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 第102章 102

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第102章 102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4: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老人沉重的点头。

关起门来, 这才小声的说起最近一年的事。去年闹得最凶的时候是说要离婚,高开泰不忍女儿没有妈妈,一直是用很低的姿态在求和, 想的也是没什么坎儿过不去,吵几句嘴没什么, 她最在意的问题小卫都来解释清楚了,那就没事了,不是吗

而廖美娟当时也同意好好过日子了, 谁知接下来这一年, 丢了收入的最大来头, 高开泰光靠倒卖蔬菜和粮食的钱,收入大大缩水, 可廖美娟补贴娘家的力度却并未收敛, 哪怕高开泰因为回来路上出车祸, 个月开不了拖拉机做不了生意,她也依然给娘家买这买那,塞钱都不避着妯娌, 还说要把拖拉机借给娘家哥哥开,要把开泰的门路介绍给哥哥。

这下是彻底捅了马蜂窝了,首先,现在还没分家, 高开泰做生意的收入是算在大家庭收入里的,她毫不避讳不知收敛的补贴娘家人,在其他妯娌眼里不就是拿大家的钱补贴吗

这谁受得了啊, 敢情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大半月,还不够她补贴一次的。

其二,拖拉机是用大家伙的钱一起买的, 凭啥要无偿借给她娘家人开开泰的几个哥哥都会开,就是他们不会开,宁愿放着生锈,也没免费借过去的道理。

第嘛,就是所有人都在意的,开泰目前手里掌握着的生意门路。

几个妯娌放话了,老人要是再不管管,任由她这么掏空大家的底儿补贴娘家,她们就不过了,离婚算逑。

一时间,带着娃娃回娘家,闹分家的,扯着男人往民政局去的,高家被闹得天翻地覆反正就是有她就没其他妯娌,一定要逼着大家长做个决断。

而高开泰呢,他不郁闷吗他比谁都郁闷,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她补贴出去响声都听不见,娘家要多少给多少,她嫂子来一次,他们就要干一次架,一个月里有二十天都是冷战状态,这样的婚姻,无论男女,谁都受不了啊。

再加上自己挣不了钱这段日子,被她说了好些伤自尊的话,心里也不得劲,当她再一次提出离婚的时候,他就鬼使神差同意了。

老两口一开始是不同意的,觉着夫妻吵几句嘴没有离婚的道理,整个金水村还从没人离过婚,可人小两口都去把离婚证给扯了,他们也回天乏术。

廖美娟坚决要带走俩闺女,高开泰见留不住,也只能同意,但不想闺女过苦日子,就把他们房的存款全给了廖美娟,办了两个闺女名字的存折,将八千块钱均匀的分成两份,分别存在折子上,还承诺以后上学了所有学杂费用由他负责,将来结婚嫁妆他出。

卫孟喜心说,这高开泰,也不孬嘛。

不说对俩闺女倾注全部身家,就是离婚了,还能记着丈人丈母娘的情,过年还回去看看,足以看出他在人情世故上的风格,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就冲他这份担当和知恩图报,卫孟喜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没看错人,更想跟他多联络联络了。

“我们也是嫌丢人,没往外说,他说想孩子,去丈人家看孩子,顺便也看看老人,是他的心意,要早知道你会来,我们就不让他去了。”

“没事,明天再谈也是一样的。”卫孟喜若有所思,她忽然想到个问题,如果高开泰手上没钱了,那加盟费装修费就要一大家子凑钱,或者从公账里头出,到时候这加盟店算谁的产权人不会是要落一大家子的名字吧

到时候高开泰还能做主吗他愿意听她的,可高家其他出资人就不好说了。

再者,万一以后不加盟了,或者跟厂里闹翻了,这么多人谁都拿着美味厂的授权书,谁都说自己是正经授权过的美味鸭脖,她岂不是还要一个个去跟他们扯皮

“叔,我还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如果开泰想好要加盟的话,只能算他单人加盟,加盟费出资比例我希望是他个人百分百,如果拿不出来,可以先把店开起来,半年内付清就行。”

高羊明白她的苦心,这事要做不成就算了,万一能红火呢,到时候另外几房看着不眼红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行,我会跟他说的。”

