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盗墓笔记后传:沙海 > 沙海2 沙蟒蛇巢 第四章 封存的档案

梁湾明目张胆地寻找着档案馆的房间号,因为她知道这里的监控已经被她初恋男友关了。所以她可以一路勇往直前地走着,一直走到走廊最深处的门口。这并不是走廊的尽头,而是被一道巨大的铁锁拦住。

梁湾用钥匙打开了铁门,走了进去。就看到走廊两边各有两道房门,她看了看手里的钥匙,这四道房门的钥匙全部在钥匙串上面,就是说她要看的东西全部在这四道门里,需要她自己去找。她只有七个小时,她必须这七个小时里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找到第一个人名。

那是之前她看到的那些图纸上的一个名字,一个小孩子的名字,填在绘图员那一栏的后面。

这个孩子姓霍,叫霍中枢。

她开始在书架上翻找,这一排书架上全是姓霍的人名,书架的题头能看到很小的标签,写着中国华北1978年首批少年班。

梁湾的调查思路很简单,这批绘图的孩子只有十几岁,在中国的那个年代,十几岁可以使用专业技能的,只有当时李政道提议成立的少年班。

这批小孩子,从1978年第一届开始,1979年和1980年的两届,都有可能是那张图纸上的人,但是当时少年班人数有限,只有利用权力调出档案,才能很容易查到。

可以想象,当时这些孩子都是军备资源,虽然最后少年班的发展并不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可是最早的少年班的孩子们中的天赋异禀者,进入军方的不在少数。

科技发展和军事从来就是不分家的。

梁湾的思路是正确的,她在1980年中科的档案中,看到了霍中枢的档案。

13岁上的大学。

随即梁湾在霍中枢的档案中,看到了最后的失踪注释。

13岁那年没有来学校报到,人口失踪。

梁湾看了看霍中枢的班级,然后顺着这个时间去找。果然如她所料,霍中枢上大学的那一年,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考上少年班的孩子都没有去学校报到。这些人,在档案里,全部都是失踪不见。

梁湾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们就是在那一年,开始去学习绘制她看到的那些图纸。

不过,建筑绘图是工科类的专业,少年班一般的专业不会集中在工科。这些孩子的天赋很多都是在数学等理科范畴。

只有在数学和音乐领域才有真正的天才。

她看了看这些孩子报考的专业,不由咬了咬下唇。基本上都是特种工程类的专业。建筑系。

如果不是通过她初恋男友的关系,在外延是绝对查不到这个系的资料的。

为什么要这些孩子?

梁湾找了一个用来够书架上沿的台阶,坐了下来,努力整理自己的思考方向。

她不用去推理分析,这个她出去之后有的是时间,她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她四周的书架上,但她必须找到方向。

她又看了看他们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名字太笼统了,她决定往这个方面入手。于是她开始在档案中翻动,希望能找到这些孩子的成绩单,这些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就会有老师为他们准备特制的课程。有了成绩单,就能知道,这些孩子为什么被选中,和其他少年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可惜没有,她找不到一份和这些孩子平日学习课程有关的资料。

唯一的线索,是她在一个人的档案袋里,发现了一个处分的记录。

这个处分的记录,写着原因是损害课本,这本课本的名字叫做:青铜冶炼。

在高中的时候,学青铜冶炼。

中国当时已经穷到这份儿上了,连铁都用不起,开始用青铜这种三层楼都盖不起来的合金?

还是说,这只是什么选修课,用来完善知识结构或者说让这些天才少年消磨多余智慧的课程。

如果志愿是冶金专业,倒是有可能有这种课程,当然,后来梁湾去调查之后,发现自己太乐观了,青铜冶炼只是一种知识,很难复杂到形成一本专门的课的程度。

这个孩子把这本书烧毁,并试图烧掉自己的课桌,被处分扣了道德分,原因写的是对班上一个女同学拒绝他求爱的报复。这种桥段倒是哪个年代都有。

她把”青铜冶炼”几个字默默地记了下来,她希望这不是内部教材,她可以在出版资料体系里找到这本书。

梁湾当时对她所查到的东西完全没有概念,不清楚到底指向什么,后面的五个小时,她没有找到这本课本的出版资料,也没有再找到任何方向。

两个小时的丰收和五个小时的一无所获,她带着无尽的疑惑离开了档案馆。

她的初恋没有出来送她,她脑子里带着疑问。她并不知道这些信息的关键,一直到她之后和黎簇聊起来,这些线索才逐渐被拼凑,显现出了这个工程背后巨大的可能性。

梁湾回到家之后,睡了十几个小时。她知道接下来她会比较被动,所有的资料、推论,都在她的脑子里。但是现在充其量,她只能用这些东西去编个故事。

手表的倒计时在不停地跳动,她焦急地等待那个男人的指令,然而一连四五天,都没有任何电话。

她也没有干闲着,一直在查阅各种资料,却一无所获,倒是对于青铜冶炼本身,有了不少认识。

她发现青铜首先是红铜冶炼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其实有三种不同的青铜:

1.锡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锡。

2.铅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铅。

3.铜、锡、铅三元青铜。成分主要是铜、锡、铅。

各地矿石成分的不同形成青铜器的不同,青铜的特性也有差异。

冶炼青铜可能源自对于孔雀石的冶炼,古代的炼丹方士对于孔雀石的药性有详细的记载,当时在使用孔雀石入药的时候,冶炼出了铜水。她还在各种资料中,看到了昆吾的资料:在山海经里,昆吾是一座铜山,上面是青铜冶炼的发源地。在周穆王西行的时候,身上也带着一把叫做昆吾的神剑。昆吾山上还出一种奇怪的狐狸类的生物,有九个脑袋和九条尾巴。

总之,所有的资料有好看和好玩的,但是无一对现在的建筑,特别是沙漠中的建筑有帮助。只有一种叫做铝青铜的铜铝合金,在能源装置里有着抗腐蚀的功效,但是它只是叫青铜,和真正的青铜关系不大。

她还想过,青铜有一种好处,是廉价。如果当地有青铜矿场,而这个工程又需要大量的金属的话,冶炼青铜算是一种比较方便的建筑方式。

但是在巴丹吉林这样的沙漠里,开采青铜矿的难度甚至比盖房子还大。而且考虑到这个建筑可能要修建六七十年之久,那原料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到了第五天的上午,她有些按捺不住了,她给那个男人拨去了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

她想到了黎簇,不知道这个小鬼怎么样了。那个男人说他很重要,她给黎簇也拨了电话,同样没有人接。

男人真是不可靠,就算是小鬼也一样。她心想。不过黎簇在医院登记的时候,留下过地址。解雨臣没有说不能主动找黎簇。

梁湾不是一个被动的人,她上门去堵黎簇,结果还是扑空。

她焦虑起来,觉得自己是不是被人忘记了,就像《黎明之前》里的吴秀波一样。她不停地拨打两个人的电话,都没有结果。

一直到她收到了那个男人一条短信。上面只写了六个字:后天去内蒙古。然后是已经为她订好的车票的信息。

她并不觉得意外,她甚至没有打回去询问,因为她知道她一定得不到任何反馈。

如果说手里还有一个方向可以行动,那就是黎簇和她提过的那片沙漠,她手中的图纸和沙漠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这么大的工程进入内蒙古,不可能毫无踪迹可循,巴丹吉林沙漠中有中国最早最神秘的无人研发基地,被称为中国的51区。

她总觉得这些都不是巧合。她也没有那么多可以为她牺牲的前男友,不过到了那边,她相信自己总能想到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