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64.学生 敛翼待时。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64.学生 敛翼待时。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花姐是个温柔而守信的人, 既说了要为苏喆探问,当晚就要给苏喆一个答复。这个答复也不能算是谎话,却有一点点隐瞒的成份, 为此, 花姐回房对着镜子演练了一下表情。

练了三遍, 觉得可以了, 正要出门找苏喆,苏喆接着了祝青君, 两个姑娘一同来看花姐。

花姐问祝青君“见过你老师了吗”

祝青君笑道“见过大人了, 您也是我老师。”

花姐看看她身上, 道“去换身衣裳, 给你准备了新鞋子,那个穿着舒服。”

“我初一再穿。”

“初一有初一的。”

祝青君留意到苏喆不说话也不走,顺着花姐的话道“那我去换了。小妹,你”

“我陪姑姑说话。”

祝青君转身离开,花姐向苏喆转达了祝缨的意思。

苏喆听后卸下心头大石,笑道“谢谢姑姑。”

花姐道“她一向待你们不薄, 不会苛责的。”

苏喆摇头道“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怕家里因为忧惧再犯更大的错。本来处得好好的,何苦因为一件不大的事情,一步错、步步错姥一向有信誉,她既有话,我也可以让家里放心,从此消去芥蒂, 依旧好好过活。只是要姥去做恶人,来与舅公他们斗法了。”

花姐道“她呀,看起来一生顺遂、人人羡慕, 我却知道她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做得辛苦,才能看起来轻松惬意。就是令堂与你,外人看起来又何尝不觉得你们志得意满、风光无限可其中的难处,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呢”

一席话说得苏喆心里又温暖又酸涩,对花姐道“我去同阿妈说。”语毕,逃也似地离开了。

从后宅走回客房,苏喆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推开门,对孔雀点了点头,苏喆已经能正常的说话了。

苏鸣鸾问道“怎么了”

苏喆道“姥不会继续追究的,我央姑姑问的。”

苏鸣鸾道“是她问的,那就差不多了。”

苏喆道“我知道现在我说什么也都是马后炮,不过,从此以后收收心吧。姥是丞相,多少手段只是不用,又不是不用,更不是不敢。只不过没有惹急了她罢了。”

孔雀道“是我的错。”

苏鸣鸾摆了摆手,道“此一时彼一时,姥在,是一种做法,不在,又是一种做法。咱们出力得多,其他几家凭空白占,就是不行。你记着,咱们与姥的身份不一样,姥可以宽容,咱们不行”

苏喆道“我懂。那接下来呢阿妈想怎么做”

“再看一看吧。”

苏喆道“梧州眼下这般,说一盘散沙是冤枉了,要说众志成城也是胡扯,又偏僻又穷困,想要不被欺负,就得一心听一个有能为的人的话。我在京城这些年看着,朝廷里面傻子可也不少,却总是能镇压四方,就因为集天下之力。只有整个梧州好了,咱们才能一起好。”

苏鸣鸾道“你这格局是有了。”

苏喆一笑。

苏鸣鸾道“依旧糊涂梧州要好,自家也不能坏了自家不好,你拿什么立足这两条,哪一条都不能短了。”

苏喆道“出多少力、领多少赏,要想在梧州执事,就不能同舅公他们一样。”

苏鸣鸾道“哪个要你同他们一样来的我只要你别把底都交出去姥是好,公正,然后呢我与她年纪相仿,你已经是下一代了我有你,姥有谁你怎么与接掌她基业的人相处还是说,你看着那个能够镇压四方的朝廷,会派一个好人来管梧州”

“这”

苏鸣鸾道“慢慢想,但这件事不可马上就问姥这样的事,不要轻易说出口。就像皇帝立太子,皇帝有几个儿子摆在前面,姥没有孩子。还是你要去争这个位子”

苏喆木木怔怔地,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苏鸣鸾叹了口气,道“你慢慢想。再过几年,我恐怕也要找个机会向她提上一提了。”