卫孟喜目的达成,又聊了几句,婉言谢绝他们留饭,回家去了。

家里,穿了天新衣服的卫东,正趴在沙发上,跟根宝不知道说啥,时不时哈哈大笑,卫红根花在屋里披着床单被罩玩儿呢,呦呦刚到家就迫不及待跑上去加入。

她们臭美的东西,随着年纪不一样一直在变化,以前是涂指甲画嘴唇,现在变成长裙和高跟鞋。

卫孟喜仅有的双高跟鞋,她们偷偷穿了不知多少次,写的作文里,都是盼望着长大。

长大能得到什么呢就是那些只有大人大姑娘大姐姐们才能穿的裙子和高跟鞋。

卫孟喜从不说她们,甚至还会鼓励她们,参与她们的变装游戏,自己的裙子,除了真丝比较贵那几条,都是让她们想玩就玩,只要最后帮妈妈洗干净就行。

至于化妆,反正根花经常在舞团里化,回家已经不感兴趣了,卫红则是因为过敏的小“刺猬”还没忘记,也都不化,顶多就是文凤阿姨回来的时候,会给她们随便拾掇一下。

黄文凤去年七月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一所机关小学教语文,是整个窝棚区第一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女孩子,从她工作至今,煤嫂们念叨了不下几百次。

她现在的工作有多体面,大家就有多奚落黄大妈,说她有眼无珠,当年差点毁了孩子前程,要是真听她的找个有工作的男人嫁掉,现在娃娃都能打酱油了。

黄大妈这两年身体不好,又总被奚落,心里着实不痛快,于是变本加厉的阻挠刘利民和黄文凤的恋爱,仿佛在机关小学当老师的闺女又重新多了更多的谈婚论嫁资本一样。现在她找人牵线搭桥的,都不是当年杨秘书那样的小干事了,而是主任科长家的儿子,还必须是有工作的,干个体和在家待业的不要。

卫孟喜都不知道说啥好了,文凤和利民谈了四五年,也不是她一句话说分开就能分开的,她这么闹,文凤周末和寒暑假都懒得回来,人家利民去省城找她,俩人逛街看电影不亦乐乎。

说实在的,刘利民现在除了没在国营单位上班这一条之外,哪里是她那些相亲对象能比的

小伙子这几年省吃俭用,已经在省城金鱼胡同不远的地方买下一套小四合院,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去年买的时候是一万,钱不够,卫孟喜借了他两千块,上个月也还清了。

经常天南海北的送货,接触的也都是国营单位采购主任或者小老板之类的人物,锻炼出气质来,走出去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不比那些只会跳迪斯科的煤二代好

至于一直被老太太诟病的“工作不稳定”。卫孟喜倒是好笑,她不觉得自己的卤肉厂会开不下去,就是开不下去了,也还有别的门路,难道她会落魄到连身边这几员“开国功臣”都留不住吗

黄大妈啊,还是格局小了点,以后有她后悔的。

中午饭是昨天的烧烤剩下的肉没吃完,出门前拿出来解冻了,炒个五花肉干锅就好,反正有肉还有蔬菜,做起来也快,省得吃油烟。

下午孩子出去玩,卫孟喜就一个人在家看会儿电视,睡个午觉起来再看会儿书,晚饭时间就到了。

这不用工作的日子,一天两天是挺爽,可时间久了人就容易软,好像比工作还更疲劳,她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幸好,第二天中午,刚吃过午饭,高开泰就拎着东西来了。

他拎的是他们家自己种的在这个季节很稀罕的嫩黄瓜,和十几个红彤彤掰开还带沙的洋柿子,简直甜到心里去,卫孟喜洗出来,一家子就一人抱一个啃起来。

大冬天的,能吃到这两样蔬菜,真的是靠运气。“你们家开始种反季节蔬菜啦”

“嗯,我爸说省城人就喜欢在冬天吃黄瓜,村里专门请了省农科院的专家来指导的,搭上薄膜棚子,今年挂果不错,明年就能全村推广种植了。”

卫孟喜听得连连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啊,高羊虽然是旧社会的保长变成现在的村长,但这眼光和格局却一点也不旧社会,非常能适应新时代呢。

高开泰今天来,就是给她准话的,他确实需要钱,需要做份自己的事业,以前那些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压根经不住什么风浪,“加盟费我已经凑够了,我自己一个人的,不会牵扯到其他人。”

他直接拿出一个书包,里头是满满一包大团结。

卫孟喜没想到他速度居然这么快,也没问怎么凑的,反正她只同意一人加盟,其它的他自个儿搞定。

“年还没过完呢,又不是让你一次性全拿出来。”

