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婚后我靠美食暴富了[八零] > 第73章 073

二婚后我靠美食暴富了[八零] 第73章 073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0:36:3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妈妈”

“妈妈”

耳根好容易清净几天的卫孟喜, 又听见了崽崽们的声音。

谢依然其实是有点怕孟金堂的,因为她记得小时候谢鼎带她去借钱被孟金堂赶出家门的事儿,后来虽然两家结亲了, 但孟金堂从不承认谢家这门亲戚,最近电话里谢鼎埋怨再次被归国华侨孟金堂拒之门外的事, 勾起了她的童年回忆。

不用卫孟喜赶人,她夹着尾巴就溜了。

“舅舅你们咋回来啦, 这么晚, 路上顺利吗”

孟金堂这一路口干舌燥,进屋先灌一杯凉茶,“你不是说小陆今天没时间去接孩子嘛,我就请个车,给你送回来,省得你心里挂念。”

卫孟喜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他了,舅舅总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无论是找菜谱还是接送孩子, 他都能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有个得力长辈的感觉,真他喵的幸福

孟金堂有钱, 又不吝啬,想要从朝阳县找辆来金水煤矿的车子很简单,他虽然离开朝阳十几年, 但他现在可是县里鼎鼎有名的, 县领导都要去登门拜访的归国华侨, 这身份在八十年代就是金字招牌, 走哪儿都能亮瞎人眼那种。

“是不是孩子不省心,给舅舅添麻烦了”卫孟喜瞪卫东一眼,待会儿有你好看。

“倒不是, 你冤枉他们了。”把孩子支出去,孟舅舅才把白天的事说出来,“根据根宝的描述,我一直在回想,好像也没哪个熟人的眉心偏左的地方有颗黑痣,以防万一我还是先把他们送回来。”

“根宝说跟踪他们的老奶奶,眉心偏左有颗绿豆大的黑痣”

“对。”孟舅舅喝口茶,“你认识吗”

卫孟喜苦笑点头,“何止是认识,她就是卫红卫东的亲奶奶。”

“哦”

孟舅舅的声音很平常,无悲无喜,但就是这样的声音,表明他很生气。

对于前一段婚姻,卫孟喜从来不提,哪怕是跟枕边人陆广全,她也不会说起。孟舅舅就觉着,一定是她受了委屈和伤害,不忍心问她,但卫东卫红是藏不住话的,只要稍微加点技巧,他俩就能煮饺子似的全给你倒完掉。

在他们的记忆中,原来的奶奶家到底姓啥,到底是刘还是牛,他们已经不记得了,毕竟两岁就跟着妈妈改姓改嫁,还彻底改姓了。但那个奶奶竖着眉毛不许他们吃饭,威胁妈妈不嫁给老瘸子就要把他们关猪圈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大家庭,有很多口人,好像大家都很讨厌他们,都想要让妈妈嫁人,而那些妇女们逗他们想要给他们当后爸的人,要么是瘸子,要么是瞎子,聋子,哑巴,老光棍。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那么漂亮,却只能嫁给这些“不好”的人。

孟舅舅听着,当场就拳头紧握,这些人凭什么,如果卫衡不出事,那样的人家连给小喜提鞋都不配

不不不,别说提鞋,他们连小喜的面都见不上。

可是,因为意外,因为谢鼎从中作梗,他们的小公主嫁到了那样的人家,他们非但不懂珍惜和爱护,还将小喜和小喜的孩子作践到尘埃里这样的人家,他孟金堂跨进去还嫌脏了脚。

小喜长相出众,但卫东卫红只能说一般里头偏上,像她的地方不多,孟金堂由此断定前头那男人应该是十分丑陋。一想到小喜才十七岁就嫁给那样的男人,心头就刺疼刺疼的,呼吸不过来。

看来,今天白天是卫东没认出自己的亲奶奶,但那老太婆应该是看着他像她死去的儿子,后来想要回来相认,被根宝和呦呦带着跑了,又被舅公连夜扛着火车送回家了。

“小喜放心,有舅舅在,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抢不走你的孩子。”

