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66. 荆氏 “我与苍生,不用别人横在中间。…

整个行辕都很高兴。

祝缨管的事越多、权柄越重, 跟随她的大家就越好。上上下下都在准备着庆祝,厨下加菜,人人都整理仪容。心思活络的已经在准备礼物了。

祝缨写了半天的奏本出来, 他们已经将席面准备好了。

今年的主宾当然是余清泉, 他比祝缨差着好几级, 但又是“天使”, 因而与王刺史一左一右坐在了祝缨的两边。王刺史举杯为贺,祝缨也微笑点头。

王刺史见她从不大喜大悲, 心下感慨这养气功夫, 多少人一辈子都不能够有呢。

再将目光往下面一扫,只见南人北人、男人女人交错落座,竟有了一丝诡异的和谐。

此番大战之后,朝中怕不是要再多一位新贵了。

王刺史又看看陈放,再看看顾同,再过个几年, 这些人便能成为中坚,祝缨的势力也就差不多成了。虽然还嫌仓促,但是只要祝缨不早亡, 恩同父子如臂使指。

正感慨间,余清泉又向祝缨道贺。

祝缨道“是我多事, 不想陛下竟又委以重任,实在惭愧。”

余清泉道“朝中正缺像您这样的人呢。”

众人又是一番恭维,余清泉也看到了苏喆、祝青君、项安等人。这其中祝青君、项安都是没有官职的, 余清泉也没有提出异议。

待到宴散,祝缨去到余清泉的客房。余清泉已经换了一身便服,见到她来忙让了座。祝缨坐下之后拿出奏本,来交给余清泉。

余清泉扫了一眼封面上还很新的墨迹, 道“这么快就拟好了稿子,您果然是精明强干”将奏本郑重地收好。

祝缨道“尽我所能罢了。”

余清泉又道了一声辛苦,继而说道“您席间还有女子,观其情状也是领职事的么还如梧州一般”

祝缨道“是啊,让她们领一领妇人搭把手。”

余清泉神色凝重地问“北地征发,已经要动用妇女了吗这场仗竟消耗至此了么”

祝缨摆了摆手“还不到力竭之时。你多任任地方就知道了,说是征发抽丁,看着都是抽的男丁,实则平日里也会征发妇人的。北地用些当地妇女,比从外地再征丁过来强。旁的不说,一路过来的损耗就吃累不起。”

余清泉点了点头,感叹道“这场仗能利落地打完就好了。据您看,前线怎么样如今的官军又是如何的呢”

他们都是文人出身,指点江山也是意气风发,吃了几次亏之后也吸取了教训。

祝缨却不打算同余清泉交这个底,余清泉能做主吗

不能

那她跟余清泉废什么话该说的都跟王云鹤说完了。

祝缨道“经郑侯整顿之后,好得多了。”

余清泉小声嘀咕“相公早说要改兵制,他们推三阻四,以致弄成如今的局面。还累得您千里奔波。早改了,忠武军多操练些时日,必不致有如今的情状。几场仗下来,必有人借机销旧账。”

祝缨笑笑“眼下先把胡人挡回去是正经。”

余清泉又嘀咕了几声,抱怨着这些将军的旧事,说得都对,譬如冷平辉,之前那仗打得像傻子一样。又譬如他们私底下不知道侵吞了多少粮饷。

祝缨一直安静地听着,偶尔说一句“好在已经换了人了。”

余清泉最不满的是这些人对王云鹤的攻击“只可怜了相公”

祝缨道“王相公如何了”

余清泉摇了摇头,低声道“相公突然改了路子,说,与其与他们胶着,不如一地一地地做好。眼下正在经营扬州。”

祝缨微愕,旋即道“他放得下身段。意料之外,倒也是情理之中。”

