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 第44章 044

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第44章 044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4: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卫孟喜又看了看位置, 斜对面的金水市最大的国营饭店, 这两年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外出就餐的频次也增多了,虽然味道很一般,但进进出出的人可不少。

不排除国营饭店也有做得好吃的, 但公家的东西,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有数的,每天用了多少都要记录, 人们又普遍有勤俭节约意识调味料舍不得放,味道肯定就上不去。

直到后来私人饭店出现, 带来了可劲放油的炒菜模式,人们才会越来越喜欢下馆子。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 卫孟喜现在的心思全在这间门面上,她留个心眼,面上跟大娘拉家常,实际不动声色地打听到这家人的名字, 在矿上哪个部门, 准备哪天抽空去问一下, 他们家的门面要不要转租。

吃饱喝足,又带上五斤炒板栗,三人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紧赶慢赶,到家正好孩子们放学,板栗山上有野生的, 但硬邦邦的,他们都不喜欢吃,没想到还可以有这种吃法, 蜂蜜砂糖炒的外壳金黄,轻轻一捏就开口,再用牙齿咬着,慢慢的剥开,里头的金黄色的栗子又香又甜又面的。

卫东一口气能吃十几个。

明天就是正式的初考,卫孟喜赶紧催陆广全看书,“今天下午的班你也请假吧,理科不用复习那文科总得临时抱佛脚吧”

谁知陆广全却眉头一挑“不需要。”

“嫂子,广全哥可厉害呐,我都背不下来的醉翁亭记他还记得哩”一路上,这姑娘就紧张得很,一会儿背数学公式,一会儿又背文言文,她背着,陆广全偶尔听见,还会纠正她背错的地方。

卫孟喜不信,理科他工作能接触到她信,语文和政治他又接触不着,现在的高考即使选的是理科,政治也是必考科目,理科580分的满分里政治就占了100分,生物加英语一起也才80分,这比重可想是有多重

“莫非以前高中学的你还记得”

陆广全点点头,“还行。”说着就上班去了。

卫孟喜这是啥神仙记性

“哇哦爸爸真棒哼,我的爸爸,他的记性世界第一好哟”根花双手叉腰,故意说。

可惜,隔壁没人说话,她还颇有点失望。

卫孟喜知道她为啥这么“嘚瑟”,因为又到了每天孩子们变身小炮仗的时刻咯。

“我要检查你们学习情况,上个礼拜学的悯农背下来没”

倒不是卫孟喜鸡娃,而是这种古诗寓教于乐,她想通过背古诗教他们基本的品德珍惜粮食。别以为她没看见,刚才孩子们吃板栗的时候,外壳上还有很多呢,都被他们啃不下来就扔了。

于是,按照顺序,从大到小,根花先背,顺利过关。

根宝第二,顺利过关。

卫红更不用说,凡是用嘴的作业,她都是第一个完美完成的,人不仅把四句诗背出来,一点不带磕巴的,开头还报幕员似的把诗名和作者,就连作者朝代都背出来了

轮到卫东,“锄禾日当午,汗,汗滴禾下土,土,土“卡壳了。

卫孟喜不发火都不行,这叫啥,一点儿也不用心,每天她都会带着他们复习一遍,就他眼睛总是东张西望,有时是跟建军挤眉弄眼,有时是跟红烧肉扔木棍,她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没用。

现在所有人都能顺利背下来,唯独他落后,不就是不用心的后果吗

手正痒着呢,忽然从隔壁传来清脆的童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果然,卫东的脸已经由红转白,“又是小秋芳,哼”讨厌的小插话精

卫孟喜立马打消收拾他的想法,更想不起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用古诗寓教于乐,想起他最擅长的数数,于是说“好了,古诗检查完了,那我可就要检查你们数数了哟,卫东你先来,上个礼拜咱们已经能数到四百了,那今天就从四百数到四百五十吧”

“好”卫东挺起胸膛,大声的,仿佛在吼一样,“401,402,403449,450”数完还从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

卫孟喜带头鼓励,卫红跟上,也是不带卡壳的,根宝同样不难,唯独到了根花,数到436就卡壳了,“436,四百三十,三十六十七哦不对,妈妈,对不起,我又数错啦。”

小姑娘本来就不擅长数学,面对妈妈比面对老师还紧张,此时一紧张,小手紧紧抓住大腿侧面的裤子,小脸涨得通红。

卫孟喜刚想说没事,对花棒和铁憨憨,她还是不一样的,花棒太懂事了,她舍不得说,毕竟根花为了学好数学,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是最多的,她的努力自己看在眼里,于情于理都不会生气她背不出来。

