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新马超 > 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而空’和‘博而要’

那份纲要,马超的确独占了它的荣耀。但他纵然再嘴硬,再能演戏,能蒙骗了痴心信他的媳妇........

但事实上,那份纲要,真不是马超写的。只不过,这个时代,马超不承认是他写得也没办法:谁能让几百年后才出生的人,再穿越过来,给马超圆了这个谎

所以,貂蝉是知道的,她靠自己的幸运和聪慧赢了蔡琰;但同时,蔡琰也赢了貂蝉,她用自己的痴心绝对,赢了马超的愧疚和无限疼爱。

那份纲要,原名叫做《群书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

《群书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当然,马超没有那个本事儿,将五十万余万言的恢弘巨著全都背诵下来。可是,他却拥有魏征等人从未有过的优势:在接受了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的轰炸之后,马超完全可以从网上汲取触类旁通的论点论据,写出这部几乎不亚于《群书治要》的‘高大上全’的纲要。

前世马超接触过的任何文件,几乎都逃不过一个铁律:大而全,空而泛。而《群书治要》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博而要’。从这一点上来讲,马超的纲要绝对是要落下风的。但幸好,马超穿越来的是汉代这个古风淳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身为一方诸侯的马超,完全可以凭借着手下文臣武官的尽心竭力,从而将他那篇纲要的‘大全空泛’内容,变成‘博广精要’的行动。

那篇纲要,马超紧紧扣住‘务乎政术’、‘本乎治要’的中心思想,旁征博引,择其精粹浓缩而成。横空出世后,足以成为这个时代‘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

当然,这样的转变。只需要将马超放出的空话,转为实事大干特干一番便可。而这样,正是‘空泛’和‘博广’最本质的区别。

只是,马超切入的地方,却是让文武百官有些哭笑不得。而益于这些天编纂纲要的余劲,马超在德阳殿信口开河:“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为太子时,卫绾为太子太傅,他曾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子要想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得人。太子又问,北方匈奴气焰嚣张,如何是好。卫绾答,得人。太子再问,晁错七国之乱后,国家仍有内忧,又当如何。卫绾再答,得人。太子复问,民生凋敝,怎求殷实富裕。卫绾还答,得人。于是太子不复问。”

“由此可见,人乃国家之本,才为社稷之基,得人者得天下。若兴马家,唯有得人。”说到这里,马超扫视了一下殿下诸臣,摆出了领导的气派道:“诸君以为如何”

“主公所言极是。”法正是带着一副苦笑复杂的神情来应和马超的,被降了两级之后的他,虽然感觉马超仍旧贼心不死,其切入点也有些操蛋,但主旨上却是占了‘砍柴不误磨刀工’,由此,法正上前行礼道:“太祖高皇帝(刘邦)为一介市井流徒,然胸怀大志,长于用人,于是统率群雄,逼西楚霸王自刎于乌江,将齐王韩信而统一天下,帷幄当中,则有张良、陈平,朝堂之内,伴有萧何、曹参,为大汉开创一代风气。”

“世宗孝武皇(汉武帝刘彻)帝黜百家,尊儒术,抚南蛮,驱匈奴,缔造数万里大汉王朝,成就四百年帝王榜样。世祖光武皇帝(光武帝刘秀)出身稼穑,志在天下,云台二十八将辅佐左右,戎马生涯,南征北战,扫平奸贼王莽,重兴汉室基业。”

说完古代的,法正又举例当今,继续说道:“纵以曹操之奸雄,亦开举召贤令,惟才是举,得而用之,目前虽困于主公雄计当中,但却能以宦阉之后,崛起兖州,不可小觑。袁绍四世五公,闻名天下,帐下名望之士,聚集一堂,由此方西抵并州黑山张燕、北与幽州公孙瓒争锋,内平叛乱,外笼威望,虎视天下;江东孙策,连番征战,亦知得人之要,聘鲁肃、得‘二张’,收良将后,才可驰骋江东。徐州刘备,虽蜗居小沛,却仍不甘寂寞,如今已然取得糜家青睐,更与下邳陈家暗通曲款,使得徐州陶谦忧虑不已........”

第一次,马超听法正废话这么多。正听得不耐之时,法正也说完了。可一时之间,马超与法正大眼对小眼儿:他娘的,我刚才是要干什么来着!

这点,真心怪不着马超。马家这次隆重而慎定召开这次研讨会的情景,不由得使马超感受到了前世开会的感觉:废话连篇、冗长繁琐,半天之后,除了一堆口水之外,得不到任何有益的解决措施.........

可是,为啥自己就他娘的又忍不住再说两句的冲动呢难道当领导,就是享受这高谈阔论的快感

“四方诸侯云动,均知得人方可兴盛,聚贤才能如鱼得水。今日马家虽有立足之地,然基业初兴,又逢困顿,北有匈奴假意,南有张鲁两面三刀。中原烽火狼烟,马家进退无门。值此之时,乃骏马失群,无以奋进,神龙无雨,亦难飞升之状。我思群贤,如涸泽之望雨露,婴儿之望父母。还望诸公重之再重,切勿轻慢。”

又说完这段废话,马超起身向所有文武深施一礼,连连拜托:“若有良言建策,诸公尽管直言,超定然听之用之!”

终于到了动真格儿的时候,马超也不禁松了一口气。而马家文武虽知马超重视选材求贤,却没想到马超竟然把选才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不由也自动容。当下,蔡邕便率先说道:“主公之言绝妙,稍加修饰,便可为马家今年科举檄文。”说着提起笔来,不加思索,一挥而就,写成一篇科举令。

马超当下接过看了看,果然比他所说的强之百倍,不由称赞。想到科举目前乃是马家大肆取材的重点,珍而重之说道:“今年再起科举,务必要优于上一次恩科,更要将马家科举的名气打出去,让大汉士族寒门,俱为马家科举而展颜!”

在蔡邕的抛砖引玉下,殿下狐狸纷纷谏言。有人说马家可推举与科举并行,扩大马家取才的渠道;也有人说可将颍川书院迁至长安,归于太学,使之成为马家源源不断的贤才基地;还有人说,乱世不可轻武,当开设文武双举........言之有理之谏,马超均着杨修一一记录成案。纵然杨修下笔如风,也累得他擦汗不已。

而待杨修终于揉着酸痛的手指停笔时,马超却走到了杨修身边,轻轻说了一句:“再加一条,暗影绑架人才计划复起,广罗天下能士!.........”

‘主公!’杨修真心哀叹,他真想对马超说一句:‘咱如今的身份,已经不需要这样啦,强扭的瓜不甜!’

‘你懂个屁,咱现在已经将小摊贩做成了集团公司,再绑架他们,那就不是巧取豪夺,而是猎头特聘!!’马超的眼神,对着杨修,分明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