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44.变了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44.变了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又要来”庞司马顾不得在上峰面前, 惊声发问。

徐知府的声音也有些萎顿,道“对,依旧是陈二公子, 敕封梧州刺史。”

庞司马道“梧州”

徐知府心道, 幸亏自从那一位到梧州之后我便敬而远之, 没有冒犯,否则真不知道那一位会有什么样的手段。

庞司马想的却是上次陈二公子过来才送了他一份礼物,这一次要怎么凑一份礼物才好

吉远府比当年富庶多了, 但徐、庞二人也不敢聚敛太过,因此二人手头虽然富裕,却也达不到豪富的水平。养家糊口、周济亲族、维持体面之外, 大手笔地短期内送两次礼, 手上也吃紧。

司马还在犯愁,徐知府已经说了“快,好生准备。”

他比庞司马还要多一份想法再筹备一份礼物送进山,贺一下那一位梧州刺史。有这么一位邻居,福祸难料,但好好供着应该能少一些麻烦。

两人分头忙碌, 吉远府有祝缨留下的底子,官员虽然十年间门调换了一些,差役们都还是熟手,很快将迎接的活计做好。待驿站将消息发来, 徐知府与庞司马率众相迎,吃惊地发现这次的队伍比上一次大了一些。

庞司马心道坏了,事先安排的费用不够了,得再添些。

紧跟着徐知府陪笑上前。

陈枚跳下马来,将正在拱手的徐知府的胳膊托了一托“府君礼重了。”

徐知府笑道“哪里, 哪里哎你怎么憔悴了这么多是这一路太辛苦么”

从北方到南方这么老远的距离,可别是路上病了累了,再死在吉远府吧他爹不得记恨我吗徐知府心肝一颤。

陈枚的脸颊向内收了一些,肤色也变深了一点,笑道“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苦夏、苦夏,果然是有道理的。”

徐知府道“南方湿热,你还是辛苦了,还是先请入城歇息,容我为你您知会梧州、寻向导。”

陈枚也不拒绝,道“好。”

徐知府又要设宴,陈枚也婉拒了“只恐他们那里来人急,怕明后天就要动身,我须得养精蓄锐,才好进山。”

徐知府只得一切从简,只有自己与庞司马等数人陪同陈枚吃了个晚饭。他们一离开,陈枚便将帽子一摘,伸手扯衣服“怎么这么热”

仆人道“这儿差不多是尽南边儿,就是比北边热。进山就能凉快点儿了。”

他一路也热得够呛,陈枚此番南下比上次要惨得多。上一次还看看风景,气候也还算宜人。这一次沿途的风景是看过的,路上还不时遇到雨水,不下雨的时候又越来越热,所有人都瘦了一圈。途中又病倒了两个随从,只能把他们暂留在驿站里养病。万幸的是这一路上还没有死人。

仆人道“水来了。”

陈枚才把自己泡到浴桶里闭目养神,想到又要见祝缨,不由生出一种既期待又逃避的心情来。一路太累,他差点儿在浴桶里睡着了,直到仆人来报庞司马前来拜访。

陈枚猛地睁开眼,从浴桶里站起来,突然发现自己在洗澡,急忙扯过衣服胡乱套上。

庞司马是来送礼的,一面肉疼,一面还要堆笑,一抬头看到陈枚正在擦头发,发现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只好慌乱地拍马屁“周公一沐三握发,大人真有周公风范。”

奉承的话人人都爱听,如果不是自己衣服都穿得乱七八糟的话,陈枚高低得跟他多聊两句。

两人客套完,又数次推辞,庞司马留下了礼物以及许多奉承陈枚、陈萌父子的话,恋恋不舍地离去。

陈枚一把扯掉衣服,再次泡进了浴桶,徐知府又来了,陈枚又把之前那件湿漉漉的衣服给披上了。

两人一番寒暄,徐知府也是来送礼的,与陈枚一番谦让,陈枚道“无功不受禄。”

徐知府道“受禄必有功,下官正有一事相请。”

“不知府君还能为什么事烦恼呢”

徐知府道“吉远府与梧州相邻,那一位您是知道的,我是惹不起的,她的手下这许多獠人,在她面前归化乖巧,对我,我是有些担心的。所以也备了一份儿礼物,与那一位结个善缘,只是与她素无往来,不知如何开口,还请您代为转圜。”

陈枚没有马上答应。

徐知府马上又添了一句“我还得跟她做邻居呢这吉远府、福禄县,可是她发迹之所,我寸步难行啊。您只当是为了边境安宁。”