可忽然,隔壁那把清脆的童声又出现了“436,437,438450”

这下,不仅卫东用鼻子哼气,骂隔壁那个插话精了,就是根宝也咬着嘴唇生气,“妈妈,以后咱们都进屋里复习叭。”这样小秋芳就不会影响到他们了。

卫孟喜也是头大,这样的情况基本每天都在上演,她也不是没想过办法,进屋吧,太热,孩子们昏昏欲睡,根本起不到复习的作用。

差不多的年纪,自己家的小呦呦,说话还两个字两个字的蹦,四个字的偶尔也能说,但长句子是不用想的,她要歇一歇,还要想一想才能慢悠悠的说出来。可隔壁,才刚两周岁的张秋芳,那是能跑会跳,嘴巴六的一批,别说啥长句子,就是古诗也能背上好多首了,数数那更不用说,每次卫东四个大的在这边数得晕头转向,人就在隔壁麻溜的接上他们的顺序,数半个小时不成问题

数完还要嘲笑一番,卫东卫红捏着小拳头,哼着鼻子,已经忍这个小插话精很久了。

就是最不喜欢跟人起矛盾的根花,也红着脸悄悄问妈妈,“妈妈,是不是我真的很笨所以才会连两岁的小秋芳都数不过”

可她明明已经非常非常努力了呀,但脑子就是转不出来,她越着急的想要续上,嘴巴越是数不出来,越是数不出来,她越是紧张,导致越发惧怕数学。

在她心目中,数学啊,那就是个巨大的怪兽,能吃人那种。

卫孟喜哪舍得让闺女难过自卑,立马笑着安慰“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天生善于学习,像爸爸和小秋芳,他们确实在学习方面很有天分,但妈妈会做美味的饭菜,会做卤肉,他们就不会呀。”

根花一想还真是,他们厉害又怎么样,那还不是不会做美味的饭菜妈妈没上过学,但他们不也没妈妈厉害嘛

“同样的,卫东能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最难爬的树,能跑得最快,连红烧肉四只脚都追不上他,但小秋芳就没这么快;卫红能讲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能天天被老师夸奖发小红花,但小秋芳也不会;根宝能跟那么多小动物交上朋友,能把红烧肉训得那么乖,小秋芳也不会;至于咱们根花,那可是真个窝棚区最漂亮的小女孩,能被老师选中上台表演六一儿童节节目的,小秋芳会吗”

卫孟喜本来是不屑于跟张秋芳个小屁孩计较的,可每次都要幽灵似的插话,每次都要嘲笑几句,四个娃的自信都被她弄没了,卫孟喜很生气

能不能好好的让她孩子学习啊各家玩各家的不行吗要是围墙都挡不住她的嘲笑,卫孟喜真的想要继续加盖了,这简直就是阴魂不散的小屁孩。

这么一说,孩子们内心好像是平衡了点,根花咬着嘴唇,对鸭,他们会的小秋芳不一定会,妈妈会的小秋芳更不会,只是“妈妈,那我还是想学好数学,怎么办呀”

“你可以努力呀,如果是一分努力不够,那就两分,三分,如果还不够的话那就十分努力呗。”

“如果十分努力还是不如她呢”

卫孟喜一噎,只能摸摸她脑袋,“那就说明咱们真的是不适合学习数学,那就去做自己真正适合做的,有天分的事吧。”

世界上不止学习这一条路可走,只是说这是比较公平和简单的路子而已,要真到了十分努力也拍马不及的时候,那就算了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

上辈子根花和卫东的学习成绩确实很好,但在同等努力程度下,卫红根宝的就要比他们的好,等到后来他们加倍努力之后,也才能勉强打个平手,一旦松懈,就又要被甩出去。

卫孟喜也不图他们多出息,只要能有个大学上,能学一门实用技术就行,反正她以后是不会缺钱的,至少在成家立业上,不会因为没钱而让孩子妥协将就。

至于小呦呦,卫孟喜就跟农村老人一样的想法,老幺嘛,爱干啥干啥,只要不违法乱纪,她就是考不上大学,学不了技术,那学点艺术唱歌跳舞画画乐器都行。

是的,现在的卫孟喜要求就是这么低,她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有鸡娃的一天。

当然,那都是后话,现在她还有个事要干。趁孩子睡午觉,她先上前头一趟。

因为一道大门,矿区家属院和窝棚区形成天然的分区,矿区主要机关单位各部门和家属区所在的地方,也就是真正的归金水煤矿管辖的地方,煤嫂们叫“前头”,窝棚区则是“后头”。

