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58.规划 吊民伐罪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58.规划 吊民伐罪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祝缨回到县衙, 磕破了头的小孩儿也上好了药包扎好了。小孩儿还懵懵的,好好的讨个糖吃就遭了这么大的罪,也是倒霉。

祝缨摸摸他的头, 说“要管到他伤好。”

花姐提着两串药包走过来“我都准备好啦,这个是留给他的。你呢”

祝缨道“我明天动身。”

“我去接着打点行李, 有你在, 我能多走几个寨子。”

“好。”

祝缨答应完,又对项乐说“今天的事情,不必深究,尤其不要拷问百姓。还是要怀柔。”

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这样的事, 项乐大感丢脸,暗下决心, 必要暗中查明, 查明之后怎么处置另说, 查是一定要查的。

祝缨看着他掩饰不住的严肃模样, 语调轻松地说“你做得已经不错啦。再接再厉。”

项乐心中感动, 又劝说祝缨“大人再出行,请多带护卫,留意安全。要见百姓,也请先甄别。”

那还能知道个屁啊给下来巡视的上官准备一堆套好词儿的“父老”,这是祝缨的拿手好戏,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她是断然不会让自己高高在上, 被别人安排好了的。不过刚发生这样的事,她也不嘴硬,只是说“明天我们动身,这里就交给你了,让青君陪我走一走。”

项乐大为赞同“有青君在, 我们也好放心。”

祝缨道“那就这样吧。”

项乐没有再追着她啰嗦,躬一躬身,离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查这对兄妹,第二件事则是暗中调查一下他们怎么回来、怎么隐匿的,什么人帮的他们。

祝缨这里就轻松了,花姐打头,下面胡师姐、祝青君两个门神,今天是不许她再乱蹿了,祝缨也从善如流在县衙消磨时间。她慢悠悠地擦着刀,对祝青君道“甭板着脸了,你去寨子里问问,有没有顺路的商贾、走亲戚的妇孺,咱们捎他们一程,他们路上也能安全些。”

这是正事儿,祝青君与胡师姐交换了一个眼色,祝青君道“那我去问问。”

“哦,如果有熟悉西卡话、吉玛话的商人更好。”

祝青君微怔,旋即绽出一个笑容“哎”

到得次日,祝缨如期启程,离开前又探望了一次那个生病的婆婆,看她家有没有被为难,再给受伤的孩子家里留了些柴米,才与花姐、祝青君等人离开大寨。

离了寨子,祝青叶大大地出了一口气“哎哟”

祝青君问道“怎么了”

青叶道“不知道为什么,刚来的时候还好,就这两天,心头跟压了块石头似的。如今离开了这大寨,忽然觉得一身轻松了。”

花姐道“有事儿积在心里就是这样,走吧。”

她们也有骑马的,也有骑驴骡的,后面还有二十名祝青君的土兵,一行也人几十人,浩浩荡荡,往下一个寨子里行走。甘县的路比其他几县落后些,因为是新附、百废待兴,抽丁不敷用,修路的事儿就略缓一点,因而大家走得并不算快。

长途无聊,也有土兵小声哼着歌,很快,青叶等人也小声哼唱起来,唱着山中风光、劳作辛苦之类。祝青君却非常的谨慎,仿佛路边树丛里随时会跳出个刺客似的。

祝缨没有阻止她,花姐见状不由担心,小声问祝缨“是不是有危险我们是不是拖累你这一程了下面要是容易让你分神,我就先不去太远了,免得添乱。”

祝缨道“没事。”

祝青君也忙凑过来说“没有危险的,不过是出行戒备而已。”

人并排,祝缨在最中间,祝青君与花姐一左一右,连胡师姐也被挤得落后了两个马身。胡师姐摸着腰间囊袋,在这里如果有个突发事件,倒不怕误伤。

花姐四下看看,继续小声地问“那两个刺客”

祝青君小心地看了祝缨一眼,说“我想查一查,不杀他们,也得知道他们的行踪。”

祝缨道“这就对了,现在不要动他们。”

“诶”

