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98. 幸亏 门户私计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398. 幸亏 门户私计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心情不错。

回到东宫, 冼敬等詹事府官员正在等着他。这是东宫的日常,正常的日子里,太子上朝,从朝上回来之后再在自己的东宫与自己的属官开个小会, 也是模仿着朝中事务再复盘、讨论一番。

只要这个国家还正常, 太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差不多都这样, 这也是在培养太子。

如今皇帝身体不好,太子还是每天去看皇帝,回来再开小会。

正常早朝的时候, 冼敬等品级够了的官员是能够上朝的。皇帝一旦不上朝, 见谁就全凭心意,得等太子回来。

今天,太子回来得略晚了一些, 冼敬担心会有什么事故,正翘首以盼。

接着了太子,大家在殿中坐定,太子居主位,冼敬请示“殿下,不知殿下今日为何事耽误了时间”

太子微笑道“些许小事,明日一早我要出宫。”

“又要”冼敬的调子不由自主地飙高了。

太子道“想到哪里去了这次是陛下钦命,我先与户部祝尚书查仓储,再与陈京兆过问京城秩序。”

冼敬道“户部仓储”

他也是任职过户部的,细问太子仓储出了什么问题。太子道“一些陈年旧事。”

冼敬更担心了,请求明天与东宫的部分官员陪同太子过去“臣曾任户部,或可有所助益。”

太子笑道“这回却不必劳动詹事啦,要去的略远,让左、右内率府派人随行即可。你留在东宫, 以备陛下垂问。”

三师三少日常不在东宫,詹事留守是不能推辞的,冼敬只得答应了下来。左、右内率府领了任务,先去户部问地址,再与京兆定路线,以保障太子安全。太子之前跑出宫去,他们也是一肚子的火。

太子耍了个小心机,他不对祝缨说冼敬教过他什么,也不让冼敬跟着去看祝缨与他办事,是想印证一下,这二人说的有什么不同。比较之后,也许能看出一些更深的东西来。

带着这样的想法,第二天早上,到皇帝面前简要回了一部分祝缨写在公文里的内容,太子就换上常服,要同祝缨一起出宫了。

祝缨还是穿着紫袍,因为今天是先查仓储的事,要先去仓库那里。她得凭这一身颜色,主持事务。

虽然大致的情况项乐已经查得差不多了,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并且要一直以这个为借口,才能带太子往城外、偏僻处走,“路过”一些贫户。捎带手的,再让太子知道一些京城权贵的恶形恶状。

祝缨带着户部的几个官员、吏目,项乐作为祝缨心腹,也得机会同行。

太子也被护卫拥簇着,东宫就是一个小朝廷,全是仿着朝廷的设置做一些削减来的。他的护卫们隶属于一整个大的所谓“禁军”系统,实则也有自己的名目。

这次太子没有带太多的人,拢共二十个,个个衣甲鲜明。领头的两个,祝缨都认识,其中一个是柴令远的弟弟柴令诚,也是郑熹的外甥。他很年轻,是柴令远的幼弟。柴令远之前犯了事儿一时回不来,他的母亲求到了郑熹面前,郑熹只好把柴令诚先给安排一下,以安慰兄弟俩的母亲。

祝缨道“咱们出城,与陈京兆会合,仓库在他的辖境内。”

“好。”

出了宫城,陈萌已经准备好了,他又带了些衙役。

双方见过了面,陈萌道“地方离京城略有些远,咱们要速速赶路,否则要误了饭时了。”

太子笑道“那便于途中不拘哪处随意用些饭食就好,出门在外,何必讲究”

陈萌不想与他客套,直白地道“是。”他对后面做了个手势,就有衙役先行出城,给沿途打好招呼太子出行,怎么可能不做准备呢安全、补给都得有。

除非太子自己跑出去玩。

一行人出了城,先去仓储。沿途先由陈萌给介绍京城的风物,太子笑道“我以前也在京城居住许久,迁居宫中,这几年倒看得少了。”

祝缨心道你这是没发现京城治安好了很多吗

仔细一想,京城治安好不好,与赵王世子有什么关系坏不到他的头上的。

出了城,不远就见田中已透出了点金黄色。他们先不作停留,中途休息一次,用些食水,是陈萌已经安排好了的。祝缨留意看了看柴令诚,见他一路神色好奇,很符合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的表现。

