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54.查探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54.查探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邵俊一路辛苦, 到了客馆不知为何总也不能入睡,他自觉并不紧张,却辗转反侧直到下半夜才沉沉睡去。

清晨鸡啼, 好好睡了一夜的陈枚爬了起来, 洗漱完毕不见邵俊的身影, 问了随从。随从答道“邵郎君尚未起身。”

“哎哟, 这可不大好。”陈枚嘀咕一声,他们是带着差使来的, 昨天到的时间不太好,因此正式的差使没有办, 今天得早些到祝府,把正事办了。

他脚步轻快地走到邵俊窗下, 故意用轻松地语气说“邵郎还在沉睡吗是山居安逸, 令人沉醉么”

可怜邵俊拢共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仆人推醒, 低吼一声就要骂人。仆人一头的汗“郎君陈大人在外面等着你呢”

邵俊黑着一张脸,含糊地问“什么事”

“天亮啦,等您去办差使呢。”

邵俊抬眼看向窗子, 果然,天已经很亮了, 邵俊用力揉了一把脸,装作很有活力的样子对窗外说“就来”

冷水洗了脸,清醒了一点,邵俊强打精神与陈枚碰面。陈枚看破不说破,只说正事“咱们先去刺史府,将差使办完。我今天还想在城中转转,你呢”

邵俊道“当然是先办正事。咱们一路过来,须得修整好了再回去, 我今天要回来安放一下行李。明天再逛。”

“好。”

陈枚暗喜不用想办法避开邵俊了,今天邵俊回客馆,他就能从容见祝缨了。

两人到祝府的时候,祝缨刚开完晨会。她名为刺史,实际上刺史府的政令下去能够令行禁止的只有祝县与甘县两处。其余五县有需要安排的地方,都需要另行规划。因此她每日下令的内容就只涵盖两县,通常很快就能安排完。

州里、县里的官员都在堂上闲聊,等着陈、邵二人过来。

二人一到,先与祝缨见礼,两人名为天使,却不敢往上座去坐下,只在祝缨下手新放的两张椅子上坐下。陈枚先说了来意,祝缨道“稍等。青叶,把老夫人也请来,就说要宣旨了。”

青叶也跟着姓祝,是在别业长大的。祝缨身边的老人被抽调走了一部分,她是后来补进来的。听了吩咐,忙小跑去请张仙姑,堂内众人也慢慢站起来,正衣冠、设香案等。

蒋寡妇、杜大姐扶出了张仙姑,陈枚与邵俊先向她问个好,然后才宣旨。给了一位前神棍死后哀荣。

陈、邵二人要做的都是官样文章,很快就结了。此时天还早,也不到午饭的时间。张仙姑道“你们有正事儿,我就不添乱了。晌午来吃饭”

邵俊眼看要打哈欠了,陈枚笑道“阿婆,都不是外人,这一早上一套下来,也辛苦您了。我且不马上就走,您也且休息一下儿,明天咱们再消消停停地吃顿饭”

张仙姑多看了邵俊一眼,心道,你们两个跑这么远的路,只怕也累着了。顺势说道“好。我这儿有放养的老母鸡,在山上吃虫子长大的,味道香。”

“那我明天要多吃一点儿。今天就先告辞啦。”

陈枚说走,就真的与邵俊告辞回客馆。回到客馆,邵俊是撑不住了,脱了外袍倒头补眠。陈枚昨夜睡得不错,换了身便服,他径往刺史府而去。

祝缨庶务不多,但却有一件大事要考虑孩子都长大了,他们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办

她近来都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怎么经营好梧州并且扩大这一片“基业”;二、这片“基业”以后何去何从、由谁继承。

突然之间就深切体会到了两代先帝的苦处,她起身翻了块黑绸,慢慢叠好,缚在双目之上,默默地站在当地。久不如此,她迈出的第一步,竟有一点点不稳。

胡师姐伸出双手,虚护在她身遭。祝缨又站住了,凭着记忆,慢慢走到桌前,路上不小心踢到了门槛。

坐下之后,她就不说话了,胡师姐也不说话,只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才坐下不久,陈枚就来了,祝缨叹了口气,伸手摘下了黑绸,道“请进来吧。”

