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39. 不解 开始写给皇帝的谢罪书。

祝缨难得遇到这种的情况, 一瞬间,她的脑子转得非常的快,来不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想清楚, 甚至完全没办法去理解这个叫关擎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参自己。

她将自己应该摆的表情摆在了脸上, 惊讶地问“什么”

关擎是谁,她是知道的, 被段智整了那么一回之后, 她对段家的一些亲近的关系都做过功课。但她是真的不明白, 关擎这会儿不老实猫着,跳出来参她, 想干嘛

郑熹等人也都懵了,他们也知道关擎是谁, 同样不明白关擎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本是个什么意思。郑熹完全相信, 祝缨不可能干出来瞒丧不报的事儿。一个脑子够用的“孝子”, 不瞒比瞒能发挥的效用更大。

政事堂也是不肯相信的。

与祝缨打过交道的人脸上也都是一片惊讶之色, 沈瑛甚至发出了一点轻微的声音。当年, 祝缨与花姐的那个婚事,就是因为冯家打了祝缨的父母而解除的。那个时候的祝缨可不是现在的大理寺卿,就是个乡下跳大神家出来的穷小子。那都没有忍, 利索地把婚约给解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办出这种事的人。

当然, 也有怀疑的。甚至在想, 如果祝家父母是去年过世的,而她的连升三级是在去年末的鲁逆案中得的。这个那确实

祝缨又追问“消息确切么”

陈萌就站在祝缨附近, 悄悄挪了点位置,小声劝道“你莫急,先问明白。哎,你不知道吗”

祝缨道“不不是, 我爹娘怎么会出事呢”她没理满殿的君臣,转身抓起袍角就往外跑。

冷云在背后喊“哎,你干嘛去快拦着”

殿上也没人听他大呼小叫的,皇帝也看傻了,还是太子说“阿爹,叫人追过去吧,他别再出了事儿。”

皇帝经儿子提醒,忙下了令,声音总比跑步快,门口的禁军拦了一拦“祝大人,冷静些。”

祝缨道“我还能怎么冷静关擎呢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是真的还是诅咒我家”

很快,两人都被带到了殿上,郑奕已完成了他的“在人群里突然发问”“关宗明关擎是你儿子吧”

关宗明呆若木鸡,被周围人点了出来。郑奕缩回了人群,深藏身与名。

皇帝面前便出有了三个人,皇帝先问关擎“尔弹劾大臣,可有实据”

他是好奇死了,所谓“风闻言事”通常仅限于御史,且一般御史也不会真的听风就是雨,多少得有点儿依据。关擎还不是御史呢皇帝也知道,祝缨的父母远在梧州,三千里,且不说祝缨知不知道、隐没隐瞒,关擎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有证据会是什么证据

关擎只说了一句“陛下召彼父母赴京便知。”

王大夫挺身而出“尔有何据”

关宗明也破口大骂“逆子”

祝缨却显出了冷静的模样,对陈萌等做出了一个拒绝的手势,死盯着关擎问“是监视我全家,还是只构陷我”

陈萌等人都放心了,祝缨这是恢复冷静了。

一句话问出,原本不相信的、怀疑的都把心换了一个方向,他们不关心祝缨了,“监视”就有点可怕了。

关擎却闭紧了嘴巴,关宗明顾不得礼仪,急蹿了上来,抬手就打“你说啊到底是谁指使你的”

祝缨实在很费解,这父子俩又是唱的哪出啊红脸白脸演得也太拙劣了

御史出来维持秩序,关宗明磨牙。

皇帝道“这着御史大夫查明。”

祝缨忙说“陛下,臣有一请。”

“哦何事”

祝缨道“陛下或发一旨,命当地官员查访,或派使者往梧州去探看,臣绝无怨言。臣也想知道父母的近况,前番家书二老健在,有手书与臣。然而臣父年近七旬,恐怕不堪舟车劳顿,故尔前番入京不敢奉父母还京。若因这一路颠簸而生意外,臣愧为人子。”

