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73. 虚实 窝里斗才有意思呢!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73. 虚实 窝里斗才有意思呢!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最先到的是赵苏, 他在行辕里只有几个熟人,还没有领具体的事务。分完礼物之后,左右无事, 便又到了祝缨的面前来了。

祝缨很忙,身兼四使职, 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么的忙。随着秋收的临近, 又有种种迹象表明,胡人也会在近期南下再劫掠一番, 祝缨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她不太懂兵。

见赵苏又来了, 祝缨道“来得正好,把这些理一理吧。”

赵苏一边上手接过了一叠杂七杂八的讯息,一边说“我以为我是来为教化胡人的。”

祝缨道“说人话。”

“我不是就为着离间胡主与其它部族来的么这个我会”

祝缨道“你现在开始干了么”

“还没有。”

“那先干这个。”

“哦。”

说话间,陈放、卓珏等人又来了, 祝缨又指一指桌子, 道“干活。”

几个人干了好一阵儿,到天色暗了下来, 开始掌灯了,祝缨才说“就到这里吧。”

晚宴是祝缨给赵苏接风, 骆晟提前了一点到。祝缨先为他介绍赵苏,赵苏上前行礼。骆晟将他扶起,对祝缨道“在京城就见过啦,果然是一表人材。人都说他能得你七分真传。”

赵苏道“晚辈比义父还差得远了,能得三分便此生无忧了。”

祝缨道“几天不见, 嘴见甜了, 背着我们偷糖吃了。”

苏喆噗哧一笑,对赵苏扮了个鬼脸儿。赵苏丝毫不觉得尴尬,坦然地道“以后我还接着吃。”

须臾, 祝青君、项安等人也来了,又有荆纲等人。项安被个女仆扶着,走路看起来不够便利,左手还吊在颈间。

赵苏问道“三娘这是怎么了”

项安笑笑“出了个丑,耽误了事儿。”

祝青君道“是我”

项安道“你在前头的好好的,我安安稳稳在后头,倒伤着了自己。”

她俩一直搭配得不错,祝青君冲在前面,项安给她保证后勤。事情偏偏那么巧,到处穿插、偶尔杀敌的祝青君除了被蚊子咬,身上没受过伤。倒是送粮的项安,前几天遇袭。是一小股的胡兵游击,粮草没有太大损失,项安却受伤了。

祝青君因此十分自责,认为是自己的疏失,把胡骑漏放南下了。项安受伤,祝青君就为她医治,三餐陪也着她一起吃。

赵苏道“两军交战,无处不险,你们两个都要照顾好自己才好。”

不多时,温岳又赶了过来。大家齐聚。

席间,骆晟见无人提及赵苏的公务,想要提时,又听他们只说着京城的事情。既感慨郑侯走得太早,又庆幸郑熹没有丁忧。

骆晟说了一句大实话“有七郎在,咱们才能安心在此做事。就怕换个人,又要换条路。”

祝缨道“是啊,中途改道,确实为难人。还是现在这样好,不浪费功夫。”

骆晟捱到宴散,特意留了下来,又频频拿眼睛去看赵苏。祝缨会意,将他们都留了下来,又对祝青君、项安使了眼色。

几人便都停步,跟着祝缨到了书房里。

祝缨请骆晟坐下,其他人才敢落座。

一坐下,祝缨与骆晟对望一眼,骆晟做了个“请”的手势,祝缨道“前几天。我与驸马商议一事,要你们去办。”

赵苏道“但凭二位吩咐。”

祝青君与项安都安静地坐着,千里迢迢地把赵苏叫过来,可见此事以他为主,自己二人为辅。

赵苏是已经知道了的,且还受了外甥女苏喆的请托。是以祝缨重复了一遍他要做的事情,他丝毫没有显出惊讶的样子来。

耐心又听了一遍,就说“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祝缨对祝青君、项安道“如今北边的事情你们知道得更详细些,一会儿给他说一说。”

又让赵苏这几天先把概况理一理,再定具体的计划

骆晟道“不与冷侯说一说,他会不会心中不快又或者两下办重了说了,又恐消息泄漏,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反对。”

祝缨笑道“当然要与他讲明。您担心的,都不是事儿。您忘了,现在的鸿胪寺卿是什么人”

“冷哦”

祝缨指着赵苏道“难道我把他这么调过来,是只为了要给他机会么既为驸马谋划,就要做得妥贴,少结怨才好。”

骆晟脸上现出些感激的颜色来“子璋有心了。”

