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寒门崛起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谋逆之心

寒门崛起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谋逆之心

作者:甘蔗奶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17: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倭国成为了大燕国朝堂上的热词,所有官员们都在讨论倭国的情况,仿佛这个之前众人不屑一顾的番邦小国,如今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所在。

倭国国主的遭遇,很是让人心酸,幕府将军的跋扈,让文官集团四处宣扬前辈们的先见之明。

哪怕被外敌揍的满地找牙,也得提防武人乱政,这样的行为一下子在正确性上就有了最好的证明。

看看吧,看看倭国现在是什么鬼样子

幕府的将军就是乱臣贼子的代表啊,幸亏咱们大燕国防备的早,才保住了皇帝的权柄,才没给那些武夫机会

至于说,文官上下其手,高高在上的官家说话也不怎么管用这回事,是没人主动提起的。

对于两支使团,满朝官员也在使用何等的礼仪接待上争了又争,反正这种事情不管胜败,都无伤大雅,大家都是为了大燕国的体面和实惠嘛

至于先前疯狂攀咬攻击赵亨义的山东大族出身的官员,此时则明智的闭上了嘴。

实际上,什么礼仪礼制,没人比这些大族出身的家伙更懂,但是他们就这么冷冷的看着朝中官员相互对喷,仿佛自己才是胜利者。

等到大家争出了一个章程来之后,山东大族出身的官员们才终于开口。

诸位争论该以何等礼制接待倭国来的两支使团,可是你们想没想过,那幕府将军压根就没有资格派遣使团来我大燕国朝贡啊

这喵的,才叫于礼不合,与礼不符

而当时在倭国的臣工,可只有琼州侯靖海大将军赵亨义啊

按照红翎急使送来的消息,这两支使团在出发之前非但获得了赵亨义的首肯,甚至连来时的路上,都是搭乘琼州团练的海船,所有一切蔑视礼法的根源,实际上是在赵亨义身上

毕竟,倭国乃是番邦小国,他们懂得什么

还不是那赵亨义仗着咱们大燕国的威望,在倭国作威作福

赵亨义乃是琼州侯,倭国人不懂得礼法,他还能不懂得

出现如此不合礼制的情况,那赵亨义必然隐含了深意在其中

幕府是什么,幕府将军又是什么

再转过头看看,那赵亨义又是什么

狗贼赵亨义,分明想做我大燕国的幕府将军啊

这番胡言乱语一出来,顿时惊呆了朝堂上的一众大臣

你们山东豪族未免下手也太狠了吧

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一张口就是一顶天大的帽子扣了下来,哪怕最终朝堂之上没人相信,这赵亨义有不臣之心的印象,终究是留在了众人的心底啊

尤其是,官家会如何想

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但凡表面上朝廷内部稳定,皇权都是不容染指的。

尤其是外臣,但凡敢表现出一丝这方面的企图,怕是都会被皇帝猜忌,从而没有好下场。

当然,这玩意也分人,比如内阁那几位老大人,全都在官家少年时期在詹事府讲过学,便是今上见了也得叫一声师傅,这等人对官家说,皇帝尽管在后宫玩乐,朝中事务交给我等就行。

这等话,上纲上线的话,扣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都足够了。

可是官家该如何回答呢

有劳几位师傅了。

可赵亨义毕竟不是内阁大臣,也没给当今官家讲过学,另外,他是武将。

大燕国忌惮武将的传统,足有二三百年,堪称立朝之初,就已经被朝廷上下认可了。

经过文臣集团这么些年孜孜不倦的推动,已经发展到无可用之将的地步

张朝阳自刎于永固城头,堪称大燕国武将的绝响

自张朝阳之后,再无真正意义上的武将

赵亨义别说对这狗日的朝廷和皇帝毫无忠诚可言,即便有,怕是如今也要被逼死或者逼反了

可一旦有人提起提防武人乱政,那就是政治正确,哪怕朝中众臣恨不得把盘踞在山东的世家大族尽数屠戮,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捏着鼻子保持立场一致

还好,此前各大政治派系和山东豪族斗的不可开交,甚至把其他地方大族也拉下了水,终究不愿意让对方这么容易遂了心愿,争斗的结果是,等到倭国的使团到了京师之后,将那倭国国主的使团单独召见,仔细询问这里面的内情,再对赵亨义做出惩处。

是的,被山东豪族这么一闹,不管这倭国两支使团的是非曲直究竟是何等情形,赵亨义都要被惩罚,一个失察之罪,他是跑不了的。

官家的心思没人能猜明白,或许赵亨义经此一事,就会沉沦不起。

也或许,所谓的惩处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敲打。

大胜的武将,通常都会面对如此的待遇,乃是圣上的爱护之意,以免武将功劳太大,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坏了君臣的情分。

可在众人翘首以盼,等着倭国使团早日到京师的当口,后宫里的陈妃娘娘,终于动手了。

以后宫内眷的身份,陈妃直接派人去见鲁国公,言称琼州侯对于令嫒一往情深,本宫有成人之美的念头,不知鲁国公如何

鲁国公平日里与人为善,人人都说是个面团性子,可却人人又都知道,那幺女襄城县主是鲁国公的心头肉,但凡事关襄城县主,面团性子的老好人也会吹胡子瞪眼

可特意被派出宫,仅仅是传个话的内侍却瞧见鲁国公听闻这消息之后,丝毫没有惊讶,而是嘴里嘟嘟囔囔,说来的太晚了

连陈妃都不敢贸然行事,只敢提前派人来探鲁国公口风的亲事,竟然很快就定了下来,甚至鲁国公反倒让内侍催促陈妃娘娘,赶紧把事给办全乎喽

陈妃何等人物瞬间就明白了,人家两家早有默契,之所以等到现在,完全是求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陈妃当即都感动了啊

赵亨义即便不去剿倭,即便不在倭国做下如此多的事,替他做个媒,本宫也是愿意的啊

反倒是送走了内侍的鲁国公,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十个指头伸出来不停的掐算。

算算日子可不宽裕了啊,赵亨义那小子做事怎么如此拖拉

再有两个不到,自己就该做外公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