卫孟喜不怕跟那家人再见面,只是不想在孩子还没有自己分辨力和决定能力的时候,跟他们扯皮。

那几人姓刘,本来卫东卫红也姓刘,但一直没上户口,后来随她改嫁,当然不可能再跟姓刘的扯上关系。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辈子的那家人,妯娌几个都子嗣不顺,有的结婚多年没孩子,有的好容易生下一个儿子却早夭,最好的情况就是生下一个闺女,养到十五六岁上也没了。

就因为这,卫孟喜一直觉着刘家是不是基因有问题,后来卫红疯掉虽然有心理的因素,但她也怀疑基因带病,所以这辈子她带姐弟俩没啥高的要求,只要健康就行。

且说当年,赶走他们母子仨的时候,刘家人自以为以后一定能子孙满堂后福无穷,毕竟儿子儿媳们个个比牛还壮,压根看不出生病的样子,谁知十年后,就连好不容易养到十五六岁的孙女也没了,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然不是去看病检查身体,而是来找卫孟喜抢孩子。

抢卫红卫东,以前看不上的拖油瓶,现在居然成了他们老刘家仅有的两根苗苗。

两个十二岁的受尽委屈的孩子,被所谓的“亲人”骗着回了老家,还真住过一段时间,虽然后来自己想通又回来金水矿找妈妈了,但对卫孟喜的伤害不小。

任是哪一个单身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到十二岁,忽然一直装死的婆家冒出来坐享其成抢孩子,孩子还真跟着对方走了,这种痛苦谁又能受得了呢

卫孟喜能原谅自家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年纪摇摆不定,但不能原谅刘家的卑鄙行经。

他们不是真的喜欢卫红卫东,他们只是怕老刘家绝后,怕以后死了没人给他们上坟而已

“谢谢舅舅,在孩子真正长大懂事之前,我暂时不想跟刘家人有接触。”

等他们能辨别是非对错,能自己做决定,并对决定负责的时候,卫孟喜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回去刘家还是跟着她,这是他们的自由。

所以,一直以来,卫孟喜真的没有在他们面前说过一句刘家人的不是,去年回去还劝他们去给亲生父亲上坟呢。

孟舅舅很欣慰,小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女同志,有两分卫衡当年的气度。

“说回卤肉加工厂的事,你不要被别人抛出的橄榄枝骗了,现在她只要你60的股份,以后再投钱给你来一招稀释股权,你连40都保不住,再接着来一个逼你出让股权,你就变成帮被人打工了。”

卫孟喜认真听着,又问啥叫稀释股权,啥叫出让股权,这些名词她上辈子偶尔也听过几次,但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孟舅舅深入浅出的举两个例子,她立马就懂了。

“原来谢依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先说软话主动求和,再假模假样两万块资金给她启动,以后慢慢追加投资,一步一步的稀释侵吞她的股权,最后连厂子都变成她的,可不就是自带一套大房子替她打工嘛

幸好,她吹得天花乱坠,卫孟喜也压根就没动心。

孟舅舅从怀里掏出一个存折,“这是两万块,你先别忙着拒绝。”

“当年你父亲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让我一定要照顾好你,但我迫于形势,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安顿好你,害你这十几年颠沛流离,婚姻不幸,还错过了最佳上学年龄,我对不起你,对不住你父亲的嘱托。”孟金堂叹口气,“这是对你的补偿,也是本该给你的嫁妆。”

这种伤痛,没想起一次,他就愧疚一分。

卫孟喜能理解他的不得已,“舅舅别这么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孟金堂点点头,“所以,这笔钱你必须收下。”

怕她还是不肯收,“你要是不愿认我这舅舅,不愿收嫁妆,那就当借你的,两年内慢慢还我就行。”

卫孟喜心说,他俩可真是比亲舅甥还像啊,都是一样的固执和倔强,自尊心强的一批。

“您当然是我舅舅,嫁妆我收下可就不还您了。”反正到时候加工厂真成了就给他留一半股份。

孟金堂什么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卫孟喜的小心思,“你也别给股份,我一把年纪不稀罕钱,你要真想让我开心,就争争气气的把事业做起来,开俩卤肉店小打小闹没意思。”

