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62. 小鬼 咱们能做什么?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62. 小鬼 咱们能做什么?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朔风卷着漫天的雪花, 打在人的脸上生疼。祝青君快步跑进了室内,被热气一激打了个喷嚏。

苏喆抬起头来,未及发问, 林风抢先来了一句“姚景夏真的要在这个时候走”

祝青君将手放在火盆上边烤边搓“嗯,大人已经给了他荐书了, 金将军也写了封信, 托那边的唐将军照看他。今天收拾行李, 明天就走。现在不走,过阵子更冷,听老人们说,再过几天这里的土都能冻结实了。”

林风嘴里叼着根牙签,流里流气地说“父仇,哎要是天暖和点儿, 我也想去帮忙的。”

苏喆不客气地说“就你的骑射功夫”

“别你啊你的,要说咱”林风纠正道,“咱们几个,骑术都那样。”

苏喆道“青君比你强。”

林风看了祝青君一眼,道“也别太要强了,病了不是闹着玩的。”

祝青君道“咱们跟了来,不做事看着别人做那还来干什么我还不如在京城为大人打探些街面上的消息呢既然来了, 能干的就得干。”

苏喆道“对姚景夏又投军了。天一冷, 阿翁身边看起来竟是北人更得力了。”

他们一群南方人初到北地的时候还是秋天, 当时觉得自己年轻,能扛得过北地的寒冬, 一到十月,就把自己裹成了球。这回祝青君只是打了点喷嚏,最先生病的是胡师姐。

胡师姐称得上是他们的师傅, 一向是压着他们打的,哪知两场雪后,胡师姐先生病了,吃了半个月的药,又被祝缨勒令休息,才渐渐好转。祝缨于是命南方来的人暂时不要当远差,近来主要是派北地子弟当差。

三人凑在一起正在小声商议,林风道“可是军功最重,咱们能做什么这该死的冬天,怎么也过不去要不,找陈大郎和项二、项三他们商议商议”

苏喆道“咱们手上的活计也很要紧的,我的意思,咱们把手上的事儿理会清楚了,才好找阿翁讨差使。”

林风的脸上现出一丝痛苦的神色来,起先,祝缨手上人一多了就开始派活计。她以“协调北地输运”为由,将手中的人派了出去继续摸底。

第一是驿路,第二是物产,第三是可供开垦的荒地。

要开荒,就得知道哪里有荒地,哪里是可以耕种的,哪里人口稠密,有人手可以用。则反推一下,再与户籍簿、田簿对应,就可以印证隐田隐户。

现在得汇总了。

林风问道“北人们都干什么呀”

苏喆道“你看看人家,二百人里,就能凑出八十个自备铠甲的骑手呢,咱们就算出得起钱,一时也没这样的人。”

林风又嘀咕了两声,祝青君道“你们要真急,不如问一问卓郎君。”

林风道“他我总觉得他斜眼看我,阴恻恻的。”

苏喆倒了碗热奶茶,又给祝青君捎了一碗“他才没功夫害你呢,他肚里主意可多呢。青君这主意真好北人风光,他比咱们还上心。”

祝缨拢共在身边带了几个南方来的人,随从们当然是南方人,但是总会被归入“仆役”一流,没有被计算在内。哪怕北地的官员里有十几个梧州人,数量上也比二百来号北人少太多了。

苏喆等人还好,自认是祝缨的“家人亲戚”,卓珏心中是不安的。

林风将笔一扔,道“那好咱们找他去”

祝青君往他的案上看了一眼,林风老老实实去将自己的东西都收拢好,唤来自己的随从“看好了这些,不许叫外人进来看着了。”

三人才一同到祝缨堂上去。

祝缨也在忙,秋收完了,秋赋也征收得差不多了,她就开始忙转运的事儿。一是将南方州县的余粮输北,以支应北方城池。为此,她亲自到了最北面的王刺史这儿,将行辕就定在这里了。

她在这儿,南方州就得把她要的粮给送过来,数目不准的,得自己过来跟她解释。

这个事做得就非常顺利。

另一个则是郑侯的需求,到了冬天,转运军需果然需要地方上的协助。郑侯派了人亲随陪同一个偏将过来见祝缨,钱粮没跟祝缨要,但是要些人手,帮着运输。人正在驿馆里住着,立等着就要回信的。

金良在一旁低声道“我同他们打听过了,君侯那里才胜了一场。如今是为防胡人反扑。”

