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新马超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废帝内幕

三国新马超 第三百三十九章 废帝内幕

作者:隐于深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0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将军知,两年前废立少帝之事”李儒开言,居然一竿子回到了两年前。

而马超有些迷糊不解,董卓入京废立少帝之事,别说是马超知道,就算是后两千年,都有人知道:李儒平白无故说起这个干啥难道,那个时候,董卓与士人,就已经开始一段美好时期

想到这里,马超突然苦笑了一下:这根本不能,历史上早有记载,董卓废立少帝之举,惹得百官忿怒。甚至还引出了执金吾丁原起兵反对董卓、吕布杀爹的第一弹......

是,李儒这个时候竟然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个无声的举动,不由得使得马超严肃起来:看得出来,李儒并不是在信口开河!

缓缓喝了一口茶,延缓一下心中的震惊之后,马超才开口问道:“世人所言,当年董卓独断专行,早有篡逆之心,由此才行废立之举。不过,超在扶风也分析过董卓废立少帝之事,但觉应该是董卓初入洛阳,警觉性较高。后来觉那权力根本不是他能玩得转的,才效仿伊尹古制、有样学样......难道,这其中,也有士人的身影”历史上,对董卓此举,早就有了明确解释。马超实在想不到,那些忠贞的士人,怎么能参与其中

李儒听完马超的话,似乎有些诧异,不禁向马超问道:“敢问主公缘何说董卓废立少帝乃是那个......效仿古制、有样学样”

既然谈到这里,马超也觉得自己确实该跟这老毒蛇好好聊聊。将后世那些分析捋了捋,整理了一番思路之后,开口说道:“假若当时董卓不废少帝,那按照汉朝惯例,皇帝年幼则由太后摄政,布诏命的权力就在何太后手中。董卓自不好干涉。虽然何进、何苗兄弟死了,但他们的党羽还在,因此当时何氏的势力还很大。这些将成为董卓专权的一大障碍。而废掉少帝和太后,就以轻易的瓦解并斩除何氏势力。此其一也。”

李儒默然点头,看来这后世的分析,确实吻合当时的形势。

“其二,董卓要为自己这武人...专权寻找被人接受的依据。汉家故事,要么是皇帝亲政,要么是顾命大臣辅政,要么是外戚专政。这三者董卓都不是。博士所言不错,从根本上来说,他与小子一般,只是一个地方武人而已。现在想专断朝政。天下人不服,怎么办”

这一问,马超突然感觉有些好笑,抿了抿嘴,继续说道:“董卓的做法。是从董太后那里入手,献帝的母亲被何太后弄死之后,献帝就被灵帝的老娘董太后抚养。董卓与董太后有同族之谊,若是献帝为帝,则董卓便是外戚。这便有了理论依据。”

这番话,其实已经很有对皇室大不敬的意思了。但李儒却是连眉头也不皱,由此看来,李儒跟马超是一路人,都是视大汉于无物的人,更甚至以推断,他们是在根本上蔑视皇权的人。

当然,马超的蔑视,是因为他知晓更先进的制度。而李儒的蔑视,则能由历史的局限性,性格导致思想决定他们的骄傲。

“董卓为外戚,由他掌权便名正言顺了。而更有利的是,灵帝死后,何氏与董氏争权,何进在宦官的帮助下消灭了董氏势力,弄死了董太后。这样一来,董卓掌权就没有董太后的约束。这等好事儿,简直和上天故意安排好的一样,董卓又岂会错过”

言尽至此,李儒对马超深鞠一躬:“主公高见,于表象看透实质,果真令儒大开眼界。”

“过奖过奖,超只不过事后诸葛......只不过事后推断,觉得应是如此而已。不知博士以为如何”得到李儒的夸奖,马超不禁有些飘飘然,差点将‘事后诸葛亮’这话也说了出来。不过,由此也以看出,后人对董卓废立少帝的猜测,至少是很正确的。

“将军有所不知,当初儒谏董卓如此所为,却没有想过这么多,而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

马超一愣,心中觉得自己忽略了一些东西:不,劝董卓如此做的,就是眼前这个李儒!难道说,董卓废立少帝,根本不是为了独断专权

“主公有所不知,当时董卓兵微将寡,难以立威。更有士人百官、诸侯虎视眈眈,某等若不出此毒策,则身死多时矣......”李儒悠悠说出这番话,使得马超有些不敢置信。

在马超的印象当中,董卓一直把控着汉庭的权柄,最后惹得天怒人怨,才被长安士人使用了最下作的刺杀,将董卓杀死。甚至,后世还有人通过此事,说董卓其实是个很狡猾的胖子,通过这一招先制人,董卓还看出朝中众臣到底是何种意思。如飞石击水,谁服自己,谁不服自己,一试就试出来了。随后继续有针对性的展开下一轮政治斗争......