看着小陆也是有出息的,小喜怎么能落后呢到时候就是她做不大,他也要想办法助力一把的,他和卫衡的闺女,可不能让臭小子小瞧了去。

卫孟喜哭笑不得,孟舅舅真就是现在儿女成才,对金钱没有了,不然保准能重振一代儒商的雄风。

吃过晚饭,孩子们又挤在沙发上看电视,卫孟喜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收拾出来,大件的衣服裤子扔洗衣机,小的袜子和内裤留着,明天让他们自个儿洗。

不求真洗干净,就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一会儿,老闺女就屁颠屁颠过来抱大腿了,“妈妈,睡觉觉。”

“乖啦你先去睡,澡澡已经给你洗好啦。”

“跟妈妈睡。”奶声奶气的,她的脑袋就往人怀里拱。

卫孟喜哪顶得住啊,“行行行,跟妈妈睡。”孩子离家半个月,想妈妈也是正常的。

倒是半夜陆广全回来,看见床上多出来的小脑袋很意外,他好好的看闺女瘦没瘦,黑没黑,一看就差点看了半小时。

当然,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大的四个也是同样的待遇。

接下来两个月,孟舅舅看卫孟喜忙着加工厂的事,也就没说走,在金水煤矿住下来,一直看到孩子九月份上了一年级,他才回老家去。

卫孟喜知道,挽留是没用的,唯一能让他开心的事,就是自己把厂子做大做强,给他和父亲长脸。

大的四个上一年级,小呦呦却还没到上小班的年纪,这年代又没有私立幼儿园可以上小小班,放卤肉车间也不放心,孩子现在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怕她去碰开水和各种菜刀剔骨刀,卫孟喜只能把呦呦兜身上。

幸好,摩托车相对来说比自行车安全和省力,小丫头都坐上瘾了,每天一睁眼睛就问妈妈要不要开车车,她要坐摩托。

卫孟喜只有不赶时间的时候才带她,要是跑得地方多,可不敢带,幸好工程队合作出足够的信任了,她只负责给钱,需要啥材料让他们自己去买,不然她一个人亲力亲为能累死。

身边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刘利民送货还行,但买东西他太老实了,卫孟喜担心他会被人骗,所以宁愿把任务交给施工队,也不敢让他去。

刘桂花孙兰香倒是可信,但她们胆子小,只敢在金水煤矿这一亩三分地上活动,要让她们跟着出去,不行的,走路上都怕她们走丢,最关键是不会骑摩托车,来回就不方便。

李晓梅倒是很有推销天赋,也想学摩托车,卫孟喜想着,就来到人民路卤肉店门口。

这个点儿刚过了午饭,没人买卤肉,干净利落的李母正坐在店里打瞌睡。

经过一年的社会磨砺,她的精神头恢复得很好,不知道的人压根想不到她曾经历过那么大的家庭变故。

卫孟喜轻轻推开玻璃柜旁的小木门,她就惊醒了,“哎哟小卫咋来了,吃过饭没”

“吃了,我找晓梅有点事。”

李母顿时紧张起来,吞吞吐吐的说,“她她”

“又用午休时间出去搞推销了吧这么热的天,让她别忘戴个帽子,皮肤晒黑了可不好恢复。”

李母顿时放松下来,她还生怕卫孟喜会生气晓梅“玩忽职守”呢,看语气倒是没像生气。虽然晓梅说卫老板人很好,没必要战战兢兢,她出去搞推销也是为店里做贡献,但她终究是害怕,傻丫头啊,这世上哪有把领导和老板当朋友的

卫孟喜知道她是个纠结的人,也不再解释,小呦呦跟了一路,小脸晒得红嘟嘟的,“妈妈我想喝水水。”

李母赶紧拿两个干净杯子倒水。

“我和呦呦喝一杯就行,阿姨你也喝点,秋老虎还得当心中暑。”

她“诶诶”着把水递过来,小丫头说了声“谢谢奶奶”,双手接过,立马“咕唧咕唧”喝起来,她不像哥哥姐姐,干啥都急慌慌的,她喝水慢条斯理,才不会让水顺着嘴角往脖子和衣服上淋呢。

很快,晒得通红的李晓梅蹬着一辆二手自行车回来,“呀,卫姐咋来了矿上有什么事吗”

