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后娘[穿越] > 150.高考结束

后娘[穿越] 150.高考结束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5: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两个月前, 接替钟建国的团长孙元就已经到岛上。那时刘师长和钟建国还没交接好, 刘师长便跟孙元说, 委屈他家人先在招待所住几天。

孙元说, 不着急, 他大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爱人和几个孩子暂时不过来,等他大儿子填好志愿, 一家人再搬过来。

别看段大嫂经常说落大娃, 嫌他皮,不听话,其实段大嫂很疼大娃他们。大娃从小到大穿的鞋,有一半出自段大嫂之手。

刘师长知道段大嫂很想等大娃他们考完再走, 听孙元这么一说, 到家就跟段大嫂说,他们再搁岛上住两个月。

刘洋把大力接走了, 段大嫂才开始收拾东西。宋招娣到隔壁,就看到客厅里有个大木箱, 箱子还是打开的。

宋招娣眉头微皱:“婶子, 我姐夫会做家具, 等你们到滨海,买两根木头,叫我姐夫给你们做个新的, 这个旧的就别搬了。”

“不搬走。”段大嫂笑呵呵道,“你来的正好, 把这个箱子弄回家,留着你们烧火。”

宋招娣笑了:“那等大娃回来,叫他们几个搬。我一个人扛着挺费劲。”

“我帮你抬啊。”段大嫂道。

宋招娣:“不好抬,回头再弄。对了,怎么弄下来的?”

“老刘的勤务员拎下来的。”段大嫂道,“你家大娃心真大,人家都要长辈陪着,就他不准你去。你也由着他。”

宋招娣:“孩子大了,该学会飞了。刘苇有没有给你们来电话?”

“打了。刘苇报上名了。”段大嫂道,“刘苇还说自从他看了大娃的作业本,以前不会的题,现在都弄明白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小宋啊,刘苇要是考上了,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宋招娣:“应该的。大娃今天穿的鞋的鞋底,就是你给他做的。甭说给刘苇一套作业本,就是给刘苇十套,也是他应该的。”

“大娃有想过上哪个学校吗?”段大嫂道,“刘苇要去那个什么陆军工程学院。老刘说,要是能考上得上四年。四年后刘苇就三十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他结婚生子那一天。”

宋招娣:“婶子,你儿子有出息,哪怕四十岁,也有年轻小姑娘哭着喊着要嫁给他。你儿子要是没出息,就算给你生个大胖孙子,又能怎样?等你和刘叔老了,说不定他连孩子都养不活。”

“还是小宋你会劝人。”段大嫂笑道,“我就跟你说说,我没催刘苇结婚。”

宋招娣:“别催。反正以后他们部队领导会替你催。等刘苇大学毕业,部队领导帮他介绍对象,最起码也是军医院的护士。”

“你说得对。”段大嫂道,“当初白桦刚死,部队领导就要给小钟介绍个老师。”

宋招娣:“我知道,建国跟我说过。衣服都收拾好了没?”

“冬天的衣服都寄走了。”段大嫂道,“这个电话也得拆掉。你记得跟小钟的大哥还有你大姐说,以后别再打这个电话了。”

宋招娣:“我知道。是部队出车送你们回去,还是坐车?”

“部队的车送我们。”段大嫂道,“这些锅碗瓢盆的,人家邮局不给寄,我和老刘这么大岁数了,也没本事带走。可是不带走,也没人要我们的。正好部队要送我们,老刘就同意了。说起这事老刘还挺不好意思。”

宋招娣笑道:“别不好意思,应该的。我本来还想来帮你收拾收拾,没想到你都收拾好了。”

“刘萍帮我一块收拾的。”段大嫂道。

宋招娣猛地想到:“你们走了,刘萍呢?”

“她以前在甬城市医院待过,知道那边没有军医院待遇好。大概觉得滨海那边也没这边待遇好,不愿意跟我们走。”段大嫂道,“我估摸着她还想去跟小金闹。”

宋招娣眉头微蹙:“你们不在这边,刘萍再去闹,金家人会欺负她吧?”

