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30. 端倪 大人好久没有说“二十”了…

姚辰英策马疾驰。

大军出发已经有些时日了, 他身为地方官也有许多事情要做以配合大军。祝缨将幕府前移,与他的驻地隔得远了些,二人分在两处办理公务。辕门前见到他的士卒吃了一惊“使君”

姚辰英问道“节帅在否”

士卒道“在的。”

姚辰英跳下马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便好, 为我通报。”

“是。”

祝缨到了西陲也不改习性, 时常四处乱蹿, 如今已能操着一口方言与当地人聊天了。她主要问一下本地人对西番的了解,以备日后之用。大战才刚开始,她只得暂停了这项活动。

姚辰英进大帐的时候,她才将案上的一些杂物收起,等着姚辰英过来。这些日子两人配合得不错, 祝缨笑问“这么匆忙, 想是有事”

她各方面的消息都比较灵通,朝上的消息甚至能强过正在丁忧的郑熹陈萌还在政事堂。因此她认为姚辰英此来, 应该是为了本地的事情。

姚辰英拱一拱手, 左右看看, 问道“真个把那个路丫头也派出去了”

祝缨微笑道“是啊,她、桑大两个都很细心, 与冷将军一道应该配合得不错。”

姚辰英顺口一提, 不再深究, 没有向祝缨说本地的事情, 而是问祝缨“节帅可知京中动向”

“使君说的是哪一桩”

姚辰英道“陛下病了。”他见祝缨脸上没有惊讶的样子,估计祝缨应该也知道了。

祝缨道“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容易动摇军心,保密为佳。”

姚辰英也不与她纠缠这个,而是说“军心没动摇,您的麻烦也要随之而来了。”

“不过是催促进兵。我早有预料,离京之前已与陛下讲过, 前线的事,说不准的。”

姚辰英见她还是不紧不慢的,索性摊牌了“朝中有别人的催促,还有七郎他们拦着。可要是七郎这边儿有人也按捺不住了呢”

“嗯谁不至于吧”

姚辰英道“总有人经不住激将法。士林的嘴和笔,比刀还利,毛燥的人是经不住的。您不妨再给七郎去封信,写得明白一些,请他压一压那些人。”

祝缨道“我与郑相公,常有书信往来。使君毋忧。”

姚辰英是接着了京中别人的信,询问他战况,尤其是祝缨究竟在干嘛,为什么还不进兵之类。他不能把写信人给卖了,祝缨这些日子的安排在他看来又是正确的,权衡之下,只得作此提醒。祝缨听劝,他也就放下心来了。

正准备再寒暄几句就回去,他那里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祝缨却突然问道“这一战虽然不会拖太久,不过,再有几个月也就结束了,咱们最迟明年初就能回去了。你想回京城吗”

姚辰英问道“您何出此言呢”

“这一战,如无意外咱们应该是占优的,昆达赤的内部更不稳,谁着急谁就得让步,”祝缨说,“既然取胜,必然要论功行赏。你的本领,大家看在眼里,不会让你一直在此处蹉跎的。”

姚辰英摆手道“只怕不易。”

“朝廷,大事上还是公正的。”

姚辰英笑笑,摇摇头“节帅先莫为我想这些,先将立功的将士们安顿好是正经。再者,本地久经战火,需要休养生息,我也怕别人干不好。在这儿久了,不忍心升官就走。

看到祝缨不赞同的表情,他的口气愈发地诚恳了起来“我是郑家外甥,冼相公他们恐怕不会希望我这么快回京,再者,我回京去做什么呢我家离京有些年头了,舅家表兄虽在,我在京城却是不太熟的。”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祝缨、说,“冼相公愿不愿意,总大不过朝廷大事若只是顾虑冼相公,倒也不必这么悲观。若是顾虑此间百姓,不妨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安排。朝廷不会让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太久的,你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也该有这样的准备了。”

她说得也很诚恳,姚辰英道“那也是后话了,眼下第一还是将这场仗应付过去。据我看,一战而定恐怕也不是成的。要说反击,倒也不是不成,只是进击之后还是要后撤。西番土地并不丰饶,派员进驻眼下也做不到。这一战,恐怕就是个恢复二十年前的样子,他们依旧称藩,朝廷也还是接纳他们。唔,榷场之类的事情上卡一卡,也就这样了。”