卫孟喜今儿换上去年谢依然结婚时买的裙子,现在身上长了点肉,看着倒是多了点成熟女人的风韵,穿起来也更好看了,擦一丢丢口红,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走在矿区,多的是人回头。

只能说,身高就是天然的优势,哪怕她脸长得一般,在这个平均身高不怎么样的年代,她一米七的个子,挺拔的身姿,天然的就是要引人注目些。

有认识的,都会跟她打个招呼,“小卫,来找你家小陆呢”

卫孟喜笑笑,也不说是不是,没去勘探队的办公室,而是按着记忆来到后勤处,手里还提着两斤卤牛肉。

保卫科也属于后勤处,是后勤处姚永贵处长管的,但她没打算直接找姚永贵,“夏大叔”

夏有富怔了怔,“哎哟,这是小卫”

也难怪他没第一时间认出来,这小卫的脸虽然变化不大,但今儿的打扮,说是哪位领导的家属也有可能,他实在是没办法跟她与去年那个灰头土脸,浑身脏兮兮的村妇联系起来。

这叫啥,人靠衣装马靠鞍啊他心里感慨着,人倒是很快出来,“是有什么事吗”

卫孟喜笑笑,“来找我家小陆,顺道来看看您,一直想找机会感谢您,都没找着机会,这是我自己做的,您带回家给孩子尝尝吧。”

夏有富隐约知道她在后门卖卤肉的事,但家里经济不是很宽裕,他们家也没买过几次,就仅有的那么几次,全家谁不说好吃呢那是连李矿张副都赞不绝口的美味卤肉啊

“这怎么行,你快拿回去。”夏有富还是板着脸。

卫孟喜对于送礼还是有点心得的,当着这么多同事,他就是想要也要客气几句,推拒几下的,“夏大叔您甭客气,本来早就该感谢您了,肉也不多,就两斤,您不嫌弃就拿回去尝尝,我先走了啊。”

油纸包一塞,她就从容大方的走了。

“老夏这是还有人给送肉呐”

夏有富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年头的肉金贵,直接送肉可比送烟送酒的好多了,因为他家里就三口人,老伴儿和儿子都不会抽烟,肉才是最实惠的,一家三口都能享受到,实在

更重要的是,不仅有里子,就是面子也有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享受被人巴结的感觉。

卫孟喜的最终目的肯定不是送两斤卤牛肉,但她只做到这一步,就毫不留恋的走了,事情得徐徐图之,反正她现在手里的钱也有限,离自己想做的事还远着呢。

转回去的路上,过了上班的点儿,就没遇见几个人,顶多就几个不爱上学的娃还在外头疯跑,捡煤块,翻垃圾堆,咬冰棍,不亦乐乎。

卫孟喜看着嘴里也馋,心想大的已经上学去了,那就买两根奶油的,她一路走一路吃,剩一根回去给小闺女。走到邮局旁,她照例进去问了一下,有没有他们家的信件。

毕竟,广梅和老五回去也三四个月了,他俩的转述,陆家人会不会相信如果不信的话,是不是该有点动作了呢陆广全的工资她捏得死死的,他肯定是没钱补贴的,断了粮,陆家人还能忍多久

她来到矿区多久,陆家就断粮多久,整整十个月了。

说实在的,十个月怕已经是他们极限了。再加上五月份,油菜收了,油也榨好了,玉米水稻种下去,该薅的也薅了,是农村难得的清闲时光,他们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卫孟喜几乎每半个月就要来问一次,第一时间掌握敌人的动向,才能早做准备不是

“小卫又是来问信呢”工作人员率先跟她打招呼。

她漂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嘛,就是她的卤肉店现在出名了,但凡是在矿上工作或生活的,就没不认识她的。小煤嫂为人和气,有时候秤头多着两分钱,她也会直接抹掉,要是欠着一分,她就会切两片肉,补足不说,还能多添个秤头。

凡是她眼熟的老顾客,都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今儿还是没有吗”

“没,你要想家,不如自家给他们去一封,我给你挂个加急的,一个礼拜就能到你老家。”

