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12.乔木 “姑姑说的是。”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12.乔木 “姑姑说的是。”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花姐确实是有出行的事来找祝缨, 因里面在说话便不进去打扰。她在门边站着,等人都走了才放轻脚步进去,又轻轻咳嗽一声。

祝缨抬起头来笑笑“来了, 坐。”

花姐眼中透着点忧虑, 张了张口, 还是先说了出行的事情“天虽然已经转暖了,我还是想多带几床褥子垫着, 干娘经不得颠。”

“行。家里褥子有得是。”

花姐又问“陈家大郎过来不”

“应该不会。”祝缨说, 陈放现在是外任的刺史, 不再是使者,能在边界上与自己见上一面就不错了。而她自己, 如果离了安南,恐怕会有人连觉都睡不好了。

花姐叹了口气“那咱们把给他的礼物给带上吧, 陈相公家对咱们已算尽心了,咱们近来手头也宽裕了些。”山中多珍, 采集危险,运输更是个难题。现在路通了,也就方便了。

祝缨道“行, 多备几份。郑、王、冷等处都准备上,路通了,当然要上表,我派晴天再领一队商人走这条新路进京,探一探路。把这些礼物顺路捎上京。”

“好,我这就去准备。”花姐说要去准备,人却不动窝,坐着直直地看向祝缨。

祝缨往后一仰,倚着椅背看着她“怎么了”

花姐眉头微皱, 轻声道“刚才我都听到了,他们”

“没事儿,”祝缨说,“这才到哪儿朝上闹出来的那些个,哪件不比这个凶狠”

“那些都是外人的事儿,朝廷也未见得变好,这是咱们自己的事儿,变坏了是要塌天的”花姐把最后个字咬得很轻、很坚定。

祝缨坐直了,对花姐道“我有数,这不正在办么”

花姐道“她们都不是糊涂孩子,只怕利字当头啊。我不说朝廷,你在那里经历过什么,我也不懂,可是只看朱家村,当年我惊心了。”

“莫慌。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咱们要是惊了,还指望谁来安神都说利令智昏。知道为利筹谋,就不是糊涂,反倒是太醒。脑子还在,情况就不算糟糕。放宽心。”

花姐看祝缨还是微笑,把所有的话又都咽了回去,她突然意识到祝缨所面对、承受的一直都比她要多得多。她既已提了,祝缨听到了,就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再絮叨了。她说“好吧,我去准备。咱们好好的,一起去走新路、看新桥。”

“哎。”

花姐到后面,也没有向张仙姑提这件事儿,张仙姑是个爱操心的性子,却也年近八旬了,大家这几年都有默契,让她好生享受一下人生。张仙姑也是什么都不知道,侯五既没有参与到会议里,她自然也是无从得知的。

花姐收拾好行装,到了择定的日子,陪着张仙姑登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北关而去。

这一路,大多数人都比较愉悦,路通了是一件,各人家庭的未来也都有了保障。虽说不像历朝开国那样的封赏,但就安南的现状而言确是可以接受的。大部人一路有说有笑,苏喆、赵苏等说着新路该如何利用,该如何提防朝廷的小手段。

祝炼虽然有些担心,但与祝青君一样,也暂将心事往即将到来的会面上放一放。祝炼还在与祝青君说“苏晟在北关有几年了,难道就一直要在那里了该调还是调一调吧。”

祝青君道“虽说官员不好常任一地,武将又略有不同,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可不太好。且才开关,他这几年也辛苦,就在北关略休息两年,也没什么。”

祝炼道“你心里明白就好。”

“放心,我省得。他与家里的事,也着实为难他了。父兄失计较,姑姑又不能管他太多。只好我们多照看了。”

“也好。”

祝缨就骑马陪在张仙姑的车边,张仙姑又担心她骑马累着“现在不比年轻时了,那会儿你上蹿下跳猴儿一样,我也管不动你,现在不好再这样了,你进来坐着。”

祝缨凑近了车窗“我好好走路,没蹦没跳,你要闷了,我在这儿陪你说话。”