难道历史的迷雾真的太过浓厚,世那些权谋推论,根本站不住一丝脚董卓废立少帝,真的只是迫不得已,为了保命求存

“不能!董卓废立少帝之事,当初也是一件轰动社稷的大事。世人皆知,此事惹得朝中士人极力反弹,甚至以血明志者大有人在!”马超故意此番说道,因为他知道,能说出最准确答案的,只有眼前的李儒。

毕竟,废立帝皇之事,乃历朝历代慎之又慎之事。董卓在当时只是一个边区刺史的身份,对于现在来说,大概就是一个省长或省委书记,若只论官阶身份,当时洛阳城里比董卓高级的大有人在。董卓名位不正,行起事来虽然能仗着自己的兵势耍耍赖皮,却一下石破天惊、敢行废立大事,怎能不惹得满朝文武敌对

“主公太过天真尔!”李儒居然笑了,笑容当中,居然有一丝悲悯闪过:“而这便是儒要讲与主公所听的!那些士人不是只会读读圣贤书、修德养性,他们玩弄权术起来,要比宦官更阴狠,比我们这些武人更冷酷!

“董卓废少帝之时,满朝士大夫只有那深受忠君思想毒害的尚书卢植一人反对,其他人都没有吭声。更有甚者,董卓把废少帝的决议通报给当时辅政大臣太傅袁隗后,袁隗竟然回报‘同意’!”

“怎......怎么能”这个消息有些石破天惊,即便马超有心理准备,也有些接受不了:“不,不是还有丁原起兵反董卓一事......”

“不错,当时的确还有丁原反对。只不过丁原匹夫尔,焉能算得上士族”李儒鄙夷一声,对于丁原那匹夫的所为,甚是不屑。

而马超此时真的有些糊涂了,因为他所了解的历史印象当中。丁原是性格刚烈的忠臣,他痛恨董卓这个乱臣贼子,所以针对董卓兵围了洛阳......从李儒的口气当中听出,似乎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博士此言倒也有理,然那丁原即便只是武人,但由此则更见满朝文武对太师废立之事甚是不满......”

“主公误会了,儒之意思,乃是说当时只有士人卢植反对,至于那皇甫嵩、朱儁等深受忠君思想的武人,倒也反对。然这些人,却不是掌握汉代核心政治的士人。如此说来,主公曾明白”李儒解释了这些之后,仍不甘心说了一句:“至于那跳梁小丑丁原,不过是逆贼逞凶,想浑水摸鱼、捞些名望罢了。”

这......

这个事实,立时让马超如遭雷亟。霎时间颠覆了他固有的认识:那些撑起大汉权力体系的士大夫,居然只有一个秉持中正的卢植反对,其他所有百官,居然都保持沉默如此说来,那岂不是以推断,士人集团也根本不认同东汉皇权

刘家江山,坐到这个份上,完蛋也真算早晚之事了......

而丁原

马超脑中突然闪过一个能:当时董卓提到废帝的事情,丁原又表现的那般大义凛然,所以丁原起兵围洛阳,自然就让后人觉得丁原是要正君除奸。然而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很巧妙的先入为主的错觉!

董卓废帝的事情当时只是口头说说,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甚至以说,是董卓正跟那些士人们秘密展露着一种不能言语的默契,根本还没有付诸行动。而丁原这时候便引了兵马将京师洛阳围住......那在当时,例如在李儒这些古人看来,无论怎么说,都绝对都是丁原明目张胆的造反!而董卓领兵和丁原相战,反而是代表了忠义的一方了。

那由此进一步推论,当初吕布叛入董卓,似乎根本不是后人所说,是杀父求荣,反而真的是奉诏行事、一心忠汉了!

马超眉头紧皱,入长安后,他第一次才觉得:这历史,实在有太多黑幕。所有留给后人的,似乎根本不是当时本来的面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