“善后的事,比打一仗都麻烦。就在这一仗中,恐怕也还是要与西番再有些纠葛。只希望不要有人对西番提什么礼法才好。”

这个时候,她对维持西番的“稳定继承秩序”没有任何的兴趣,也绝不会有必须让西番人也遵守“父死子继、嫡长继承”的想法。

姚辰英想了一下,道“那倒不至于。西番人自己都认了,朝廷还掺和什么劲儿”

两人又聊了一阵局势,谈兴上来,姚辰英也不急着走了。祝缨问了他对朝廷的看法,姚辰英道“冼相公恐怕要白忙一声了,他什么也捞不到,却又掀了别人的饭盆,损人而不利己。”

“他的本心,也是想利天下的,只可惜,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想法与手段不能般配,就是这样的。”

“只做个太平宰相,他也能做到,可惜他遇到了不太平的事儿。论理,哪朝哪代到了近百年这个节骨眼儿上,也是该下一剂药了,王相公是良医,冼相公照方抓药还给熬糊了,如何能入口”姚辰英摇摇头。

“王叔亮呢”

“人是好人,可惜也收拾不起局面。”

祝缨认为姚辰英的脑子还是清楚的,越发希望把他给弄到京城去。一则身份上也能压一压郑党内的急进派,二则在朝堂上多个清醒的人也更能镇一下冼派。冼派如今没有一个能服众的人,则捏合他们就成了难题,只好先放弃了。

两人聊到吃饭,吃过了饭,姚辰英可真得走了,祝缨也不再留他,自己不但给郑熹写信,还给陈萌等人写信,又给皇帝写奏本。后半截与姚辰英聊得虽多,她还没忘了姚辰英干嘛来的。姚辰英话一出口,她就猜着背后有故事了。

她放心西出,就是因为朝中有人,一个是陈、郑、窦都可算是她在京城的人脉,有他们在,能拦住许多朝廷在她的背后小动作。但如果这三方中有人也想指手划脚,催促她干这干那就会很麻烦。

祝缨耐心地给郑熹写信,写明自己已经派兵出去了,眼下一切安好,根据这些日子以来的情报,昆达赤的内部更加着急,所以,她就更得摆出要长久驻屯的样子来。昆达赤一急,就会闪出破绽来,收尾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对付了。又写了自己对姚辰英的观察,认为姚辰英是个能干的人,只是姚辰英自己对军事的兴趣不如对民政的大,建议此战之后把姚辰英快点调到中枢。

她给陈萌的信里写得更多,还写了自己会怎么做,譬如摆开架势屯田,佯作与昆达赤长久对峙。但是她的最终目标,是让昆达赤服软,派出使节进京,重新称藩纳贡,求国书册封。让昆达赤在这边的铜墙铁壁上撞破头,然后掉头回家专心收拾家里的事儿,十年、二十年内不要再犯边。

最后是奏本,拣重点简要给皇帝说了。

将一堆信件、奏本发出之后,祝缨便安心地等着前面的消息。

大军出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许多是不可预测的,有的时候,兵马粮草配得好好的,大军迷路了,没办法与友军会合,这一仗就无功而返了。有的时候,走得好好的,误入险地,仗没打,先减员,也是命。

还有倒霉鬼正渡河的时候遇到河水暴涨

诸如此类。

因此,祝缨坐镇后方,仍是留了一万兵马备用。留得再多,她这儿摆布不开,留得少了,万一出点大事不顶用。

就在这焦急的等待中,她接了赵苏的信。赵苏的信是随着公文一起到的,他兼顾着户部的差事与一些转运的任务,与前线有公务上的往来。因此书信消息虽然稍慢一点,却是一直畅通的。

祝缨拿到了信,微微皱眉皇帝这一病,让一些人产生了不好的联想。朝臣们有一种议论,希望皇帝能立个太子。

但问题是,皇帝的长子,他有点傻还不是嫡出,帝后又都年轻,以后生出嫡子怎办

另有一种声音,则是说,如果以后生不出来,怎么办现有的岂不是耽误了皇帝虽然年轻,但是长子也好几岁了,一般太子是会早一点确立,早一点培养的。通常,皇室子弟的水平也就那样,打小教,还能弥补一些。

