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81.前行 “偏居一隅”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481.前行 “偏居一隅”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胡师姐的视线牢牢地锁在祝缨的左颊上, 那里,一道颇长的伤口已经结痂,长痂一小截一小截地脱落。新长出来的地方在面皮上略显凸起, 比附近的皮肤更光滑, 一小截一小截的分外显眼,与尚未脱落的黯淡的结痂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这要叫老夫人和大娘子见着了,不定得怎么心疼呢

胡师姐闷声不吭,祝缨接过了信,在胡师姐打量伤疤的时候她的心眼儿已经转了八百回,也不马上拆信,而是说“一路辛苦了,有事先安顿下来歇息够了再说吧。”

胡师姐道“我是来到您身边当差的, 没有自己就歇的道理, 我放好行李就来。”说着, 对身后的几个年轻人招招手。

这几个年轻人也都是祝县的,男女皆有, 都作精干打扮,打着绑腿、缠头佩刀、腰悬短弓, 腰间都携带着沉甸甸的囊袋。

祝缨叹了一口气“好。青叶, 你带他们去安置。”

祝青叶咧了咧嘴“好嘞”胡师姐是府里的老资格了,又是张仙姑派过来的, 必是自己的强援,这下可以一同劝说姥好好养伤了

她高高兴兴地给一行人安顿好了, 又与胡师姐带来的八个男女打招呼“你们也来了,可太好了咱们这儿正缺人手呢如今事多,哪哪儿都要人。”

几人与她也是个脸熟,都说“我们都是来听姥差遣的。”

祝青叶给他们分派了房舍, 看他们进房收拾了,才拉着胡师姐一通诉说。本以为胡师姐也会生气祝缨不爱惜自己,哪知胡师姐竟然是一脸平静,并无与她联手之意。

祝青叶道“您怎么不着急呢”

胡师姐道“我跟随大人快二十年了,她向来是心中有数的。从京城回来那么大的事儿,她都布置停当。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但你莫太心急,她的安排,总比咱们高明。”

祝青叶道“她高明是她,我心疼是我。”

胡师姐点了点头,继续沉默,将祝青叶噎住了。两人沉默地看着其他人安顿好,胡师姐道“咱们去当值吧。”

祝青叶无奈,还得与胡师姐合作,闷着头将一行人领到了祝缨暂住的地方。

祝缨正在看信。

张仙姑的字写得还是那么的大,极力将字迹写得工整,没有抱怨祝缨受伤了还在外面、瞒着她不告诉她之类,也没有写自己很担心等等。只作不经意,写“听说你受伤了”,然后每隔两段就写“照顾好自己啊”“胡娘子过去了,你们就个伴儿”之类。语句颠三倒四。

花姐的信比张仙姑好些,也没有责备祝缨,也略提一句“听说受伤了,药够不够青叶走的时候带的药也不知道用完了没有,天气更加炎热了,我又配了一些防暑、避瘴气的药,让青叶回来取一趟,前线的将士也需要呢”。

两封信无一字写着急,无一字埋怨,无一字表心意,却看得祝缨心头微沉。

她将两封信折好、装好,提笔开始写回信,她们给她写得是努力装无事,祝缨的信却写得毫无破绽。略写了点“设计埋伏”,然后就是写一点甘县的风土人情,写青君等人长成了,出兵顺利之类,与以往的任何一封家书没有区别。

信写好,再写手令给赵苏等人,都写好了,胡师姐与祝青叶也来了。

祝缨看着祝青叶的样子就知道这丫头又怄气了,先对她说“你老师来信啦,你回去接应一批药材。”

祝青叶听到花姐有话,忙问“那您呢”

胡师姐道“有我。”

祝缨也说“都结痂了,我就在这儿住着。”

祝青叶狐疑地看着她,祝缨道“小小年纪,哪儿来那么重的疑心”

“那也要您信誉好才行,您的信誉,现在很好吗”

胆子越来越大了祝缨不再废话“有差事给你这几份文书你带回去,这一份给赵苏,这一份给项安”

一一分派妥当,祝青叶接过了,看封皮上都写明了,也不怕会送岔,忙取了个匣子装了,最后把一封奏本给压在了上面,问道“咱们说好了,您不再涉险。”

祝缨笑骂道“怎么这么多废话这里哪里离得开我”

那就放心了,祝青叶抱着匣子道“我这就准备动身,我很快就会回来了”

祝缨听她后半句竟带了一点威胁,不由敲了敲桌子,祝青叶抱着匣子跑掉了。

胡师姐些时才叹了口气,祝缨道“本想让你在家里与她们一处的,没想到又要劳你过来。”

“您是所有人的依靠,”胡师姐语气平平地说,“什么事儿都要自己扛下来。纵不亲自动手,也随时准备着帮忙善后。”

祝缨的语气也十分的平和“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白得的,都得去拼。纵使父母之爱,我娘为了好好爱我,也要拼尽全力与别人撕咬。我不会让爱我的人没有依靠。”