祝缨又推了一叠材料给赵苏,让他熟记。赵苏一面接了,一面说“此事也确实要请冷侯相助。他亲率大军在前线,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他的。”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也确实要冷侯的配合。厚赠反叛部落金帛,是之前郑侯在世的时候已经做了的,这是叫让人看到实惠。光有实惠还不行,容易被当成冤大头。看郑侯似乎还没来得及进行下一步,那下一步就由他来办。

譬如,抓到俘虏之后,不同的部族区别对待啦。故意在俘虏面前说些挑拨的话让他们带回去,玩一出“蒋干盗书”啦。

而兵分两路,都想自己更出彩。冷侯与祝缨关系不错,架不住手下的人也想要劳,冷侯也得给手下人谋军功,不免会有竞争关系。

冷侯那里配合与不配合,完全会是两个效果。把赵苏弄过来,就是把鸿胪寺也给拉过来了。赵苏有功,鸿胪寺也能露脸,鸿胪寺卿冷云,当然也能蹭上一蹭。

那可是冷侯的亲儿子。

骆晟这几天本以为自己已经想明白了,祝缨当然也是帮着他掺和点事儿,也是给赵苏机会,他们是双赢。骆晟也就接受祝缨给他的计划。到现在才发现,祝缨连冷侯的反应都算计到了。

与鸿胪寺有关,想向冷侯打听些战报都更容易了呢

骆晟也可以比较放心地把事情交给赵苏去操办,但他还是对赵苏保证“有要我出面的时候,只管来找我。”

赵苏道“下官这两日便尽快拟出个计划来呈给驸马过目。只是”

骆晟问道“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你尽管说。”

赵苏道“下官只带了几个吏目过来,人不太凑手,也没有副使。那个,能把苏喆拨给我么派一生人过来,彼此不熟,麻烦。那丫头是我晚辈,骂两句也不怕她记恨。做事方便。”

骆晟道“子璋你看”

祝缨对骆晟道“他还想绕过行辕自己单干不成我就把这两个让人头疼的家伙交给驸马了,您多费心教导。”

祝青君、项安对望一眼,都有点笑意,都说“大郎要知道什么,只管问我们。小妹与我们住得近,捎话也极方便的。”

祝缨道“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赵苏见骆晟露出点要与祝缨再单独谈话的意思,对祝青君、项安道“咱们去探望小妹吧,她一定等急了。”

三人离开后,骆晟的表情更加灵活了,诚恳地对祝缨道“多谢。”

祝缨道“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您这话就见外了。”

“你本不必操这许多心的,便是做,也不必让我上表请示,这是给我机会。我虽驽钝,也不至于不知好歹。实不相瞒,我如今也正需要做出些功劳来。”

祝缨道“人往高处走,谁不想建功立业郑侯年过古稀,仍然志在千里,您还年轻,怎么倒羞愧于胸怀壮志了”

“做父亲的,不能不给孩子长脸呀”骆晟说,“当初先帝把阿姳嫁给药师,家里是多么的欢喜是阿姳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先帝崩了,是阿姳做了太子妃,家里才能维持以往那样的体面。嫁为人妇,哪有在父母膝下自在不能叫她一个孩子熬在那里。可是我呢,着急又没有什么办法。看陛下要派人到北地,我便请命,唉,做些跑腿的活计罢了。我真羡慕你啊,无论什么样的境况,都能找到出彩的事来做。我便没有这样的智慧。子璋,你的情谊,我记下了。”

祝缨连连摆手“您过誉了。咱们把事儿干好,皆大欢喜。我就开心了。我宁愿把心思花在做事上,不想花在勾心斗角上。”

“是极,是极”

两人一番客气,祝缨将骆晟送了出去。

赵苏第二天就与苏喆去见骆晟,转头再回行辕,两人办公的地方仍在行辕。

苏喆拖着赵苏选了一处三间屋子,指挥着仆人打扫干净。祝青君与项安都在行辕休整,也过来帮忙。她们搬了些材料、卷宗过来,又特意派了自己心腹过来守卫,把架子给搭了起来。

赵苏一面看卷宗,一面对苏喆说“我带了两个通译过来,你的胡语怎么样要不要一同来学一学”

苏喆道“胡语青君都为我准备好了,小凤”

赵苏看着一个小姑娘跑了进来,问道“这是什么人”

小凤有僵硬地上前行了一个礼“大官人,小娘子。”

苏喆道“她也会胡语,也会官话,是青君为我找来的。”

“哦,哦,不错,我正要说,你们都是女子,做起事来方便。”