祝缨抬眼往西看了看,道“既然是必有一战,又岂有不作准备的道理练兵、抚民、囤粮之外也要有个说法。除了吊民伐罪,还要另外准备一个理由。他们从此老实度日就罢了,一旦有不轨之举,西卡窝藏刺杀我的刺客,我动手,不过份吧他们逃到哪儿,我就追杀到哪儿。”

花姐有点惊讶“你吊民伐罪不是已经够了吗”

祝缨道“因为要说服的是两种人。对咱们,吊民伐罪这个理由就够了。但是西卡家有姻亲,有盟友,他们也长了嘴。你公然说就是要释放奴隶、设州置县、抛开他们,他们是会心惊的太容易抱成一团,负隅顽抗、作困兽之斗。对这些人,私仇反而是个不错的理由,到时候只要有人信了,就能省咱们不少事儿,可以逐个击破了。青君。”

祝青君应声道“在”她把声音压得低低的。

“最后终究是靠拳头说话,现在不过是先把理由找好。勾心斗角、坑蒙拐骗真是再容易不过了。知道就行,别学,更不要把阴谋当成灵丹妙药,没意思。把心思放到带兵上。”

“是”

祝缨回头看了看,队伍的末尾还跟了几个商人,他们是从甘县进货的,这一批进的主要是盐。甘县也从盐场分得了一部分的平价盐,有关民生,祝缨一向是尽力照顾周到的。甘县新设,又是通过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有死伤、有损耗,盐作为一个重要的收入,祝缨多批了一点给甘县。卖出后的利润也可补充甘县开销。

他们用大竹筒盛着盐巴,放到驮马的背上,马颈上的铃铛一晃一晃地响,给枯燥炎热的山间带来一丝活气。

祝缨勒住马,马队还在往前行进,她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后面,与商贾们落在了一处。商人有点紧张倒不至于害怕,只是不明白她要干什么。

祝缨看了看他们身上的衣服,改了口用吉玛话问“第几次来进盐了呀”

商人震惊得眼睛瞪得滚圆

祝缨微笑着问道“数不清了么甘县应该没有那么多盐值得跑许多趟呀。”

商人回过神来,忙说“来了两次。”又夸祝缨吉玛话说得好。

祝缨笑道“也没有那么好,我见过的吉玛人还是少,只有一些商人会辛苦过来。路也不好走,旁人也不方便来。只知道你们会用生金买东西。还有什么别的有趣的东西吗我阿妈在家很无聊,我想给她买些有趣的东西。不是吉玛产的也行,你们从别处交易来的也可以,只要新鲜、不曾见过的。”

两人一搭一搭地接上了话,直到下一个寨子也没有停下来。到了寨子里,大家吃了晚饭,祝缨意犹未尽,祝青君安排休息、保卫等事项,花姐带着学生又给人看病去了,祝缨先不在寨子里转悠,而是又与吉玛商人聊上了。

这会儿功夫,她已经从商人口中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譬如“西卡家”与“吉玛家”就不是一个很准确的概念,人家不是能说是“家”,确切地说应该是“族”,下面又分几家,占地颇广。当年,山雀岳父他们小的时候,“獠人”与朝廷一战,这些人也有参与。只是因为位置的关系,没有像阿苏家山雀岳父他们那样与朝廷结怨大。

吉玛商人说漏了嘴,原来他们贩的盐,路过西卡家的时候也会分售一部分粗盐。除了盐,也还进些糖、酒之类不怎么产但是梧州及以及地区质量更好的东西。

祝缨只作不知道他说漏了嘴,接着跟他们聊“你们那儿除了生金、石炭还有什么物产有什么不一样的吃食吗”

到夜深要休息的时候,祝缨已经知道了,再往西,深山之中沿着河谷还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小块平原,也种庄稼。他们与西番是有联系的,时常换点对方的物产,也见过阿苏县与西番的贸易,赚点阿苏人路过的食宿钱。并且,他们也还往设法渡江,江的对岸是朝廷管辖的地方,那里有盐井。

“哦,那得有六、七百里外了吧”祝缨说,这个地方她也是知道的,只是交通十分的不方便。两岸的山也颇陡,又少有安全的渡口,水流湍急,江上也没有桥,仅止比塔朗家背后的那个崖岸强一点儿。从那里运盐,也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怪不得梧州有盐之后,会有商人将梧州当作一个重要的补充了。