卫孟喜让她先喝口水,坐下歇会儿才说正事,“我来是想问问你,愿不愿意换个工作。”

李晓梅还没说话,李母就“啊”一声,急红了脸,“小卫啊,晓梅这孩子不好好守店出去跑业务我已经说过她,她也知道错了丫头你愣着干嘛,赶紧认个错啊,就说你以后都不敢了。”

卫孟喜和李晓梅都被她弄笑了,“哎呀妈你说啥呢,卫姐跟我说正事呢,你要闲不住就去后面把院子给扫了。”

李母看她俩笑眯眯的,不像是要炒鱿鱼的意思,这才知道自己误解了,忙红着脸,果真跑去扫院子。

不得不说,李晓梅对她妈妈还是有一套的。

卫孟喜喜欢这样的聪明的自有一套章法的人,“我正在筹备一个卤肉加工厂,你愿意跟着我干吗”

“愿意我愿意”

“你这丫头,我还没说条件呢,万一不开你工资你也愿意啊”

李晓梅红着脸笑,“愿意,只要跟着卫姐,干啥我都愿意,卫姐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我上次才知道原来你没上过学,刚来的时候住在窝棚里,我”那么差的基础,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平地起高楼盘铺面,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卫孟喜打她,“少给我油嘴滑舌,说正经的,这个卤肉加工厂要是能成功,咱们以后赚钱都能轻松点儿。”

从摆地摊到有店面,干的其实都是零售,赚的是辛苦钱,但有了卤肉加工厂就不一样了,她们的卤肉零售只占很小一部分,以后主要得以批发为主,那样才是真正的赚大钱,快钱。

“行,我都听你的。”小姑娘现在对眼前的卫姐,可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行,那以后这店就暂时由你妈看着,明天早上九点,我来接你,咱俩去一趟书城。”

说定,想起家里有半个多月没开伙了,卫孟喜就带着闺女上菜市场逛一圈,石兰省没鱼,偏偏几个崽都喜欢吃鱼。

卖黄鳝和泥鳅的倒是有,因为这几天正是收稻谷的时候,黄鳝又肥又鲜,卫孟喜直接买了八斤。

用铝皮桶盛着,放在摩托车后座脚板上,又买了两块豆腐,打道回府。

黄鳝这东西,处理不好腥气重,卫孟喜也不喜欢吃,但处理好的话,会非常鲜美,最是补虚。还有一点,全身只有一根,对孩子十分友好,吃鲫鱼草鱼这些,当家长的真是提心吊胆。

卫东那狗脾气,有一次吃着吃着忽然脖子伸老长,眼睛瞪着,喉咙里“呼噜呼噜”响,小两口还以为他被鱼刺卡了,倒起来拍半天背,他忽然嬉皮笑脸求饶,说他是演戏。

卫孟喜气得哟,当场就给他屁股打开花,滚一边儿面壁思过去。

回到家,先将黄鳝换几道清水浸泡,让它们尽可能多的吐泥沙,卫孟喜带着闺女睡个午觉起来,这才开始做饭。

“吃啥呢妈”五个小孩跟土匪似的冲进院里,许久治先把特意买的冰棍儿递给呦呦,这才跟着卫东他们进厨房。

孩子不在家吧,她还怪想,总觉着缺点啥,一回来吧,家里就不得安宁,好一个鸡飞狗跳。

“先写作业去。”

一年级开始有正式的家庭作业了,而不是以前苏奶奶和文凤布置那种简单的,但对于打过两年良好基础的他们来说,现在这点作业就是小菜一碟,她米饭还没蒸上,人作业就写完了。

写得十分端正认真,卫孟喜再一次在心底感谢苏奶奶。

苏奶奶啊,也不知道现在咋样了,暑假里全家去看过他们一次,到现在又有两个月没见了。

正想着,忽然院里一阵尖叫,两个女孩尖叫着,白着脸往里冲,一把抱住她大腿就哭。

“怎么啦,别哭别哭。”

“蛇好多蛇啊妈妈。”根花泪眼婆娑。

“至少有一百条那么多”卫红也害怕得牙齿打颤。

小呦呦跟在后头,老干部似的背着手,“不是蛇蛇哟,是皇上。”