在中午前后,他们抵达了仓储所在之地。朝廷的粮仓范围极大,单个儿的“仓窖”也大得惊人。

太子等人都啧啧称奇。

说来有趣,太子也会检查东宫的宝库,他检视过自己的财货珍宝,绸缎金银,却从不曾看一眼粮仓。

匆匆扫过一眼,却又到了用饭的时候。太子说出门在外不讲究,但是户部与京兆却还是与东宫一道给他准备了饮食。陈萌、祝缨陪同太子用饭,一边吃,祝缨让项乐一边给他介绍一些情况。

太子听项乐介绍有多少个仓、每个能有多少米、如何存储、从何处转运、如何保存等等,都是冼敬曾说过的,这一部分倒是没有什么不同。

真正的不同是在饭后。

祝缨带他认真转了仓房,从外面看,许多粮仓是完全一样的,满满当当的。祝缨不客气地让他挨个儿转,不骑马,从最基础的入仓开始。让他亲自走过一遍流程,太子也认真而在随从的帮助下走了一遍。

然后问道“所以,他们是怎么偷梁换柱的”

祝缨叹了口气,如果不上手,不管换了谁来教他,都是一样的。但如果参与的时间太短,也是很难发现内情的。除非他能扎扎实实过来隐姓埋名当三个月的小官小吏,否则,全是隔靴搔痒。

“殿下只在这里半日,如果在这里一月、一年、三年、五年呢”

“什么意思”

祝缨没有回答他,反而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您看这一窖,大不大”

如此庞然大物在眼前,太子也点头“极大。”

“不过五千石,齐王开府,一次拨给便不止此数。”祝缨说。

齐王开府,得给属官、随从发禄米,给仆从发口粮,还得给齐王留家底。这还只是户部拨发的部分。

祝缨执起一旁的大斗,铲了小半斗的麦粒拿给太子看“这是一斗。”将斗塞给了太子,让他自己试一试。

太子很疑惑“然后呢”

祝缨道“这几天,您得自己找答案。殿下只管体会。搬运些试试吧。”

太子干活,随从们也不能闲着,他们也或取筐箩,或执升斗,过不多时,都乐起来,将粮食泼洒得到处都是,踩在脚下也不心疼,仿佛找到了新玩具。祝缨的随从们面露不忍之色糟蹋粮食啊

陈萌终于忍不住了,咳嗽一声道“这些都朝廷征收上来的租税,不要糟蹋了。”

他与祝缨对望一眼。

祝缨道“天色不早了,明天咱们再来吧。”

太子不明其意,祝缨道“没关系,多来几次,多看看。殿下,有些事不是能够讲解的,要您自己体会。”

此后祝缨连着带太子跑了仓储数日,在此期间,仓储公案早就查明、结清了。犯案的人、作案的经过也都理清,文书都写好了。不外是报损时多报、倒卖粮食、伪造账册等等手段都不新鲜。

祝缨将涉案之人黜了,另提拔了几个户部的吏目升任小官,其中便有牛金等人。至此,之前随她南下过的旧仆,皆得出身。她又将自己府中别业出身的随从补了部分吏目的缺,让他们也吃上了朝廷的米。

太子与一干护卫在粮库里转悠了几天,只看出来“粮库很大,如果在其中弄鬼,确实很难发现”。

祝缨也不焦急,她的目的也不是让太子一天就脱胎换骨,只是想让他晓得一些事、亲自看一看。

不想太子却误会了她的意思,向皇帝进言,道是祝缨已经做到了能做的最好,粮库那么大,有人弄鬼是在所难免的,能够及时发现,证明朝廷官员还是很聪明、尽职的。

太子向皇帝汇报的时候,祝缨作为户部的官员,也在一旁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当天下午,为了“报答”太子,她又伙同陈萌将太子薅到了郊外。

太子道“仓储案不是结了么还要出城做甚”

陈萌道“请殿下看一看田园。”

此时,已有零星的庄稼成熟了,不少农人正在收割。陈萌便请太子下地,一点一点地收割、脱粒、晾晒。

太子哪干过这个忙了大半天,拢共打出两斗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他干活,柴令诚等人也不能闲着。

陈萌一边洗手,一边严肃地说“今日可知稼穑之艰了么”