娘儿俩絮絮叨叨,花姐看在眼里,只好陪了一笑。

张仙姑又念叨陈放“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才那么一点儿大,现在都穿紫袍了,也是个宰相胚子。他爹是宰相,他以后也做宰相,朝廷待咱们,是不是能松松手了”

祝缨道“娘想京城了吗要不,咱们找个机会回去”

“他们能答应”张仙姑口气并不坚决地说,“我才不去呢”

祝缨道“那可说不准,路都通了,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谁能想到我会有今天呢何妨多想想”

“哎哟,做梦一样。”

“既然是做梦,那就梦得大一点。”祝缨笑着说。

张仙姑撇撇嘴,摇摇头“从小就这脾气,忒大胆,看来是改不了了,不知道像谁”

“像你吧。”

“呸”

祝缨放声大笑,周围的人都看过来。又有窃窃私语“很少看姥这么高兴啊。”

新驿路、驿站都建得不错,祝缨一行随从不少,祝青君新领二百骑兵、百步卒护送,祝晴天又带上了一些西州商人,入驻驿站的时候祝缨便命祝青君去安置扎营,自己不再多操心。

数日便到北关,苏晟率众来迎。

他开始蓄须,脸膛也微微现出黑红色,声音比以前也粗了一些,上前一抱拳“姥”

祝缨笑道“更像样了。”

苏晟嘿嘿一笑“请都安排好了”

这几年苏晟着实有长进,北关在他手里颇有章法,祝缨道“比在西陲的时候强多了。”

“那时候又小又呆,跟那时候比,强了也不算多强,”苏晟说,“青君姐教我不少。”

祝青君忙说“我也是新手,不过把自己做过的事儿同他讲一讲。”

“挺好,”祝缨说,“安置吧,陈放呢”

苏晟额头一热,抹了一把细汗“正要说他他也要来,对面说,他们这一两天也就到了。虽然隔着大江,两边喊大声一点儿,也能搭着话。我把桥板撤了,如何设防、布卡,等您来下令。布置好了,再把桥板上上。”

祝缨点点头“行。”

苏晟道“要不我跟对喊两嗓子,让他们快点儿”

“行。”

张仙姑从车上下来,听到这个,也忍不住想跟着看,苏晟搀了她一把“阿婆,走这边。”

一行人到了桥头,张仙姑张大了嘴“哎哟哎哟哎哟”十几根铁索直通入对岸山间,往下一看,大江奔涌,令人目眩。

张仙姑抻着头颈,看一眼,惊得缩回头来,咂一下嘴,又忍不住再抻头看。

祝缨眯起眼睛看向对面,道“挺好。”心里划拉了一下地图,对岸是个什么位置,周边各州又是什么样子,十年前的人口、山川、地理、物产、道路、关卡都在心中划过。

苏晟单手叉腰,大声叫对面“有说话的人吗”

他的官话在安南算好的,对面听得懂,很快也回了一声“老苏”

苏晟骂了一句脏话,然后通知对岸“我们节帅、太夫人来了陈刺史呢”

“就来明天”

两边扯着嗓子嚎了半天,确定了明天能够见上面,各自铺完自己那一半的桥板,大家桥上见,都嚎得累了,于是换了人隔空唱起歌来。这边各种语言的山歌,对面也是山歌,调子有所不同。

张仙姑在外面听了一阵,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停了,吃饭、休息。

到得次日,陈放果然到了,两边又是一阵吆喝,开始铺桥板,日近正午,终于铺好了。苏晟抢先登桥开路,祝缨慢慢走在后面,祝青君按刀就要上前,被祝缨按下了“带好你的兵。”又让赵苏等人不要全部跟上来,只许跟一半。