“一位相公,亲自过问一州的事务。我们看着心里也难过,只恨自己无能。”说着,把眼睛定定地看着祝缨。

余清泉与冼敬等人数次议及祝缨,恨不能其为己方所用。祝缨能干是真能干,平日里也对王云鹤颇为亲近回护,行事也还算正直,却总不肯明白无误地站在王云鹤这一边。

虽然理解郑熹对祝缨有提携之恩,但是君子小人之争,哪能不清晰明白呢

祝缨依旧不接这个话,就算站在她眼前说这个话的是王云鹤,她也不会就点头答应了。

她缓缓地说“豺狼当道,残民以逞,我辈当努力。”

余清泉有点振奋,道“正是不知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世情如此,只怕孤掌难鸣,不如结二三同道,上报天子、下安黎民。”

祝缨道“我没正经读过书,说道理总也不做说,做文章也是不会做的。只凭自己的良心办事就是了。”

余清泉道“是极。唉,如今有良心的人也是不少的。”

祝缨点了点头。

余清泉便又说到了冼敬“现为詹事,深得东宫信重。翌日”

祝缨抬手掩住了耳朵。

余清泉心头一震,他定了定神,忽然落下了泪来“相公的头发,全白了每天睡不够三个时辰他要做的事,难道只是为了他自己么这天下,再不澄清,就真的要沦入末法了。”

祝缨放下了手,冷静地问道“你对我说这些,想要我做什么呢”

“您便是不肯相助,也请不要阻拦。我们,是必要追随相公的”

祝缨道“我拦过你们什么”

余清泉哽咽难抑,道“还请对至诚君子、网开一面。”

祝缨道“我只办违法之人。天下这些人,屋顶掀开了,拿着尺子一量,没有完人,我也不会要每个人都做圣人。别做得过份,我都能容忍。”

余清泉知道,想让祝缨明确表态是不可能了,但是只要她不用力针对,那倒是能松一大口气。

他郑重地一揖“我为天下苍生,谢过大人了。”

祝缨道“我与苍生,不用别人横在中间。”

余清泉脸上挂着泪,呆呆地抬头“您”

祝缨道“你们,如果少一点把苍生挂在嘴边,多干一点实事,王相公也不至于这么累。若从你我初见开始,你便习研庶务,他也能轻松一些。”

余清泉道“彼时是有打算的,后来竟耽误了。今时今日,如今如何走得开”

祝缨摇了摇头“言尽于此。”

说完,也不管那个奏本,点一点头,迈步走了。

留下余清泉立在原地一抹脸,急急地将祝缨的奏本拿起来看了一下。条理清晰,凭谁看了都得说一声好。这样一份奏本送上去,陛下、政事堂必是满意的。看看这手笔,竟有些王云鹤的风范。

明明气质很合,如何竟终不能相融呢难道是祝缨想自行其事以显其能这

余清泉恨得直捶桌子。

还得把奏本给收好了,原模原样地给送上去。

祝缨不管余清泉怎么想,待余清泉一如往昔,好好地招待,再好模好样给人送走。

再回行辕,派人盯着输粮、开荒事宜,自己也不时裹件青衫就下去看看。

这一日,她才从外面回来,就听到祝文说“大人,顾郎君来了。”

祝缨点点头,心道正是春耕的时候,他来做什么是春耕遇到了难处,找我要耕牛来了,还是与官军起了摩擦,找我协调来了

抬步走进去,顾同正在堂上等着,猛一见她一身青衫,有些恍惚老师看着还挺年轻哩

祝缨道“发什么愣呢”

顾同忙说“老师,是有这么一件事儿。我也不知道怎么的,那一天,我正在田里呢,有人找到了我”

当时,顾同正在两个老农吵架,他们是老兵的家眷,辛苦来投奔儿子,一看有地,虽然是要开荒,但是借牲口给农具的,也都不挑剔。

起初千恩万谢要供长生牌位,没两天就起了争执。原籍的气候与北地不同,彼此对何时耕种产生了分歧。

老兵原籍正是中原腹地,皇历就是照着这个地方的气候编的,当然合适。北地寒冷,日子不对,得往后推。老农坚持看皇历用以前的习惯,顾同坚持北地经验得往后挪挪。

吵得不可开交之时,衙役来找顾同“大人,衙门里来了客人,挑着两担子礼物。”

