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49.士绅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49.士绅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冷云伸头探脑, 铺子也不逛了,对祝缨道“回家看看去”

祝缨听他这熟稔的口气就知道他说“回家看看去”,并不是指“我自己逛, 你家里有事就回去吧”,而是“咱们去你家看看吧”。

祝缨指了指掌柜的手里托的那个扁盒子, 冷云道“我买,我买,我一定买。”

李彦庆摸了摸鼻子, 他心中知道冷云这样做是有点失礼的, 但是他是来“刺探”消息的, 也很好奇“山下”有什么人进山来拜年,也就默许了冷云的好奇心。

其实, 不但官员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辖区,士绅、百姓更是不能。不同的是官员是因为有职司限制, 而士绅、百姓则是没有路引就不能离开。

梧州与吉远府相邻, 朝廷对祝缨也还有些防范之意, 谁进山拜年, 李彦庆也想看一看。

祝缨对张仙姑道“娘, 今天你先自己瞧着看中什么记我账上,明天咱们再一道过来。”

张仙姑嗔道“家里来客了,还逛什么咱们一同回去呗。铺子在这儿又不会跑,明天咱再来”她倒不在乎逛街,她要的是“跟女儿一块儿逛街”,没有女儿,还逛什么回家晒太阳也不错。

一行人于是转回祝府。

一路上,冷云与李彦庆看到沿途的商旅、农夫、学生模样的小孩儿等等,不断地与祝缨母女俩打招呼。张仙姑又不时对祝缨说“这是住西坊的老章, 跟我不是一个姓的,是立早章。”“她男人也姓祝,跟着你的姓儿,大前年搬来的,原来是艺甘家跑过来的。”

祝缨也都含笑点头,遇到小孩儿摸块糖给人家,遇到大人重复一遍人家名字打量一下。

一路走得并不快,冷云有点心急,这些人说的话他都听不懂,于是故意打断张仙姑,问道“老夫人,你这说的也不像是方言,学的獠人的话”

张仙姑道“我也只会一点儿,咱们平日都说官话哩。您瞧那边儿,路口那儿,识字碑,都照那个学。”

冷云心说,你们说的哪是官话呀你都快要被带跑音了。

李彦庆早看到识字碑了,又看祝缨母女与百姓一片和乐,心道天下也没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怪不得她离开吉远府这许多年,仍然有人要奔来拜年。

一行人回到祝府,冷云吃了一惊“怎么这么多人”

张仙姑倒是习以为常了,解释道“他们过年都会来,咱们这儿过年开大集市,山外也有人来卖货。一起上路有照应,可不就有许多人。”

许多年过去了,山里山外的习惯也变了一些,以往祝缨在的时候,她会安排商队。商队进山收购山货、贩入山外质优价廉的货品,这项交易每月一次,但是年前这一个月结束得很早。

后来祝缨离开、索宁家伏诛,路上太平了,这样一月一次的交易也就改变了。

别业集市还是最大的集散之所,各县也有了些小集市,规模、物品、具体时间都渐渐走样。山里山外在十余年间逐渐形成了另一种习惯,他们排着歌诀,按着干支望朔记日,有一张交易的日程表。

但无论怎么变,都是别业大集在一年里的一头一尾。

吉远府士绅,尤其是福禄县的士绅们感念祝缨,每逢节日都要推举个代表进山来看望祝缨父母。临近新年的时候更是要集结一下,初一当天来不了,年前却是要来拜见的。

这样的“拜早年”与交易结合下来,腊月交易的时间就往后挪,时日久了,大家也就都习惯了。张仙姑也就记成了“腊月里他们来交易顺便拜年”。

“哦哦,是这样。”冷云说。

他们一进府,马上被人认出,一声传一传,传到堂上“大人回来了”

一群人一呼拉地跑到了院子里,七嘴八舌“大人”之声此起彼伏。其中还夹杂了一个叫“阿弟”的女声。

赵苏对母亲道“阿妈,姥是女人,叫阿弟不合适。”

赵娘子不假思索地改了口“阿妹”