胡师姐默默地躬一躬身,又安静地站到了祝缨的身后。

祝缨这才开始分派身边的人,跟在她身边的已经是第三批了。最早的一批在京城的时候已经被别业后续轮换过一回,如今有不少人已身有官吏之职,第二批跟随她从京城回到梧州,眼下正在各处实习当差,也有人有职务了。第三批就是身边跟着“西征”的。

祝缨身边的人无不识字、略懂算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祝缨便无顾忌,将前两批没有职事的调来,凑上身边的,继续沿着祝青君西进的路线派出去。

胡师姐带来的,这算是第四批,就替了这些人留在自己身边。只留一个祝彪,带这批新人。

分派好,胡师姐就提醒“该休息了。”

祝缨道“好,咱们出去转转。”

胡师姐道“先擦药。”不然祝青叶回来看着自己没照顾好人,自己脸上也无光。

祝青叶心里两头记挂,既想着回山城办事,又担心祝缨的身体,恨不得嗖一下回去,办好了事再嗖一下回来

她又记着祝缨的威胁,不敢让花姐等人担心,肚里编着谎话,还得帮着祝缨瞒一下张仙姑和花姐。

想事儿的时候路特别不经禁走,一路换马不换人,祝青叶以“加急”的速度,于入夜时赶回了山城。彼时城门已闭,她又花了些功夫才验明了身份、在城外军营林风、苏晟等人的帮助下才进入城中。

这一插曲将赵苏等人又惊动了,连同侯五,都在府中签押房等她他们都以为发生了什么急事。

赵苏板起脸,像是一言不合就要捅人“姥究竟如何营中有事”他目光有点阴沉地扫过苏晟、路丹青。

祝青叶忙说“我是来送信的。又要来接老师备下的伤药之类。来的前半程赶得急,天擦黑的时候一看还剩下二十里,就索性不在外面留宿了。”

说着,将匣子递给了赵苏。

赵苏将信将疑地打开,见是祝缨的笔迹,才稍稍放心,道“姥受伤了”

“是,我治的伤。传闻严重也是将计就计,姥如今由胡师傅守卫,我亲自将她的住处就安排在姥的隔壁。”

侯五道“那就好,老夫人也能放心了。”

祝青叶与路丹青等人交换了个眼色,他们都不敢说祝缨脸上受伤,可是祝缨终究是要回来的,一打照面,到时候场面会有多精彩,她们简直不敢想。

林风着急,询问“哥,姥让我去前线了吗”

赵苏道“你急什么等我看看。”

他推开林风的大头,坐在案后慢慢地看手令,看着看着,不由微笑“不愧是姥这可太好了”

如果不是听到祝缨受伤,他都要行文去问祝缨了山雀岳父死了,他儿子那个敕封怎么弄朝廷现在正猜忌咱呢代为申请,不容易被批下来,更糟糕的情况是朝廷可能会利用“敕封”搞事情。

此外还有粮食的事情,固然可以用盐等物与山下交易,但如果数量巨大,且不说付不付得出价,动静一定不小。

江政可不是个好邻居。

现在,祝缨给安排了,她说,今年秋天不给朝廷缴税赋了。

朝廷停了给梧州的邸报,说邸报是因为道路不通才没到的,那布帛与粮食当然也会因为道路不通运不上京嘛这一笔开支就能省下来当军费了

连赵苏、祝炼也都不让他们上京去,直接七弯八转安排让几个“信使”去报信,就假装是真的道路不通、历尽千难万险才到的京城、表达梧州一片赤胆忠心。讲明这情况,要求朝廷修路、恢复邸报,什么时候路通了、邸报来了,什么时候梧州接着上贡。

奏本里顺手就写了山雀家敕封的事,又拿这个说事儿道路不通,连讣闻、敕封都不能正常送达朝廷,这也耽误朝廷与梧州的联系不是

最后,祝缨很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一片忠心,都这样了,“偏居一隅”心里还想着认朝廷为正朔,要手下的县令得到朝廷的敕封才算数,还想着给朝廷缴税呢

怕不是想把京城那一宫的君臣给气死吧赵苏不无恶意地想。

他笑道“姥都安排好啦。都是些政务。你也不要着急,咱们的疆域越来越大,往西还有宽广的地方,光凭青君、小妹她们现在手上的人怎么够你要真有心,现在越发努力多多练兵才好”

林风一听就乐了。

巫仁却有些担心地说“还要接着抽丁吗后方人手够使吗太吃力,恐有怨言。虽然现在人人感念,可一直这么下去,也不能不顾百姓的处境。”

赵苏道“这个,自然也是有安排的。这十几年来,人丁滋繁,唯有不停开荒,何如去已经平理过的土地上呢”

“诶”

赵苏道“所以说姥高明。往西迁徙人丁。”

“诶”