卫孟喜傻了吧唧才会给陆家写信,她巴不得陆家人永远不要想起她呢

回到家,小呦呦正在床上呼呼的睡,自从爸爸回来后她那股小老太的操心劲儿就没了,双手双脚张开成大字,小背心卷到腰上,露出圆鼓鼓的小肚子。

来矿上是来对了,走之前她的肚子还是挺大的,青筋也没退多少,但现在哪还有那种青筋暴露的病态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肉乎乎的有奶膘的小肚子而已。

但跟隔壁张秋芳比起来,肤色还是偏黄一点。话说张秋芳是真得了她妈妈的真传,皮肤白白嫩嫩,小玉团子似的,在窝棚区一众灰不溜秋土里土气的小孩里,绝对是头一份的精致。

正因为皮肤底子好,她也很爱惜,出门玩耍还得戴个小帽子,要是找不到帽子,就支使虎蛋给她撑伞。

在矿区,这还是头一个不下雨也打伞的精致人,煤嫂们都快笑掉大牙了,说这孩子是公主命,虎蛋就是长工命。春季学期,兄弟俩依然没去上学,李秀珍说一个学期没啥好念的,美其名曰先带他们熟悉环境。

大家背后议论是议论,但谁也不会真去跟李秀珍说啥,毕竟不是自家孩子,谁也不想做这个恶人。卫孟喜更不会,虎蛋这家伙跟自己可是仇人,要是没有他,自己的两个女孩也不会反目成仇,还巴不得他晚上学呢,这样说不定就不会跟卫红卫雪成同班同学了。

孽缘,她是一定会掐灭在萌芽阶段的。

“卫阿姨,卫阿姨你在家吗”忽然,卤肉小窗被人敲得砰砰响。

虎蛋那张俊俏的红扑扑的脸蛋出现在眼前,额头脸颊全是汗,就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看见她出来就像看到大救星,“卫阿姨”

小呦呦也不知道啥时候醒了,自己出来抱着妈妈大腿,指指窗外,意思是要听虎蛋哥哥说话。

卫孟喜虽然心里很防备这个将来的坏小子,但终究是不会对着四岁的孩子恶语相向,只是面色平淡的问,“怎么”

虎蛋缩了缩脖子,他不知道为什么卫阿姨对着所有人都是笑眯眯的,那么好说话,唯独对他就凶巴巴但哥哥说了,越是这种凶巴巴的人越不会害他们,像继母那样笑眯眯的,心里不知道打什么主意呢。

哥哥还说了,要是真遇到困难了,可以来找卫阿姨帮忙,但不能经常找,只有在真正的最需要帮忙的时候才行,而现在就是。

他深吸一口气,“卫阿姨,我哥哥不见了,你能不能帮我找找哥哥”

卫孟喜一怔,虎蛋她是真不喜欢,但狗蛋不管将来会怎样,至少上辈子是没干啥对不起她的事,“什么叫不见了,慢慢说。”

“我哥哥已经两天没回家了。”

原来,李秀珍和张毅不让他俩上学,虎蛋嘛本来也还是孩子,幼儿园上不上无所谓,但狗蛋已经八岁,之前在老家都上二年级的人了,现在没学上,整天在外头当小街溜子也不是办法,又看弟弟馋隔壁的零嘴吃,就想着给弟弟买点零食,别那么没出息。

而他能想到的挣钱的办法,也很有限,第一个当然就是根宝也爱干的捡煤块,这是一座煤山,本来就产煤,大马路上跑的也是运煤的大车,有时候跟在大车屁股后头,尤其是有坑洼的地方,一颠簸,那黑油油的煤块就掉下来,捡到就是他的。

有的时候运气不好,吃半天尾气也就能捡到三四块,但有的时候运气好,就能捡个三四斤。

捡到煤块以后,他也很聪明,不会在矿区卖。因为矿区别的小孩,尤其是窝棚区的,也是捡煤块一把好手,煤块在这里几乎是不值钱的。他每次都是攒几天,攒够二三十斤,再想办法带到更远的地方,譬如金水市里头,每次卖个七毛八毛的,就给弟弟买零嘴。

卫孟喜说呢,难怪最近不见虎蛋骑墙头上流口水了,时不时还会给卫红一点小东西,原来是自己也有了吃的。可她也是好几次看见狗蛋自己啃窝头,这孩子,宁愿自己啃窝头,也要把辛苦钱给弟弟买零嘴。

跟在大车后头捡煤块,光想想就知道有多危险,路上那么大的灰,大车一过遮天蔽日不见人畜,后头的大车要是视线不清,刹车不及时那么小个孩子,压死了你别说找肇事者,就是找尸体都不一定齐乎。

