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新马超 > 第六百七十六章 派系萌发?

三国新马超 第六百七十六章 派系萌发?

作者:隐于深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3 21:0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灾民安置之事,已然妥当”回到宛城之后的马超,面对着堂下众文臣武将,带着一丝沉重的心情,开口问道。

接到刘玥的情报之后,马超得知司隶一带,蝗灾虽然已有渐渐减弱之势,但整个司隶地区,一年几乎颗粒无收。而马家在初平三年和兴平元平这两年,步子迈得确实有些太大,一时还有些消化不了。

“回主公,”高顺上前,抱拳说道:“灾民已然全都安置于宛城周县,赖马家军军纪严明,及众文官宣扬到位之功劳,尚未出现灾民与南阳郡百姓冲突大事。而此次安置灾民一事当中,正方提出溯谱认宗之法,更是奇思妙想,加快了灾民与南阳百姓的认同融合。”

此次安置灾民一事,高顺乃马超最赖以重用的武将。高顺此人清廉公正,严谨有度。在三国时代,是被后世最公认的一名军人典范。马超用高顺为主将处理安置灾民一事,只用六个字便可以概括:你办事,我放心。

而此时高顺一出口,便看出高顺公正高洁之风。一句话当中,丝毫没有自己如何辛劳疲累。反而率先说出手下人之功,有此领导,属下焉会不用心尽职

“哦如何一个‘溯谱认宗’之法超倒是很感兴趣。”对于李严能弄出一点出人意料的功绩,马超是丝毫没有惊讶的。毕竟,历史上李严就是以才干知名,后来更是同诸葛亮一起,被刘备委以托孤重臣的身份。

“灾民俱是以宗族地域结伴聚拢,此事长安令钟大人已经明察秋毫。严由此想到,既然灾民具有宗族乡老为首,那此等迁徙大事,自然要记录在宗谱当中,以告后人。而南阳百姓大多是当年王莽之乱时逃入荆州避难时定居,大多与司隶百姓沾亲带故。宗谱之上,只需翻阅几页,四五代之上,便是一家。”李严出列,抱拳一字一句说道。腰背雄挺,自有一番得色:“普天黎庶,宗族观念极强。有了这层因素,严便想出了........”

李严还待继续说下来,却被马超一摆手打断了下来。李严愕然,众文臣武将对此亦微微有些诧异。然马超沉静片刻之后,还是开口夸道:“正方不必多言,此‘溯谱认宗’之法,的确是神来之笔。迁入南阳,不如融于南阳。如此奇思妙想,倒真让超大开眼界了!”

此话一出,大厅里的气氛顿时缓和起来。而李严得马超如此夸耀,自然也是荣于形色。只是李严没有看到,此时马超看他的眼神,已经微微有了一丝顾忌:李严性自矜高,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历史上的李严,确实很有才干。刘备托孤之事,足见李严其才能甚至可在人才凋零的蜀汉为擎天之柱!而刘备‘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托孤情形,与孙策死时何其相似!

孙策临终前,曾托孤于张昭,周瑜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蜀汉诸葛亮担任的丞相,和东吴张昭担任的长史都是文职,或行政长官;李严担任的中都护和周瑜担任的中护军都是武职,或军事长官。周瑜与张昭‘共掌众事’,李严与孔明‘并受遗诏’。一武一文,一副一正,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刘备的心目中,李严就是周瑜,或者至少希望他是周瑜.......

可李严起到了周瑜的作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没有。

李严非但没有能够和诸葛亮一起辅佐刘禅,反倒还在刘备托孤八年以后被废流放,身败名裂。而被废的理由,简直可笑至极,令人不敢置信。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安排李严督运军粮。这时,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催办督运粮草自然是份内的工作。可惜李严的运气实在太差。这年夏秋之际,连降大雨,军粮无法如期运到前方。于是,李严就派人到军中说明情况和想法,请诸葛亮回师,诸葛亮也答应了。

但是,当诸葛亮退兵的消息传来时,李严却故作奇异大惊小怪地说,唉呀,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上表刘禅,说诸葛亮的撤军是‘伪退’,目的是欲以诱贼与战。这当然不是事实,也会引起猜疑。诸葛亮只好具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这下李严辞穷情竭,只能首谢罪负。

可以看出,李严被废的经过,其犯罪动机相当不明——李严向众人及刘禅的解释,自相矛盾,令人生疑;而作案手法也极其低劣——只是空口白话,在阴谋如海的朝堂上,这根本就连小儿把戏都不算。

而引来的结果,却是单凭诸葛亮的一面之词,便有当时蜀汉重臣魏延、杨仪、邓芝、刘巴、费祎、姜维等二十余人一同联名上书,要求罢黜李严,流放梓潼。

李严被废一事,也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如同蜀汉当中的孟达叛汉一般,俱成历史的不解之谜。

直至此时,史学家对于李严之案,仍旧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结果。但丝毫不用怀疑的是,与孟达叛汉一般,李严被废之事,有近因,有远因,有表面原因,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虽然是益州、东州、荆州三股政治力量构成的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相互倾轧,但直接原因却是李严同孟达一般,一个性自矜高、难以共处;一个恃才好术,旁人难近;说白了,两人都是骄傲惹的祸。

然而,马超知道,直接原因永远敌不过根本原因。此时马超忧心的更是,马家这两年步子迈得太大,手下文臣武将愈发庞大汇聚,其派系矛盾,也渐渐显露出了一丝苗儿头:马家扶风起家,其贾诩、法正、张既、杨阜、庞德、马岱等人,俱可以说是马家起家班底;随后马家司隶扬名,荀攸、李儒、钟繇、徐晃、张辽、高顺等人,可以算是马家后起新贵.......

而此时再回头看看徐庶和石韬两人,以及李严、魏延两将,甚至还可能要算上日后的黄忠、文聘........这荆州一派欲在马家占据一片江山的事实,显然指日可待。

而这一切,对于一个年仅十七岁,勉强算一个合格政客的马家之主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规避且艰难漫长的挑战。历史上袁绍、曹操、刘备等英雄之姿,俱未逃离这派系之争的内部矛盾,更甚者还祸起于萧墙,使得庞大鼎盛的家族瞬间分崩离析.......

那马超这个穿越人士,能彻底逃离或者扭转古代这一弊端吗

马超以手轻揉太阳穴,凝眉哀思:这个问题,虽然自己一直关注。但这犹如达克斯之剑的无解利器,始终悬挂在头顶,终非长久好事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