祝缨道“那是好事,先拔两千人,接下来恐怕还会有。”

金良道“只要补给能跟得上仗就好打了。”

祝缨道“祝文,去把包主簿请过来。”

祝文撩开门上挂的厚帘子,一缕寒风溜了进来,火盆里的热气仿佛也晃了一下。须臾,热气又晃了第二次,包主簿跟着祝文进来了。

包宜嘉三十八岁,可谓北地一位贤达。年轻时以贡士的身份到京城走了一遭,补了个外地的小官。没干几年父亲死了,就回来丁忧,出了孝还没排上个新官职,就一直赋闲在家。直到祝缨来了,在北地一通捞,袁刺史把他给送了过来。祝缨给了他一个行辕的主簿先干着。

包宜嘉对祝缨是很礼貌的“大人。”

祝缨道“来,有件事,我想必得你去做才好。”

包宜嘉问道“不知是什么事”

祝缨道“现要拔两千人给大军运输草料,天寒地冻的,一不小心人就没了,得有人跟着管。正好,姚景夏闹着要投军,让他与你一同到军前,你们彼此也能有个照应。咱们是去帮忙的,能帮的一定帮到底。然而军中习气,多少带点儿暴脾气,也不能叫百姓受气。”

包宜嘉领了个大活,心头一喜,道“下官省得。只是两千人,下官怕不能胜任。”

祝缨道“是谦虚还是心虚”金良在一旁咳嗽了一声。

包宜嘉脸上胀红了一下,道“谦虚。”

“嗯,行,在我面前谦虚一回就成了,以后咱们都说实话。我看你能成,你不成也得成。”说着,给了包宜嘉一份文书,另给了他一封信,让他面呈郑侯。

祝缨道“这些北地子弟里,你可再择十人与你同行。”

包宜嘉舒了口气,道“是”

祝缨又说“到了军前,不要生事也不要怕事。自己处置不了的,也不要硬顶着吃亏,派人回来报个信,我去交涉。”

包宜嘉道“必不辱命”

祝缨道“不要这么板着脸,我上个月就让他们准备冬衣了,你带携两千套冬衣去,交给郑侯。就说,如今北地的日子也紧,只凑出这些来,请郑侯不要嫌弃。”

包宜嘉微张了口,这事他是不知道的。

祝缨笑道“让人对你们好一些,空着手去可不行。”

包宜嘉低头弯腰“是。”

“你们明天就动身。”

“是。”

包宜嘉也风风火火地走了,金良道“用他不是地方上的官员么”金良知道军中的许多事儿,地方上征发的民伕,一般都是地方上征了人,由当地的某一官员带人过去,同时管理。

“他与普通的北地子弟不同,那些毛孩子都没有出仕过,他是官员,有经验。他又是北地人,一定很关心自己的故乡。再说了,地方上的人也得用人啊”祝缨说。

金良道“那您弄那些子弟,派下去不就得了”

祝缨笑道“哪有那么便宜的他们得先给我把活儿扛完了”

金良听了也笑了。

次日,祝缨为姚景夏、包宜嘉送行。

姚景夏还穿着孝,双眼通红,对祝缨一抱拳“待晚生报完父仇,若还有命,再来为大人效力”

祝缨道“说点儿吉利。”

姚景夏一噎,祝缨对包宜嘉道“路上照看着他一点儿。”

“是。”

“去吧。”

他们得出去,领上各县汇总到州城的民伕,再带上民伕去郑侯大营。

祝缨则转回行辕,除了转运事宜,她还得安排明春的开荒以及为北地官员与吏部行文讨价还价。因为不用押运粮草,所以四州刺史不必着急赶到了京城去,他们都在等着祝缨给他们写个文书,好拿着去吏部应付。也因此,祝缨现在的令,各地执行得都还不错。

回到房里,苏喆与祝青君便紧紧跟着她,祝缨看看苏喆、再看看祝青君,苏喆奉上了一个甜甜的笑,来给祝缨解披风。她的个头不高,祝缨却是个高挑个儿,苏喆抬着胳膊解开了扣儿,绕着祝缨往下扯披风。

祝青君比她高一点,也来帮忙。

祝缨往前迈了一大步,披风就滑了下来,笑道“小矮子,一定有事儿。”

苏喆不乐意了“矮怎么了”

祝缨笑着往里走,祝青君抱着披风,用手肘戳了戳苏喆,苏喆回头,看到了林风与卓珏。她对卓珏打了个手势,祝青君挂好了披风,说一句“我们接着拢数去了。”

