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546.行事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546.行事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5: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敢到祝缨门上狂吠的人, 目前还真没有。

他们敢与王叔亮争辩,也不敢触祝缨的霉头。谁好惹、谁不好惹,这些人是最清楚的。因为祝缨大家打听过了她是真的敢打杀人,动起手来是不会考虑场合的。大殿上打过朱衣紫衫, 宫门前追杀过刺客亲手。

算了, 不与一介老妪一般见识了反正, 她是会死的。

样子,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打过了,并且在接下来的五十余年里,各地在任命女丞女卒的时候早已经实践过了。

其实只要想做,男女大防本就不是最大的麻烦。这其中最大的弊端反而就是“作弊”, 是官场由来已久的人情世故。譬如求情得官, 又譬如买官,之类。

刺史们与今年轮番进京参与考核的县令,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仕途, 至于医学的女学生与新设个司法佐,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司法佐,你国家考、任命,我接收就是了。总有你觉得麻烦的地方女人要怎么到地方上赴任

本地人是不该在本地担任官职的。而一个女人孤身到外地你品, 你细品。

这一点上, 祝缨早就想好了。哪怕一县一个也得上千人,现在到哪里找出成百上千的女法官来她计划先给各州配一个女司法佐,无论去哪里赴任, 朝廷还是能够保证一个官员安全到州,并且在州城生活的。

目前估计也不能每州都有,是先从京畿开始,依次往外推进, 一如当初设女丞一般。祝缨做事,一向有耐心。

她与岳妙君正在祝府聊天,岳妙君给了祝缨一叠纸“二十三娘的题目出得不错,应该能够考出一些合府里用的人。至于明法科的题目,那个不是我擅长的,我只略读了一点律法,不曾亲自断过案,不敢轻易出题。”

祝缨接过了,道“好,到时候还请你帮忙批阅。”

“我这我没做过,可不敢说成与不成。虽在家里也点评文章,但这是为国取士。马虎不得。”

“切为国取士,有时候也没那么严肃呢。好好,不开玩笑,不止你一个人看。至于什么律法、断案,我教你。这些日子,还要考较地方县令,这些都是会考到的东西。还有,如何评价官员,朝中体系”

岳妙君越听越惊讶“什么我我要知道这些做什么”

“你与青雪、阿彤、二十三娘、小珍她们一道听,兴许日后,你会比她们领会得更妙呢”

“什么意思”

“让你们观摩一下怎么做丞相,只有我一个人做,有什么趣儿”

岳妙君掩住了口,从未有人对她有这般的期待,包括她自己。

“不做丞相,算什么鹰扬”祝缨轻描淡写地说,“我可也没办法推你上去,你连地方也没任过呢,终究差着些。不过,该知道的知道一些、学一些,没坏处。以后你要议政的,我可不能让你议政的时候闹些常识笑话,让旁人以此为由让你闭嘴。”

“我”

祝缨道“陛下身体不好,东宫还小。”

岳妙君的心砰砰直跳,比得知郑府提亲的时候跳得更厉害“我、我能行吗”

祝缨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你不行”

“行的”

祝缨歪歪嘴“那不得了走吧,去会馆看看。青雪,人呢”

一行人换了便服,坐车,到了会馆附近下车,慢慢走过去。祝缨对岳妙君讲,如何与考生打交道,又说市井人生。岳妙君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不过她的烟火烧的柴炭也比别人家贵几十倍,许多事情仍需祝缨讲解。

郑府里,太夫人撂开手不管事儿,儿子儿媳反而乐意,祝府里于是多了一位夫人。除了不能给她带到朝上去,亲自考验官员,祝缨也拿些卷宗来给她,一些案件、文档之类她也渐渐熟悉了。

祝缨见外客的时候,有些时候她在屏风后面,有些时候就与祝缨并坐比如见顾同等人的时候。

借机抑兼并是政事堂不须勾兑就有共识的,祝缨对顾同道“给你调个新地方,给我好好干。”

顾同终于得以升为刺史,感激涕零。又有一些南士,也拜入门下。祝缨都一一拣择,顾同等人都算“老迈”了,她更留意“年轻”人。刺史再年轻,也都四、五十岁了。县令中倒有年轻人,宦海浮沉,已经有了点风霜模样。

岳妙君不停地记着,好些与她读书指点江山是真不一样。郑熹在世的时候,她也曾参与一些密谋,然而两相对比,才知道自己仍是欠缺的。

这天,访客告辞之后,岳妙君从屏风后走出来,叹息道“怪道都嫌弃妇寺干政,诚然只读书而不通这些,还是不成的深宅妇人,只凭只言片语一些残篇,一旦干预政事,错得多、对得少啊”

