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61.巡回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61.巡回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几个人大恼, 鼓得鼓、炸得炸,祝缨这个当事人却一点生气的样子也没有,表情甚至带了一点点的戏谑。她亲自动手, 将鼓得圆圆的巫仁与炸得头发毛了的苏喆统统赶了出去。

张仙姑在旁边的房间听到愤怒的声音,把房门拉开一道缝儿,小心地偷窥,却只看到几个人被赶了出来。祝缨将苏鸣鸾与那个小伙子留了下来“外面会馆情形如何我先前问过你们, 有没有受到磋磨,你们也不说。我料定必不会这么顺利的,趁早说出来, 不要等麻烦变大了再费力气。”

小伙子看了苏鸣鸾一眼,苏鸣鸾点了点头,小伙子道“是有一些刁难”

以前祝缨在朝廷的时候, 梧州会馆是比较得照顾的, 如今她回来, 以往的照顾没有了, 麻烦也就出现了。普通商贾遇到这些事,也只有认倒霉, 倔强头铁想讨个公道的,多半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咱们也都付钱了事。”小伙子说。

除了钱财上的损失, 一些其他方面的歧视也是有的。

祝缨一一记在心上,不时问两句“某地的某知府知不知道他也不管么”之类的。

苏鸣鸾拿起剪刀, 将桌上的烛芯剪了,边说“说得差不多了, 姥也该休息啦。这些事也不在一时么,等您回到府里,咱们再细商议。眼下您还有一件大事要做, 明天还要去盐场。”

祝缨道“好。”

苏鸣鸾带着小伙子离开了,祝缨没有马上睡,而是取了纸笔,写了几页纸,分装到两个信封里。

次日起身,人人装束停当,花姐对祝缨道“我陪干娘回家,家里不用惦记,倒是你”

“我看完盐场就回,也要到秋收了。朝廷的面子是要给的,租赋缴得少也要缴,这个事儿我得亲自回去安排。”

那就是秋收开始的前后回家了张仙姑心里稍宽,对祝缨道“路上小心。”

“哎。”祝缨答应了,将两个信封递给了苏鸣鸾。

当下,祝缨等人往南、张仙姑一行往北,都从阿苏家的大寨出发。苏喆心中十分好奇,走不半炷香的功夫,她就鞭马上前,故意带一点让所有人都看出来的作戏的谄媚笑容道“姥”

祝缨哆嗦了一下,摸摸胳膊“干嘛说人话。”

苏喆大声笑了起来,惊起林中飞鸟,她又咳嗽两声,才用正常的语调说“姥,您给我阿妈的是什么呀”

祝缨看了她一眼“想知道”

连巫仁、路丹青都竖起了耳朵。

祝缨道“一些地方官的把柄、不法的证据罢了。”

巫仁心道不愧是姥。

苏喆却要刨根问底,她惊讶极了“您能知道他们的罪证丞相这么厉害的吗那个”

她有一点混乱,突然觉得一个帝国的丞相,或许比她意识中的更加高深莫测。

祝缨道“早先在大理寺的时候就知道,那时候牵扯一发而动全身,又要顾忌这个、又要顾忌那个,再看不惯,说出来无用也就不如不说,以免打草惊蛇。现在,呵呵。”

大理寺专门有一间屋子放这些东西,别人她不知道,但是她在大理寺的时候,是少不得翻阅这些东西的。她从评事做起,一路做到大理寺卿,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大理寺就没有她不该知道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党争”的时候尤其的有用。只不过以前有种种掣肘,不得扫清。如今她离开朝廷了,这些案件把柄如果现在不用,过个十年二十的,大部分的价值也就消散得差不多了。

正好,梧州草创、正在扩张,不能让朝廷中有的人给自己添乱。要用就趁早,好好利用,免得朝廷给自己找麻烦,自己也能有精力干正事。也因此,她这些日子不时闹出点动静来,并不惧怕朝廷。朝廷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对付人,祝缨有的是办法。

那一边,苏鸣鸾拆开了信封一看,一封里是昨晚说的某知府昔年犯法的证据,另一封却是写给京城郝大方的信,让他帮忙照看一下京城的梧州会馆。

第一封信里,祝缨还注明了,不要拿着这玩艺儿就去衙门告状,这样成功的几率很低,要做两件事,先礼后兵,先敲打,他要不听,就绕个弯子,装成被人偶然间发现的证据,再暗中散布流言、推波助澜,让这事儿闹大,不好掩盖。

第二封信就简单了,郝大方与祝缨是金钱方面的往来,将钱的话题讲得明白就行。

苏鸣鸾心下叹服,拿着两封信,让人把县中识文解字的男女集合起来,宣布“咱们县里秋后也先考一考试,学校里选出十个人来,我送你们去北山府里考试都要争气”

