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67.现实 跑路还是很快的。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67.现实 跑路还是很快的。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建城

无论是没有离开过梧州的祝青叶, 还是已经“见过世面”的祝青君与路丹青都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祝缨想要在这里建一座城。

祝青叶略懵懂些,祝青君、路丹青则是经过事的,尤其祝青君, 与项乐合作管理甘县,一个还算现成的摊子就有许多的麻烦,何况从这一片什么也没有的地方上起一座城呢

建一座城是很困难的, 眼前这片地方还不归她们已经是最小的问题了,拿下这片地方之后,才是问题的开始。建城需要人口,初建的时候最好使用大量的壮劳力,同时需要建材、规划、施工的粮食供应等等。这其中最难的是对大量青壮的组织、调度。

建好之后,这个城不能空, 得住人, 人是要生活的。最起码的,要有吃喝。这些人也需要管理,同时还要维持最基本的秩序,能够让这许多的人可以比较安全地生活,同时还能约束这些人不逃亡。还要有土兵、有衙差等等人。

眼前这一片平原, 倒是比较适合耕种,也需要耕牛、种子、灌溉等等等等。

这还是在风调雨顺、没灾没祸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这一片会不会到了冬天就像北方一样的暴雪,又或者河水不定时发一发疯,把一年的辛苦都给洗个干净。

等闲是无人会想干正这么一件事的, 因为基本上干不成。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祝青君从腰间袋子里掏出小本子来,把“建新城”这条记下了。

如果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个人能干成这件事,也就是祝缨了。想不明白,就先记下来, 要么慢慢琢磨,要么就等后面应验。然后再分析总结。

这是祝青君的经验,也是祝缨身边的人普遍养成的习惯。路丹青等人也掏出小本子来记下了,同时随手写下几个词记下心中的疑问。祝青君还顺手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画了个简图,点了个点,标记地方。

收好地图,一行人冲下山去,此时他们携带的货物已经不太多。一行人走得比较快,下山之后祝缨几人就勒住马,随从中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年轻姑娘鞭马上前,道“姥,这里我们来过,走这边。他们有寨子的。”

西卡、吉玛都有商人到吉远府经商,也有商人到别业贸易,但祝缨都没有雇他们做向导,而是用了府中常与过往商人打交道的一对叔姪。他们曾出过远门,也会吉玛话与西卡话,还算合适。

在他们的带领下,祝缨等人当天晚外住进了一个寨子里这一片平原自然是有人居住的。不但有人住,还有有耕种。祝缨等人沿途见到了稻田,发现这里已经有了简单的灌溉用的沟渠,稻子长却不太如山外,连祝县这样的山间田地也不太如。

祝缨不由心痛白瞎了这么好的地

寨子里的人听说来了外地的商人,也都围过来看。祝缨也还拿着之前在西卡家的说辞“我阿爸前年死了,我才当家,要养家的,就出来看看买卖能做不,带了一点货试试,也探一探路。”

说着,就展示了一点样品,引来人围观。

她的吉玛话略带一点口音,与“才当家头回过来探路”的情况相符,倒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怀疑。只是小孩子们看着她们的佩刀有点移不开眼睛,也有人嘀咕,说她们的兵器比自家的要好。云云。

她们找了一处离外围的大房子,祝缨拿盐当报酬付的房费。房主一家七、八口人,衣着还算得体,却又不太光鲜。男主人不要盐“你有铜钱不”

祝缨有些诧异“你要铜钱为什么路上他们更想要些东西的。”

男主人道“你有针,给我三、五,不十根盐,我们这里却不太缺的,只有铜钱与生金,能换别的东西。”

祝缨数针给他“针可贵哩你要了针,我可就没有铜钱给你了。这路上,他们也不给我铜钱。”

家中女主人提着水瓮走了过来,一边倒水一边问“那你们拿东西换了什么”

祝缨她们的行李已经很少了,不像是卖了货的样子。祝缨道“与他们约好了,回程再取,省些脚力。他们还要我下回来再带更多的东西,也不昧我这一次的东西。”

说着,将针递了出去,又问“你们家哪来的盐哟要铜钱换什么呢”

女主人放下水瓮,收了针,十根、十根指头,很好数,然后一根根小心地别在一块手绢上,将手绢包好,才说“有盐井。”

祝缨与她聊开了,才知道他们隔壁的山中,沿着这条河的支流进去,同是吉玛族的另一大寨,有一处盐井。可惜产量不高,卖不太远。但是附近吃盐还算有保障。此外,还有西番商人,也会贩盐。