陈枚快步走入,没忘了先行个礼,然后说“叔父,我爹让我捎封信来。还有些话要对您讲。”

祝缨点点头“坐。”

陈枚看祝缨,只见她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心底也是佩服的这才是宰相气度呢,与阿翁就很像了,我爹且还不及。

一想到自己那倒霉的爹,陈枚也是同情的。他先不坐,而是说“叔父,朝廷里也不太平。”

边说边将一封信放到祝缨手边“我爹见天儿的惹气。对了,陛下的脾气也变糟糕了。”

祝缨问道“有什么话要捎来的”

陈枚道“信里也写了一些,您先看。”

祝缨打开信来一看,陈萌写了一些京城的情况,写了祝缨留下的一些比较能干的南士、下属,他也都安排了,让祝缨不要太担心。又写了一些熟人的情况,譬如王叔亮,他与岳桓渐成了好友,只是二人一个按不住冼敬,另一个也动不了郑熹。

祝缨想起来王叔亮给自己的信,也是唏嘘。王叔亮固然指责她破坏了朝廷的布局,但也承认梧州这样的地方比较适合她,她能在梧州活得自在些,梧州在她的治下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醒她不要忘了根本,要善待百姓,不要成为边患。

现在看,她在梧州是自在了,王叔亮在京城反而不得自在。

陈萌花了两整页写皇帝,皇帝这个人,不能说他愚蠢,他就是个普通的、有点小聪明的年轻男人。他接手的国家就不是个好摊子,以他的能力无法“中兴”。他偏偏有宏图大志。陈萌不得不批评一下祝缨,祝缨让皇帝看到了一点“中兴”的希望,然后走了。如果没见曙光也就罢了,见过了,又给塞小黑屋里。皇帝整个人都很暴躁。

最后,陈萌写道陛下都已经这样了,你就别再弄出什么动静来了。我们已经很努力瞒着他,不同他讲梧州的事了。你就不要总是提醒他还有一个你了。提醒得多了,他真要做点什么事恶心你,政事堂也不是时时都能看得住他的。陈萌与郑熹还能合作,可架不住还有冼敬之流,他们很有可能为了打击郑熹、争夺皇帝的好感而顺从皇帝。

譬如盐的事儿。你能干,先管好梧州吧,别让邻近的州告你的状。百姓贩私盐就贩了,你可别公开的低价倾销。

祝缨看完信,问陈枚“你爹说什么了”

陈枚道“我爹说,您才到回梧州,万莫再生事了。冼、郑党争,冼势力上落下风,口头、笔杆子却是更厉害一些的。您是郑相公引入朝廷的,要骂郑相公,必先提您一提。您梧州毕竟贫瘠偏僻,设若以吉远府为前线,不与您交战,只是围困,您恐怕也”

陈枚慢慢地数道“梧州有粮、有盐、有兵、有物产,有、但是不多,自给自足够了,再多也是无的。否则就不能被称为蛮荒、烟瘴之地,便是您,也消耗不起的。您这儿又缺铁、少钱,文教也是才开化。

我爹说,只因梧州邻近的两州一府互不统属没有一个统筹的,单个儿谁也困不住您。可真将他们逼急了,两州一府合力将您围住,您也麻烦。”

祝缨点了点头,道“哦,朝廷还是这么缺德,看来我不用担心胡人和西番了。”

陈枚苦笑道“您别取笑。阿爹说,您比政事堂高明,政事堂能围困,您必会设法破局。只恐这破局的法子不会太和气,到时候不免两败俱伤。请您高抬贵手。还是彼此和谐、相安无事的好。”

祝缨问道“百姓就活该吃淡的”

陈枚道“盐政,政事堂会管一管的,就是邵俊的父亲,打算派他统筹一下”

祝缨道“他一个人不成的,他是郑七的故吏,有许多人情他都要顾及。且办法谁不知道能把这法子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才算完。这事儿啊,还要有一个铁面判官镇着才好。这样的人难选。冼敬也会想插手的,他手下的那群野猪,啧”

陈枚虚心地请教“那叔父的意思是”

“我的办法,告诉了他,他也用不了。”

“您先说嘛”

祝缨道“杀。”

陈枚噎住了“杀那个”

祝缨道“我就说,他用不了。”