“是”

苏鸣鸾提着信,自去布置不提。

却说,祝缨等人一行往盐场去,这一片都在阿苏县的境内,苏喆自告奋勇“这路我走过两次呢我来引路。”

路丹青就嘲笑她“这里就一条驿路。”

“这条路今年补路还是我主持的呢”苏喆场起了下巴。又絮絮地说着原来是有路的,但是都不太好,她重新取直、翻新了沿途的四处驿站。

她们一路上又遇到一队送盐往外的车,祝缨跳下马来,将马、车、人都打是了一番,再与押运的土兵说话。这些土兵中有认得她的,叫一声“大人”也有跟着苏喆混叫“姥”的。他们一部分是别业土兵,一部分是阿苏家的卫兵。

祝缨又问了他们些详情,诸如一次运多少盐、频率、辛苦不辛苦、安全不安全、都送到哪儿、如何交割等等。

土兵解答了之后,祝缨请他们喝茶吃饭梧州的制度有一部分是借鉴的朝廷成规。土兵押送盐算公务,也有配给。但是普通的土兵配给规格并不高,祝缨笑眯眯地给他们加了菜。在他们吃得开怀的时候,突然问道“有人在中间揩油的吧”

“噗”一个小兵一口饭喷了出去

祝缨仍然笑眯眯地“来,咱们仔细聊一聊。”

与她聊天要耗时间,祝缨临别的时候写了个条子给了为首的小头领“拿着这个去,不算你们失职。”

苏喆等人也听到了刚才土兵们的话,中饱私囊这种事是不可避免的。祝缨自己从大理寺开始,也少不得干一些类似的勾当、孝敬上官、补贴一点家用。苏喆却有些担心,她小声地对祝缨说“哪、哪里不免都有一些偷奸耍滑的人,盐场在我们家,我们有失察之过。这一回过去,一定严办。”

路丹青、巫仁更单纯一点,已经开始气愤了。

祝缨道“莫急,先看看灶户。”

“诶”

“种田,农夫农妇是根本,煮盐,灶户是根本。不伤根本,怎么都好说,如果瞒上欺下,呵呵。”

苏喆摇头道“不对,如果只瞒上、不欺下,岂不是更糟糕我以前看她是个好人,没想到这样奸诈”

路丹青道“怎么会哦”

只有巫仁还懵着,祝缨叹息一声“走吧。”

一行人到了盐场,分管盐场的是个十上下的女子,皮肤黝黑,五官端正,个头虽然不高,整个人却透着点精明强干的味道。她一身蓝衣绣着红花,行动起来腕间五、六支银镯子叮当作响。

上前先认出苏喆,叫一声“小妹。”她还是阿苏家的族人。

苏喆的表情不太好,板着脸给她介绍了祝缨等人,又对祝缨说“她叫孔雀。”

孔雀对祝缨热情地叫了一声“姥”又自称也曾到学校学习过,不过那个时候祝缨已经不在梧州了。

祝缨点点头,四下张望,道“不错。”

孔雀先带她们去安置,在这里,她有一处两进院落,都腾出来给祝缨等人居住,祝缨问道“那你住哪儿”

孔雀微笑道“那边有客房,偶尔也有商人过来,就住那里,家具被褥一应俱全的。”

祝缨不再推辞,苏喆却悄悄把孔雀拉到一边,低声询问“你都干了什么”

孔雀微讶“什么”

苏喆冷笑一声“你就装吧。”不再多问。

待祝缨等人都安顿下来,苏喆亲自打头,要查盐场的账目。查账这个事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没有祝缨发话,巫仁是不会动的,苏喆眼巴巴地瞅着祝缨,祝缨道“先看一看盐场。”

她看到了一大片各色的盐田,实是此生第一次见到的景致。海水被依次放到一块一块的长方形的浅池里,形成不同的颜色。不远处有一排房屋,烟囱里向外冒着烟。一些粗盐就简单地堆放在露天。

孔雀介绍道“这些是粗盐,有泥沙。想要好盐,还要将它溶了,滤去泥沙,再熬煮。精盐放在那边的库房。”

祝缨巡视完了,孔雀又主动奉上了账簿,库房的门也没锁,随便怎么查。祝缨对巫仁点了点头,巫仁顿时来了精神,一路长途看风景,累一点她不介意,一旦到了有生人的地方,巫仁浑身不得劲儿。苏喆又因自家族人孔雀办事被告了状,正不自在,巫仁最怕这种人情世故。