高开泰胡子拉碴,早没了以前的青涩,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汉子形象而已。

“我知道小卫你是照顾我,才去专门找我的,我也想做点事情。”

这几年要不是小卫的照顾,经常帮他出主意,他的婚姻可能都维持不了这么久,现在能拿出钱来给闺女,多亏小卫啊,他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说不出什么好听话,只是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这一次,她能优质的独此一家的货源,还能有现成的名气让他开店,这种生意,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行,那你初七过来,咱们商量一下店铺选址和装修的事情。”

等他一走,根宝就蹭过来,“妈妈,刘叔叔怎么啦”

“什么怎么啦”

“我觉得他不高兴,还一直看着卫东和呦呦发呆,不知道想啥。”

卫孟喜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他大闺女跟卫东一样大,跟卫东一样调皮捣蛋,也最爱跟卫东勾肩搭背的捣乱,天不打上房揭瓦,简直就是个假小子。

虽然以前多有埋怨,说她没个女孩样,可他是从没碰过闺女一根手指头的,就是廖美娟要打,他也拦着,在计划生育不严那几年,人人劝他把不懂事的大闺女送人,再生个儿子,他还跟人生气呢

小女儿比呦呦大半岁,是个爱臭美的小女孩,性格很腼腆,忽然去了姥姥家住,连学也转了,不知道能否适应

他这心里,顿时跟空了一块似的。

贼难受。

高开泰不是会找人倾诉的人,有什么苦闷都是自己憋着,憋久了可不就是精神都不大“正常”了吗卫孟喜能帮他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点事情让他做,早日找回自信吧。

正月初七,所有美味系门店复工,卫孟喜带着韦向南刘桂花孙兰香和李晓梅,敲定了加盟店的具体细节,结合高开泰的意见,将店铺选址定在书城市目前最热闹的解放路上。

那里人流量大,附近就有电影院百货商场以及万里书店,租金自然也高,一间二十平米的能通水电的一楼小房子,年租金居然高达八百块

再按照设计好的装修标准操作,至少还需要两个月时间,以及一千块钱的装修费

等到能真正开门营业,至少还得再花两千块钱。

但都到这里了,无论是卫孟喜还是高开泰,都决定背水一战。

店是以高开泰个人名义租下来的,装修也是他跑前跑后,卫孟喜只需要在中途和完工的时候去看看,而唐云凤那里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遇到周末的时候,单日营业额达到了百多块

卫孟喜还没怎么着,也不知道外人是怎么打听到她就是这种横空出世小零嘴的老板,直接打电话到家里来,问能不能从她这儿拿货,他们去卖,还说只要授权给他们使用美味牌子,可以出钱。

这不就是妥妥的搞加盟嘛这些人的商业嗅觉,实在是敏锐啊。

卫孟喜心说,自己要不是上辈子见过这种模式,哪怕这样的商机就摆在眼前,她也想不到去主动联络厂家。

难怪,她上辈子那么辛苦,最后肺都熬出问题了,也只是开几家小饭店,混个小康水平,而她的很多“同班同学”,好几个都成了全省有名的大富豪,甚至还有上了富豪榜排名前五十的。

想着,回到家,卫孟喜又得头疼另外一件事给呦呦补课。

一整个寒假,她几乎每一天都在追着呦呦写作业,追着给她出各种口算题,让她当面做,做错了也舍不得骂,耐心教,实在是耐心被磨没了,四个哥哥姐姐上场,总有人教的。

终于,开学以后,她表现还不错,卫孟喜专门找数学老师了解过,说跟上学期比进步很大,她老怀甚慰。

知道小姑娘数学不行,全家人都很着急,极尽一切能事的给她提分。

这不,卫孟喜刚到家就听见卫东在客厅里考她,“妹我问你,如果有十六集西游记,你昨天已经看了集,那还剩下多少集”

卫小陆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我可以看集吗四哥集诶妈妈不会揍我吗”

卫东急忙否认,“肯定不能一口气看集,那得多幸福啊,我是说假如。”

“那我不要假如,我一天看两集就行,我会好好爱护眼睛哒”

卫东“”