依旧那么的惹人注目。

李彦庆看着院子里的人,他们站得乱七八糟却都穿得很正式,一多半穿着官服,青青绿绿的,在冬天里显得好不生机勃勃。其中也杂着一点红衣,比如眼前这个冲上来叫“阿妹”的就被一个红衣男人拉着,好叫她别冲得太猛。

赵娘子的哥哥是正经八百跟祝缨结为兄“弟”的,如今“弟”变成了“娣”,账还是那个账。祝缨笑道“我回来就遇着事儿,又不能离开梧州,不然该我先去看阿姐的。”

赵娘子细细再打量祝缨,终于从母女俩牵着的手上看出来一点“女儿”的影子。她倒爽快,笑道“见着就成了,谁看谁还不一样”

祝缨这才抽出手来,对着众乡绅团团一抱拳道“有劳诸位父老来看我。”

士绅们一阵嘈杂“应该的。”

赵苏上前道“大人,父老们听闻天使在此,久不回还,要在梧州过年,特地来拜年。”

顾翁如今被称为顾翁的是顾同的父亲了上前道“安抚使早年曾到咱们福禄县,大人或许忘了,咱们却是不能忘记的。”

冷云心头一暖,有些感动“你们还记得吗哎哟我确实曾做过刺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彦庆当然知道他当过刺史,不然也不会派他过来了,但是李彦庆有一种疑惑刚才也看到祝缨怎么待治下百姓了,冷云是万万不可能这么做的。两相对比,说本地士绅是为了给冷云拜年而不是冲祝缨来的,狗都不信

冷云信了。

他很高兴,不幸这些人他一个也不记得了,又询问其他士绅的名字,与他们聊天。福禄县的士绅官话好一些,冷云终于找着能说话的人了

祝缨道“进去聊吧。”

到了堂上,满屋的嘈杂寒暄。

冷云不记得当年的小乡绅,却知道“哦你是顾同的父亲”“噢赵振的父亲”然后又认识了许多其他人的父亲,听他们说着他们的儿子。很快,他就记不住这许多人名了。

张仙姑听赵娘子说祁娘子也带着孩子过来了,高兴地说“那咱们看看她们娘儿几个去。”赵娘子又说“正商议着,我们老的在老家,给她们送到山里来,夫妻分开不好”

叽叽喳喳地走了。

士绅们也换了一轮,譬如顾翁。祝缨问顾翁“令尊可好”顾翁道“在家静养,也想上山拜望大人,可惜不能成行,在家里懊悔得很。”

“人好,比什么都好。”

顾翁又说顾同“小兔崽子,这些年也没回来两次,曾又自己留在京城,不得回来”

祝缨道“他是朝廷命官,怎么能够擅离职守”

顾翁摇头道“读书读傻了。”

说话的时候,眼睛却看向了赵苏。然后低声解释,顾同派人从京城送来了年礼,不但有给家里的,另封了一份给祝缨这个老师的。让家里给带到山里。

顾翁收到儿子的家书,顾同内心十分煎熬,话也写得颠三倒四,上一句写祝缨是女子,三十年仕宦经营、无数人利益纠葛毁于一旦,下一句又转回来写“没有她,我等也没有登天之阶,于我等实是有恩”。这些,顾翁就不对祝缨讲了。

前面聊着,赵娘子与张仙姑的嘴也没闲着。

赵娘子道“可别当他们待阿妹全都是好心这几个月,他们又慌又忙呢”

张仙姑忙问“怎么个意思”

赵娘子道“要说,阿妹才出事的时候,是真的都着急,知道阿妹回来,也是真的盼着。感激也是真感激。一个一个,热乎乎的心把阿妹迎回来、送进山,还要怕知府会害阿妹。

等阿妹进了山,一个一个,又开始琢磨他们自家啦说的都是,要怎么样对待阿妹、对待山里。京城的人来一次,他们就惊一次。”

张仙姑吃了一惊,道“我们怎么了我家孩子可从来没对不起过他们,回来以后也没害过他们。”