“哼,我是女子怎么啦我从来都是与男子一块儿读书、做事的,便是一屋子里的都是男子,谁也别想把我挤走”

赵苏举手投降“谁个要挤你走了义父护着你,你阿妈只有你,我又何曾要你守什么规矩了”

苏喆高兴了起来“就是这样小凤,来,看看这句怎么说。”

小凤小心地说“娘子,我我不识字。”

苏喆“咦”了一声。

赵苏道“你道这里是梧州”

苏喆道“那也没关系,我有想要知道的,就现问你翻译。”

“是。”小凤将头埋得越发的低了。

祝青君道“哎哟,大家都忙得忘了这件事儿。没事儿,我给你寻个识字课本,他们忙的时候,你在这儿枯坐着也无聊,趁闲学一学。”

苏喆道“到了北地,没印啊。你上哪儿找去”

项安笑道“他们手里都有,随身带着的,舍不得扔的。淘换一本就行,再不行就抄一本。”

祝缨来这儿一年,却是紧张的一年,完全没有精力去推广识字。不过是胡乱往村口、街头设点识字碑,随从们胡乱唱一唱识字歌而已。

因而北地现在的识字率,是比不上旧梧州的。

祝青君道“那就行,走,这两天我教她唱歌。”

小凤低声道“我、我就不学了吧。”

祝青君道“不难的。”

小凤只管摇头,祝青君再三追问,小凤才说“您赏口饭吃,我能来挣几个铜子儿,还要养家的,没有闲钱闲工夫弄那个。”

项安道“我送你一套文具不就齐全了不识字,赚钱都没人赚得多。就这么定了。”

小凤听了,马上同意了,又向她道谢。

这时,一个随从过来道“大人召大家议事哩”

苏喆道“有我们什么事吗”

“说是,军报。”

几人互看一眼,匆匆赶了过去。

行辕上下几十号人在祝缨面前密密麻麻地站好了队,赵苏等人赶到之后飞快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好。

苏喆旁边是林风,赵苏旁边是陈放。陈放对赵苏道“是冷侯那儿的事。”

“多谢。”

人齐了,祝缨先没说话,又过一阵,骆晟也飞奔而来。

骆晟问道“子璋,怎么”

祝缨道“坐,我一起说。”

随着骆晟的到来,冷侯那儿的战报也披露了出来冷侯来报,他跟胡兵打上了

祝青君皱眉,上前道“大人,我探听的消息,胡相攻冷侯东路是虚,攻咱们西路是实,绝无谎言。”

苏喆道“胡人那么多部落呢,进攻冷侯的,未必就是胡相。”

祝缨道“无论是不是他,咱们都要准备起来了已经跑起来的胡兵,就像是水一样,哪里没有堤坝,他们就会往哪里流。赵苏、苏喆,你们的事也不要耽误了。”

“是。”

“祝青君你不能再歇了。”

“是,我这就北上。”

祝缨又分派陈放等人督促秋收,又派包主簿等人转运粮草。此外还有项乐等人,被派出去特别关照一下屯垦的老兵。

接着,行文到各州县,下令醒戒。又重申,不得私下加增赋税。

一条一条的命令发了下去,祝缨心里也不免奇怪怎么是冷侯先挨了打

她不知道的是,冷侯不是挨打,而是主动去打人。

接到她的警报,虽然说的是,胡相有可能声东击西,请冷侯做好准备,如果自己顶不住,请冷侯增援。

冷侯是个极有经验的老将,并不因“声东击西”而懈怠。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谁抓着了机会谁就能赢。冷侯毫不犹豫地下令整军、备战,又派出游骑去试探胡兵。

胡相把大兵压在了西路,那东路不就空了吗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真要坐视胡相与“太子”去打祝缨吗祝缨能不能打还是两说呢,不能冒这个险

他硬是把自己这一路虚的,主动出击成了个实的。如此一来也可减轻祝缨这个新手的压力,免得落到救援她的境地。

只是这些都是冷侯的随机应变,冷侯本人在仗打完之前,也不知道对面下了多少注,给祝缨的消息就是我这儿打起来了。

行辕被调动了,祝缨一面给冷侯补给,一面让西路也准备起来。叶将军移师北上,温兵的三千新兵跟在他的后面。

边境上,姚景夏等人也忙着帮同百姓抢收粮食。

祝缨在后方走不开,前线一两场败仗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耽误了今年的秋收,接下来的麻烦会非常的大。