一听有活干,巫仁仿佛解脱了一般,上前就接过了账簿。

她不但会盘账,盘库也懂一些。祝缨等人就在盐场住下,祝缨又与灶户聊天。起初,灶户们嘴也严,只会见面磕头、当面头问好奉承。祝缨住了天,从这里的小孩儿、妇女起,慢慢让灶户放下戒心,灶户方才稀里糊涂地愿意与她说话了。说话的时候仍然警惕,祝缨少不得拿出坑蒙拐骗的手段,从关心他们的家庭入手,渐渐令人放下戒心。

这里有不少灶户是祝缨从盐州设法弄过来的,众人知道她是谁,却还不知道她是个女人。分明之后也都惊诧“大人竟然是女郎”

祝缨道“是男是女,有什么要紧看看那位孔雀娘子,做事难道不周全吗”

灶户们倒夸奖孔雀“不作践人,又会做事,也会想。咱们如今煮盐,可比以产方便多了,产盐也多。”

“哦怎么说真的假的我知道她能干,可这煮盐她也会”

老灶户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开始给祝缨讲制盐,制盐这个事儿祝缨想了小二十年,怎么会不知道大致的流程它的原料几乎是无穷的,就是海水,但是熬煮是要柴、要锅的,耗费也比较大。

老灶户却说,孔雀改进了晒盐法,当然,这也与本地的气候有关,又热,下雨也很规律、雨水并不算多。先晒,成了浓卤,又或者结晶成粗盐,再精制。

如此一来,柴、锅的消耗少,主要原因海水不花钱,就会多产。祝缨弄明白了个大致情况,对灶户又夸了几句孔雀,才不动声色地离开了。

回到住处,巫仁也算出结果来了账面没有问题。

巫仁松了一口气,没有问题是最好的。

祝缨却笑着看孔雀“你改进了制盐法,很能干呀。”

孔雀跪下道“您不在的时候,五县也不是全是一心的。如今您回来了,大伙儿也还是各干各的。这片地是您给阿苏家的,我们都承您的情,您有吩咐,咱们为您做事再不的怨。可是要让他们也坐享其利,分给他们的盐,他们也没照您说的做,反转手倒卖,与其给他们,这多产的盐,不如我自己去卖”

苏喆低声喝道“你也不该私自行事。”

孔雀看了她一眼,没吭气。

祝缨道“既然已经说了,就痛快一点吧。”

孔雀于是原原本本,说了自己如何被派到盐场、兢兢业业,钻研技艺,提高了产量。祝缨对所有人都不错,这个她们也没得挑剔,也按照份额,给各县分盐。可是很讨厌的一点就是,产量增加了,各县就要求按比例多给,给的他们也不分给普通百姓,就昧下来转卖高价。

孔雀本人年纪不大不小的,苏喆当年的小侍女都还能记塔朗家的仇,孔雀家也与其余几县祖上有点冤仇。忘,是不可能全部忘的,对方做个好人,她还能忍,不做好人,她就做假账了。

也不能说是假账,就是一本账今年用、明年用,增产不报或者少报。祝缨回来之后,她还报了点增产算作是对这位大人的敬意。甘县后来的盐,也是出自于此。

孔雀说完,昂着头,道“大人,寨子里有孤寡小孩儿,旁人也会接济。可没有接济好吃懒做的道理谁能干,也不是该死的请大人明鉴梧州的规矩,该改一改了。”

苏喆道“你”

祝缨摆了摆手,对孔雀道“把你那本实账拿来我看吧。”

“是。”

孔雀交了实账,祝缨交给巫仁去核,却对孔雀道“以前是我没回来,许多事并不能及时去管,如今我来了,有什么想法、什么委屈,都可以对我讲。下不为例。”

“是。”

“这账,今年你还照着这一本交,”她晃了晃那本假账,又指指巫仁拿着的那一本,“过年的时候,你到府里来,咱们议一议明年的事。”

孔雀瞬间放松了下来“是”

祝缨没有马上处罚她,而是说“这次放过你,不知道对你是好是坏。就此消除隔阂,以后都踏实用心是好。要是以为我好说话,从此恣意妄为,也不是你的福气。”

孔雀低下了头,跪了下来“我、我谨记大人教诲”

祝缨薅住了苏喆“行了,甭瞪眼了,咱们在这儿够久了,该回去收庄稼了。”

离了盐场,祝缨才对苏喆道“你回来也有一年了,可也没弄明白这里的事呀,给你个差使,不惊动她们,弄明白了。我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苏喆道“是”

“记着,不许惊动她们。”

苏喆深呼吸“是。”

虽然盐场有一点小事故,但此事非彼事,损公肥私是有的,好像又没有什么损失一般。一行人的心情还不算差。

她们先回阿苏家大寨,苏喆留下,祝缨再返回山城。

便在阿苏寨,苏鸣鸾又告诉她一个消息“府里送来了消息,有人前来投效,表哥请您早日回去主持大局呢。”

祝缨惊讶地问“投效”

“是,号称名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