吉玛商人还不觉,祝缨已经把话套得七七八八了,她也没有全信这些商人的,看着商人离开梧州地面,她依旧在自己境内的寨子里巡视。边境与西卡接壤,长住在这里的人更了解一些西卡、吉玛的情况,祝缨又巡回探问。

直至预定回程的时间到了,祝缨不得不动身返回。

祝缨这一次收获颇丰,只除了那个想向祝青君唱歌的年轻人没有遇到,这让祝缨有些遗憾。

祝青君没好气地说“一个闹腾的人,有什么好看的只怕您看了,也会嫌烦的。”

祝缨没有强求非见此人不可,故意对祝青君说“你这孩子我侦查敌情怎么了他现在不是个麻烦”

玩笑过了,又嘱咐祝青君“接下来你辛苦些,边境不能乱。等到咱们准备好了,好叫你一劳永逸,不再为这个人操心。”

祝青君才重新笑起来,痛快地答应道“好”

祝缨又说“与项乐少些争执,他长于庶务,又是府中老人,如果他没有明显的过错,你们之间有不协,会被指摘的是你。

他做了什么,你觉得不对,记下来,告诉我。既不要冲动与他起冲突,也不要忍气吞声地不说。面上要和气,心里更要分得清是非。嗯”

祝青君笑着点头,又有些不舍,在祝缨的身边,她总是能够身心放松的,虽然这位大人常有惊人之举,但也着实可靠。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里,回到了家点一盏灯、在火塘里添了柴,吊起一锅肉汤,墙是严实不透风的、屋顶是盖着厚瓦茅草一滴雨也不漏的,安心。

祝缨揉揉她的头,说“我不能离开府里太久,府里也还有事,等秋收完了,我要再抽一个月的功夫,趁着天没有凉透,去西卡、吉玛两处稍稍转上一转,探探虚实。明年春天,春耕之后,再深入一趟”

祝青君不笑了,她跳了起来才说可靠呢这就来惊人之举了

祝缨仍然含笑摸她的头,微微用力把倒霉孩子脑袋给按住了“我只告诉你,回家也只告诉你老师和阿婆哟。”

祝青君的手按到了刀柄上

祝缨扬长而去。

祝缨途中仍然到甘县的县城看望了一下大寨中的人,见磕破了头的小男孩儿留了个疤,说话、走路看着脑子没坏,也便放心。只可惜那位生病的老婆婆却是病死了,祝缨又拿出两串钱来,权作奠仪。

项乐这一个月也没闲着,暗中察访,也让他查出了一些端倪。却是兄妹俩又逃回寨中,寨中昔年受到老巫师照顾的人哭诉,道是逃出去后也是孤苦无依,想了想,还是回来生活了。受托之人不疑有他,收留他们住了下来。

原本,这与祝缨也没有关系的,上面的“贵人”自有城池营寨,一年也没往这边来一次。艺甘家也没个文字记述,甘县在统计人口土地,兄妹俩过来之后上个籍簿,就算正式落户了。

哪知,祝缨来了,赶巧了。

项乐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派人留意这一家,暂时按兵不动。预备那对兄妹只要再过来,又或者这家有什么异动,就立时动手。

“免教再生祸患。”

祝缨心道,那又怎么样呢只要甘县的人越过越好,又许奴隶除掉枷镣、可以耕田谋生,西卡、吉玛必有容忍不下的时候。打是一定会打的。可惜项乐如今却是只想经营甘县。

祝缨也不点破,只是说“我既说过了,就没有不算数的道理,他们不伤人,咱们也不伤他们。要言而有信。商君变法,始自徙木立信。两个刺客,比起大业不值一提。”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但项乐狠了狠心,还是说“是。我一定会盯紧他们,不会坏了大人的好事的。”

祝缨巡视一周,在第十天赶回了祝县。

路过了一片水田。

此时,艺甘洞主已成云烟,遗留下的废弃大寨及周边平坦的空地就变得安全了起来。祝缨下令,将大寨修整,拆掉低矮腐坏的建筑,将仍然保留比较完好的大屋墙体加以利用,又修成一片不错的房舍。周边的平地原本就是耕地,离水源也近,也有简单的沟渠灌溉。稍加用心,不出两年就又能出一片良田。