与苏喆并肩往外走,路过卓珏的时候说“笑了。”

卓珏点点头,跟上了前去。

苏喆与祝青君没跟上去,与林风凑成一团,冷不丁三人头上都被敲了一记,祝青君反手挠过去,在陈放手背上留下了三道爪痕“陈郎君”

陈放吹吹手背“你们三个,又弄鬼呢还戳着卓珏上去他不用你们说,也会寻叔父说话的。就你们精”

苏喆小声道“那我们也不是不能说,就是嗯”

陈放道“就是卓珏本人放在那里,就是个理由,对不对”

林风瞪大了眼睛“陈大哥,你看出来了”

陈放道“你们那样儿,谁看不出来咱们打个赌吧,卓珏要说的事儿,一准能说得成。”

苏喆道“不赌。陈大哥这么说,一定是有把握的。”

“怎么他叫我哥,你也叫我哥你不得叫叔父吗”

苏喆对他扮了个鬼脸“不要在意小节嘛。”

几人说了几句,便又各自回办事去了。

室内,项安拿了一壶煮好的奶茶才倒了一杯,忽觉光线一暗,看过去见是卓珏“卓郎君。”

卓珏与她点个头、问个好,祝缨拿着奶茶喝了半杯,道“来了”示意项安再给卓珏倒一杯。

卓珏行了礼,接了奶茶向项安道了声谢,然后对祝缨说“大人,包主簿与姚景夏等人准去了军前了么姚景夏还回来么”

“我答应过他的。”

卓珏道“如此一来,大人面前听用的人就少了。如果是个庸常的官员,大人不必亲自考试本地士子,此时也已能回京了。但大人不是常人可比,您心怀天下,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这就需要人手。”

祝缨道“这不是有么多十个少十个,一样用的。”

卓珏道“不然,他们都是新人。下官还在县学的时候便听顾大人说起过大人行事,顾大人也是被大人带在身边调教数载,方才有如今的精明能干。这些士子,且要再磨炼磨炼才能顶用呢。可您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呀不如”

“嗯”

“大人何不多任用已经用惯了的人呢”卓珏说出了自己想说的,“顾县令是您的学生,岂不更合用”

祝缨道“他荐了你,你倒念这份情。”

卓珏道“不敢。下官如今是大人的人,第一是为大人着想。如今四州刺史虽然听命,实则别有心思。一则他们还要应付每年的考核,二则也是冷眼看您的行事,做到刺史的人,即使治民不行,心机恐怕是不缺的。”

祝缨点头道“唔,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

卓珏又趁机说“您在北地,更趁手的还是咱们南人呐您一到,他们必是摩拳擦掌,等着您的吩咐的。南士追随您最久,且北地士人比南人入仕也容易些。这些人,有自家长辈、有师承同门南人只有您了。”

祝缨道“这话过了,朝廷任人唯贤,怎么会只有我”

卓珏道“举荐必得相熟才好,咱们到哪儿识得这些贵人呢唯有大人用心,雪中送炭。”

祝缨笑笑,没接这个茬,反而说“你去把陈放叫过来吧。”

“是。”

卓珏去找到陈放的时候,苏喆等人也在,林风问道“怎么样成了么”

卓珏道“似在可与不可之间门。不过也是,北地如今的情势,也是要多任用一些本地人才好。”说着,叹了一口气。

林风道“陈大哥,你猜得不准,义父没答应啊。”

陈放手又痒了“你想让叔父怎么说听话听声儿。”

卓珏道“陈郎君,大人有请。”

“我哦,就来。”

陈放到底敲了林风一记,快步去见祝缨了。

他没有提几个小鬼的密谋,而是向祝缨请示有什么安排。祝缨给了他一个奏本,道“这个再不发出去,他们四个能联起手来吃了我。你与他们一同上京,我派项乐与你同行,随行押解几个犯官。”

这个奏本是详述这段时间门以来北地情状的,同时也为四州开脱,有了这个,四个刺史回京就能顺利地应付今年的考核了。上面写明了各州的收支,表明了虽然没有给把钱粮运出上缴,但是四州也不是一毛不拔,什么边境的重建啦、灾情的应对啦,四州都自行解决了。