不过西番的盐商一般不往这边走,因为吉玛家的地盘颇大,跑过来贩盐不是太划算,西番商人通常是与他们西北的那一处大寨交易。他们寨子也会从大寨那里,再分销一些。

此处有两处食盐的来源,自然不会太在意盐。反而是钢针之类,虽然本地也产铁,但是技艺不高,更难得一些。

路丹青心中奇怪,她是在京城相府里呆过的,祝缨当年还做过户部尚书、征过西番,且与鸿胪寺颇有渊源,身边的人稍一留心,就能知道这西番缺茶又缺盐,对榷场的需求很迫切。一旦停了榷场,不但会着急,还有可能跳起来打人。朝廷也是,觉得西番不老实了,往往以取消或者减少贸易作要挟。

但看祝缨一脸平静,她也没有问出声她一个商人的随从,是不应该对西番有这样的了解的。

祝缨与房主做完了交易,又套了一些话,着重问本地人口、谷物亩产有多少、都怎么种等等。聊到饭熟,才要吃饭,头人家的管家又来,要祝缨等人带上货物去大屋。

祝缨抬手扒了一碗饭,一抹嘴,才带上些样品,与青君等人到了大屋。

头人家是见过世面的,虽然也对丝绸等物表示了喜爱,也没有将眼珠子粘到丝绸上摘不下来。头人往祝缨一行人身上多看了几眼之后,又向祝缨买针。祝缨都答应了,头人则以生金付账。管家拿出一小袋生金,祝青叶伸手要接,管家却飞快地将布袋收回。

青叶有点吃惊,管事却问了出来“你这跑腿的,这几个女子怎么卖”

“啊”

大意了,这一行人,除了祝缨是习惯了偏向男性的装束,其他女子一直没有女扮男装的需求,包括祝青君,离开西卡的地方之后也就穿回了原来的衣裳。祝缨待人还算不错,给吃给穿、吃得饱穿得好,男男女女在她身边,都挺滋润,看着也精神。看着都是不错的随从模样。

头人家就想问祝缨买几个奴隶。

祝缨马上反应过来,道“不卖,我往前走路还要靠她们呢。”

头人有些不快,道“我给你向导。”

祝缨摇头道“她们另有用处。”

头人对管家道“你对他说。”说完也不走,坐在那儿瞪着祝缨一行人。祝青君心头冒火,左手按在了刀柄上,右手却要攥住了路丹青路丹青一个头人的女儿,亲爹再不重视她也是头人家,气性极大。祝青君得防着她暴起当场杀了头人,不好脱身。

祝缨却看不同恼怒来,她与管家交涉许久“今天拿到大屋来的这些东西,我就没打算带回去,都留下来给头人,但人不能留。”

管家道“这些可比女子贵重,你能将这些留下,为什么不能将这些女人留下呢”

“我不但要往前走,还要回家呢回去的路,少了她们不行,头人给我的奴隶,恐怕不顶用。她们得陪我走完这一路。”

管家道“一个也不能留吗”

祝缨道“既然不能都留,把她们分开有些不忍心。这样,这些货,请头人看一看,有什么喜欢的,我下次捎回来,您现在付定金就成,下次我来,结尾款。我下次来,会带一队像她们这样的女子,但这次不行。”

头人突然动了一下,问道“你有多少女人像她们这样的吗怎么卖”

祝缨估算了一下,又问道“您想要多少”

“十二十个”

祝缨道“好我手上有更多,两百个、两千个也有的。不过,下次我再来的时候,人、物都不会白送了,您准备好代价。”

头人遗憾地看了看她腰间的长刀,又看了看她的身高,道“好吧。我要三十个。”

“可以。”

“不要老的,都要像她们这样的年纪,要干净整洁”

他提了许多的要求,祝缨道“不但干净得落,也都很懂事,我把她们都教得很好,她们什么事都做得、哪里都去得,也不抱怨苦、也不抱怨累。高兴了会唱歌,饿了会做饭,会织布做衣服,也会陪人说话聊天,都是顶顶好的姑娘。”

头人咧了咧嘴,道“好吧。”

祝缨也不收货,空着手带着祝青君等人离开了大屋。回到了住处,几个人再也忍不住了,跑到祝缨面前,压低了声音“姥这人太可恶了”

祝缨道“知道,知道。”

路丹青气个半死“姥,您答应了,有两百个、两千个人会过来,我要领一千人不踏平他的狗窝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祝青君道“别与我争。”

祝青叶也生气,却忍住了没说话,只跟着大家一起跪着,然后假假地掉两滴眼泪。

祝缨道“好了,回却我自有安排。今夜睡觉都警醒些,明天早上与这家人吃一样的东西,他们不吃的,你们也别动。只要寨门一开,咱们立时就走”