苏喆本是为了宽心而来,不想与盐场而生的芥蒂相比,亲娘又反手给了她一个更堵心的问题让她去思考。

苏鸣鸾倒淡定“洗洗睡吧,又不是这一天能解决的事儿。”

苏喆将这份心事压到了心底,又带到了第二天。偏偏第二天离新年更近了,山城更热闹了山下又来人了。

临近新年,除了五县的县令头人们,山外的士绅们也提前进山拜年来了。自去年拜年之后,祝缨人不往山外去,吉远府的士绅却偶有借贸易之名进山拜访的。

苏喆看着这眼前的热闹,心情愈发的坏了。祝青君见了,问道“怎么了”

苏喆道“一个个的,姥才回来的时候,看他们迎接的样子,还算有良心。这才多久呢就心怀鬼胎,想要占便宜了。”

说着说着,忽然觉得这山中头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顿时有些索然无味。她不是一个单纯无知的少女,于权谋、心机也颇有一点涉猎,只是之前心机城府都是用来观察、应付别人,如今自己、祝缨、母亲等都搅在了一起,顿时不是滋味了起来。

祝青君倒看得开“人不都是这样么能有心迎接,已是不错啦,只不过人吃五谷杂粮,人间烟火,又怎么会只有温馨烧火的柴谁去打是自愿的还是被逼的打柴的人烤不烤得上火会不会累会不会在山上跌伤了、遇到野兽被吃了咱们只凭自己的心。”

苏喆有些感慨地说“我真羡慕你啊”

祝青君有些奇怪地看着这个头人的女儿、未来的头人,实在不知道自己一个奴隶出身的,有什么值得她羡慕的。若说在北地、西陲,祝缨还顾及苏喆的安全不让她涉险,回到梧州之后,苏喆也有了施展的机会。

苏喆想的却是,祝青君是不需要去平衡本家与梧州关系的。

两人窃窃私语,那一边,拜早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士绅们又献上了礼物,路丹青接了礼单递给祝缨,又退到了一边。趁别人不注意,也溜了过来,小声说“看见了吗礼物比去年还要丰厚。”

“咦”

“我摸过单子了,纸比去年多。早起出去,看到箱子也比以前的多。”

苏喆低声道“姥一回来,甘县就被纳入囊中,这些人,也是看人下菜碟呢。即使是姥,偏安一隅与开拓得到的孝敬也不一样呢。”哎呀,又想起来头人们也差不多是这样,她更心烦了。

路丹青道“人可真是奇怪的东西。”

女孩子们小声叽咕,说着奇霞语,不时往上首瞥一眼。忽然,祝青君碰了碰两人“哎,有情况。”

三人一同看上去,只听祝缨问“阿同还好吗”

顾翁恭敬地道“常思念大人。”

祝青君撇撇嘴,又听几个士绅也附和,说他们家的子弟也写信回家,让家人代为致意。这多出来的礼物,既有士绅们见风给涨的,也有这些子弟托人捎带回来的。因此才显得格外的丰厚。

顾翁又奉上了一封厚厚的书信,路丹青中跑了过去,伸手要接,顾翁看了她一眼,路丹青与他瞪眼,顾翁败下阵来,将信放到了她的手上。路丹青再将信拿给祝缨。

祝缨接了信,也不当面拆,又问了顾翁家中情形,得知那位老顾翁依旧是病体支离,又是一番慰问。赵苏去京城了,赵娘子夫妻二人充当了一个圆场的角色,道是新年必有新气象,不必伤感。

众人才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祝缨设宴款待众人。

待到宴散,祝缨要回书房处理事务,苏鸣鸾与孔雀又来找她说话。

祝缨将裁纸刀放回了桌上,道“坐。怎么”

苏鸣鸾道“是为盐场的事。姥说要派一个人帮帮孔雀,不知是谁也好趁如今孔雀也在,好同他讲一讲盐场的事,过完年,她就要回盐场去了。”

祝缨想了一下,道“就明月、明珠她们两个再带几个学徒吧。青叶,把她们请过来。”

