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02.保护 他们也太不会挑时候了!

祝缨回到饭厅, 荆纲还没吃完,他原本就没有什么胃口,寻思着祝缨见学生怎么也要多聊会儿, 也就不着急马上吃完,放慢了进食的速度,吃一口,发一下呆。

然后祝缨就回来了。

荆纲挟着一筷子小熏鱼, 瞪大了眼睛“您这是”

祝缨又坐了回去, 一旁小侍女又麻利地给她添了一碗咸粥。祝缨看着粥放到了自己面前,对荆纲道“回来吃饭啊。”

荆纲道“不多叮嘱两句吗如今可不比当年了。”

祝缨道“说再多,记不住又有什么用该教的、能说的, 早就教完了、说尽了,出去挨了打就能想起来了。何必再操这个心”

荆纲想想“也是。”又慢慢地吃起早饭。

等到祝缨吃饱, 他也刚着放下了碗筷, 祝缨确定, 他有心事。祝缨便邀他出去走走,荆纲也沉默地同意了。两人随意地走在了街上,荆纲穿着素服, 街上的人也不大看得出来“戴孝”, 只有点好奇他穿得还怪好的。

看祝缨与一个陌生在街上行走,人们都远远地招呼,并不上来打扰。

荆纲看祝缨一路与人断断续续地说话,又看西州这一片新色,起了个头“您到了哪里, 都能经营得很好,天下像您这样的人太少了。”

祝缨道“常听人这么说,不过据我所见, 也不算少。打从我入仕以来,就一直遇到有这样的人。”

荆纲微微摇头“可再也难见这样的人能登高位了。”

祝缨看了他一眼“你这般憔悴,似乎不全是因为家里有事”

荆纲露出一点苦笑,显得更苍老了“年轻时,什么都不怕,一股劲儿地往上冲。岁月不饶人,这几年愈发觉得吃力了。家父过世,我没有一点儿留恋就丁忧了,也是觉得乏力,心想,能回到家休养一阵也好。哪知,路上”

他打了个哆嗦。

祝缨问道“路上发生了什么”

“遇着了水灾,民变”

荆纲看着周围的人,他们隔得远远的,脚步匆匆,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才有时间长驻足。但也不断有人来喊他们,秋收快到尾声了,小孩子有学也不上,得下田帮忙,拣拾田中遗落的粮食之类既耗时、收获又不多,最适合他们了

这些人的衣服也是新旧掺半,什么样式都有,“蛮风”颇重,但是人的脸上是有生气的。比起路上遇到的,完全不同。

他在回来的路上,不巧遇到了一场洪水,大小不知,反正驿路断了一阵儿。见到了种种惨状,水与旱还不太一样。旱灾绝收,你之前存的粮食、物品都还在,可能水少点儿,凭之前的贮藏,能撑一段时间。洪水一来,能给你把所有的东西冲没了,什么粮食、衣服包括牲畜不能上房顶,那就都泡完蛋了。

水灾的时候,四面都是水,偏偏都不能喝。因为你不知道水里面都泡着些什么东西。泥水算好的,淹死的人、畜也都那么泡着。

祝缨道“你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她比较少见灾情,她到福禄县之后的十几年,是比较罕见的风调雨顺,偶有减产,压力也不大。但是小时候家乡也遇到过歉收,虽然不算太严重。而近年来天下的灾害似乎也多了些。荆纲年纪比她大,见过的应该比她多。而且他是从吉远府考出去的人,背景也不硬,宦海沉浮,见的也多,这么情绪外露不正常。

“知道一些,亲见惨剧很少,过了数日当地官府还只是漫不经心,竟不知心疼,救济也是一团糟,只推说存粮被泡坏了,没有。亏得一些乡绅、族老,又或者当地百姓自救。不然,就真的要吃人了。”他以往没见过这么惨的。

祝缨唇角泛起一丝冷笑“某地它可有不少亏空这场大水可帮了它的忙了逋租、隐户、逃亡、隐田、私放官司种种存档,都可以推给这场大水了。不但火能够消除痕迹,水也能够哩。”