“好嘞”

答应完了,路丹青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姥,西番不是也缺盐么”

祝缨道“那要看是怎么缺的了。西番有盐池,也产盐,不过互市的盐便宜,他们愿意多进些。他们自己产的盐也往外卖。再说了唉,产盐的人凭什么要顾及到百姓能不能吃上盐呢”

路丹青顿悟,脸上一红,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路果,暗骂自己愚蠢。西番人卖盐,不正是与路果倒卖梧州盐是一个道理么

祝缨道“好了,休息去吧。”

次日一早,她们吃了早饭,也不再卖货,匆匆带上余下的一点货物上马离开,又往下一处走去。

如果能够站在极高的地方、以极佳的视力来看的话,这一片平原在地图上面积并不算大。然而天地宽广,人类何其渺小不要说沃野千里,人的目力所及,连十里也看不到,因而这一片平原在行人眼中就显得尤其的大。

祝缨这样到过北方大平原的人还罢了,从未离开过梧州的几个随从从最初的兴奋开朗,竟渐渐地生出了一丝畏惧之心来,紧紧地跟着马队,生怕掉队。

平原上的路显然没人用心修过,修过的路与天然踩出来的有明显的差别,但好在地势平坦,千百年来无数人用脚底也算踩出了一条路。路边不远处,不时有些田地,看起来打理得不太能让人满意。

走不多久,田地就消失了,只余大片的荒野。

又走一阵,又看到田地,她们就知道离下一个寨子很近了。田间,一个人挥着鞭子,却不是抽打牛马拉犁,而是惩罚着偷懒的奴隶。奴隶们即使在干着活,手脚也不得自由。

祝青叶看得气闷,祝青君只扫了一眼,又开始丈量距离,她用远处一座高山定标,慢慢与几个算术好些的不时停下来画个图。进入平原之后没多久,队伍里的大部分人都渐渐放弃了记路。

广袤的平原,与迷宫一样的深山,是两种不同的难题对她们而言,有时候山还好画一点。现在就只剩一个祝青君能画,一个祝缨能看得懂了。

她们并不顺着一条路笔直地走,不时地走上岔路,期间,她们又去过几个寨子。祝缨的规划,不但要去最大的寨子摸底,还要去所谓生金矿看看,对了,还有铁,顺便去隔壁看看盐井

最后,才是到最大的那个寨子里。田里的稻子、野地里的荒草在她们不断的行进中渐渐变了颜色,由浅绿而至深绿,又慢慢染上了点点的黄。

祝缨终于到了吉玛家最大的寨子外面,这处寨子外墙是石头,占地颇广,符合了“山中大平原”的气派。到得此时,祝缨也算摸清楚了,这片平原面积是无法与北地相比的,上面也散落着几个寨子,有一些人口。其中有一个寨子的位置还是她比较看好的,想建新城的。

这里也不查什么身份因为也没有什么户籍之类,里面的人却比其他寨子多,不时还能听到西番话,甚至一些不太标准的官话

它还有客栈祝缨等人找了个住处,包了个小院儿,此时她们身上的货物已经所剩无几了,地图倒是画得差不多了。祝青君等人为免麻烦,也都作了男子打扮,太阳将她们晒黑了好几层,路丹青的脸上微微有些爆皮。

货少了,祝缨也就不高调贩卖了,她带着祝青君等人出门,慢慢地看着这座城,祝青君一面记路、一面又估算着这里有多少人,真打起来需要怎么进攻才能减少损失

如是数日,也没有一个头人要叫她们去看货,反而是祝缨看到了一些西番人,竟还听到了有人说奇霞话。想来交通不畅,也只是相对,并不至于让人一点交流也没有的。

她瞄了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是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为防生事,她一声不吭,很快地钻进了人群里。

数日下来,祝缨与祝青君将大寨逛遍,祝缨正想是否见一见头人时,客栈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祝缨心头一动,快步走出房去,悄悄往声源处看去,忽地心头一动祝青君突然出现,手里揪着一个人

祝缨很快记起来,这是一个吉玛的商人之前她出巡的时候,顺捎带过,还跟人家打听了许多事儿这次之所以只用自己人,没有另聘向导,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之前打听过了。

祝青君道“姥,这个人鬼鬼祟祟,盯着咱们,不像好人”

祝缨指了指声源处,问那个商人道“是吗”

祝青君抽出刀来,毫不犹豫地往此人大腿上扎去这人吓得忙说“不怪我、不怪我我只是觉得像他认出来是大人,就说,要告诉头人”

祝缨道“撤笨重的东西都不要了”

她们如果只带上马和一点生金,跑路还是很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