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56. 裹挟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

胡师姐迎了上来, 轻声问道“大人,回府吗”

她的身后,随从们也都看了过来, 祝缨道“走”

一行人头也不回地奔回了祝府, 时间太紧了,皇帝虽然说是“这两日”,但是祝缨敢打赌, 皇帝恨不得现在就能拿到条陈。而祝缨自己也希望早些把条件提出来,好与各处磨牙。空口白牙地跟去安抚、采访,谁理你

搭理了, 也是个被利用的命, 顶多是相互利用。

她得赶紧写好条件, 要权限、要钱粮,哄骗皇帝点头才行。

一行人回到家里,家里人虽然着急,倒也还有条理。所有人都没有北上过,也不知道应该准备哪些细务。祝缨道“拿我的帖子去找老左家, 他去过北边儿,问问他当年都干了些什么、吃过什么亏, 要准备什么东西。加厚一倍的准备”

项乐闻言马上动身。

祝缨则将家中的物件仔细检查了一番, 又安排家务。

赵苏匆匆地赶了过来“义父。”

祝缨道“事情紧急, 北地吃了败仗,陛下派我兼安抚使、采访使, 我不日便要动身,京中的事情交给你了,你有数。”

赵苏努力消化着讯息,道“苦寒之地, 又是凶险。”

“也是机会,”祝缨说,“但是人我得都带走了,李大娘留给你。不用的空屋子都锁起来,不要太活跃,不好。”

“是”

祝缨想了一下,又说“不要对家里说太多,派人往家里去,让他们提防一下。”

赵苏马上明白了“是”

祝缨道“临行前吃顿饭,把赵振他们都请过来。不出意外就明晚吧。”

“是”

祝缨一条条的说,他一条条地记,左丞的管家带着左丞在京读书的小儿子又来了。祝缨道“他们怎么来了”

左丞的小儿子今年十七岁,与祝缨并不熟,老管家倒是个熟脸儿,进门先拜,递一张帖子来“敝府收到了大人的帖子,娘子恐人传话不明,特命老奴前来听使唤。”

左丞派了个地方,带走了一些人,老婆留在家里看家、小儿子留着上学,老管家年纪大了,左丞就带走了管家的儿子,把老管家留了下来。正好用上。

祝缨道“今天的事,口风要严。”

那个小儿子拍着胸脯保证“世叔放心家父嘱咐过,您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都听您的”

祝缨一笑“开始准备吧。”

老管家看了祝家的许多东西,都说不顶事“要过冬,这些都不行风与风也是不一样的它刮骨头”

以祝府现在的积蓄,北方特需的物件也是缺的,又要现采办。赵苏让他留下单子,自己去办。祝缨打开匣子,抽出一张条子,对赵苏道“你送他们回去。”

左家小子一看,却是丞相手书的准许夜间通行的条子。

赵苏带人将这主仆二人给送走了。

祝缨这才开始写条陈,要办事不外乎人与钱粮。

人事上,祝缨给皇帝列了几个选项我与地方上的官员怎么论我肯定是遵守法律的,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被洗劫的四城,现在肯定得缺官员,但是它得马上运转起来,我就得有“权宜之计”。

许我动几品以下的官员

是可以罢免加临时任命,还是只能罢免

临时任命的,如果完成了任务,多久可以得到正式的任命

与地方上的主官接洽,我能干预他哪些事务

钱粮上也是给我带多少钱粮“安抚”

我能动用地方上多少钱粮

此外还有一条百姓。如果有需要,百姓可能会迁徙,我能做到什么程度

是可以“从权”先保他们的命,还是要等到批得

她犹豫了一下,又添了一项如果情势紧急,譬如遇到胡人进犯、官军救援不及,是否有权就地征召当地百姓组织武装起来

再有与官军的协调,彼此之间是个什么身份定位

有需要配合、或者产生摩擦的时候,怎么论

听谁的官军如果就地征发,我能做地方的主吗能管多少

如果官军在地方上犯法了,谁来判

最后是来了一个兜底的“便宜从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是不是可以“从权”比如,死囚、罪犯,遇到胡人进犯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斩了,不押到京城等秋后问斩

这些都不弄清楚,去了也是白搭不是

对了,还昨申请点兵器,自己的随从,得有趁手的兵器,要求去武库捡点儿。

匆匆写就,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祝缨便回房打点自己的行装。她的东西倒是都齐,兵器、铺盖、衣物都有,厚冬衣也有。

她又翻了翻自己的衣橱,自己的衣服不少,但是穿衣有规制,好些衣服不能给别人穿。她又到库里去,拣了一箱子的皮毛,对项安道“这些都取了,加紧给大伙儿准备上。还有铺盖也要备上厚的。再带上些帐篷之类。”

项安道“已经去采买了,不够再动家里的吧。这些都是好东西。”

“就是好东西才要给人用。”

“是。”

次日一早,朝上还是比较安静的,消息被瞒得死紧。

朝上,双方还在争吵,王、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皇帝从头到尾就说了一句“散朝。”

退朝之后,祝缨又被留了下来。朝臣们纷纷使眼色,心中十分不安陛下这是又要兴大狱了吗不至于吧

祝缨与郑侯等人都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问道“你们准备得如何了”