陈枚终于点头了“好吧。”

徐知府大喜“多谢”

次日,陈枚睡了个懒觉,到了中午也不想起床,吓得仆人以为他也病了,陈枚爬起来,慢吞吞地吃着饭,说“别在这儿一惊一乍的,收拾行李,明天咱们就要进山了。”

仆人惊讶地道“报信的人还没回来,向导也还没来,现在就断言,是不是太早了些您一路奔波,这都累成什么样了儿了,多歇两天又能怎么样”

陈枚道“说山里凉快的也是你,说要在山下多休息的也是你,话都叫你说尽了。”

仆人委屈地道“我那不是心疼您吗”

主仆二人斗了一会儿嘴,仆人拗不过陈枚,去重新打点行装了。进山换洗的衣服得带,用惯的小物件得带,朝廷的敕书、官服之类也得带。陈枚牢记了“隔得远,一次把话说完”的教训,连同张仙姑、祝大的封赠也给请下来了。陈枚亲自把这几件要紧的东西也给检查了一遍。

此外还有几封书信,一封是陈萌的,一封是王叔亮的,陈枚都自己贴身收好,只等当面交给了祝缨。

又等一日,山里出来一个路丹青接他。

路丹青回到梧州之后装束也变了,身上“獠人”的味道更重了。在京城,外袍的下摆得很长,如今只到膝上三寸,鞋子也不一样了,还打着绑腿。发式却不是山中女子模样,而是像祝缨那样在顶心挽了个髻,插了一根簪子。

她腰间门佩刀不佩玉,肤色比在京城时红润了一些,见面就笑道“二郎,好久不见啦。”

陈枚道“也不算太久,我这不是来了么”

路丹青道“让你跑这一趟,必是有好消息的。”

陈枚道“是。”

路丹青高兴了,道“来吧,我为你引路。小妹回家帮她阿妈去了,赵家表兄有事脱不开身,只有我了。”

她带了二十名精壮的土兵,陈枚看他们佩带的都是正式的武器,身上的衣服也比较整洁,人人都有鞋穿。

路丹青也看了看陈枚带来的行李,确认要带进山,又要去寻驮队。

走的还是一线天。越近一线天,天上飘来乌云,路丹青道“不好,咱们得紧着些了,山里比外面容易下雨。遇到了雨,山路就不好走了。”

一行人紧赶慢紧,在一线天中段,雨点还是落了下来,路丹青不停催促。不用她催,陈枚也知道这地方危险。在他们到达那个简陋的关口的时候,雨已经很大了,山上开始有零星的石头滚落。

出了关口,就见旁边一处山坡上滑下颗大树来

陈枚脸色有点白“天地伟力”

路丹青道“到了这儿就已经算安全的啦山里哪年不下雨哪年没这些长年累月,哪里能住人,哪里不能住,都能看得见的。咱们县城就很安全,各家大寨也不错。你要见着没有寨子的地方,再平坦,也别在下雨的时候多停留。”

陈枚虽然披着油衣,周身仍然被潮气绕着,凉。

天黑透的时候,他才进了县城,就着火把的光,依稀认出“祝县”两个字。

本以为下雨居民都会回家,不想许多人仿佛才聚会完的样子,匆匆往家赶,在城门口差点把他们挤到一边。

陈枚听不大懂山上的方言,祝县的居民,大部分会唱一点识字歌,日常时却是交谈说什么话的都有。陈枚只好问路丹青,路丹青道“秋收。只盼这场雨早点儿停,不然谷子晒不成,就要霉坏了。”

路丹青带陈枚去了祝府,这会儿祝府也还没吃饭,赵苏正在向祝缨汇报“抢收得还算顺利。田里还余了一点,只要这场雨没下太久,还能抢到一点儿。天如果及时放晴,收成不会减太多。”

小江道“下点儿雨也不坏,艺甘家也不容易在这个时候捣乱。”

祝银来说陈枚到了,祝缨道“走,看看去。”

祝缨亲自到府门口迎了陈枚,陈枚有点受宠若惊,祝缨看他样子有些狼狈,道“先换了衣服,吃了饭再说吧。”

敕封刺史是件不小的事,祝缨希望五县的县令也都出现。因秋收,苏鸣鸾等人需要在家监督,不便提前太久过来等候陈枚。今天祝缨才派人去通知他们,现在下雨,今、明两天估计是来不了的。

陈枚打了个喷嚏,道“听叔父的。”