“她才三十岁,这辈子才过一半,她要是觉得把金家搅得鸡犬不宁,她心里舒服的话,就闹吧。”段大嫂道,“金家人敢打她,就去派出所呗。反正闹开了,让人家都知道小金住的房子是我们出钱建的,丢脸的是金家。”

宋招娣:“刘萍也是闲的。”

“她就是闲的。”段大嫂道,“还有点不甘心。对了,小宋,没事的时候帮我留意一下,闹出人命来再告诉我。”

宋招娣听她这么说,便知道段大嫂真想开了:“好。反正学校离医院也近,我帮你留意着。院子里的这些菜呢?”

“我们摘点带回去,你再摘点。”段大嫂道,“多少给人家孙家留点,他们一大家子过来,也省得买菜了。”

宋招娣“这两天天气好,我帮你把长豆角全摘了,晒干你带走。”

“也行。”随后段大嫂就跟宋招娣一块去院子里摘菜。

中午热,大娃他们走的时候,宋招娣给大娃五十块钱,叫他晌午去国营饭店里吃饭。要是渴了,就去买香瓜。

上午第一门是语文,进考场前,钟大娃跟他的兄弟们商量好,在大门旁边的树底下集合。

十一点十分,四兄弟到齐。大娃正想说,去吃饭,看到曲壮壮也出来了。想一下,大娃走过去:“壮壮,考得怎么样?”

曲壮壮苦着脸:“语文有一道题答得不太好,十四分没了。”

“我爸说了,不用考太多,一门八十分,全国重点随便上。”大娃问,“跟我们一块,还是跟你娘一块?”

曲壮壮:“我娘把我送来就走了。中午只有两个半小时,我晌午不回去,在这边吃。你们去哪儿吃饭?”

大娃正想说哪家饭店好去哪家吃,就看到跟曲壮壮一块去他家复习的人也出来了。干脆把对方也叫上,带着两个“小弟”和三个兄弟,到甬城最好的饭店搓一顿。

饭后到供销社买几个香瓜,用拳头砸开,直接在人家供销社门口吃完。

吃饱了还没到一点。六个大小伙子慢吞吞,晃晃悠悠晃到考场,进了考场坐下没多久,监考老师就来了。

五点钟,宋招娣估摸着几个儿子快回来,就叫二娃和振刚压一桶水,把西瓜放水里。六点左右,大娃他们回来。二娃和振刚把桌子抬到玉兰树下切西瓜。

吃西瓜的时候,宋招娣才问:“考得怎么样?”

“能考一百七八吧。”大娃吐掉两个西瓜籽。

振兴呛着:“一百七八?!”

“是呀。”大娃看向他,“怎么了?我说少了啊。”

更生:“你说多了。我估计最多一百五。”

大娃看向自立:“你也是?”

“我感觉在一百六到一百七之间。”自立瞥他一眼,“没法跟你比。”

钟大娃皱眉:“你什么意思?觉得我吹牛啊。”

“别吵。”宋招娣问,“大娃,我跟你说过,做好后把答案抄下来,你有没有抄?”

钟大娃:“简单的抄了,大题抄个大概。”说着话站起来,“娘,在我裤兜里。”

“三娃,去楼上拿几张纸和笔。更生,你们照着答案估一下分。”宋招娣把答案掏出来。

更生愣了,不敢置信地问:“娘,您什么时候跟大娃说的?”

宋招娣:“我跟大娃说,要是提前做好了,也检查好了,时间还没到就把答案抄下来。要是没时间就别抄了。”

段大嫂见大娃他们回来,就拎着一篮子香瓜过来,进来听到几个孩子在说答案,心中一凛,连忙走过去,小声问:“你们在哪儿弄得答案?”

宋招娣回头看到她的表情,就知道她误会了:“大娃的答案。”

“什么意思?”段大嫂看向大娃。大娃解释一遍,段大嫂扔下篮子就说,“快帮我抄一份,我寄给刘苇。”

宋招娣:“别着急,还有两门没考呢。等明儿考完了,你再给他寄过去。”

“对对对。”段大嫂道,“是我太着急了。对了,这些瓜你们明儿去考试的时候带上。我听小宋说你们去供销社买瓜。别买人家的,也不知道干不干净。吃咱们自己种的,放心!”