祝缨看了看郑侯,先将自己准备的条陈拿了出来“臣有事请示陛下。”

“说。”

祝缨一条条地说了,军情紧急,皇帝面前的几个大臣却都生出点好笑的意思来不愧是你

祝缨与他们打交道就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周到,也狡黠。皇帝听得条理分明,又觉得“如此细碎”

祝缨道“治理地方就是千头百绪的。死得人多了,必有疾疫,边境空虚必有大患。所以要护住尽可能多的人,人的事最是复杂,要做的多。”

在与官军的沟通上,祝缨又加了一句“臣不懂兵,不干涉军事,在同一片地界上,难免会有些接触。先说明白了,大家才好做事。”

王云鹤心道又来欺负陛下了。你给陛下反对的选项了吗画了个圈儿让陛下钻,不让人看圈儿外的景儿。

他提议“陛下,不若给祝缨加金紫光禄大夫。条陈里的许多条目就不必再细议了。”

郑熹道“臣附议。”

地方上,上州的刺史是从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可做加官,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把一些需要细说的纷乱杂务给压下来了。

在王、郑二人心里,地方上这些官员也没有祝缨能干。愿意干就先让祝缨干着,现在是使职,干完了再薅回来。也不是给她过多的权柄,只是“从权”为了收拾烂摊子。

这个他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不放权,束手束脚的就干不了事。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他说“可。”

接下来就是要求“钱粮”了,窦尚书道“转运要先保证军需,不过北地四州当有存粮。”

祝缨道“那儿连着过了几个荒年了,多少得给点儿能就近转运吗灾民恐怕不少。”

如果长途转运,路上消耗是很恐怖的,还是一站传一站的比较好。

窦尚书道“只能今年免北地四州的租赋。”

祝缨道“北地四州,秋收的时候遇到这么件事,还能有多少收成没收成,哪儿来的租赋啊”

皇帝吸了一口气,窦尚书对皇帝道“情势紧急,本也无力转运京师。”

皇帝道“罢了。”

祝缨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否则也不能提那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

祝缨与他们讨价还价,她身上还有一个采访使的衔,所以可以处置官员。六品以下的,她可以“从权”,上了五品,她可以暂时关押,得上报。

官军方面,原则上,互相不统属。如果官军有需求,尽量帮助。如果官军犯案,地方上不能管。但是祝缨本人可以协调,“从权”。

祝缨就有数了“是。”

至于百姓的安置,政事堂给她下了死命令“不许出北地,你把人都在北地安顿好了”

祝缨道“是。”

然后是郑侯,他的要求比较正常,出兵的常规。只是要带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将校,再有些亲兵之类。

郑侯又对祝缨说“取兵器时,可与我一同去取。”

祝缨笑道“好。”

她也向皇帝要几个人,比如陈放。陈萌的孝期还没满,陈放能出来了。有陈峦教着,平日里看他行事不也不差。同时,她又向皇帝说明了要把苏喆、林风、卓珏等几人带走,因为用着顺手。

这些人都得有个职务,得是“主簿”、“掾”之类,实在不行,带个“郎”、“校尉”的散官衔跟着办事也行。她得把架子搭起来。

皇帝也都答应了。

王云鹤道“事不宜迟”

祝缨道“行李已经准备好了,给我旨意,现在就能出发。”

皇帝笑道“卿真国之砫石”

祝缨当他在胡说八道。

郑熹道“今天都什么时候了你再准备一下,不日启程。”

“是。”

说今天是假的,她出行怎么也得“持节”,领了旨意不算,还得带仪仗之类。金良领了二百人要跟着,祝缨硬是给减到了一百“带的人太少不安全,带的多了一路吃用太招眼了。只要精干的百人就好。”

她还得跟陈萌说一说,要把陈放给带走。

陈萌没想到祝缨来了这一手,惊讶之余道“你还真是不客气。”

祝缨道“别废了,你上了年纪了,他还年轻。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郑侯已经出手了,以后不会太难。他与我同行,不会太危险。累是会累一些,或许还会生病,但只要熬过来。他从六升五,能早好些年。干不干”

陈萌道“干了”

“今天就把行李收拾好,随时待命那些风雅累赘的东西,一样不要带可以带几个健仆,出行不能讲究。厚冬衣要准备,车马要随便准备丢弃”祝缨说了一串的注意事项。

陈放道“全听叔父安排。”

他答应得痛快,祝缨也很满意“等我的信儿吧。”

今天果然是走不了的,明天也走不了,祝缨得带着人去挑趁手的兵器。武库打开,金良帮着挑兵器。祝缨又选了些手弩、箭支。

金良道“带这个要补箭的。”

祝缨笑道“我还能用得了多少带两箱就得。”

金良道“这家什看着像是省力,上箭的时候也是费劲的。”

祝缨道“那你再帮忙选些弓矢。咱们这一路,不定会遇到什么呢。”

金良不再反对,转而认真挑选。祝缨又问他座骑、甲胄之类,金良道“都有的。”