须臾,两个明来了,都是年轻姑娘,长得端正,在祝缨面前乖巧可爱。

祝缨道“要派你们的差了。过完年,你们就随你们这位孔雀姐姐去盐场帮忙。小妹,你看她们怎么样”

两人忙看向苏鸣鸾,向她点头致意。

明月、明珠看着都是“明”字辈的,却又不是一个来历,俩姑娘都跟着姓祝,明月是山间逃亡家的孩子,名字倒是父母起的,然后全家都改姓祝了。明珠则是索宁家的奴隶,原本的名字居然是也是“石头”,这在祝家算忌讳,祝缨就给她起了这个新名字。

两人都是入选了祝府的随从,也曾随死了的祁泰学过些算术管账,也曾跟着侯五比划一手拳脚。虽不似苏喆、祝青君这般被祝缨、花姐放在身边随时指导,也是伶俐姑娘。

祝缨手下缺人手,俩姑娘虽然才二十出头,已经开始带学徒了。

苏鸣鸾心道姥的心腹我都熟悉,她二人以前并不受重用,可见姥对我也是留了余地的。

当下痛快地答应了。

二人又与苏鸣鸾行礼,再向孔雀致意。

孔雀道“我一定与她们好好相处。”

祝缨道“好了,这几天你们先好好处一处,熟了才好做事。”

几人应下,告辞而去。

祝缨抬手拿起信拆了,信是顾同写的,内容也很有趣。顾同先是问好,恭喜祝缨又下一县。接着写了京城、朝廷的情况,就是毫无新意地腐朽着,你贪我了贪,你坑我、我坑你。此外又衍生出另一种物种他不贪,甚至很清廉,就是纯粹的无能。本身品德算是高洁,没有任何小辫子,就是干不了人事儿,耽误了多少正事。

陈萌还算稳重,王叔亮、姚辰英等人也在尽力弥补。这些日子,仕林对祝缨颇有微词,京城也知道了祝缨要开科取仕的事,冼敬等人推动了科考验核身份,这个改动估计很快就要见邸报了。

啰嗦了一堆之后,顾同又进入了正题,先是说卓珏入京公干,两人碰了面,卓珏那位族叔卓宇也到京了,三人凑成了一局。席间,三人说了许多,一则为南士们的前路感到担忧,二则为祝缨的未来感到迷茫,同时询问祝缨有无需要效力的地方

顾同觉得卓氏叔侄很早就与许多南士保持着联系,二人的态度也能表明一些问题,故而不敢隐瞒,写信来请示祝缨,该怎么回答

祝缨将信装了回去,塞回抽屉,取了张纸,写了四个字敛翼待时。南士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她也还不清楚,可不想贸然行动,又或者请他们到梧州来兴风作浪。

写完这四个字,祝缨又拿出另外一封信,对这封信,祝缨就更认真了一些。信是祝炼写的,随着年礼一道送来的,询问祝缨,是不是缺人手如果梧州有需要,他可以辞官回来帮忙的,在哪儿都是干,梧州他也是熟悉的,且有经验,他的手下也有几个可用之人。

事情的起因,也还是那道“求贤令”,布告一出,消息不胫而走,祝炼那儿辗转打听到了有这么个事儿。彼时朝廷已经让祝缨别折腾了,祝缨也从善如流停止了宣传。有人便向祝炼求证。祝炼能过会馆将此事求证,深信这是祝缨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祝缨么,他老师,手边逮着谁就用谁。很符合祝炼与之相处的经验。然后又是仕林对祝缨的恶评,祝炼听着耳朵都疼了。

因此有了这么一封信。

祝缨看着信纸,好一阵儿,才写了一封短笺家里人很想你,回来吧。

两封薄信,一封发回,另一封在士绅们辞行的时候交给了顾翁,祝缨安心过了一个新年。因陆续有人赶到福禄县打听考试的事,祝缨派祁娘子、周娓等人下山,住在福禄县里接人。

到得来年二月中旬,一是准备收宿麦、二是准备接下来春耕的时候,赵苏回来了。

祝缨笑道“这下好了,可以有人帮我准备考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