荆纲沉默了,这其中的猫腻他又岂能不知呢那样的惨状,多半也与当地官员心思不在救灾上有关。

更让荆纲痛苦的是,大水渐渐退去,驿路没有恢复,当地饮食困难,米价踊贵。

他们决定从小路回乡。

没走多远又被人打劫了第一次,他的护卫们拦住了,只损失了一只装粗笨家什的箱子。第一次,匪类竟执兵刃,他折了两个健仆。亏得他当机立断,把笨重的行李都给扔了,他夫人又抖散了包袱,铜钱等洒了一地,引人捡拾,这才有机会逃掉。

这下不敢再走小路了,斜插过去又回到了官道上。赶了几天的路,斜插回来,发现已经绕过了那段坏掉的官道,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才有心清点行李,发现在任上的积蓄丢失了大半,夫人的侍女也丢了一个。

他也无心再追究了,匆匆赶回家乡。幸尔接下来的路途还算顺利。

“朝廷,是不是现出颓势了”荆纲有点痛苦地问。

祝缨点了点头“有点儿。”

荆纲道“我回到家里发现吉远府还勉强有些昔日的样子,总疑心是自己想错了。天下之大,又岂能各地官员都是能臣想与人谈一谈时局,又无人可说。吉远和乐,谁肯听我一个老头子危言耸听呢我想,如果如果天下还有人能看出来那就是您了,才来想同您说一说。

到了安南一看,再与外面一比,这里可谓桃源乡了。您这儿不比山外富庶,但像个孩子,每过一天都长高长壮一点儿。山外富庶,却像是个过了五十岁的人,之后每过一天,都老一天。日后,可怎么办呢我竟觉束手无策,难道要眼看着局势颓丧下去,大难临头”

“你这是伤心了,才将事情想得坏了。一个国家,没那么容易完。桓灵一帝折腾了四十年才折腾出来一个黄巾,还被剿灭了。今上还没到那个地步。你刚才说的地方,就是顾同要去的。一场大水也好,旧账清了看他怎么折腾吧。”

“宰相器度,还想着弥补天下。您有今日,是自己一手一脚打拼,朝廷对您您还愿意”荆纲后半句说得含糊,终没有说皇帝、朝廷的坏话。

“百姓何辜”

“是啊”荆纲感慨完,又严肃了起来,道,“还能救么”

祝缨道“难,越来越难。”

“哪怕是您”

“王相公曾经想救的,结果你也见着了。”

荆纲不再走动了,站在街边树底下,眼泪往下掉。一声婴儿的啼哭惊醒了他,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婴儿,有点羞涩地闪进了不远处的一所房子里。

他说“我比您年长,必然早死,上天若是垂怜,不让我亲眼见着乱世,那是我的福气。我的子孙未必就会有那样的好运。如果有那么一天,您这里会是一片乐土,请您看在当年梧州的份上,照拂一下吉远府,使之免受兵祸。”

祝缨道“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呢你阅历丰富,不该如此伤感、软弱。”

荆纲苦笑道“我自诩也有些城府见识,世上岂有非黑即白多的是和光同尘。近来忽然察觉,世情比我想象的还要混沌。人老了,总会想得多些,将过往种种在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将所有自己的尴尬、缺失想了又想。忧惧之心也就浮了上来。

还请您答应我,吉远府就在安南之侧,我知道您一向有章法,可毕竟是自己家乡,难免想求个保障。吉远父老,一向心念大人,还请大人垂怜。”

“好,我答应你。”

荆纲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道“见笑了。哎,当年吉远府,也与现在的西州一样。如今不免多了一点呆板之气。”

祝缨道“江政是个好官。”

荆纲认同地点了点头“不过对朝廷有点儿死心眼儿。”

祝缨道“他要不是个死心眼儿,又做不好这个官了。”

荆纲道“吉远本就不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他先前又要把贸易削减,这就让人哭笑不得,亏得后来您让他转过来。否则他眼里有朝廷,地方上难免受点儿亏,受了亏又没处弥补,也是气闷的。”

“关键时候,他守得住,现在没有损失,就好。”

“道理都懂,人心跟大道理是两回事儿呢。吉远父老都很想您,只恨您不能再到吉远,大伙儿进山也难。”

祝缨笑笑“有心就好,我也很想大家。过阵子,我还会去梧州一趟,到时候,我下帖子请大伙儿到梧州吃酒。”