赵娘子嘲笑道“可他们家还有孩子在外乡呢一个一个,蹿来蹿去,都怕自家孩子受阿妹的害。好好的官儿做着,突然不叫做了,再要问罪,怎么办这官儿是阿妹叫他们做,他们才能做的。做的时候高兴,这时又想起来源头,只想要好、不想要坏舍不得不做这个官呢不要脸诶,对了,他们还提过盐的事儿呢。”

张仙姑心里有点难过,仍然说“不会都这样的。”

赵娘子道“嗯,那是,也有说有今天都是靠阿妹的,不能恩将仇报。这不,争一争,又要跟在外做官的儿子问话,又派人去,又有会馆捎信的,就为商议个同进同退。一来一回几个月下去。没等他们明白,阿妹又做回大官了这下好了,不用商议了,一个一个忘了慌张样子,都说该接着听阿妹的。”

张仙姑叹道“人心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不顾自己。”

赵娘子撇撇嘴“要我说,他们山外人就是不痛快,迎回来的时候既然是高兴的,那就继续高兴下去从来没有让他们吃过亏,为什么不继续相信下去现在又装好人样”

张仙姑道“唉,人心隔肚皮。不说他们啦,你真舍得她们娘儿几个到山上来多好的大胖孙子啊”

赵娘子也有些不舍,仍然说“那也不能离开他阿爸呀。我想他们了,回来看他们就行。”

张仙姑仍然记着山下士绅的事,记着等会儿得提醒女儿。一面应付赵娘子,又招待她们婆媳吃饭。看着赵娘子的孙子,也是满眼慈爱却不提带这两个孩子去见祝大。

前面,祝缨也设宴款待冷云等人与士绅。

席间说的都是些旧日之事。赵苏提到清风楼,说还是为冷云建的。

冷云来了兴致“那是二十年前了吧”又向李彦庆讲了许多他当年的事迹,什么处置黄十二等等。

李彦庆扫了一眼在座其他人的表情,就知道其中另有故事。他想了想祝缨一贯行事与风评,再看冷云,约摸猜到了些真相。

冷云说着说着,一时得意,喝得高了,李彦庆怕他出丑,只得告罪将冷云拖回客馆。

他们一走,原本面红耳赤、衣斜帽歪的人都恢复了正形,正冠的、理扣儿的、紧腰带的士绅们离席,站在祝缨面前,恭恭敬敬地长揖到地“拜见大人”

祝缨道“诸位不必多礼。请坐。”

士绅们没有坐,公推的顾翁说话“大人归来,我等不胜欣喜。只恨分隔两地,怕引起猜忌,不便往来。如今终于找到借口,还要谢安抚使大人哩我等全家受大人大恩,特来请示大人,不知将来我等如何行事我等儿孙现在外为官,又该如何行事”

祝缨道“拿上来吧。”

项渔捧了一个匣子,站到了祝缨下手他爹也在下面排队站着,他却目不斜视左手托着匣子,右手打开盖子向众人展示“大人早有意邀诸位父老一叙,帖子都准备好了,大家纵使不来,大人也有安排的。”

众士绅舒了一口气。

祝缨道“我知道,大家都受惊了。我一回来就该给大家一个说法,帖子我早就准备好了,可是呢,我刚回来,才向朝廷要了一个县令,你们一来,地方上问起你们,你们也不好应付。护不住人,就不要把人拖下水,索性就先不见了。你们说是不是”

项大郎哽咽地道“大人一片慈心我等感铭五内。”

祝缨道“你们在外的子孙、生意、会馆,也是这个道理。如今尘埃落定,我坐稳了,大家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坐在一起说说话啦。”

士绅们呜呜一片。

祝缨道“坐呀,且乐着。你们不急着走吧”

雷保道“不急不急”

他也老了,鬓发苍苍,当年挨过祝缨的打也都散入云烟了。

祝缨道“今天都有酒了,明天醒了酒,咱们再仔细聊聊。你们在外的事,也可对我讲,这个朝廷,我总比你们熟些。”

“是我等唯大人马首是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