到得九月,冷侯那里传来了一个捷报,道是击退了胡兵,且这一仗还是在境外打的,斩首八百余级,是个不错的战绩。

祝缨的西路却吃了亏。

累利阿吐是个机敏的人,先是因为冷侯的主动吃了一个亏。累利阿吐很快调整了策略,也将虚实先颠倒,与冷侯硬碰了一回,又赢了冷侯一局。接着,趁冷侯休整不出的时机,再将虚实调换,抽兵来打祝缨。

又调仆从部族的兵马填充东路,以消耗冷侯。

祝缨没有在前线坐阵,前线的将士传说胡兵主攻东路,不免有些松懈。累利阿吐移到西路之后,先派小股兵与叶将军等人接触,以小败麻痹叶将军。五战皆败。

叶将军难免放松了警惕,然后累利阿吐再驱大军南下叶将军的兵士死死抵住了他的进攻,折损了两成的兵马,好险没闹出个溃败来。

亏得姚景夏在祝青君的带领下抄了累利阿吐的后路。累利阿吐的后路没有大批的粮草,两人也不客气,把累利阿吐后路的小土城给烧了。姚景夏以牙还牙,将土城还未收获的庄稼一把火也扬了一大片。

他还很不满意庄稼没有完全成熟,不太好烧。

姚、祝二人各有斩获。

累利阿吐进攻不下,后路被抄,也不恋战,也不往东,乃往更西处去。

一场仗下来,累利阿吐的损失不小,祝缨这边也吃了一个不小的亏。互有胜负。比起冷侯的战绩,祝缨这边让人打到了家门口,实在是不太好看。冷侯先赢累利阿吐,接下来对阵的是并不精锐的各部兵马,连番胜仗,又斩首两千余级。

祝缨这里,拢共斩首不到一千级,光叶将军那里死亡就近千人,伤者数千,没溃败得感谢之差郑侯的整顿。

祝缨开幕府,武将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

温岳满脸怒意“只恨我新兵还未成军”新兵上阵是吃亏的,一上阵,或不知道躲,或只知道跑,伤亡颇多。他脸上也挂了彩。

叶将军又检讨“是我疏忽了。又上了他的邪当他又是小败诱人深入。”

祝缨道“好在这次不曾被他们攻破城池,咱们反倒攻破了他们的。”

祝青君的队伍胜在轻捷迅速赢了个“先登”,姚景夏等北地子弟与胡兵有血仇,斩首颇多。叶将军也不是全无收获。

吃了亏,倒也不能说是败。

祝缨道“伤亡的,抚恤。有功的,记功。各守营寨,不得懈怠”

“是”

众人散去后,祝缨把赵苏、苏喆叫到了书房。

祝缨先说“这样不行,温岳新兵尚未成军。叶将军比先前强些,也还须要休整。得想办法,拖一拖。”

赵苏道“我已联络上了奚达部他们也不愿意与朝廷交战累利阿吐总推他们顶在前面,他们早就不满了”

祝缨道“哦,他,先放一放。”

“诶”

“奚达诸部本来就弱,也打不过胡主,先留着这条线,当闲棋冷子吧,”祝缨道,“胡主有几个儿子几个兄弟知道吗”

“他的兄弟早些年被他斩杀殆尽了只余两个侄子,都不敢轻动。儿子倒有十几个,如今长大成人的有四个,都颇有些勇力啊”赵苏突然眼睛一亮。

祝缨冷笑道“窝里斗才有意思呢我才不信他们能同心协力。”

赵苏道“我去清点俘虏,再去联络冷侯,看他们有没有捉到旁的王子领的兵。”

打仗,祝缨是不精通,但是心眼是足够耍的了。

赵苏、苏喆得了指点,又忙了去。

留下祝缨写战报。

不能写吃了败仗,要写叶将军警惕,五战五捷之后谨慎,没有如上一次冷平辉那样被胡相反攻连拔四城。要写守住了己方的城池,要写没有耽误自家的秋收,还要写己方还攻破了对方的一个城池,将对方吓退

要给祝青君、姚景夏报功,要为祝青君请一个校尉的职衔。

要安排抚恤事宜,要安排补充兵源。

祝缨又忙了小半月,才将这些事情安排完。

这个时候,郑熹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祝缨的请示,他都给争来了。祝缨没管朝廷再多要粮草,没管朝廷要北地的赈济。反而将仓储回填了一些。

秋风凉了起来,边境上放牧的人耳朵都竖了起来。

秋粮入库,按照经验,胡人有可能再来一次大的进攻,以抢夺过冬的物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