铁索桥走上去与地面的感觉并不一样,祝缨走得不快,面上丝毫不慌,对面陈放也走得很慢。在他的身后还有一文一武二人,再往一后才是其他的随从。

双方见了面,陈放先拜祝缨,称为“节帅。”后面的官员对望一眼,也上前见礼。他们的眼中都透出好奇,又带一点评估。

祝相公应该是男的,安南节度使却又是女的,眼前这位却让他们一时有些难评述。祝缨已经不年轻了,算来应该五十有余,看起来却非常的精神。五十多岁的老妇他们见得多了,含饴弄孙的、折磨儿子媳妇的、礼佛念经的、病痛的当然也有还是精神健旺管事儿的。

祝缨与她们全都不一样,看到她,第一眼就是难以界定。她没有刻意着女装,不是诰命服色,紫袍,金冠,佩刀,不涂脂抹粉,有着所有诰命都没有的从容。这个年纪的老封君、太夫人们因为年岁与儿孙,都有了一股岁月经验带来的慈祥与威严。祝缨给人的从容感,与她们又全然不同。

陈放给双方做了介绍,文官是他的司马,武官是一位校尉。这二人以前不曾面见过祝缨,但祝缨却知道他们,对陈放戏言道“他做县令的时候就很好,十年了,做到司马不算超擢。以后要是他在司马任上不得寸进,就是你们的疏失了。”

司马忽然悟了封君们纵使年老、受儿孙之尊奉,依然是丝萝,眼前这位自己就是乔木。她是丞相啊

司马越发谨慎。

校尉话少,他也很好奇祝缨,祝缨不是第一次做节度使了,而她之前两次为国出征,战果都是令人佩服的。现在又

校尉的目光又落到了桥头士卒的身上,矮、看起来还算有精神,不知道能不能打

陈放已与祝缨客套上了,大庭广众之下,说的全是场面话。又是托皇帝的福,又是要赞节度使忠君爱国等等。

待听说张仙姑也来了,陈放终于提出要拜见,扭头问司马与校尉的意见。不让见,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了,二人欣然同往。

一行人到了北关,校尉与司马都留意打量这里,这处关卡用料扎实,装饰却不多,关卡及周围已经很热闹了。

校尉终于说了一句“节帅兵马带得不少。”

祝青君道“习惯了。”

校尉看着这个女将,服色比自己还高级,匆匆一抱拳,问道“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太大了”

祝青君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拉练。”

陈放问道“练、练什么”

“西番。”

陈放与校尉都很关心,连司马也听住了。

安南境内的“匪患”剿得差不多,舆图都据此更新了两轮,巫仁、项安的籍簿、预算也改过了两次,但是西番依旧不很太平。盟约是定了,表面上与昆达赤都承认互相不敌对。却不时会有番人小部骚扰,安南也就一直不能放松。

行文去质问,回答就是有人“擅作主张”,昆达赤表示会管。安南也不能因此就翻脸,只能募兵、轮训。

唯一的好处就是在与西番的摩擦中,练出了一点骑兵,费用的关系,数量不多,质量却比“西征”时强出太多。

祝青君没报具体数目,眼见要走到张仙姑跟前,大家都住了口。张仙姑就是大家印象里带点土气的封君的样子了,虽然干净利落,但不够雍容华贵,几人终于有了安心的熟悉感,当下行礼拜见。

张仙姑也与印象中的某一类老封君一样,笑眯眯地与他们聊天、话家常、让好好招待他们如果她没有对安南的一切反常视若寻常,那她就是整个安南最正常的人了

北关又设宴款待他们,席间,校尉终于忍不住问道“节帅,末将观您也是兵强马壮,西番又不安份,为何不击溃他们呢”

祝缨反问道“然后呢”

“他们就不能为患了。”

祝缨对祝青君、赵苏等人道“你们说说。”

祝青君道“击溃费力,要准备很久,且如今有一个番主,还能约束,一旦击溃,就是漫山遍野,不胜其扰了。”

赵苏道“征战必有消耗损失,善后也是件麻烦事,后续人手不足。”