“什么皇上”

“就是黄色的鱼鱼,妈妈说很美味哒”

两个姐姐才不信呢,那滑溜溜青梭梭的,扭动着身体的东西,不是蛇是啥

卫孟喜大笑,为了证明那真的不是蛇,直接从卫东手里抢过一条,翻着给她们看,“蛇是有鳞的,边上还有四只小脚,黄鳝没有鳞,皮是光滑的,也没有脚。”

卫红根花见她紧紧捏住那东西,仔细的看了看,“还真是耶”

“胆小鬼。”卫东嘟嘟囔囔,又抓了一条,直接给盘手腕上,“大姐三姐你们看,可好玩啦,滑溜溜的哟”

一听“滑溜溜”三个字,两个女孩不约而同的打个冷颤,尖叫着往楼上跑。

卫孟喜完全能理解,因为她上辈子本来也是怕黄鳝的,在她心目中黄鳝和蛇就是同一个物种,第一次摸到那东西,吓得差点哭出来。

后来开饭店嘛,总难免要接触,又请不起工人,干啥都得亲力亲为,只能逼着自己去拿,去学习怎么杀,怎么处理干净,慢慢的也就不怕了。

她自己,那是逼不得已;但她的闺女,害怕就害怕吧,家里有这条件可以让她们远离害怕的东西。

于是,正兀自盘黄鳝盘得开心的卫东小朋友,又被妈妈骂了,还说他要是再拿去吓唬姐姐,就“奖励”他今晚跟黄鳝睡。

许久治和根宝在旁边捂着嘴笑,他们可是很乖很听话的喔。

“不是爱玩吗,过来,帮我杀黄鳝。”卫孟喜先顺着鱼嘴往下将肉剔开,把第一道血水冲洗干净,让卫东帮忙洗第二道,不那么血腥了。

但耐不住腥味大啊,熏得他哇哇大叫,都快哭了。

卫孟喜冷笑,小子,还治不了你,让你也体会一把你俩姐姐的害怕。

就是陆广全回来,也不能“赦免”他,反正,这个忙一直“帮”到晚上八点半,他保证再也不敢吓人了。

鳝鱼做了两锅,一锅红烧的,伴着土豆胡萝卜拌饭,十分下饭;一锅用鸡蛋液和玉米粉裹着,炸成外酥里嫩的鳝鱼酥肉,刘桂花家送一碗,又让吃饱的许久治端了一碗回家去,给他爸下酒。

话说许军最近也挺忙的,大型设备采购都得从他手里过,柳迎春又正是学业繁忙的时候,儿子倒是能来陆家吃,现在谁不知道许久治是卫孟喜的干儿子啊,但许军一个人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朋友之间,卫孟喜都是能帮一把是一把,每天做啥好吃的都会让许久治跟卫东端一碗回去,等他下班了热一热就能吃。

当然,这种所谓的“干儿子”是妇女之间开玩笑的,人家许久治可不要认卫阿姨当干妈,他一直号称将来是要跟呦呦妹妹结婚哒

大人们只当小孩子话,结啥婚啊,他连结婚的意思都不懂。

就是呦呦,也是稀里糊涂的,一会儿要跟妈妈结婚,一会儿要跟爸爸结,一会儿又变成许久治或者红烧肉,反正她喜欢的人东西可多了去了咯。

***

第二天一大早,把孩子送出门,卫孟喜让刘利民休息一天,今天她去送肉和拿货,准时到达金水店,李晓梅已经穿戴整齐,干净利索的等着她了。

“姐咱们今儿去书城哪儿”

卫孟喜掂了掂饭盒,“你去自由市场等我,我先去办点私事。”

自由市场现在是真正的自由啊,打办不来,治安队也不来了,大家做小生意的都明目张胆,以前只敢戴在手腕上卖的手表,现在都一块块摆在盒子里,台面上,但凡哪个女同志多看一眼都要好好介绍一番。