钟大娃想翻白眼:“奶奶,我们院子里也有。”

“你家的瓜都被你们几个吃了。我还不知道啊,最大的没有我最小的大。”段大嫂往四周看看,“小宋,我放在走廊下面了啊。”

宋招娣:“就放在这儿吧。吃块西瓜,冰凉冰凉的吃着正好。”

“我就不吃了。我们家还有一个呢。”段大嫂道,“吃了你家的,回头我家的还得剩下。”说着话,又忍不住看一眼桌子上面的答案,“大娃,明儿你抄答案的时候,写工整一点,我都看不懂。”

宋招娣乐了:“婶子,考场上没那么多时间。明儿叫自立再抄一份,自立的字好。”

“那我就放心了。”段大嫂站起来,“你们娘几个慢慢吃,我回去了。”

大娃看着段大嫂的背影,撇撇嘴:“想要我的答案,还嫌我写字潦草?除了她,整个岛上也找不出第二个。”

宋招娣:“整个岛上也找不出第二个跟你没什么关系,三伏天还给你做鞋的人。”

大娃噎了一下:“我说错了,行了吧?娘。”

“以后少说这种话,你们都不小了。”宋招娣瞥他一眼,“振兴,更生,别吃太多。明儿考好了,想吃多少吃多少。”

大娃连忙把嘴里的西瓜咽下去:“娘,后天的英语,我们打算试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行啊。”宋招娣道,“明儿跟曲壮壮的爸讲一声,叫他送你们出去。”突然想到,“二娃今年还得去你舅爷爷家学画画。大娃,送二娃过去,顺便在周围玩几天。别住在你舅爷爷家,找个招待所住下。”

大娃忙问:“真的?”

“娘,我们还得填志愿。”自立提醒她。

宋招娣:“叫你爸给你们填。我给你们一千块钱,把夏天的衣服全带上,脏了就回你舅爷爷家,或者拐去帝都你爷爷家,衣服洗干净再出去玩玩。八月二十号必须回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娘,我也去。”三娃连忙说。

振刚弱弱道:“老师,我也想去。”

宋招娣:“问你哥,他愿意带你们,你们就去。”

“三娃子,求我,求我就带你去。”大娃笑眯眯道,“不求我,我们就带振刚和二娃,留你一人在家陪娘。”

三娃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大哥,以后要是遇到难事,你求我,我也不帮你。”

“大娃,想好再说。”宋招娣道,“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

大娃朝三娃脸上拧一把:“小机灵鬼。”

“娘,我也想去。”二娃道,“我都没出去玩过。”

宋招娣道:“那你们二十五就出发。大娃,八月十号去你舅爷爷家接上二娃,玩一周再回来。”

“遵命!”大娃压水洗洗手,“我去楼上拿地图,先把线路画出来。”

宋招娣:“先去做饭。”

“娘,我是考生啊。”大娃道,“你就不能让我歇一天?”

宋招娣:“我还是考生他娘呢。考生能不能孝顺孝顺他娘?”

“论口才,我们加一块也不是您的对手。”钟大娃又吃快瓜,才去摘菜做饭。

宋招娣见自立收拾西瓜皮,便说:“回头给你爷爷打个电话,别让你爷爷担心。”

“我知道的。”自立道,“娘,一千块是不是太多了?”

宋招娣:“出门在外,手里有钱心不慌。你爸去开会的时候,拿来两包烟,你爸不抽烟,你们把烟带上。找人问路的时候,给人家一颗烟。嘴甜点,大爷大妈,大哥大姐的叫着,咱们不会少一块肉,人家听了也高兴。”

“嗯,我记下了。”自立笑道,“娘,我们都走了,刘奶奶也走了,就你一人在家了。”

宋招娣:“我这个夏天别想闲着。高一的新书已经到了,我得备课。从今年开始,我教初三的英语和高一的英语,以前没教过,教案得重新写。这么热的天写教案,要我的老命啊。”

“谁敢要你的命?”钟建国推门进来就问。

宋招娣看他一眼:“你!”