陈枚苦笑道“岂止这一件事用不了户部的姚尚书,也说,抑兼并的办法,他也用不了。杀了这一个,换上另一个,也是换汤不换药,一样的。何况这样做一定会开罪许多人,史上这么干的,最后无不被拿来平息众怒”

祝缨双手一摊,道“你们什么都知道,就是不做。我哪里比政事堂高明了只不过是我真的会动手罢了。

回去告诉你父亲,想要不得罪人而办成事,是不可能的。梧州的盐场不大,产量本来就不多,我自己吃还不够,流出去的不会太多,让他不用太担心。他自己也做过刺史,难道不知道这些诸侯的把戏被扎一针,就能哭得像被砍掉了胳膊。

让他放心,我还要守孝呢,近来不会再激怒陛下和朝廷的。”

陈枚就是要的这句话,当时陈萌对他说的是“求这祖宗别再惹事了”

现在祖宗发话了,陈枚高兴地道谢,然后了一个情报“邵俊似乎是奉了郑相公之命,他这一路十分用心。”

祝缨道“这样么那倒有意思了。”

“有意思”的邵俊睡了半天,午饭也没吃,下午醒来的时候,陈枚不在客馆,随从说他去逛集市了。邵俊于是也不吃饭,也不去集市,打扮一番,去祝府投帖求见祝缨。

他,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在小花厅里,祝缨请他坐下,等着这个年轻人先开口。

邵俊口称“使君”,说明了来意“奉郑相公之命,有书信一封,还请过目。”

祝缨接了过来,问“郑相公还好么”

“除了冼相公,一切都好。”

祝缨笑了笑,又问郑府其他人“夫人安好”

“也好,正在张罗二娘的婚事。”

“哦哪家才俊”

“是阮家的公子。”邵俊答完,眼睛盯着信。

祝缨一挑眉,邵俊有点紧张,道“郑相公说,请您看完信,给一回信。”

祝缨道“有事”

邵俊小声说“为了盐的事”

祝缨慢慢拆开信,只见郑熹写的与陈萌写的差不多是同一件事,连顺序都差不多,只是措词有些不同而已。郑熹没有过多的写京城的形势,只写祝缨的学生们都还安好。然后也是借盐价,让祝缨不要再搞事了。

害他也天天挨骂也就祝缨离得远不知道,反正吧,她因为大理寺的经历,已经开始被骂“酷吏”了。

祝缨歪歪嘴,乐了“还有这说法”

邵俊道“酷吏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呀。”

祝缨摇了摇头“你不懂,骂就骂吧。信,过两天给你。”

“是。”

邵俊也不知道她是个什么章程,再问,祝缨也不告诉他。祝缨对自己身边的人一向有耐心,也爱教,对会传话的邵俊就没有这样的宽容了。她也不给邵俊解说,由着他一头雾水地走了。

邵俊是安心要把这个山城看个遍,回去好有话说的,也匆匆辞说,号称要买些好玩的土仪带回家给母亲、妹妹。

祝缨道“要付钱。”

邵俊没想到她会冒出这个话来,只得反射性地答道“会的。”

然后茫然地出了府,心道这是什么意思

邵俊不明白祝缨,然而此时,京城中却有一个人正在述说自己的见闻。

冷云、李彦庆返京了,他们在途中才知道祝大死了,但调头回去吊唁也是不可能的了,两人只好按照原本的计划先回京。

冷云,谁也不指望他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他只要与祝缨叙个旧,糊弄着,好让李彦庆能够仔细观察就行了。

李彦庆也不负所望,在政事堂里将所见所闻都说了,最后说道“她更愿意与诸獠相处,小小的山城里许多种语言乱飞,客馆的差役里就有分别来自不同的三个族属的獠人。”

冼敬问道“她还有什么志向会不会”

李彦庆知道冼敬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我以为,祝子璋现在自己还没有书同文、车同轨,她应该会很克制。甘县在西,我看她接下来会更往深山,而不是出山。冼相公,她是朝野公认的能臣干将,心中自有判断,不会失智到挑衅朝廷的。”

郑熹又问盐务,李彦庆道“她确实关怀民生,不愧是能做丞相的人,沿途所见各州县,皆不如她。相公,还请怜悯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