李晓梅还是第一次来省城的自由市场,简直目不暇接,一个人也逛得兴致勃勃。

卫孟喜来到那条熟悉的胡同口,骑进去,将摩托车停稳,刚要敲门,门就迫不及待的“嘎吱”一声开了。

门后站着的是十分漂亮的张虎蛋,哦不,现在叫张江的小男孩。

“我一听摩托声就知道是卫阿姨,卫阿姨你来看我了吗卫红来没”他伸着脖子往她身后看,那辆大红色的摩托车上空空如也。

眼里是掩不住的失望,“卫阿姨我生病了,卫红是我最好的朋友,她都不来看看我吗”

好看的时候,连生气也这么好看,卫孟喜完全没有抵抗力,摸着他脑袋问“你生病啦那吃药没”

“别被他骗了,已经吃了,就是懒病犯了不想上学。”苏奶奶从里屋出来,恨铁不成钢啊。

大孙子张川那叫一个勤奋自律,每天自己完成祖作业之余还能帮她干活,整个就是当家立户的“嫡长子”形象,小孙子就是典型的纨绔,每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痒,学不好好上,饭不好好吃,只想着怎么溜出去打马斗鸡。

明明是同一个爹妈,还都是苏奶奶亲自教导了半年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哎呀大娘,这是新社会,哪还有啥嫡长子啊,都是一样的孩子,只是有的调皮,有的乖巧一些。”

苏奶奶冷哼一声,把小孙子吓得一溜烟跑了,她的脸色也没好多少,“又给他们带啥东西来”

“您闻闻。”

铝皮饭盒盖得很严,但苏奶奶是谁呀,那可是苏半泉家的闺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轻轻动了动鼻子就眼睛一亮,“鳝鱼”

“嗯,您要不尝尝我炸成酥肉了。”

苏奶奶忙去洗手,尝了两块,确实是外酥里嫩,鲜得不得了,即使是凉的,也没有一丝腥味。

问过他们一切正常,没啥需要帮忙的,卫孟喜随便聊了几句就走了,主要是大娘说话不中听,吃着她的东西还要挑三拣四,卫孟喜没时间垂首听训。

紧赶慢赶来到自由市场,晓梅身上的绿书包都塞得满满登登,“你咋买这么多”

“姐你是不知道,这儿的东西真多,买衣服还能上身试穿,我给我妈买了两斤衬衣,过几天天凉了能搭着毛衣穿。”

“还有这个尼龙袜,比咱们在金水买的便宜好几分钱呐,花色还特多,有粉红色的你看。”

“这个喇叭裤也便宜,我看你穿过一条,可好看啦,显腿长。”

卫孟喜“”我要是再晚来一会儿,你能把一个月工资买光啊。

不过,这也正是她的目的。

今儿来除了要买点东西,其实就是带她见识一下省城的繁华,而她的卤肉加工厂以后主打的市场就是省城。

“如果让你来自由市场帮忙推销卤肉,你有勇气吗”

看着攒动的黑压压的人头,一般第一次进城的姑娘,别说推销,说不定自己都能让人拐跑,推销那是还没开始就怯场了。但她从从容容的待在这儿,买了一包自己喜欢的东西,听着价格也是几经口舌砍下来的。

“我敢,姐咱们啥时候开始干”她撸起袖子,把书包绳子缩短一点,紧紧的斜挎在身上。

“现在。”

给她半小时,卫孟喜想看一下,她有没有勇气,有没有能力。

看她甩着马尾兴冲冲去了,卫孟喜暂时也没啥要添置的,干脆找到个荫凉地儿坐下。

卖手表的摊位后,是两棵腰粗的大桉树,树冠很大,底下的水泥花台光滑得不得了,平时专供倒爷们休息的。

她坐下,先把摩托车上的东西整理一遍,想想还有没有缺的,忽然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刚开始,她以为是小树林里有人,毕竟这荒郊野外的想上公共厕所要走很远,大多数时候倒爷们都是进树林里就地解决。

卫孟喜打算起身,离随地大小便的人远一点。可刚走了两步,摩托车却震动起来,准确来说是摩托车后座的一堆货物里,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的蠕动。

她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握住,“什么东西出来”

“咳咳卫卫阿姨,是我。”

从那堆乱七八糟的塑料布和油纸袋下面,拱出一个大汗淋漓的小家伙。

“虎蛋,你怎么躲我车上”