即使能躲过后面的车,万一前头的大车上煤块掉得太多,直接把孩子埋了咋办

卫孟喜对家里这四个,那是耳提面命威逼利诱,让他们必须远离大车,远离马路的。

这没妈的孩子,真是压死了也没人会问一声。

卫孟喜叹息一声,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缺可怜孩子。上辈子她见过的可怜孩子大多数都是因为身患重病,家境贫寒的,毕竟疾病的事谁也说不清,属于“天灾”“意外”,但狗蛋,那是健康的,聪明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要是都不能平安长大这个世界也太残酷。

一个孩子,从怀上到出生,到能健康长大,不知道要闯多少关,打多少怪,不知道又有多少孩子要夭折在这些关卡中,见不到世界的模样。

卫孟喜上辈子做过的好事也不少,她从来都是默默的,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即使是去贫困山区做志愿者,同队的人也都只会以为她是一个普通阿姨,而不是帮助过不少患儿的“好心阿姨”。

她做好事也没想求回报,有的孩子侥幸打怪成功,家长想要感谢她,也不知道她全名,只知道她的化名是“好心阿姨”,就连捐款,她也是匿名的。

要说唯一想要的回报,那就是当给自己的五个孩子积德行善,希望他们若有来世,能给遇到一个好妈妈,有一个好爸爸,能够好好学习,健康长大。

她没看到孩子的来世,但幸运的是,她重生了,她正在创造的就是孩子的“来世”。于是,心也软了,叫虎蛋进来,给他倒了杯水,轻轻拍他背,“别急,我肯定有办法,但你要好好的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我。”

虎蛋抬头,一双大大的桃花眼里,是满满的泪水,那真是妖孽一般的长相啊。“阿姨你会帮我们保密吗不能让我爸爸妈妈知道哦,就是”

他顿了顿,愈发压低声音,“哥哥说了,就是妹妹也不能知道哦。”

卫孟喜心说,这狗蛋真是个机灵鬼,“行,我保密。”

在虎蛋断断续续的抽噎声中,卫孟喜听明白了,原来是自从前天早上,狗蛋出门卖煤块后,至今一直未归。张毅最近出差去了,李秀珍自己也忙着卖包子做罐头,压根不管孩子,当然,就是知道孩子没回来,她也当不知道,或许内心还巴不得永远别回来呢。

虎蛋前晚还以为哥哥是去哪里玩了,也没放心上,昨晚发现哥哥还是没回来,就有点着急了,“卫阿姨,哥哥是不是不要我了呀是不是因为我不听话,他不要我做他弟弟啦”

小呦呦乖乖听了半天,一直没插嘴,此时忽然很激动的摇头,“不是不是,不是哟”

甚至,她还贴心的拉了拉哥哥的手,“哥哥,不哭,不是。”

卫孟喜心说,就这副小妖孽的长相,连呦呦也是个小颜狗呀。“放心吧,你哥哥肯定不会扔下你,他对你那么好,他可是你哥哥。”

“哥哥是哥哥,对吗”虎蛋忽然冒出来一句,卫孟喜一时不知道说啥,又忙问知不知道狗蛋大概啥时候出去的,平时会去哪里,怎么去的。

可惜虎蛋实在太小了,压根不知道这些,最终只在卫孟喜的循循善诱之下说,那天哥哥是吃了窝头才出门的,还说哥哥告诉他,这次捡到的煤块不多,买到的东西可能不会太多,让他要省着吃。

卫孟喜推断,狗蛋是不会舍得吃早饭的,那么吃窝头其实就是中饭,那就是大概中午十二点以后才离开的。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吃饭,即使吃完饭的,也嫌天热,会在屋里歇午觉,这一路上很有可能就碰不到一个人,那么这就难办了。

从窝棚出去的路有很多条,光马路就有新旧两条,更别说还有小路山路。

没有目击证人,找不到最后看见他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会从哪条路出发,也不知道他的煤块藏在哪个秘密基地,更不会知道他是直接去市里,还是又继续去大马路捡煤块了。

如果直接去市里,那么他会走哪条路,会如何去,是搭车,还是自己走路,不同的方式,面对的可能遇到的危险也不一样。

如果他想要多攒点,又去捡了煤块,那么遇到的危险又不一样了。

卫孟喜真的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但她还得稳住虎蛋的情绪,“乖,阿姨知道怎么找他了,你先回家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过几天就能找到哥哥。”

虎蛋这么大的孩子对“过几天”是没啥概念的,以为就是“不久”“很快”的意思,“好。”