太子边擦手边点了点头。

祝缨问道“这连半亩的收成都不到,两斗,差不多是一亩地要缴的租子了。请殿下再回忆一下,前几天咱们在粮库里见到的。”

太子微怔“是为了让我知稼穑之艰么”

祝缨道“不是。是请您体会一下,一个人,如果一年到头都这么干,遇到些天灾**,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绝望、愤怒还是连年民变,殿下当知民的感受。殿下要学会害怕。”

她也没别的办法了,就太子这样的,论大道理,他身边的博学鸿儒哪个学问不比她祝缨强就是冼敬,也是任过地方、任过户部的,能讲的也都讲了。“不可滥用民力”“民贵君轻”,对,能背下来,然后呢

没有切肤之痛,不了解,不会害怕。甚至连“悲悯”都是悬在空中的。

天子藉田亲耕,他扶着犁、别人扶着他,前面又牵牛的,旁边有帮忙的,就已经算是劳动了。实比不得陈、祝二人不许别人帮忙,让太子务必“亲手”去做。

但愿太子能够记住今天的感受。

陈萌对太子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至冬又有征发,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便是京畿,百姓也仅糊口。一旦田产为人所夺”

他摇了摇头。

太子也是一番感慨。

陈萌又说“生民可悯还请殿下怜惜百姓啊。”

祝缨则一面看着太子严肃的表情,一面瞥着他的随从。

柴令诚知道祝缨是谁,心里是有些亲近的,看祝缨这作派倒与传说中那些“苦心老臣”重叠了。与祝缨的目光一触,柴令诚也生出感慨来。

他有些后怕地道“还好还好,幸亏人生而有贵贱,咱们不用做他们,受这一分累。”

他的同僚们看着周围农夫灰扑扑的样子,农夫的鞋子沾满了尘土,有一半鞋面上有破洞,衣服也都陈旧灰暗,打着补丁。不由点头,对柴令诚的话深有同感。

太子道“百姓不易啊应该爱护,否则天下穷弊,朝廷也要入不敷出了,社稷也要不稳了。如何令其安分守己,不为盗匪才好。还是要恩威并施,加以教化,令之畏威柔顺不敢造次”

陈萌心道只要你以后凡遇到事能想起来今天,好些蠢主意就不会有了。

祝缨心里却是闪了一下都说勋贵肉食者“只为门户私计”,皇家,难道就不是了么他们提“天下”,只因为觉得这天下都是他们家的。

不能把母鸡饿死了,不然就没蛋吃了。

祝缨道“天不早了,该回去了。”

“是不早了,”太子说,“尚书和京兆是爱我的,我心里很明白。”

你明白个屁祝缨弯腰捡起一把扫帚扔到谷堆上。

直到拎着太子在田地干了三天之后,祝缨与陈萌才将最后定稿的奏本拿了出来,交了份完美的答卷。

这份成绩,当然要算太子一份。

皇帝依旧只是听,听完了道“那便如此吧。对了,还有一事。”

祝缨与陈萌都抬头等着他说话,太子也竖起了耳朵。

皇帝道“国家多事,窦卿一人太过辛苦”

陈萌心头猛地跳动了一下,他对丞相之位没有特别的野心,但是他已经是京兆尹了,皇帝还当着他的面是不是也可以他年纪也不小了,现在太子又需要有人辅佐

皇帝道“我意以李侍中入政事堂相帮窦卿。”

不是询问,是陈述。

陈萌一阵失望,干巴巴地道“侍中昔为陛下潜邸王傅,只恐其年高。”

皇帝微笑道“这却不必担心,他身子骨还硬朗。”

李侍中比皇帝的身体还好呢,皇帝天天御医陪着,李侍中这把年纪还能自己骑个马来上朝呢。

皇帝就不是在征询意见,祝缨自然不会与他起争执,道“臣年轻、见识浅薄,丞相的事,不是臣能够议论的。不敢误导陛下。”

皇帝笑道“那就准备吧。”

陈萌与祝缨对望了一眼,一齐出来。

出了大殿,陈萌小声抱怨“哪怕是冼敬,也比”

祝缨道“陛下信任他。冼敬,陛下反而有顾忌。”

陈萌自我解嘲般地道“其实,鲁太常也不错。要不就是姚臻,多少年的吏部尚书了”