顾同还以为是哪位老乡来感谢他,装半筐谷子干菜、捆两只鸡鸭挑了来送给他。

到了一看,两担子里装的是金银细软,打头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穿着绸衫、腰束革带,极有礼貌地口称“拜见世叔。”

然后递上了一张名帖,来人自称姓荆,是南平县人,父亲名叫荆纲,与顾家同是梧州人。荆纲一直在外为官,现在听说了同乡顾同在北地,特意派了儿子过来拜见。

顾同知道荆纲是谁,荆家当初可被祝缨收拾过一回,后来倒是老实了。但是顾同与荆纲是没有很深的交情的,来找他干嘛

他接过了名帖,一看果然是他知道的那个荆纲,名帖还附了礼单。顾同道“远道而来,还这么客气做什么”

荆鹏又取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了过去“家父的意思,都在信里了。”

顾同一面让荆纲坐了,一面拆信,口里寒暄两句路上辛苦。

荆鹏道“家父任上离北地不远,一路还算顺畅。”

顾同扫了两页,心里有数了,荆纲这是请他代向祝缨讨情,想到祝缨手下做事。

顾同算了算荆纲的年纪,又回忆一下荆纲这帖子上的头衔,就猜荆纲是不想一直被埋没,这是找上进门路来了。

顾同将帖子收了,信重新折好,问荆鹏住在哪里,安排他住下,又要给荆鹏接风。素未谋面的叔侄二人推杯换盏间,顾同也问明了荆纲的情况。

从六升五是很不容易的,哪怕是进士科,没个后台也是很难的,一般人就是熬。自己虽没升到五品,但是老师把自己从县令又变成了个司马,头上还没知府的那种,明显人一看就知道是五品在望了。一切,都拜老师所赐。

但凡相关的人有点脑子,都会考虑一下这条路。

荆纲是个明白人,这个顾同知道。

不过他吃不准祝缨的想法,祝缨一直以来更喜欢用一些年轻人,从头开始教。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年轻人还没有沾染上一些奇怪的习惯,好定型。

顾同稍一思索,还是决定为荆纲递这一回话。

“所以你就来了”祝缨问。

顾同有点忐忑,仍是解释道“荆纲也不算庸材,您现在又多兼了一个营田使,正是用人的时候。眼下朝里,王、郑之间是因战事休战,又不是不再闹了,您手底下调个人来,万一是哪一方的,到时候公器私用,把正经事拿来党争。误您的事儿。”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偷偷看一看祝缨,见她好像没有生气,又提高了一点声音继续说“王相公是君子,可手下也有歪瓜劣枣呢郑相公那儿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对您好,也不是就不对别人使坏了。不如弄个服您的人来。别的不敢说,用荆家比用生人要强啊。”

祝缨道“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

顾同笑了,傻乎乎的,仿佛十年前“您答应了”

祝缨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不得与吏部协商么”

顾同小心地道“北地,还是有缺的嘛”

祝缨隔阵子就踢几个官员进囚车,空缺是确实有的。王、郑两派的人都老实了不少,这几个月倒是单纯地为自己犯法的官员被她抓了几个。

祝缨道“他的名帖呢”

顾同忙从袖子里抽出帖子来“在这里。还有一封信。”

祝缨拿了一瞧,问道“荆鹏呢”

“安排在驿馆里了,我这就把他叫过来。”

荆鹏的个头比荆纲高,长得只有三分像荆纲,更多的是像他的母亲。见人都带一点笑,见了祝缨也是纳头便拜。

祝缨把他扶起来,道“你有些像你父亲。”

荆鹏道“晚生比父亲还差得远,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祝缨问荆纲的身体之类,荆鹏都说好。祝缨问道“你五叔怎么样了”

荆鹏道“回乡侍奉阿翁了。”

祝缨道“他要能安下心来,你们家才能省心。”