一行人干净清爽地坐到堂上吃饭的时候,已经入夜,人人饿得前胸贴后背。

陈枚先问祝缨“陛下准了五县所请,我已将旨意带到,您看,什么时候宣读合适”

祝缨道“你才来,歇息一下吧。这场雨一下,道路不也不安全,不急着回去。”

陈枚的想法,是早点回去早好,但身体确实吃不消,回想来时路,也觉得等到天晴了,路上安全了更好些,便也同意了。

花姐等人听到皇帝已经准了,脸上已经带了笑。今天因为天变了,小江等人也在府里帮忙调度,留下来吃饭的特别的多,很小的声音汇成了一股笑意,传入了陈枚的耳中。

陈枚心道你们倒开心了,可惜朝廷里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睛的。

赵苏突然说“二郎清减了。”

陈枚摸摸脸“也不算什么,回去好吃好睡,就养回来了。”

赵苏笑道“回去还能好吃好睡么”

祝缨道“他才坐下来,你又提糟心的事儿,还叫不叫他吃饭了”

陈枚嘟囔道“您也知道朝廷有糟心事儿呢。”

赵苏道“朝廷什么时候不糟心了打从我去国子监读书起,可也没断了勾心斗角,不过以前高手过招,看着好看。现在是街头地痞斗殴,抓头发抠眼睛,更丑的还有坐地放赖的。”

陈枚看向祝缨,苦兮兮地道“您荐的那位姚尚书,干了一件大事。”

“哦”

陈枚道“他自从做了户部尚书,就变了个样子。原本,我爹也觉得他是个能干的人。哪知自从您走了,尤其是知道了您那一处后手之后,他就愈发无所顾忌了。他说,禁止田地买卖的禁令该废止。”

祝缨难得地吃惊了,问道“他说原因了吗”

陈枚摇头道“我不清楚,他也没同我爹讲。我爹让我来请教您的呢。对了,还有冼敬那伙人,又提了要将科考定制,现有官员,只要任期之内没有犯法渎职,到了年限就转升一级。这是不是要夺我爹的权、栽培他们那群不出挑的自己人”

祝缨问道“其他人呢冷云是不是得复出了还有施家。”

“都回来了,哦”陈枚拿出两封信,“这一封是我爹的,这一封是王鸿胪的,都是给您的信。”

祝缨收了信,道“你一路辛苦,天气火热,山中清凉,正好养一养膘,养点肉再回去,不然不够路上掉的。”

陈枚道“是。那”

祝缨道“我看完信,会给你答案的。”

“哎”陈枚不再担心答案,他也饿极了,山中食材新鲜,饭食滋味很好。

吃到一半,有个男子在门外轻声呼唤,陈枚看了过去,祝缨道“怎么了”

那人光着脚,裤脚上都是泥水,进来道“大人,都收拢好了。有十来户没来得及的,我也招呼了人帮着他们把谷子收回来。”

“一年就看这几天了,现在受些累,接下来就能休息了。”

“是。”

“来,一起吃。”

“不啦,家里等我回去,看不见我他们挂心,天黑路滑,别再出去找我。”

祝缨起身,抽了一边墙上烧得正旺的火把递给他“那这个。”

“哎”来人接过火把,匆匆离开。

陈枚混了个半饱,见状感慨道“一身本领,还是落到了这里管鸡毛蒜皮。您要是男子就好了,天下之大,任由您指点江山,谁能不服”

他是丞相之孙、丞相之子,从来也没见过正吃着饭还要管一个两腿泥的人汇报的事儿。徐知府托他送礼时,他那股“她的话在这里竟比朝廷官员还管用”的感慨,在看到一个泥腿子的时候都转为了对祝缨的一种惋惜。

祝缨道“来这儿,跟我是男是女没关系,哪怕我是个男人,在这里蜗居,朝廷也不会很管我。换上别的地方,譬如扬州,朝廷就算不理西番,也要先讨伐我了。”

陈枚心里还是咕哝,口上却说“朝廷不会的。”

“那是还没腾出手来。”

陈枚赶紧转移话题,道“姚尚书、冼相公这一弄,就更腾不出手来了。您要看着他们闹”

祝缨道“明天告诉你。”

陈枚没套出话来,只好乖乖吃饭,吃完饭,祝文来带他先去客房休息。祝文打着火把,边走边说“客房住您这些人有些狭窄了,等明天天亮了,我再送您去客馆休息。”

“哦哦,好。”