你到底有没有在好好听我说话

当然没有呀小姑娘一双手忙得不亦乐乎,正在画板上涂涂抹抹呢,十几种颜色被她运用得炉火纯青,什么色跟什么色什么样的比例能配出什么色,她闭着眼睛都知道。

卫孟喜进门看见,只能不断调整期望值,心说理科不好也没啥,她自己不也学得磕磕碰碰嘛但一想到现在只是一年级,一年级的东西以前苏奶奶在的时候就教过的,而且是非常简单的加减法,这样都只能在及格线徘徊,那以后岂不是

一想到那画面,她血压就高。

为了避免母女相残,她没进客厅,而是去防尘科找娃爸。

“小卫来了,陆科长马上回来,你先坐一下。”办事员还贴心的给她倒了一杯开水。

防尘科作为新兴成立的一个科室,因为干的是保护所有一线工人甚至矿区环境的事儿,很受人欢迎。陆科长用短短一年的时间,把矿区空气中的煤尘率降低了80,还让一线工人们配上了防护口罩,定期给工人们体检,查出十几个工人肺上都有问题,工人们惶惶不安以为要丢工作了,谁知陆科长只是将他们调整到后勤处,工资低一点而已。

这样的陆科长,哪怕他不笑,大家也觉着是菩萨。

“谢谢,你们忙吧,我等一会儿。”这办公室她来过好几次,也很熟悉里头的摆设。

他没有因为是科长就单独要一间办公室,而是跟普通科员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他的桌子虽然书最多,但永远是最整洁最干净那张。

除了必要的书籍报表文件,就是两支钢笔,两支圆珠笔和半瓶墨水儿。

抽屉也不上锁,拉开,里头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种资料,以及一双皮手套。

外层皮子都碎成渣了,还舍不得扔。

卫孟喜想把他扔掉,心说这不是他当年从海城培训回来她给买的嘛,钢笔也是当年考上大学奖励他的,买的时候就是坏的,现在裹了好几层胶布,濒临散架。

家里不缺这钱,可他就是觉着只要还能缝缝补补,就没必要买新的。

卫孟喜气哼哼把抽屉合上,刚好他就进来了。

一面走一面摘安全帽,“怎么,家里有事”

“有,大事。”

陆工赶紧把帽子挂好,工装也没脱。

卫孟喜本来还想说他几句,但看他一张脸被煤灰呛得乌漆麻黑,也就不忍心了,长长的叹口气,“你老闺女这学习,可咋整”

陆广全一听是呦呦的事,紧皱的眉头却舒展开了,“人各有所长,又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课本知识。”

这可能就是优等生学神的真实看法,人越是有什么就越是不稀罕什么,可卫孟喜不一样,她是越没什么越在意什么。

“不行,咱们得想办法抢救一下,趁现在还低年级。”以后学渣属性一旦定性,那就没救了。

陆广全耸耸肩,“你们不是陪她学过一个假期嘛,效果如何”

“不如何。”

孩子不是不学,也不是不认真,她明明也是在认真听的,努力用功的,可对数字就是不敏感,好像脑子里缺了根弦似的,总是理解不了很多常识性思路。

语文她没怎么下功夫,随随便便就能满分,足以证明智商是没问题的。

“要不,咱们给她找个家庭教师补补课吧”或许是她和四个哥哥姐姐的教育方法不对。

陆广全脚步一顿,其实挺舍不得闺女吃这苦的,但看妻子实在焦虑,“行吧。”

小姑娘的家庭教师,也最好是小姑娘,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都行,性格活泼开朗,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最好是就住这附近的,不然来回跑也不安全。

很快,第二天,陆工就带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高蕊,据说是他们科新来的大学生,性格不错,还是矿大毕业的理科生,是他的学妹。

卫孟喜很高兴,当即让她们试着相处了一会儿,俩人对对方都很满意,一个劲赞不绝口,这才定下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来辅导一个小时。

她自己要上夜校,这个时间段是不在家的,所以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检查一下补习得怎么样。

看着被橡皮擦过的算术题,卫孟喜还是挺高兴的,至少说明知道改了嘛,就当多了个帮忙检查作业改错题的老师。

结果,五月底期中考,数学居然还考了74分,卫孟喜高兴得都想给高蕊涨工资

卫东撅嘴“妈妈偏心,我考一百分你也没这么高兴。”

卫孟喜快摸不着他脑袋了,儿子都到她耳尖了,“谁说的,明明是一样高兴。”

卫东不信,但也不深究,反正大大咧咧习惯了,妈妈偏不偏心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妈妈对谁都一样的,只是呦呦嘛,那是小孩子,又比较笨,笨一点妈妈要求就低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