祝缨道“最累的是窦相公。”

“郑七什么时候回来啊”陈萌怀念起了郑熹。

祝缨道“这个时候纵然是有能人,也是不想在陛下面前冒头的。你我,还是安静些的好。”很多人都在等一个“明君”,但是祝缨知道,明君不会有了。

“只盼太子能够清明。”

两人叹息一回,各自分开,他们都还有事要忙。

从城外回来之后,祝缨就不得闲了。秋收既然已经开始,那便离刺史进京不远了。

祝缨除了准备户部的事情,还要准备她自己的事情不少做官的南士,都会趁这个机会来拜访她。她在犹豫,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做一件事情。

这件事在她面前放了有一阵子了,要做,就得抓紧,得在刺史们都在京城的时候提出来。

她正思考着时机,项乐带着项渔一路冲到了她的面前,当地一跪“大人”

胡师姐一个没拦住,惊讶地看着这叔侄俩哭倒在书房的门槛上。

祝缨站起身来,问道“怎么了”

项乐哭道“大人,家母亡故了”

祝缨道“消息确切么”

“是,大哥写信来的。我、我”

祝缨道“莫急,一样一样来。先把手上的事务暂移给单明宝,再丁忧。为你母亲请个追赠”

单明宝也是个南人,不是梧州人,早年自己谋了个小官,后来遇到了赵苏得到引见,只能算半个老乡。

项乐一一答应了。

祝缨道“阿渔孝期一年,明年这个时候,如果你大哥放心,就让他自己过来找我。我再安排他。”

叔侄俩担心的,一是项老娘的丧事,二就是项渔的前途,听了这句话,一齐拜倒。

祝缨道“好了,去吧。”

两日后,项乐将手上事务交割完毕,带上项渔和几个伙计,一路快马南下。

项乐与项渔在祝缨面前是承担了一些事务的,他们一走,祝缨除了户部,还有府中的事务要安排。

祝彪等四个人被她安排进了户部做了书吏,祝缨在皇城里又有了真正的“贴身”心腹。

如此一来,家中他们的一些职位又需要有人填补。

祝缨让祝银等人先兼管家中,等今年别业派了人过来,再作调派。

接着,祝缨又唤来林风“你愿不愿意去东宫”

林风正自无聊,闻言大喜“愿意的是要我监视,呸呸,保护东宫吗那小妹呢”

祝缨有点想让苏喆回家,她作为继承人,离开阿苏县太久了,不如回去熟悉阿苏县、与族人拉近关系。但是又希望苏喆的眼界能够再开阔一些。

林风讪讪地道“她,不行么”

祝缨道“她,我来安排。”

“那我去东宫,陛下身体不好,东宫要紧。”

祝缨有些欣慰,道“收拾收拾,准备上任吧。”

“是”

往东宫里安排人,对祝缨来说并不太难,太子还“遥领”梧州呢现在提,正好有由头。只要等梧州的贡赋到了,就能对太子讲了。再同窦朋、姚臻勾兑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祝缨又与苏喆谈了一次,苏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祝缨希望她能够自己拿主意。

苏喆想了一下,道“我想去东宫看看。我虽然有官职,但是朝廷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参与过,只有在阿翁的幕府,才能与他们一样说话。现在没有幕府了,能在东宫参与一下,也是好的。”

祝缨道“好,我来安排。”

她先去找姚臻勾兑,把事情都准备好了,再去同太子讲一下,水到渠成。

第二天祝缨在宫门外遇到了姚臻,对姚臻说“一会儿我寻你去。”

姚臻笑道“好。”

祝缨见他颊上微红,眼睛发亮,神情显得有些亢奋,问道“你有事要办”

姚臻道“没有,没有。”脸上却不由自主地要扯出个笑来。

祝缨心中嘀咕,又不好逼问,自己先去户部安排晨会,然后往吏部踱去。

没到吏部,就发现那里一片嘈杂。

她没走进去,而是让祝彪“去问问,发生了什么。”

祝彪跑了过去,很快回来了“大人,姚大人被陛下贬黜了”

“”

祝彪小声说“说是,上本,请太子监国。陛下就生气了,说,我还没死呢先帝病得快死了也没有让陛下监国,现在陛下还好好的,姚尚书就要拥立新主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