祝缨忙了一天,即使是她也觉得有些仓促了。如果只有她一个人,提着包袱就走了,反而随从们的事杂且多。

她往刘松年府上去道别,刘松年道“多带两条被子吧。”说着,又拿出一本手记。

祝缨道“这是什么”

“我去过那儿,那儿过了中秋之后,说冷就冷了。仔细冻掉了耳朵。”

祝缨笑道“好。”

刘松年又将她仔细看了看,说“好好的做个人,不要给别人牵马坠镫。”

祝缨笑笑“您瞧我,一鼻子俩眼,是个人模样吧”

刘松年作势抬手,还是没落下,祝缨又说了“您府里原本的那些人等我安顿了下来,兴许得找您借。”

刘松年道“我不管那个事。那两个小鬼要是有熟人,你自问他们去。”

“哎那我走了。”

“去吧去吧,烦人的”

祝缨没有去见王云鹤辞行,只请刘松年转交了一张名帖,上面没有特别的内容。

刘松年收下了,说“你真是不自由早点长大成人就好了。”

祝缨向他一躬身,转身离去。

这回不再去任何一个地方,她直接回家。门房上,祁泰白着一张脸,等着她。

祝缨问道“干嘛”

“太、太、太、太”

祝文从他的身后冒了出来“大人,东宫来了”

祝缨道“冼詹事有没有一同来”

祁泰直接摇头。

祝缨快步上前,却见太子一身常服,身边一个管家模样的是郝大方,两旁两个健仆样子的人。

祝缨先拜太子,她拜得太流利,太子真心想扶她不行礼的,手伸出去,她已经滑了下来。太子只得沉下手去捞,动作像是抽搐了一下。

两个人客套完了,祝缨请太子上坐。

太子也请她坐下“大夫事务繁忙,是我打扰了。”

“殿下白龙鱼服,必有要事。”

太子道“是为大夫送行,大夫出行之日,我未必能亲临。”

“殿下太用心了。”

太子摇了摇头,道“当此之时,用心的是你们。如今朝上纷争不断,肯用心做事的人太少了。用心做事,又不怀私情的人更少你是其一。”

“满朝忠良,殿下何出此言”

太子道“两年了总能看到一些事。王相公是贤人,他也不免要为了依附他的人而与人相争,因而耽误一些事。郑相公么呵,是个能干的人,可惜能干的不是地方。”

祝缨道“他们是被人裹挟了。郑相公前些年就说,一些纨绔闹得不像话。王相公更是君子,只可惜一旦仲尼复生,儒生们最想做的恐怕就是毒哑他,摆在那儿,放着,当牌坊。”

太子忍不住笑了,郝大方等人都听得吃惊,这么拿孔子说笑,是有些出于他们的意料的。

“互相裹挟罢了。这些人,黏得胶手。”太子说。

祝缨也笑了“这四个字,还是从郑相公处听来的。”

太子道“你愿意从泥潭里跳出来吗”

“殿下何出此言”

太子目光灼灼“君子小人,真伪难辨,但是谁做了什么事、做得怎么样还是很清楚的。你看不上务虚的人,如今,我便与你坦诚相对,将那些胶粘的东西扔到一边,重开天地,如何”

祝缨道“您是太子,是储君,应该有自己想法。您这不是让我跳出来,是把我往里按呢。这是只有天子才能承诺的事。”

太子垂下了眼睑,道“我当为父分忧。”

祝缨道“为臣者食君之禄,都会担君之忧。”

太子指着北方,道“现在不是虚文礼节可以应付的局面现在的变法,可行吗”

“哪里来的变法”

太子没有被为难住,说“王云鹤就是在变法,不过他不说而已。王与郑,已然是党争了没错,他们是被裹挟的,但我要的不是这个人与人的利益并不总是一样的,有争斗没有关系,我要见到实效他们闹了这么久,就闹出个人命官司,闹出个溃败这不是我要的”

祝缨问道“殿下觉得我就能做到吗”

太子道“你务实。”

“他们如果不务实也走不到现在。”

太子道“他们的将来在哪里呢被裹挟的人,自己都挣扎不出来”

祝缨点了点头。

太子问道“你可以吗”

祝缨道“我愿一试。但请殿谅、信任两位相公,他们不是不想国家好。”

太子取下自己腰间的一颗佩珠送给祝缨“这还是我做世子的时候,从先帝那里得到的。当时先帝宠爱东宫、溺爱鲁王,他们的好物不计其数,这个在他们面前算不得什么,于我却是稀世之珍。”

祝缨道“这如何使得”

太子道“愿君平安。”

祝缨双手接过了这颗佩珠。

太子紧张地盯着她,祝缨从容回看,没有感激涕零、没有对天盟誓、没有许诺永远,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太子没来由一阵安心,这是他认知里的祝缨。虽然有些不满足,希望能够得到更热烈的反应,但这是祝缨,这个反应就合理了。

太子如释重负,对祝缨道“此去北地,前路多险,不要被他人左右,我与陛下等你的好消息。不耽误你准备了。”

祝缨将他送到门口,太子道“留步。”不让她出门。

祝缨站在门内看着他拐了一个弯,祝文探头看了一看,回来低声说“走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