“桂花嫂,向南姐,等久了吧”卫孟喜拉开小货车的车门,一个箭步跨上去。

期中考后一个星期,已经很热了,她们在车里等了这么久,不开窗吧,热,开着吧,又有蚊子,一个多小时,附近蚊子都喝饱了吧。

她很愧疚地说“对不住对不住,我以为教授只讲两节课的,早知道他要把上次的课一起补上,我就不让你们跟我一起来了,让你们在这儿白等我。”

韦向南和刘桂花都是很爽快的性子,嫌她罗里吧嗦,“哎呀赶紧开车吧。”

今儿,是高开泰加盟店开业一个月的日子,是骡子是马,终于可以检验一下了。

车子离开石兰大学,停在解放路边上一个宽阔的地方,待人沿着解放江走来,沿途所过之处,依次是各种私人饭店、服装店、电影院和百货商场,张灯结彩,车水马龙,而人最多的地方,居然在排着长长的队伍,长龙已经排到了隔壁的电影院门口。

有人好奇地问“哟呵,今儿是放啥电影,咋这么多人排队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队不是排去电影院,而是隔壁的鸭脖店。”

“什么鸭脖店”那人伸长了脖子使劲看,发现一个红通通亮堂堂的大招牌,上面是有个圆形的商标,里头是一个女同志骑自行车的模样,而“美味鸭脖”四个字,醒目得不得了。

“原来这就是美味鸭脖的店铺啊,我说我家那孩子怎么老念叨这个,说他们单位很多人都吃过了,就他没吃过,我说让他来买呗,工资我又不管,结果你猜怎么着”

“是不是来排了几次都没排上啊”

“你怎么知道”

那人得意的笑笑,他就在这附近支烟摊儿的,美味鸭脖店每天一到晚上七八点就卖光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很多年轻人下班吃完饭逛到这边的时候,看人排队也跟着排,结果很多都是排到一半就卖光了。

要说这美味牌也是够任性,明明每天有那么多客人排队,可就是固定只拿那么点货,每次都不够卖。

有钱他就是不挣。

卫孟喜和韦向南对视一眼,笑得小狐狸似的,意思是看吧向南姐,我就说饥饿营销有用吧

说句不太恰当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点“贱皮子”,越是买不着的越想买,越有购买。

用她在夜大学到的专业术语来说,本质其实就是在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加强产品和品牌的号召力,给年轻消费者一种“我排这么久队都买不到,美味鸭脖果然是好东西,下次我一定要尝尝”的心理暗示。

有了这种暗示,向往的人就越多,排的队就越长,顺便还能激发一部分人的从众心理,觉得这么多人都来买,那东西肯定差不了。

而美味鸭脖的魅力就在于,绝大部分人,你买了第一次,就一定会买第二次第次无数次。

所以,现在排队的人里,分之一是回头客,分之二是慕名而来的新食客。

她和韦向南刘桂花沿着队伍往前走,刚走到店门口,眼看着她们居然要直接去店里,正在排队的人就不乐意了,大喊道“喂,你们插队啊”

卫孟喜赶紧笑着回头解释,“我们不是顾客。”

她的样貌足够出众到让细心的人发现,“咦,她怎么跟商标上长得一模一样啊”

商标上那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同志,石兰人都知道,其实就是美味牌卤肉的创始人,人称卫老板。

“您是卫老板”有个中年人走上来问。

卫孟喜其实一开始就注意到他了,这么多排队的人里,他是唯一一个上了年纪的,倒不像是来尝鲜的。

“对,我是,请问您是”

“你好你好,我叫孙友龙,我是来做考察的。”主动而热情的伸出双手。

卫孟喜只礼貌性的伸出一只,只打算浅握一下,却被他迅速的,大力的握住,用力的撼了撼,仿佛能把她整条胳膊拧下来似的。

但她不反感,这不是借握手之机占便宜啥的,而是真的激动。

跟她猜想的差不多,这孙友龙是干个体的,这几个月听说书城出了一家美味鸭脖,跟闻名遐迩的美味卤肉是一家老板,心里就有点意动。

他手里有钱,但都是以前干倒爷时候挣下的,现在一直在外头自个儿摆地摊,挣的也不少,但终究是不够体面,也没有安全感,担心万一哪一天打办和治安队的人又来,搞不好就要功亏一篑。