皇帝安抚她道“我自有主张。御史大夫。”

王大夫出列,道“急发文书,半月可还。”

祝缨直起身,半转了脸,看向关擎,道“当然,你们可以这样设计折磨我的父母,他们到京后要是有一声咳嗽,我就把您全家舌头割了,让你们永远咳不出声儿。路上碰破一点油皮,我送您府上一家子整整齐齐地去见阎王。要是发生不测,我就请您的祖宗出来晒晒太阳。您背后的那个人,挖地三尺我也会把它找出来送去同您作伴的您珍视的、在乎的,我都会把它毁掉的。”

说着,她指了指脚下。

关擎露出恐惧症神色。

王云鹤喝道“胡闹”

祝缨转过脸看着他“您知道的,我从来不说大话。”

王云鹤也被噎了一下。

“今天我把话放在这儿了,有谁同情我,为我做了这些事,后果算我的。有谁厌恶我,做了同样的事想让我担恶名,我也认我受其益,不介意担这个后果。无论爱我恨我,我都谢他。”

施鲲听她越说越邪性,也喝止了“你退下谁个要召你父母进京了”

丞相们人老成精,也看出关擎样子不对,再看祝缨也不像是隐瞒。祝大也确实上了年纪了,三千里,让他跑这一趟,要是好好的人到京之后累死了,算谁

谁都不愿结这个怨。

刘松年也说“知道你的孝心,但这么说失礼了”

祝缨道“我每办案,不刑讯逼供,不牵连无辜,不构陷无关。如果有人坑害我,我怎么反击都问心无愧。我会让它们知道什么是株连、什么是清算”

皇帝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样的当场放狠话,看完了全场才说“都是胡闹王卿,你去查。”又指着祝缨,让她回家好好休息三天,再回来上朝。

祝缨躬身应了。

皇帝也没心情再继续议事了,当时散朝。

群臣恭送,皇帝还没走远,就听里面冷云说“哎,你别犯浑呐”

他倒是关心祝缨,见祝缨往关家父子身上打量,出言相劝。

祝缨道“怎么会呢动手也不是现在,外甥像舅,他要跟段琳似的穿着软甲,我现在打他不是白费力气”

皇帝的耳朵突地竖了起来

段琳

鲁逆案里,皇帝忌惮的是鲁王,但是最厌恶的还是段琳。鲁王一直都是那副德性,干出什么事情都不意外。段琳呢穿着软甲看自己被人行刺,他倒安全了他竟然不提前首告,陷君父于险境

那个段婴的所谓首告,肯定也是首鼠两端

皇帝的步子重了起来。

里面,祝缨还真没动手,关宗明又要打儿子,关擎抬脚就走。王大夫道“你站住。”

关擎站住了,对王大夫道“我知道您想问什么,请容我先回家办完家母的丧事吧。”

王大夫惊讶地说“你、你家”

关宗明忙解释说“他娘死了,他伤心得糊涂了并不是故意的”

他还想看时,祝缨已经走到门口了。听到这一声,祝缨压根没有回头。

一群人拥簇着祝缨,陈萌等人都宽慰她“莫急,许是他失心疯了”

陈萌又举例说张仙姑和祝大的身体都挺硬朗的,应该没有事的,且皇帝也没有下令让他们进京。本来就是,这些京官父母在原籍的多得是,怎么能个个都在京里呢

祝缨道“我知道,我我现在有些乱。”她扯过施季行,把大理寺的事务先都交给他,说自己得先回家一趟,派人到梧州去问问,到底怎么样了。

施季行道“只管去。”

祝缨对周围匆匆一揖,快步出了皇城,胡师姐等人在外面等着她,见了她很惊讶“大人”

祝缨道“走回家去”

京城街上有人,也不能疾驰,她倒慢慢冷静下来。觉得父母出事的可能性不大,就算父母有事,别业里还有花姐,还有小江、侯五,还有之前到了山上的巫仁等人。别业之外,又有苏鸣鸾等人。