祝缨道“都说对了一些,战争就像人,人从生到死,从婴儿长啊长,一直到青年、壮年,看着多么欣喜。可一旦到了最强壮的时候,也就是到了衰老的开始。人的年龄是不能停止的,会一直老死。战争如果不及时停在最有利的时候,也会像人一样,衰败。胜利会成为失败的开始,越大的胜利,不及时停止,就意味着越大的失败,不懂及时收手会把自己拖累死。就像爬山,爬到顶了,不收脚就要往下滚了。战争,不止是战争。”

校尉半懂不懂,陈放等人却频频点头。

花姐看祝缨说完了,才说“又教上了,咱们家就是这样,哪儿都能变成学堂。菜都凉了。”

陈放道“姑姑说的是。”

众人又宴饮起来。

互相敬酒、试探、说笑,赵苏举杯走到陈放面前,假意敬酒聊天,说道“如今路通了,安南离朝廷也更近了,这都是我们节帅的功劳,朝廷不给个爵位,说不过去吧”

陈放一怔“当然。呃,这奏本”

赵苏笑嘻嘻地道“不劳费心,我们安南文武已然联署了。”

陈放苦笑道“那又何必问我”

赵苏笑而不语,陈放只得投降“朝廷有问,我自会如实禀报。”

张仙姑在上面说“你们说什么呢”

赵苏道“说点儿好事儿,说完了,您老等好消息吧,现在说出来就不灵了。”

张仙姑笑道“好。”

陈放带了个游说的任务以及祝晴天回去了,祝晴天作为安南递奏本贺表的使者,拖了长长的商队这也是四夷藩属常干的事儿。驿路从此开通,陈放回到对岸,开始签发路引,赵苏等人则各自回到辖区,安排与驿路相关事宜。

祝缨与张仙姑站在桥头,祝缨道“要是喜欢,就在这儿多住一阵再回去。瞧,路通了,想到那边看看,早晚我带你过去。”

张仙姑又看了两眼,摇了摇头“咱们还是回去吧。多咱朝廷想通了,你再去。”

“行。”

自北关回到西州,张仙姑着实歇了几天才缓过来,又忧心祝缨的请封下不来。封爵与官职不同,这个她知道。其实她不是很在乎,她的女儿当然值得,但祝缨没儿没女的,也没个人擎着,她们有安南就够了,为这个跟朝廷讨价还价的惹朝廷骂人实在没必要。有这功夫,不如要点儿更实惠的,朝廷那点儿俸禄呢,拥有安南的人也不大瞧得上。

不过祝缨做事,应该也有她的考量,张仙姑便不多嘴。祝缨做的事,她早就看不懂了,自觉不该添乱。

朝中自然又是一番争论,然而驿路已通,先前开拓之功就没给爵位,现在再不给确实说不过去。皇帝捏着鼻子同意了政事堂的意见,给她封了个定南侯。以陈萌的意思,节度使配个国公、郡公的也不是不行,但是冼敬总觉得祝缨跟“公”不太搭。

陈萌咂摸其中的味道,好像也是有一点点的别扭,便没有坚持。

既定了下来,又没有特别的事项,便没有特意选派人员,只派了冷家的一位子弟,带着诏书、袍服等,从新驿路一路往安南册封去。

此人十上下,模样清俊,倒合了许多人想象中的“贵公子”的样子。新路比老路短了许多,他吃得苦头也少了许多,只在走铁索桥的时候脸色铁青,从马上下来,坐到了肩舆上,闭着眼睛飞快地念了一页佛经,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对岸。

此后路就更好走了,走过盘山道,看到一片平原之后他又惊讶了一下“竟是别有天地”

到得西州城,城里出来个腰系白布的女官相迎,他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人,心里咯噔一声不会吧别是我要册封的人死了吧我这差使可怎么办

他小心翼翼地问“您这是”

路丹青沉声道“太夫人,殁了。”

“阿哟”

路丹青道“请吧。”

“哦哦,不知道娘子如何称呼”

路丹青道“路丹青,称呼我校尉也可以。请。”

一路沉默到了客馆,客馆差强人意,他让随从去收拾,自己却问“不知何时可见节帅”

路丹青道“您先安置,明天我们节帅备好香案,我来接您去幕府。”

“好。”他老老实实地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