荆纲道“不知我能不能凑一凑热闹”

“当然你是头一个。”

荆纲终于笑了出来“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荆纲在西州住了数日,天气凉爽时便向祝缨辞行,他得回家守孝,不能总在外面滞留。人走了,却“滞留”下了一份礼单,除了珠宝珍玩之类,另有一东西吉远府的父老们共同孝敬了一分红利给祝缨。

明面上的理由是,吉远府有现在,都是因为祝缨当年经营打下的底子,当地士绅都铭记在心。当年,项家曾代持过一部分产业,后来祝缨北上退出。等到祝缨再次南下,江政南下赴任,项家也逐渐退出了一部分产业。

大家商议着,觉得这样不行,既然祝缨已经被朝廷承认做节度使,又不再限制贸易了,那该给的还是得给。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不再通过项家了,直接让荆纲给捎了过来。每年给祝缨送过来糖若干、粮若干、布若干,以及一些南货。

祝缨情知这是吉远府士绅缴的“保护费”,江政毕竟是有能力的,他现在还没走,只要他在任上,士绅们的许多活动是受限制的。有些事,比如隐田隐户,限制他们是对的。另外一些事,比如多招点女工干活、跟山里贸易,你限制个啥

必要的时候,士绅们也是借她跟江政打个擂台。

这保护费她毫无愧疚地收下了,她现在也缺钱整个安南好东西不少,矿藏也有,可惜花钱的地方也多,路还没修完、渠也没挖完。西州城的工程还在收尾,祝青君的骑兵要养,接下来是把关隘翻修、扩建、加固,然后是各个城,怎么也得整修一遍。

像博州、黛州这样的,它就没有个像样的州城,不得修么

哦,对了,还要建学校,这个也费钱。

除了人工,还需要大量的钱粮,这点保护费压根不够使的,好在安南这几年不用跟朝廷交钱。

总之,这笔保护费祝缨留得挺安心,她的府库更充盈了一些。等到秋收完,新修的仓库中又有新粮进入,就更美好了。

祝缨盘算着,今年征的力役可以比去年再少一点了,慢慢减吧,比去年少个十天应该可以应付得来。

不过这个得跟巫仁再商议、计算一下,等到十月里赵苏、祝炼等人过来,最终核算才能确定。

她在安南也采用了与朝廷相仿的制度,每年也有一次的考核,每年定个目标,到期来交账。除了钱粮、力役之外,又有刑狱、学校等。

今年是第一次考核,祝缨格外的重视,算算日子,他们应该快到了。

祝缨叫来祝青雪“去后面同杜大姐讲,收拾几间屋子出来,阿炼他们就住府里了。”

“是。”

祝青雪跑了出去,过了一阵儿,祝缨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向门口“你怎么来了”

祝青君的脚步声与祝青雪是不同的,她的步子更重一点,声音也更利落,咔嚓咔嚓的。

祝青君抿唇“姥番人有异动他们先是小股试探,被祝新乐他们击退了。现在又集了更多的人,进在攻打隘口”

祝缨道“果然来了”

“是,果然来了对了祝新乐说,在对面的人群里,看到了普生头人,他居然没死”

“祝新乐没有贸然出战吧”

祝青君道“没有。虽然愤怒,但还有理智。不过,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想亲自去。”

“多带些人吧粮草,随后就跟上。”看来,今年的力役,不太好免了。

“是”

两人一同看向门口,祝青雪回来了,祝青君道“去找晴天,让她看好商人,尤其是西番来的。从现在起,暂停一切往西的商贾。”

“是。”

祝缨又让祝青叶去将巫仁、苏喆、林风等人召来,对祝青君道“你要带谁走”

祝青君道“我想带几个原吉玛族出身的人。”

“可以。”

吉玛的头人都被她们杀得差不多了,现在说的几乎都是奴隶或平民出身了。

不多时,人又聚齐,大家都是一脸的晦气他们也太不会挑时候了秋收完了,赵苏等人也要过来,西州城又比去年显得像样了一样,花木也好,百姓也吃穿得更好了,正准备一块儿乐一乐呢,番人来了

祝缨道“好了,没别的好说的了,开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