极大希望,对大同理论奉若瑰宝的周永林一时之间有些恍惚,他总感觉,自己的东主在玩火而这团火苗 ,一旦熊熊燃烧起来,的确能够给大家带来温暖,可以用来做饭煮粥可控制火势的人如果失手,那着团火,恐怕会连房子也都烧掉啊

自己,真的能够驾驭的了这团火吗

对于周永林的迟疑,赵亨义并未放在心上,毕竟他自己都心里没底,指望一个周家村连秀才也考不上的读书人一上来就信心满满,那才可怕呢

唐吉派来了老练的向导,甚至了大批熟悉前往倭国海路的船员。

京师的消息传过来的很快,快到脱离了赵亨义对于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认知。

在京城中发生的一切,向东南沿海所有人证明了,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赵亨义和他手下的琼州团练,都将牢牢占据强势的地位。

琼州侯、靖海大将军、总领东南海域一切水师别管这些是否都是虚名,单单这些名头,已经表明了朝廷的意思。

若是其他人还罢了,偏偏赵亨义手里有琼州团练

东南沿海一带,怕是要变天了

有陈妃娘娘关照,一应印信、官服等等繁杂的东西,送到三亚湾的速度极快,称得上潦草了。

可即便如此,赵亨义也没有耐心等待,用手段使人将证明身份的印章全都在纸上盖一下,然后飞鸽传书,到了手中,麾下的匠人照着纸上的图案仿造出来

堪称胆大包天

这特凉的,若是严查的话,足以抄家灭族

可赵亨义毫不在乎,其他知情的人,也没多少情绪波动

大家都看明白了,在琼州以及东南沿海一地,赵亨义只要不把天翻过来,朝廷就不会对他怎么样

私制印章而已,本就是他自己的印章,能有多大点事

没看那之前的海口县令,如今脑袋依然挂在码头上,都没人吭声吗

那个倒霉又作死的县令,仿佛被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遗忘了,对于赵亨义这个此前连武将都算不上的男爵冒失当众斩杀一名文官的事情,选择了集体失明。

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有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出来偶尔会感叹两句的李大人之外,再没人提起。

当朝廷派出封赏赵亨义的队伍赶到三亚湾的时候,琼州侯、靖海大将军赵亨义,已经带着一干手下身处汪洋大海之上军情紧急,不破倭寇,誓不回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