尤其是花姐、苏鸣鸾,一内一外,不可能一点风声不给她传。不可能所有这些人一夕之间全都出事了的

而且没有听说往梧州去的官道出现问题。

可是关擎这是为什么呢段氏以死相逼

那他还不如学他大舅,买几个刺客更有用呢

姓关的真的疯了吗

冲回家,家里人也吃了一惊,祝文迎上来问道“大人有事”她还抬头看了看天,大太阳的,不到落衙的时候啊

祝缨道“这些日子有没有从南边来的信儿”

“没有啊”

毕竟三千里,哪怕以祝家现在的条件,一年能有个三、四封信就算很不错的了。其中一封还得是过年的时候。

祝缨道“把二郎和三娘找回来,对了,小妹呢也叫回来。”

午饭的时候,所有人都到齐了,都很疑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祝缨先问他们“可有收到南方的来信”

都说没有。

祝缨对项安道“发一封书信去别业,问一问”

项安眼巴巴地等着下文,却见祝缨的语气艰涩了起来“问一问,二老还健在吗”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什么”

祝缨道“要快再把别业的事儿问明白了。”

祝青君道“大人,是哪里的消息,别业那里出事了吗那我亲自跑一趟吧我现在身体很好别业有什么事,我也能问明白了,大人还有什么要我查问的消息,我都给大人捎信儿来。我也想老师她们了。”

祝炼道“还是我去吧。”

林风道“你们两个小东西争什么争要去也是我。”

苏喆皱眉道“别添乱你还有官身呢,刘先生不点头,你就走阿翁,总不能所有人都不报信来,多半是讹传。派人回去看一看,也就放心了。青君”

祝青君坚持道“我得亲自去一趟。大人,我本来就是押送年货来的,也不知怎么的,就是身子不争气,大病了一场才耽误了回程。竟在京里享起福来了是时候回去了。”

祝缨道“也罢,你去一趟,不急着回来,带上眼睛和耳朵,里里外外仔仔细细都看清楚了。确认二老无恙传一讯息回来就行。吉远府也看一看,沿途也看一看。再回来告诉我。”

“是”

项安道“我再打发两个伙计陪着她。”

项乐道“大人,我也回去一趟吧。青君年纪小。”

祝缨看了看他们,道“去吧,其他人这两天都不要出门了。”

“是。”

苏喆道“等一下我可是阿苏县的头人你们以我的信使的名义往南走,可以走驿站,那样快些”

她让侍女取了印信,交给祝青君“给我阿妈带个信,说我在这里很好。”

到了晚上,赵苏等人都聚到了祝府,人人担心。

赵苏问道“义父,二老”

苏喆道“二郎和青君已经回去了,很快就会有消息回来了。”

赵苏等人开始大骂关擎,一伙人怎么也想不到他这是为什么。祝缨道“你们只管放心做你们的事情去。相隔三千里,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无论真伪无论真伪我都会没事的。”

除非梧州所有人合伙骗她,否则不至于。

赵苏等人见她镇定如常,才放心地走了,然后到了赵苏家喝酒。

赵苏道“有人说义父在朝上口出狂言,睚眦必报,这可不好咱们不能坐视旁人污蔑义父”

赵振道“我们当然要为义父辩解”

“不不不,辩解是最差的办法”

“你说怎么着”

赵苏道“孝道姓关的逆贼余孽,这样明着害人父母。不值得让人生气么”

“对”卓珏说,“我明天就寻同乡说去。”

与此同时,祝府又迎来了不少的客人,离家近的冼敬来了。

冼敬先在东宫里跟太子聊了一会儿,他虽不能为祝缨打包票说祝大张仙姑没死,但是还是讲了“祝缨当不至于隐瞒。”

等落衙,又被王云鹤叫了过去“你去祝家,告诉祝缨,只要直道而行,就把心放到肚子里。”