“不给机会学罢了,你也养鸟,翅子剪了,又或者关在笼子里,鸟是飞不起来的。”祝缨说。

岳妙君道“只好尽扑腾了,能飞出笼子,最好。对了,有一件事”

“嗯”

“是一件人情,冷家有个女孩儿,父母疼爱,不忍外嫁,原本是想要她出家为女道士的。我想,她能不能出仕做官”

祝缨感兴趣地问“是么”

“是。那又比做女道士强得多啦。女道士也是一种身份”

除了各州,大理寺、刑部也设了女职,大理寺就是女评事、女司直各二增设的。冷家求的是一个大理寺的评事之职。

岳妙君道“孩子我见过的,学问也很好,律法都熟的。你可以再考她一遍。大理事评事,不也是明法科考完了任命,慢慢学的么”

祝缨道“明天把她带过来我看。真像你说得那么好,只要考,也是能自己考上的。你看,天下识字的女人有多少能通文墨的又有几个再读过律法,更少。”

岳妙君苦笑道“家里人太关心了,找到了我的门上,我无论如何也要说一说的。”

祝缨道“我明白了。明天你带她来吧。”

“好,我这就回去告诉她们。”

岳妙君前脚走,刘昆后脚对着祝缨跪下了,祝缨道“你干什么好事了”

刘昆满心泪水,一抬头,愕然道“啊什么我什么都没干呀”

祝缨道“那你跪什么跪”

“相公,听夫人一说,我便想起十二娘了,但有转圜余地,还请您怜惜。”

祝缨没让她起来,而是问“如果她没有另一个人好呢另一个也刚好也需要这个职位躲避婚配的呢”

刘昆坐在了地上,回答不出来。

“不过,我确实可以同意冷家。冷云,可也是我的老上司啊”祝缨说。

刘昆知道,这事儿差不多算是成了。

“起来吧,明天还有事做呢,不过你不许先见这个人。”

“是。”

祝缨知道,姚、王、施等人对她的建议还在懵懂中,他们未必就是真的支持这个,也有可能不久后就反悔。反悔的理由都很现成,也绝对会有更多的人支持。想要维系下去,就要有足够的人从中获益,并且愿意去维护。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让现有的、有势力的人染指其中。

冷家这些年虽然式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甚至放弃了从安南调一些现成的女法官的想法,就为了让此事能够推行。

然而,次日祝缨回家还是晚了一些,让这位冷姑娘多等了半个时辰宫里出事了。

齐王自被押解归来之后,先是被交到大理寺狱里暂时关押,如今他的事审完了,施季行把他交了出去。原是判的废为庶人、流放,但是在临走之前,太后忽然下令,让他回宫见一眼生母再走。

哪知严归不肯见他,将房门紧闭。齐王被押在门外跪着,也走不了。

两下僵持住了。贵妃、皇帝都去“劝”严归,严归到底没有出屋子,皇帝还给累着了。贵妃奉皇帝离开之后,齐王又被暂押回了大理寺狱,预备劝上个两三回,三次不肯见,天家的宽容情面也就做够了,可以送齐王上路了。

不料当天傍晚,严归“自缢”死了。她不是罪人,还是先帝的妃嫔,品级还不低,所以国家得给她办丧事。皇帝也因此下令,免了齐王流放外地,改为将他囚禁在他原本的王府里。至于现在,还是要让他哭个灵的。

事情肯定有蹊跷,不过对外界而言,皇帝的面子有了,齐王之前为生母发过丧,亲娘生气也是常理之中。现在气得上吊,倒也还算合理吧。

不过,据被派去“警备”的祝彤的说法,齐王在外面哭着请母亲原谅的时候,严归正被几个强壮的宦官按着,不让她出去应声。

祝缨道“知道了,这件事不要对别人讲。哪天齐王死了,你就更不要提这件事了。”

“是。”

严归的丧事政事堂要略略过问,齐王的改判也需要与皇帝再商议一下齐王府都被抄完了,现在根本不能住人。为了面子,多少得收拾出几间像样的屋子给他住。修新王府祝缨是绝不同意的,只同意修仨院子,一个给齐王住,俩给看守住。

到这些忙完,才得以回府见一见冷姑娘。姑娘是由亲娘、舅母和岳妙君陪着来的。等得正心焦,祝缨回来的时候,她差点忘了之前打好的腹稿。

冷姑娘单名一个漪字,不是冷云的后人,是他的侄孙女,二十上下,也确实到了婚配的年纪了。

见过礼,祝缨将她打量,问道“做了评事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冷漪道“自然是奉公守法,禀公办案。”

祝缨笑了“很好,是想做官的,不是想拿着个好看的头衔当嫁妆的。”当年选女丞的事,她还记得呢。

“相公不考我吗”

“夫人考过了,我还考什么不过,你还是要进一回考场的。”