这是祝缨的另一项安排,她需要各族杂居,尤其是已经“开化”的与“新附”的杂居,完全掺均再散布不太现实,但是可以将一部分人西迁,同时也将一部分“新附”的人往东迁。

之前那一仗,西卡、吉玛两族人丁有所损失,尤其现在,头人都会被杀掉,空出来的田地、河滩牧场有不少。祝缨都将之收入囊中再分配,她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分给这次“西征”有功的人耕种。

有功不赏,有利不分,是不可能持久的。

祝县开发十几年了,比较方便开荒的地方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人口增加,再要开垦荒地就要往条件更不好、需要花更多力气的地方去了。正可趁此机会,将“多余”的人口给安置了。

如此一来,“新附”之地数量众多的贫穷族人与奴隶得到了财产,会自地发拥挤。而“旧人”“有功之人”也得到了报酬,不会发出“白干了”的怨言。

赵苏道“姥要一些工匠,对了,还要识字的人去。”

巫仁道“那得明天再干了。”

路丹青道“姥要叫人时,千万别忘了知会我们我可真怕青君她们把事儿都做完了。”

祝青君确实推进得很快,单说“杀头人”这一项,就能让许多人在与她对阵的时候袖手旁观、出工不出力了。

遑论她还真的让人分地、发口粮了。

这一天,她拿下一个寨子,正在修整,手下一个肤色黝黑的姑娘跑了过来“校尉有个小孩儿过来,说有事找您”

祝青君道“什么事”

“她说,要给她带路”

“咦”

祝青君心中生出一股诡异的感觉“看看去。”

她大步走出寨子,只见寨子外面有一大两小三个孩子,大的那个姑娘八、九岁的样子,小的是个男孩儿,五、六岁,大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娃娃。三个孩子看着灰头土脸,但是长得却不干瘦。

祝青君问道“谁要见我”

姑娘道“你就是杀了头人的那个人”祝缨、祝青君在西卡、吉玛的头人嘴里名声是不好的,称呼自己也极不礼貌,小姑娘把这称呼给隐了。别人听起来觉得“那个人”的称呼不礼貌,其实已经是小姑娘委婉的表达了。

祝青君点了点头“是我。你是谁”

“与头人有仇的人”小姑娘眼神亮晶晶的。

“说实话。”

“头人把我阿爸在阵前杀掉了,我要报仇。”小姑娘说。

祝青君叹了口气“原来是这样。”

小姑娘道“我能做许多事。我还知道近路,真的我阿爸也是勇士”

小姑娘的亲爹也是寨中能人,虽然是奴隶,日子过得还凑合,这姐弟三人的模样比祝青君当年好不少,就是因为有爹娘照顾着。

不巧的是,她是西卡人,吉玛的普生头人想出个“阵前虐杀”的损招,抽取的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小姑娘亲爹被阵前杀了,就为了吓梧州方。

一个家,无论在哪里,没了最能顶事的那个男人,余下的孤儿寡母日子都不会很好过。奴隶更是如此。各家损失都不小,头人的应对之策,除了加紧搜刮,还有将奴隶再配对,好繁衍人口、弥补损失。

小姑娘的亲娘也不能幸免,就从小姑娘的娘,变成了别人的老婆了。

西卡人虽不怎么讲究“名节”,但是自己好好一个家顷刻之间就没了,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

祝青君听完,沉默了一阵,在小姑娘忐忑的目光中才说“奴隶,还是这么苦。好在,以后都不会有人做奴隶了。”

“是真的要放了我们吗”

祝青君拍拍她的头,道“对,姥说过的话,一向算数的。”

“姥”

祝青君接过她怀里的小娃娃,垂眼看了一下小姑娘的手,才说“对,跟我来吧。得给她找点儿奶吃。你们也要有个住的地方”

小姑娘安顿好,祝青君却又悄悄吩咐“来两个人,盯一盯这几个孩子。如果没有破绽,把小的往后面送,把这个大的留下来带路。”

“是。”

“等四娘过来了,咱们就走。”

“咱们的伤药不多了。”

“知道了,去问一问姥,她不会不管的。”

“是。”

祝青君安心往前突,背后有祝缨她十分的安心,祝缨也安心驻扎在甘县。有她坐镇,甘县与以往相比,又是另一种景象,粮草物资周转顺畅,不断有人得到了土地。祝缨又留意,于甘县中再选出机警可用之人加以栽培。

临近秋收,祝缨又主持秋收事宜,祝青君粮草无忧、兵源也很充足,她与苏喆等人暂停休整,林风、路丹青又被调到前线戒备。

祝缨下令“只许警戒骚扰、不许进攻,先保秋收秋收过后,有仗给你们打。”

二人乖巧领命,领兵一路往前,才发现祝青君已经将边界往西推进了数百里,祝缨又新设了四个县蒋婉等人只还没有“县令”的名份,祝炼只还没有“刺史”的头衔,实则已经草草搭建了一个框架。

二人眼热不已。

另一厢,祝缨接到了赵苏的信顾同等人回来了,正在赵苏家。他们求见祝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