再有皇帝严惩了安仁公主,皇后脱簪谢罪,严归又被册为了昭容。严昭容又有儿子,仅次于长子,据说,比长子聪明一点儿。

又是他们家这点子破事儿祝缨将信在油灯上烧了,看着火光忽闪。

这些都不是大事儿,皇帝早就该管一管安仁公主了,谁当太子,也没什么差别,早啊晚的,除非天纵英才,也都是被大臣们耍着玩儿。祝缨担心的是,因为这个立太子,朝上别再生出什么事端来才好。

她又给赵苏写了个回信,让他们不要掺和进去,有什么事儿,等她回京再说。

她的估计并没有错,半个月后,前线消息传来,三路大军虽不是势如破竹,也顶住了番兵的进攻,并且气势上压住了对方。小冷将军来报,对面兵马有了分裂的迹象,昆达赤本部与一些墙头草的部族分开行动了。

陈枚与路丹青等人初次上战场,胆子却大得很,越是新手越敢玩,几人伙同桑大商议了一出离间计。伪称昆达赤是故意让不肯听命的人送死以消耗官军。桑大是本地人,寻得好通译散播谣言。

陈枚最会编瞎话“就传说,番主说了,赢了,杀死外敌,输了,杀死内贼。”

路丹青很佩服地看了他一眼,心道这是跟番主多大仇啊

她也跟着出主意“那咱们就只盯着一方打”

他们仨是被派到小冷将军麾下的,但本身又是幕府的人,小冷将军调度的时候不大派差事给他们,只想等最后要去歼敌了,带他们去领一领功,。一个丞相的亲儿子,一个节度使的干女儿,桑大是本地凑数的,但贴着路丹青,就一并都抬举了吧。

平时,他们再求战,小冷将军也只充耳不闻。闹得紧了,小冷将军就让他们率军“巡逻”,绝不给具体的任务。

直到陈、路二人擅自出动,小冷将军被惊出一身冷汗。他打有两个是女人,还有一个公子哥儿。

小冷将军气极败坏,率军前去接应,这三个人还一脸的兴奋跑了过来。小冷将军大怒“你们擅自接敌,该当何罪”

谁求情都没用,没砍了就不错了。

陈枚道“将军,我们何罪之有将军让我们巡逻人,我们不幸途中与敌军遭遇了”

小冷将军想骂他八代祖宗这破借口你是早就想好了吧

“都捆了囚车送幕府”

祝缨等到了战报,也等到了三个闯了祸的家伙。

吴沛小心翼翼地问“大人,他们还在外面跪着,这”

祝缨道“还跪什么”

“好嘞,我把他们放了。”

“先打二十军棍。”祝缨说。

胡师姐有些怀念,大人好久没有说“二十”了,她说“还有两个姑娘,这当众行刑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仨,都别扒衣服了,当众打别为他们求情了,要不是冷将军强为他们寻了个巡视的借口,现在他们的脑袋悬呢打他二十是冤枉他们了吗不打他们,军纪何在”

祝缨还怕别人不敢打,亲自出去,将三人拉到高台上监督行刑。

噼里啪啦一通打,三人也都硬气,陈枚一脸委屈,路丹青梗着脖子、桑大红着脸,却都一声不吭地忍完了二十棍子。

直到打完了,陈枚才说“节帅,我们是有想法的”

“哦进来说。”

药也没上,先拉到了大帐里审。三人哆哆嗦嗦把计划说了,且说应该有效。

祝缨道“都有主意了嗯商议的时候不说,现在又显能耐了是吧”

陈枚抽抽噎噎地“是上阵见了敌军之后才想起来的,军情如火,不急禀告。”

祝缨冷冷地看着他,看到他把脖子缩了,才说“去上药吧。”

陈枚的办法其实不错,但是仅以他们手上的那点兵马想要干成这个事儿,未免有些托大了,这是需要整体配合的。

陈枚等人上药的时候,祝缨派人把姚辰英等人请了来陈枚的脑还是好使的,这个办法,她要拿来用一用,配合着长期对峙来恐吓昆达赤,效果一定不错。

祝缨与几位将军等将计划改了一改,陈枚等人且留在中军养伤,兼作参谋。三路大军中,对上昆达灰的,只管取守势,并不积极。相反,对上他国中不服的部落却是下狠手围殴。

祝缨有意释放一些俘虏,让他们将流言带回。

同时,姚辰英也参与进来,配合祝缨,作出屯垦的样子来。

如是两个月,昆达赤坚持不住,派来了使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