“哎呀卫老板你是不知道啊,我正好有个做小饭馆的朋友,订了贵厂的卤肉,现在真是如有神助,生意好得不得了我寻思着也想从贵厂拿点卤肉来卖,但考察市场后发现,咱们书城市卖卤肉的地方太多了,都是贵厂的,我就担心我入场太晚了”

他嘚吧嘚吧了一大段,自己没觉着有啥,卫孟喜却听得口干舌燥。

“孙老板您喝点水。”刘桂花赶紧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

孙老板双手接过,十分客气而谦卑的说“谢谢大妹子”。

倒把刘桂花弄不好意思了,她一煤嫂,很少受到这样的礼遇。

“孙老板,您接着说。”

孙友龙灌下大半杯,这才继续道“卤肉入场晚了,正在我后悔的时候,我那朋友告诉我说,最近书城流行起一种叫美味鸭脖的东西,全城一共两家店,每天排队都能排十米,我就寻思来看看,尝尝鲜,到底有多好吃。”

卫孟喜笑笑,装作很不经意的问他那个朋友在哪儿开饭馆。

“就在城南自由市场一进去,那棵大桉树下面,一开始规模倒是不大,只是一个小饭摊,但生意不错,自从四年前拿了贵厂的卤肉,这生意就愈发红火,上个月都鸟枪换炮,在那儿买下一间小屋,开成能支桌子的饭馆了。”

卫孟喜稍微想了想,就知道他没说谎,应该就是四年前第一次带李晓梅去自由市场,她主动出击找到的客户之一,卫孟喜手里有名单,详细到每一个客户姓甚名谁,他她的摊位店面在哪儿,哪一年几月份开始供货的,一个月大概要多少,最近要是有什么变化,譬如店铺换了位置,或者规模扩大了,都会做出备注。

所以,她记得这么个人,甚至,还淡定的叫出了对方的名字,“您这位朋友是不是叫李大富”

“哎哟对对对您居然还记得他那可太好了老李要是知道卫老板您记得他,他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韦向南坐在最后,嘴角抽搐,啥记得啊,小卫只知道名字,死记硬背下来各种客户信息而已,要是真正的李大富站到她面前,她肯定认不出来。

这不,孙友龙已经脑补了一出卫老板和老李的深厚友情出来,兴奋得脸色涨红,拍着大腿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注定我孙某人就是要发财啊,今儿在这儿遇到您”

卫孟喜这几年没少被人恭维,可这么直白的恭维,已经堪称马屁级别的,她还是第一次,差点没忍住面部表情。

轻咳一声,“孙老板过誉了,过誉了。”

孙友龙还想再来一串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彩虹屁,恰在此时,外面正在卖货的高开泰大声道“对不住各位,今天的鸭脖卖完了,大家改天再来吧。”

顿时,店外传来齐齐的唉声叹气,“这么快就卖完了”

高开泰不好意思的笑笑,“真卖完了对不住各位,鸭脖鸭翅鸭胗鸭肠都卖完了。”

“那明天你家几点开门呀”

“明天能不能多准备一点”

“明天能不能帮我事先预留两斤,我下班晚,连续次过来你们都卖完了。”

“明天”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意见和建议,高开泰笑得合不拢嘴,“我不敢保证,小本经营,只能说尽量,您几位还是尽量来早一点。”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可顾客也没办法,这就是好吃,就是受欢迎啊,不远处也有卖鸭货的,可谁愿意去买呢

店内,孙友龙的嘴巴张成了大大的“o”形,半天闭不上。

美味鸭脖之受欢迎程度,已经恐怖如斯了吗

看来他今儿来考察是来对了,不仅亲眼见证生意之火爆,打消了他的疑虑,还亲眼见到卫老板

其实吧,以前他听说书城这两家美味鸭脖火爆的时候,他是不信的,来过几次,看见真有人排队,他依然持怀疑态度,毕竟以前做倒爷的时候什么招式没见过啊,搞不好这些都是老板花钱雇来的托儿。

故意制造一种鸭脖很受欢迎的假象,其实是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的

可他连续观察了好几天,每天一到七八点就卖光,每次都是真卖光,真没货了,今儿还算是晚的,居然卖到了九点过一刻。

以前来的每一次,他都是混在人群里,站在后面,看不清店里情况,可这一次,他是被邀请进店里坐着的,小老板每次补货,称货的时候,他都看着,绝对没有作假。

这美味鸭脖啊,是真他娘的赚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