她路过的就是这一片田。

绿油油的,很是喜人。

别业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眼看一代人就要成年,多出这一片土地,对于繁衍出的人口是很有好处的。

田中劳作的的农夫农妇直起腰的时候看到了她,有大声喊叫的,也有捶着腰笑的,祝缨也在马上对他们挥手。

一路打招呼到山城,从城门到府里,不时有人叫她,祝缨也一路挥手,直到家里。她先跳下马,将缰绳给了府内随从,快走几步向花姐伸出了手,将花姐从马上抱下来。

花姐道“哎哟,回家喽”

祝缨抬手将她鬓边一缕灰发拢到耳后,不动声色地道“嗯,回来。”

两人牵着手进府,里面正热闹,几个少男少女在玩儿,一边一队,打得热火朝天。

花姐道“那不是江珍江宝么哎赵霁那另外那个孩子是谁”

赵霁是赵苏的儿子,江珍、江宝是二江收养的双胞胎,另外还有两个男孩子,却是面生。

项渔与林风跑了出来,项渔道“老四,你不许顽皮”

这一个却是他的胞弟,项大郎的小儿子。林风也揪住另一个穿着塔朗家服色的男孩儿的后领子把他提了起来“你小子,错子眼不见就淘气看我不打你”

“舅”男孩儿发出尖叫四肢乱舞,像只被捏着壳子提到了半空的小乌龟。

好么,热闹了

祝缨问江珍“你们与他们怎么玩到一起的”

江珍姐妹俩年纪比这些男孩子要略大一点,且她们平日都在上学,此时出现在这里就很奇怪了。

江珍上前一抱拳“姥您回来了哦,他们有事,娘和姨就把我们带来,说一起玩儿的呢。”

林风解释道“这小子,是他阿爸送来上学的。阿发跟着您长进了,他阿爸就说,把人送过来也学点好的。”

项渔的弟弟就更简单了,项安不打算嫁人,家里寻思是不是给她过继一个嗣子,先送个来看看投不投缘。

祝缨揪着赵霁头上小冠的垂缨,问道“你爹呢”

赵霁仰着头,笑着说“跟阿婆在后面说话,我娘和江娘子她们都在呢。”

祝缨提起了他“走,瞧瞧去。”

“你还知道回家。”张仙姑嗔了一句。

祁娘子则让儿子赶紧下来,嫌他外面鬼混了一身土,把祝缨的衣服都给沾脏了。

张仙姑一手一个,问祝缨和花姐累不累。

场面热闹得紧。

祝缨道“我已经回来了,咱们就消消停停地,一件一件地办,来,该换衣裳的换衣裳。一会儿一道吃个饭,都来。”

二江等都答应了下来。

很快,祝缨收束停当,赵苏又来汇报一个月来的情况,祝缨也向他交了要吞并西卡家的底。

赵苏大喜“我就知道,必有一战”

祝缨道“不是现在,要甘县稳固才好。怎么也要两年。再者,不是打了就完了的,打完之后如何治理才是难点。咱们的学校,还是太简陋了。手上可用的人才也还是太少了。虽然补了些学生,但是再开一县,是凿空,所需人手也不少。这两年也要加紧培养。不但西卡要用,以后吉玛也要用。我是要直抵西番的,这么大一片地方,要人”

“是只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时半会儿,响应的人不会多。”赵苏飞快地思考。

祝缨道“正式开科考吧”

“诶即使这样,山外人进山为官也都要思量的。”

“不限男女,”祝缨说,“考取的人,先试用,合用了,再留下来,我为她向朝廷请封。不是现在,发出消息去,今年她们复习,明年春暖花开,春耕完了,开科取士,我亲自主持。”

赵苏有点惊愕,想了一下,又说“虽与朝廷不同,倒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哼,”祝缨轻笑一声,“朝廷朝廷可没有这样的主考官呢,丞相主考,什么成色”

赵苏也笑了,人么,可用就成。

张仙姑又走了过来“吃饭啦,都不饿么快着些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