虽然没了给国家输送役力,但是修整了部分坏掉的驿路,协助输送军需。

这两样可没朝国家伸手。

中间门写了祝缨一段时间门做的事,以及北地父老的配合,又提到了随行人员的辛苦。

后半部分是几个找死的鬼。

让自首不自首,还以为祝缨再精明也不可能将每个人都查到,不幸还是被祝缨给查出来了。祝缨拿人,不问王郑,只问做了什么。拿下去几个人,于是有了空缺。祝缨又申请派员来,同时自己也有举荐。其中一个姓韩的知府被她押解进京,她推荐了顾同过来做司马、暂代一府事务,知府暂缺。

陈放笑道“此行何必是我卓珏也可,项乐也行。我还是留下来,也好多斡旋一二。”

祝缨道“就是要你回京斡旋去。这件事,别人也干不了。”

“是。”

祝缨又给了他另一个奏本“这是胡人的,你回去,如果政事堂问起,就告诉他们,我觉得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离开。郑侯才胜了一场,胡人的反击就在眼前了。我要留一留,为郑侯协调一下地方。”

陈放笑道“便是您不提,朝廷多半也会这么想的。便是郑侯,也想不到您会给他送了冬衣过去。这样的事儿,我也是想不到的,又学到了一桩。”

祝缨道“可也不算什么,只盼他早些击退胡人,彼此相安无事才好。这么打下去耗费巨大,不是好事。”

陈放不笑了,道“是。”

“我已派人请刺史们过来了,与他们碰个头就动身吧。”

“是。”

刺史们都等着祝缨这份奏本,接到信儿就来了。

王刺史是地主,先与其他三人碰了个头,说“今天拿了个人,你们都知道不”

张刺史问“谁”

阳刺史心道,也是倒了血霉了,说是自首之后有宽大,可这俩月就没停了算后账。偏偏北地都说他“仁慈”,说什么“爱民如子”,说什么“与人为善”,说什么“明察秋毫”。

张刺史恹恹地道“我那儿的韩琨。”

“诶”

张刺史道“心存侥幸,跑过去自首。”

袁刺史道“这不是挺好如何又拿了”

王刺史撇了撇嘴“只自首收受了些贿赂,哪知被当面问卖放人命的事就不说了你们说,这天使真有天眼这都知道了”

阳刺史斜了他一眼,心道装什么装他那二百地头蛇是摆设

张刺史道“贿赂不是大事,眼下的情形,卖放人命,只要自查自纠了,也能从轻发落。可人家说了,骗我我能饶了你啧你们没看给我的公文写的冥顽不灵,执迷不悟,妄图瞒骗天使,辜负陛下网开一面之恩,是自寻死路。”

袁刺史道“天使是个明白人就行,你我还是快些拜见,早早进京的好。”

阳刺史道“妙极,这几个月北地就交给他,有事也是他的事了。”

袁刺史道“今年你那里是轮到别驾的吧”

阳刺史一噎,王刺史笑道“巧了,我们今年都是自己去。”就剩阳刺史在北地陪着祝缨过年了。

阳刺史郁闷异常,陪着三人见了祝缨。祝缨不但有奏本,还有有嘱咐“我这里有一封信,让大郎陪同几位去姚尚书家,你们先去见他,或可顺利些。”

三位刺史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陈放陪同几人进京自不必说,北地离京城比梧州还近些,几人将到京城的时候,祝缨这里接到了郑侯来的好消息他打了个胜仗。

郑侯派了唐善来,金良接了,两人勾肩搭背到了祝缨面前。唐善递上了郑侯的书信,笑道“君侯说,大人赠的两千套冬衣可顶了大用了。这功劳有您的一份儿。”

祝缨道“如许大军,才两千套冬衣,君侯派功,我不敢认。”

唐善道“就知道您会客气。还有粮草转运、营垒加固,没有您,这些都没这么顺利。”

金良道“都是自己人,你们就别这么客气啦”

唐善道“不客气、不客气,所以这个,大人也就不要客气啦”

祝缨看着他递过来的单子,问道“这是什么”

“孩儿们也有些缴获。”

祝缨一看单子,上面写着牛羊若干,皮毛若干,还有些奴隶、粮草

祝缨问道“这还有粮草大军不留着么”

唐善笑道“当然有粮草啦他们胡人也有些是耕种的,也有些小城。城门锤开,进仓一装这一份是给您留的。”出外打仗的战利品,就没有全部如数上交的,都会留一部分。

祝缨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金大哥,陪唐将军喝两杯。”

“好嘞。”

祝缨看一眼单子,唤来卓珏“这些粮草之类先入档,拨给边境充裕仓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