钟建国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小宋老师,再这么跟我说话,我可就生气了。”

“娘不理你,你也不会生气。”三娃说完就躲到自立身后。

钟建国乐了:“三娃子,有种一直躲着,没种就出来叫我踢一脚。”

“娘,爸欺负我。”三娃道。

宋招娣摆手:“去厨房帮你哥烧火,你爸就不打你了。”

三娃不放心,拉着自立跟他一块。

几个孩子进屋,宋招娣和钟建国到刘家把几个旧柜子和旧箱子搬过来。

七月二十二号,中午,大娃回来就让自立抄写答案。

刚吃过晌午饭,段大嫂就拿着两份答案去邮局。家属区这边的人都知道段大嫂要走了,见她拿着信封去邮局,很是好奇,便问她还去给谁寄信。

段大嫂高兴,觉得这些年没白疼钟家的几个孩子。直接跟人家说,大娃回来把答案默写出来了,叫她寄给刘苇。顺便寄给大力一份。

如今高考是先填志愿,后出分数。去年就有很多人因为分数不够而落榜。段大嫂此言一出,她还没到邮局,钟家客厅里就挤满人。

宋招娣听到楼下熙熙攘攘,揉着眼睛到楼下,就看到二娃在倒水,振刚在搬板凳,三娃招呼客人坐下,忍不住问:“出什么事了?”

“宋老师,你可下来了。”张政委的爱人忙问,“你家大娃呢?”

宋招娣:“几个孩子累了,吃了饭就在楼上睡觉。嫂子找他有事?”

对方把从段大嫂那儿听到的话跟宋招娣说一遍:“我娘家侄子今年也参加高考,你看能不能麻烦大娃帮我写一份答案。”

“这事啊。”宋招娣笑了,“不是不可以。大娃的答案不是标准答案,要是错了——”

“这事不怪你。梁护士长可以作证。”

宋招娣早就看到赵司令的爱人:“您也要?”

“实不相瞒,我外甥女去年没考上,今年又重考一次。”梁护士长道,“去年就因为她觉得自己考得不错,报帝都的大学,结果没考上。”

宋招娣故意思考一会儿:“那,三娃,去把你哥叫下来。”

“哪个哥?”三娃问。

宋招娣:“你去屋里喊一声,谁醒了就叫谁下来。”

三娃到楼上扯开嗓子大喊一声。

楼下众人吓一跳。

梁护士长也忍不住笑了:“你家三娃真实在。”

“钟三娃!你又想挨揍是不是?!”

“娘,大哥要打我。”

宋招娣叹气:“打你也不亏。”随即冲楼上喊,“大娃,醒了就下来。”

哥四个趿拉着鞋下来,一人抄三套答案才把人打发走。等人走了,大娃就催自立收拾衣服,明儿一早就走,岛上不能呆了。

翌日傍晚,因为上班,今儿才得知钟家有高考/答案的军属找来,钟家只剩宋招娣一人。

高考/答案?被昨儿来的人拿走了。知道答案的人?此时在申城。

宋招娣不是不想把答案给众人,她是怕有人抄错了,哪个考生再因为几分之差没考上?她心里也自责。干脆让他们去找昨儿拿到答案的人。反正其中几人是帮自家孩子要的答案,并没有寄出去。

翌日,段大嫂也走了。

钟家安静下来,东边也静下来,宋招娣一时还真不习惯。注意到沈母领着两个孙女在树下乘凉,宋招娣就搬个小马扎,拿着大蒲扇去找沈母唠家常。

沈母跟宋招娣最熟,见到她就问:“我昨儿看你家几个孩子都挎着包去码头,是上哪儿去?”

“去亲戚家玩几天。”宋招娣道,“这段时间天天看书,几个孩子都快看傻了。”

沈母:“你家三娃也去了?你不担心?”

“我们家自立十八了,有他照顾三娃,不担心。”宋招娣道,“孩子早晚都得学着长大。如今我和建国还年轻,孩子们遇到什么挫折,我们还能帮一把。以后我们老了,再放手,就晚了。”

沈母听不大明白,但她知道大概意思:“您真会教育孩子。沈影,听见了没?要向宋老师学习,可不能跟你妈学。”

“她妈今年也能参加高考吧?”宋招娣道,“今年没什么限制,考得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