“是,我愿意正想一试身手”

她的母亲和舅母都很高兴“这下好了,可以一直在家里了”又都拜谢祝缨。

祝缨道“我倒要谢谢你们,养出这么好的女孩子呢。”

有些事情,做之前觉得难,便缩头不肯干,真做了起来,反而发现没那么的困难。

譬如女官的地位问题,如何上朝站班之类。真要讨论的时候才发现,祝缨早就把路都趟完了。也没见有人敢把她赶出去。

“我六十年经营,三千铁甲,四万禁军,难道是摆设”祝缨笑着对岳妙君说。

岳妙君微愕。

祝缨笑得更高兴了,如果有人敢算计她,那大家就都别干了。

亏得上赶着找死的人还没有出现,祝缨调了老上司的孙子做了京兆少尹,鲁少尹固然知道这是官场上常有的事,但是为什么是你呢凭什么是你呢祝缨的上司不少,上司们的子孙也不少,故而还是领了一个女子的情。

拜一拜这位女性长辈,尊敬长辈,不丢人。何况这可真是一个好职位啊,顶头上司落马之后行动不便,许多事都放手给他,正是少尹发挥的好机会。

连在法曹之下增设一员女官,他都表示了支持。多大点儿事与女性有关的案子本就少,通常是以受害者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很多时候都已经死了,不用她审。把她就这么放着,也不碍什么事儿。

日常相处,通常女官们会自成体系,不大与男官接触。就摆那儿,也行。

江政是个在南方颇受祝缨毒害的地方做了十年官的人,更加过份的事他都见过了,看不顺眼,也看习惯了。京兆的事,竟然推行得很顺利。刺史们还没离开,就已经看到了成果似乎没有那么糟糕。

刺史们无可不可地陆续回了,人还没走光的时候,又传出了新的消息齐王死了。

“郁郁而终”,他不认亲娘,然而亲娘一死,他反而抑郁了,死于幽所。

皇帝没有恢复他的爵位,想以庶人之礼下葬。丞相们又劝他一劝,还是以侯爵的礼仪给他葬了。也不必大臣们去吊唁,鸿胪寺就给他办了。

皇帝的一件心腹大事去了,丞相又给他找事儿了东宫真的得开蒙了,过年就七岁了。

皇帝便命以祝缨打头,丞相们集体给太子当老师,再选几个学士充实东宫。钦天监选个吉日,要在开春之后,正好准备一场比较正式的仪式。丞相又可以加一个头衔了。

祝缨倒不在乎这个头衔,她比较高兴的是,王允直、施君雅等人包括刘昆的兄弟,都被踢出京去吃土了。任副职,顶头上司也是她精心挑选的,连王叔亮、施季行都要承认,只要祝缨想做的事,想得比他们都周到。

上司是能干而有威严的人,年纪都是五十来岁,经验丰富,政绩也好,治下甚至没有发生过民乱。百姓生活尚可,尤其治小兔崽子很有一套,一定能让他们吃到苦头。

磨炼嘛,如果上司太能干,包办一切把这些货供起来当泥菩萨,那孩子能学到什么就得这样

选得妙

王允直还不知道要去吃苦,他很舍不得祝府,虽然吃得差这一条后来因为岳妙君来了,也补全了真能见识到不少东西,祝缨是从不吝啬教身边人的。

他走的时候,真心真意地落了几滴泪,与施、刘都领了祝缨给的送别礼物,一步三回头。

他们的空缺很快被填补,祝缨的府里迎来了新的男男女女,年轻而有活力。拘束不到三天,就能与同僚说笑了。

这也与他们的出身有一点关系,祝缨新选的相府属官,其中混了好些名门之后,尤其是女官。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想要读书读到能够通过正式的考试,光有天资还不行。祝缨的资质够好了,只凭村里私塾旁听的学问想考试通过也是不可能的,还需要郑熹给指点,有重点的读书才行。

是以最后能够选入的,也有祝缨故吏家族的女儿,也有前朝丞相的后人,最低也得是个家里有百亩以上土地的人家。这其中还有两个年纪略长的寡妇,一个有儿女、一个没有儿女,出身都不算差。

因为选官是要有出身限制的,要报上父祖三代。如今考试身份这件事,大家都盯得死紧。

进入春季,大家都换上了轻薄的春衫,女孩子也卷起袖子,分门别类地处理着公文。她们虽然被选入了相府,有了官职,但是没有任何做官的经验。以祝缨的习惯,还是先当学徒,带着她们的是岳妙君。

这日休沐,岳妙君也先回家了,祝缨坐在秋千上晃着两只脚,至午时,岳妙君突然回来了“快随我进宫”

“怎么了”

岳妙君附耳道“陛下不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