于是冼敬来了。

祝缨对他说“我已经派人南下去探看了。”

话没说完,陈萌又来了。

接着,冷云也来凑热闹。

祝缨也还是那句话,施季行又被施鲲派了来问。然后是闲在家里的温岳等人,郑奕也带着郑川晃了来。

不多时,家里就是“高朋满座”了,所有人都想不明白关擎要干嘛。

最后带着疑惑离开了。

祝缨给施季行使了个眼色,施季行会意,留到了最后。

祝缨道“我现在不方便,你帮我查一下,那个关家到底有什么古怪。我总觉得,段氏的死有什么不对。关宗明不像是假意责怪儿子,关擎的神色也不像个正常人的样子。还是回到段氏身上,得安排人看一眼尸体。”

施季行道“行包在我身上了。”

送走所有人,祝缨在书房里枯坐,直觉告诉她还是与段氏有关,但仍想不明白关擎这么做的理由。很快,她决定不去想了。此人并不重要,但是这件事,确实麻烦。

父母到京城,以后再要离开就又是奔波了。还有别业,她离开别业已经有些时候了,也很担心自己长久不回去,别业会走了样子。

今天的狠话不是胡乱放的,也是为了警示一些人,以后不要想拿她的父母做文章。

接下来,她该做什么呢

祝缨想了下,打开了一份空白的奏本,开始写给皇帝的谢罪书。

绝不承认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是要向皇帝认错,认自己当时情绪激动,没注意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了。抱歉,但不后悔。十分对不起皇帝,实在是损了朝堂的威严。给皇帝道了八百回的歉,然而自己行得端、坐得正,绝不饶了诅咒自己父母的人。

诚恳认错、也认罚,下次还敢,绝对不改

最后是请假,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有父母的消息了,什么时候销假回去。免得不清不楚的回去,有损朝廷威严。

检查了一遍错字,祝缨将奏本合上,安心等施季行打听的消息。两家死对头,应该更顺手些吧

岂料次日施季行带回来一个更惊人的消息关擎死了

“关宗明说,昨天他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棺材就发狂要杀人,他制止的时候误杀了儿子。这是不是丢卒保车”

“杀亲儿子保谁”祝缨问。

施季行道“关宗明以前也不算一号人物啊他们家什么时候上过台面了”

两人想不明白,郑熹也想不明白,政事堂也不知缘由。一群聪明人从此竟都多了一个疑问。

因这一事耽搁,

祝缨问施季行“段氏暴毙,查出什么来了么”

施季行道“我让我娘子去吊唁,武相与一个女卒扮作丫鬟,往棺材里看了一眼,不是自杀。当时叫破,已经在查了。”

“好,这件事我现在要避嫌,拜托了。”

施季行笑道“您这是哪里话遇有疑案,职责所在。我这就回去继续办。”

“查出来之后,不必再来告诉我。”

“哎”

祝缨道“我在闭门思过,怎么好再让你登门”

此后施季行查案,祝缨就闭门谢客。

说是闭门思过,期间来人没断。

先是皇帝派了杜世恩过来,给了一些赏赐以作安抚。但是也让杜世恩斥责了她几句,说她确实过激了,冷静一下也好。

杜世恩说完公事有给祝缨透了个消息“施少卿查出来段氏之死有蹊跷,陛下下令他彻查了。”

祝缨让他带话给皇帝“臣对别人无话可说,唯一对不起的就是陛下。唯愿父母康健,可以一心效忠陛下。”

一个月后,御史台终于有了回音“二老仍在,现居福禄县,唯老封翁足疾,不良于行。二老又有亲笔书信捎回。”

祝大的信说一切都好,就是惦记让祝缨在京城给他找套做法事的家什,梧州的工匠手艺不好,这边庙里的东西坏了没出弄。

张仙姑的信里除了报平安、关心身体、问祝缨在京城缺不缺钱,还问了“你带过去的猫,现在怎么样了跟它一窝的其他猫都拖家带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