祝缨的饭也吃得差不多了,花姐等人的喜悦之中又夹杂了一点点沉重,朝廷不好,她们直觉得高兴不起来。

祝缨道“咱们也早些歇息吧,明天还有得忙呢。”比如要继续巡检仓库,协调、调度一下收完了谷子的人家。即使天晴了,晒谷场也就那么多,得分配。

巫仁小声说“我再去看看粮库,查一查存粮。如果运气差,一直阴天,新收的谷子坏了,还要指望陈粮呢。”

“好。”

赵苏则在宽慰花姐,说“姑姑别为朝廷担心了,他们精明得很。”

“朝廷大臣们勾心斗角的时候才是最聪明的时候。心眼儿没用对地方,那样的精明也不是什么好事。”周娓小声嘀咕了一句。

赵苏咳嗽了一声。

周娓忙对祝缨说“您不算”顿了顿,对赵苏说,“也不是说您”

“噗”江舟没忍住。

祝缨也失笑“小周这话倒也不能算是说错。只不过,也不算聪明用错,想做事,就得有本事自保,勾心斗角的时候是不得不聪明,轻易被人害了,还能做成什么事以前还好,眼下朝中做事的人,已经没了那股心气儿了。”

花姐有些吃惊,问道“这么糟糕了么以前”

“也不是一天变成这个样子的。”祝缨说。

花姐道“竟无可挽回了么上头坏一点儿,下面土里刨食的就要讨饭了。”

“很难朝中官员、天下士子,看不到希望。

你看,就是别业里这些人,有许多索宁家的奴隶,以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天要人鞭打着才肯去上工。也还是这些人,现在每天自己早早爬起来,不用人催,干得比什么时候都多。我说,现在多吃点苦,少吃点饭,他们也能答应,就是因为有盼头。

以前的朝廷,君不能说多么圣明,也是个晓事的人,丞相不能说多么贤德,也不乏公允能干之士。官员只要有心做事,还是有机会践行圣贤之道,堂堂正正做个君子。

现在的官员呢抬眼就是党争,风气坏了,用心也干不出什么来,反要受气。还那么忧国忧民做什么不如为自己多捞点儿。

一口气儿提不上来,以往的勇气也没有了,就不愿意动脑子了,也就显得笨了。心思放到私计上,眼界窄了,为人处事也就下作了。

朝上人还是那些人,行事却与早些年大相径庭。能臣变成了庸吏。

除非有人能够一扫颓丧之风,带来希望。

可惜天不早了,都睡吧。”

众人心里沉沉的,这里的人,没有谁对朝廷有很深的感情,却都知道朝廷坏了对平头百姓的影响。连祝缨都叹气,这

雨到半夜渐渐停了,次日一早,老天爷赏脸,天晴了

整个祝县都忙碌了起来

陈枚休息得不错,日上三竿才爬起来,吃了饭,竟没有找到功夫能够继续请教祝缨。祝文又把他安顿到了客馆,请他安心住下“县里忙完了秋收,就好好地准备仪式。咱们大人又做刺史了,这可是件大事儿呢”

陈枚问道“叔父在忙些什么”

“一早就带人出城了,先去看看田里,还要看晒谷场、道路”

陈枚无奈,又等了一天,眼看天一直晴着,县城里忙碌的人群也不那么急切了,又听说祝缨跑去庙里祈祷谷子晒好前别再下雨。

终于,过了三天,祝缨算是能闲下来了,陈枚径自走到祝府非要见到祝缨不可。

祝缨不信鬼神,但是为了安定人心,还是带头举行了祭祀,第一天她自己来,第二天她就跑路了,把张仙姑请到庙里干老本行。后两天,她带着赵苏等人安排粮仓去了如果有家中仓房不凑手的,可以允许他们以新鲜稻谷折抵交租。

这样即使接下来天气不好,粮食霉坏,也算交过租子了,损失她来承担。

如此忙了两天,刚回到家,就被陈枚堵了门。祝缨也不恼“来了,进来说。”

陈枚跟在她的身后进了府“叔父,您还是先正名吧,一身青衣,我看着也不得劲儿。”

祝缨道“粮食是最要紧的”

“大人”一个粗声粗气的男声打断了她,“大人路果头人出事了”

路丹青跳了起来“什么什么”

陈枚听不懂他们的话,只能从两人的表情中推测。

来人是一个百夫长,他说“路果头人等天晴了上路,半路上遇到了艺甘家的人,打了起来。头人从马上掉了下来,腿骨折了。幸亏遇到了咱们校尉,给救出来了,已经到城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