张虎蛋喘了两口粗气,抹去脸上的汗水,“我想跟你回矿区,我不要待省城。”

“为啥呀”卫孟喜实在是见不得孩子受苦,将他抱下来,掏出手帕给他擦汗,又怕他中暑,将自己随身带的水壶拧开,“先喝点水,别噎着。”

原来,她一直以为兄弟俩跟着姥姥在省城过好日子,都想不起卫东几个了,谁知道他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狗蛋还好,似乎没啥感觉,可虎蛋是真待不住。他本来就是个小贪吃鬼,跟卫红极其投缘,俩人在矿区的时候勾肩搭背到处弄吃的现在可好,苏奶奶要纠正他贪吃的毛病,经常在吃食上“克扣”他,也再没有卫红那样“志趣相投”的朋友,能开心才怪

刚适应矿区子弟小学,结果又换到一个新学校,算上以前老家的,他们已经是第三次转学了,中间还被迫辍学一年。成年人频繁换工作失业和搬家,心理都会不稳定,更何况是一年级的小豆丁。

面对全新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更多的是恐惧,害怕融入这个全新的环境,更害怕努力融入之后,又要被迫转学。

胡同里,兄弟俩是外来户,即使有人愿意跟他们玩儿,也是受大人指使,拐着弯的打探苏奶奶到底有多少家产,以后会不会传给他们的。

兄弟俩也不笨,被利用几次就不想跟他们玩了。

一来二去,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们都没有朋友。

“所以,没有朋友,你就不喜欢上学,还装病逃学,对吗”

虎蛋红着脸,眼神闪躲。

卫孟喜其实早看出来了,毕竟她可是具有同时与好几个崽崽斗智斗勇的战斗经验的老母亲啊,刚才他嘴上说着生病,但跑得贼快,面色红润,声音也很正常,苏奶奶说他是懒病,其实不是。

他这是厌学了。

张虎蛋小声说“对不起”,但下一秒,又扁着嘴,很倔强地说“我有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卫红,是卫东陆卫雪陆卫国和许久治,不是那些骗子坏蛋。”

卫孟喜“噗嗤”一声乐了,摸摸他脑袋,“行行行,阿姨就知道你俩聪明,不会被坏蛋骗的。”

见她笑,还笑得特别好看,他就小心翼翼问“那我可以跟你回矿区了吗我保证会听话,再也不装病,再也不打坏老师水杯了。”

卫孟喜也没问“打坏老师水杯”是件什么事,到底是怎么断句的,反正,这孩子的问题不小,得好好跟苏奶奶沟通一下才行。

他今儿敢躲她车上回矿区,以后也敢躲别人车,或者直接偷偷跑回去这可是好几十公里呢,路上但凡有个意外,苏奶奶都接受不了。

相比下来,卫东就省心多了。他只是爱嚷嚷,其实很知道分寸,这种会有生命危险的事他从来不干,哪怕有时候被妈妈骂惨了,他闹脾气,也只是躲屋里赌气不吃饭,可不敢跑大马路边,不敢上别人车。

更不敢离家出走。

“好,阿姨欢迎你们到矿区,但这事需要跟你们姥姥商量一下,你觉得呢”

苏奶奶说话都是直来直去发号施令,可从来不会跟他们商量,虎蛋真喜欢这种久违了的被当大人尊重的感觉,瞬间脱口而出“好”

正好,李晓梅也乐颠颠的跑回来,“姐,姐,我找到啦”

卫孟喜收起别的心思,赶紧详细询问。

原来,她刚才没走多远,看见有家卖快餐的小店,她只说自家开了两家卤肉店,还承包了书城市和金水市两个市委招待所的卤肉,如果他们店里需要可以给他们送,价格便宜。

在这里吃饭的都是倒爷,倒爷们最不缺的就是钱,别看小饭馆只是卖盒饭,其实最赚钱的还是卖炒菜。

倒爷们辛苦了一天,来店里坐着,点俩炒菜,配上半盅小酒,那才叫享受

可每天现切现炒也挺累人的,如果能有现成的卤肉能卖,他们从中赚个差价,这钱它不香吗

“这样的小饭馆我找到三家,姐咱们明天带点样品来给他们尝尝,这三个客户十拿九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