荆鹏只好陪个笑,荆五才到他家的时候,是行动间就能闯祸的一个主儿,父母为了这个弟弟没少费心。后来总算打好了一些。

荆鹏奉上了礼单,道“家父家母常常感念大人,当年若非大人,家里的好些事儿还弄不明白。任由放纵,必成大祸。听说您到了北地,家父只恨不能亲自来拜见,特特命晚生前来,些许礼物,不成敬意。”

祝缨示意一旁的祝文收下,道“你父亲远离家乡,情境如何”

荆鹏偷看了顾同一眼,忙说“家父言道,昔年学着您的行事,学到了不少。若能到您门下效力,蒙您指点,才是了却平生心愿。”

祝缨道“大理寺可没有现成能放下他的位子啦,我又能在北地呆多久”

“纵有一时半刻,也是好的。”

祝缨道“你的父母把你教得很好啊,他的意思我知道了。你且住下,休息几日,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再回去。”

荆鹏忙道“一路行来,已是见识了不少。晚生总算明白为何家祖家父提起您来总是钦佩了。”

祝缨点了点头。

顾同见状,将荆鹏又带了出去。两人出了行辕,荆鹏才问“世叔,您看大人的意思是”

顾同道“你这么聪明,何必问我我只问你,你父亲能踏实做事么”

荆鹏道“世叔何出此言家父一生勤勉奉公,恪尽职守。”

顾同道“那便好,你今日且住下,我去问过老师,给你一个答复。”

“多谢世叔。”

顾同目送他离开,又折返去见祝缨。

祝缨道“你没有正事好干了”

顾同道“就走就走那这个”

祝缨道“我调他来。”

“哎”

祝缨的决定做得很快,第二天,荆鹏与顾同前来辞行,便得到了祝缨肯定的答复“回去告诉你父亲,他的意思我知道了,让他静候佳音手上的事要结得漂亮,带着尾巴过来可不行。”

荆鹏应忙道“是”

顾同又特意送他出门,荆鹏十分恭敬地说“世叔留步,只盼不日再相见。”

顾同道“那我可等你父亲来了。”

荆鹏高兴地与他告辞,一旁项安又带人追了出来“小郎君且慢,大人给您备了一份盘缠。”

祝缨只是顺口一说,东西还是项安给安排的,荆鹏心道怪道阿翁说这位大人是位周到的人。

他看项安的面貌不像本地人,倒有点自家原籍的风范,对项安也口称娘子“娘子也是南方人么”

项安道“咱们都是大人从梧州带来的。”

荆鹏又好生对她一揖,笑道“家父见到家乡人必会很开心的。”

两个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引得往来的人往这边看,顾同将二人往一边一拉,道“别挡着他们的路了。”

于是荆鹏接了东西告辞,项安也转身回去她还有事要忙。

顾同也转身,然后猛地往后跳了一步“干嘛呢”

卓珏跟个鬼似的就站在他背后,他一转身,差点撞到卓珏身上。

卓珏看向荆鹏的方向,低声问道“大人,听说是南边来人了,就是刚才那一位看着眼生哩。”

顾同道“南边的人那么多,你才认识几个不过他的父亲倒也是个能人呢,不要因为跟在老师身边就瞧别人不起。他父亲荆纲,可是在南平县考出来的进士科。”

卓珏轻声道“可也蹉跎至此。”

顾同也是一番感慨,又问卓珏近来如何,卓珏道“每每观摩大人行事,获益匪浅。”

顾同道“这就对了老师总是说,便是想耍心眼儿,也要手上功夫过硬。”

卓珏也十分赞同。

两人正说话时,却见一骑飞奔而来,顾同皱眉道“要死在城内纵马”

等马近了,他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这人穿着号衣,是个兵士,这般疾驰怕是有紧急军情。

顾同与卓珏对望一眼,忙跑进行辕,想蹭着听一听出了什么事儿。

两人站在门外,却听那位兵士说“没成想胡人劫粮道祝小娘子殿后失踪”

是说祝青君顾心头一惊,却听里面祝缨的声音“已经开战了吗”

“还、还没有,不、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