小呦呦居然还抱了抱小哥哥,“不哭哦。”

被比自己小的妹妹安慰,小家伙忽然激发出一种“我是大哥哥我不能哭”的使命感,挺了挺胸膛,“才不哭呢。”

两小只顿时破涕为笑,还笑出了鼻涕泡。

转头,卫孟喜就犯难了。这年代没有监控,人贩子却不少,想要找一个八岁的孩子,真的不简单,尤其是压根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的前提下。

靠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而按照后世的说法,儿童失踪案的黄金寻找期是二十四小时之内,现在已经四十八小时了,不管有用没用,她还是得报警试试。

矿区是有派出所的,她兜上小呦呦,跨上自行车就往派出所蹬。而隔壁的张家,着急的除了虎蛋,还有张秋芳,她一张小白脸急成了洋柿子,“妈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找到大哥。”

自从跟张毅闹过那么一出后,李秀珍颇有点心灰意冷,不仅是对张毅,也是对闺女,她现在只想挣钱,早点摆脱这个乱七八糟的环境。以前她走出去谁都爱跟她聊天,现在几乎没什么人搭理她,估计谁都提防着被她背后捅刀就连以前常奉承她的刘红菊,也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一个人是不可能单独存在于世界上的,她以前觉着就窝棚区这些煤嫂,没文化,不讲卫生,还咋咋呼呼爱贪小便宜,一点儿也上不了台面,自己以后和她们是不会有交集的。可现在人真不理她了,她又格外孤单寂寞,格外难受。

她现在就想赶紧挣钱,早点搬出窝棚区,到时候就能结交到更高层次的,有文化有涵养的人群,只有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她的人生才有意义至于狗蛋那个继子,她是压根就没放心上。

“找他干啥,他爱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也不关我事,我可没打他骂他。”刚开始,婆婆走掉那段时间,她是把气撒在两个继子身上,经常打骂的,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她一打他们,丈夫总是会出现得恰到好处,总是能看个正着,被说了几次后,她也就不打了。

但想要让她用心对他们,那也不可能,她最大的让步,也就是不把他们当回事,不打他们而已。

张秋芳鼓着嘴巴,急得跺脚,“这次跟以前不一样,你找到他,会得到好处”

“能得到啥好处是家里又多一张吃饭的嘴,还是又多个戳我眼睛的白眼狼”

张秋芳快被她气死了,无知,愚蠢,笨蛋但她想了想,具体能得到啥好处,她也不记得了,反正就是,第一个找到他,并救了他的人,会得到一笔奖励

是奖励东西还是钱,又或者是别的,她也记不清了,毕竟她再聪明,现在这具身体也只是两岁小孩,能把话说利索已经领先同龄人十条街了

她记性是不好,但她还记得另一件事,为了让妈妈相信她,张秋芳只能咬着嘴唇想半天,小声道“妈妈这次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昨晚做梦,梦见一件事,如果这件事应验了的话,你就一定要去找大哥,知道吗”

李秀珍本来有点百无聊赖,此时一听倒是来了兴致,“什么事”

“今天下午三点半,你去公共厕所,就在女厕所里第二个坑位边上,你能捡到一个手帕包,里头有一百五十块钱。”

李秀珍大笑,“你这丫头说啥胡话呢,要真有钱别人不知道捡吗还等着我去捡,怎么可能”

张秋芳跺脚,她感觉自己要被这个愚蠢的女人逼疯了,自从那次说卫孟喜坏话被当面戳穿后,她对她说的话就不信了。“妈妈你想想,以前我捡到鱼,捡到果子的时候,是骗你的吗”

那个时候啊,家里靠着她的“好运”不知吃了多少好东西,李秀珍想了想,收住笑意,还真是,有的时候是带着她去,有的时候是闺女自己去,反正最后都能有意外的收获。

“妈妈你要是不信的话,就去试一试,反正你就是去厕所里转一圈,又不会吃亏。”

李秀珍这才点头,“行行行,我记住了。”

张秋芳见她屁股还是不动,心里暗骂一声懒鬼,一天只会躺炕上,除了做包子和罐头,就快长炕上了,“妈妈你看时间,马上就三点了,钱要是被别人捡走就”

李秀珍立马屁股上装了弹簧似的弹起来,“走,那就去看看。”

这边,卫孟喜刚把事情跟金水矿派出所的同志说清楚,不知道狗蛋的后妈妹妹已经上厕所捡钱去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