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大明皇太孙日常 > 第32章 032

大明皇太孙日常 第32章 032

作者:七年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2:59: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打了二十下, 朱瞻基就不打了,因为他打累了,同时又把自己的手打疼了。难怪曾祖父不亲自打爷爷的屁股,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爷爷, 今天就先打二十下, 剩下的三十下, 明天再打。”曾祖父又没有说五十下要在一天之内打完。

朱棣坐起身问道“瞻基,怎么不打完”

“爷爷, 你屁股太石更,我的手都打疼了。”他爷爷的屁股是石头做的么, 怎么这么石更啊。

“什么, 手打疼了”朱棣连忙握住宝贝孙子的双手, 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发现朱瞻基的一双小手打的通红, 看得他很是心疼。他揉了揉孙子的双手, “很疼吗”

“不是很疼。”唉, 他太小了。

一旁的燕王妃说道“瞻基, 奶奶可以帮你打完剩下的三十下。”

朱棣听到这话, 难以置信地看向燕王妃“王妃, 你”

“我是看瞻基打你打累了, 想瞻基的忙, 王爷你别误会。”燕王妃这话说的非常冠冕堂皇,表情看起来也非常无辜。“王爷, 你也不想累到瞻基,对不对”

朱棣哪里看不出来燕王妃是故意的。

“奶奶,不行的。”朱瞻基拒绝道,“曾祖父让我打的, 我不能让你替我打,不然曾祖父会生气的。”

燕王妃有些失望“既然这样,那奶奶就不帮你了。”

“王妃,本王真是错看你了。”朱棣心想,等到晚上他再找燕王妃算账。

“王爷,我就是想帮瞻基的忙。”燕王妃看到朱棣眼中的幽光,就知道她晚上会有一劫。她赶紧转移话题问道,“瞻基,你肚子饿不饿”

她的话刚落音,朱瞻基的小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饿。”

朱棣暂时放过燕王妃,抱起朱瞻基下床“爷爷先带你去洗漱,然后再带你用早膳。”

等朱瞻基洗漱好来到膳厅,发现宁王一家人也在。

朱盘烒看到朱瞻基非常高兴“瞻基。”

朱瞻基瞧见朱盘烒,想到昨晚大爷爷他们说的话,在心里纠结了一番,对朱盘烒叫道“叔叔。”

他这一声“叔叔”叫得全场人都愣住了。

“瞻基,你不是不愿意叫盘烒叔叔的么”宁王惊奇地问道,“怎么现在愿意叫叔叔呢”

“我还不会背诗,你怎么叫我叔叔呢”

“大爷爷说我不能以聪不聪明来衡量一个人,他还说盘烒叔叔就是我的叔叔,我不能觉得盘烒叔叔不聪明就不认,这是不对的。”朱瞻基是听话的好孩子,向朱盘烒道歉,“盘烒叔叔,对不起,我昨天不该你说你不聪明,不该说你是好哭鬼。”

知错就改,朱瞻基真心实意地道歉。

朱盘烒听到朱瞻基道歉,不仅没有开心,反而一脸不安。

“瞻基,你是不是不跟我玩了”

“不是啊,我们可以继续玩啊。”朱瞻基小脸认真地说道,“我承认你是我叔叔了。”

“真的吗”朱盘烒还不知道“叔叔”意味着什么,但是他见朱瞻基承认他,还愿意跟他玩,他心里非常欢喜。

“真的,不过盘烒叔叔,你还是要好好读书。”

朱盘烒连连点头“我会好好读书背诗的,不会让你觉得我笨。”

朱瞻基点点头,小大人般地口吻说“这才对。”

朱盘烒笑得更开心了。

朱棣他们几个长辈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燕王妃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小脸,夸奖他道“瞻基,知错就改,你做的很好。”

“我们瞻基真乖。”

宁王和宁王妃也夸了朱瞻基一番。

“瞻基,你昨晚梦到大爷爷和曾祖父呢”

“梦到了啊。”

“那你跟曾祖父说十七爷爷想他了吗”

“十七爷爷,我跟曾祖父和大爷爷说了,但是曾祖父说他不想见你。”

“不想见我,为什么”

“曾祖父说还不到时候。”朱瞻基见宁王有些难过,又说道,“十七爷爷,你不要伤心啊,曾祖父不见你,但是大爷爷说他要见你。”

“真的吗,你大爷爷真的要见我”宁王满脸惊喜,有些不敢相信。

“对啊,大爷爷说他走的时候,你还小,还没有成亲,他想看看你长大后的样子。”朱瞻基原封不动地把朱标的话转告给宁王,“大爷爷说他过两天就去梦里见你。”

“大哥”宁王微微红着双眼,声音有些哽咽,“没想到大哥还惦记着我。”

朱棣一边喂朱瞻基吃饭,一边对宁王说道“大哥一向对你们几个小的不放心。”

“大哥他”宁王心里是满满感动,又是满满的酸涩。

“十七爷爷,大爷爷都答应要见你,你怎么还哭了啊”

“十七爷爷是想你大爷爷了。”宁王稳了稳心神,感激对朱瞻基说道,“瞻基,谢谢你啊。”

“十七爷爷不客气。”

宁王好奇地问道“瞻基,你昨晚还梦到了什么”

“和雄英叔叔一起玩拼图。”朱元璋和朱标对朱瞻基那番的教导,他没有说出来。

宁王跟朱雄英不熟。其实,他们年龄相仿,但是宁王是长辈,再加上朱雄英在世的时候忙着读书,他们并没有玩到一起。

他没有再问朱瞻基,而是和朱棣聊了起来。

“四哥,你是不是该带我逛逛北平府了”

“待会就带你出去走走。”

“行。”

喂完朱瞻基,朱棣问道“瞻基,要不要跟爷爷一起出去啊”

“爷爷,我要去看二叔,就不和你们出去玩了。”朱瞻基没有忘记去看望朱高煦的任务。准确来说,他没有忘记他二叔的金豆子。

见孙子这么懂事,朱棣心里很是欣慰“那你去看看你二叔。”

朱棣带着宁王出府逛北平。

燕王妃则带着宁王妃逛燕王府。

张明珍送朱瞻基去朱高煦的院子,朱盘烒跟着一起去了。

韦氏见朱瞻基来了,十分欢迎。她还特意给朱瞻基准备了一些小孩子能吃的东西。

张明珍虽说是大嫂,但是男女有别,她不好进朱高煦的房间,就和韦氏在外间聊了起来。

“二叔,我来看你了。”

“瞻基来了啊。”

“二叔,你今天还疼不疼啊”他是不会给二叔吹吹的。

“不疼。”朱高煦嘴上这么说,但是他胸口的伤口隐隐作痈。

“二叔,奶奶说你不能多说话,那我就不跟你说话了啊。”朱瞻基本来打算气一气他二叔,给他爹爹出口恶气,但是他又想了想,如果把二叔气出好歹,爷爷和奶奶肯定怪他。他打算等二叔好了后,再气二叔,再为爹爹报仇。

“好。”朱高煦的确没有什么精力说话。

“盘烒叔叔,我们玩拼图吧。”

“好啊。”

朱瞻基和朱盘烒坐在地上,一起玩拼图。

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又烧着木炭,很暖和。

朱瞻基和朱盘烒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一边玩拼图。至于朱高煦,他们两个早就把他忘了。

朱高煦一开始觉得朱瞻基他们吵,但是听着听着,他就慢慢睡着了。

韦氏进来见丈夫睡着了,就让朱瞻基他们先回去。当然,临走的时候,没有忘记给朱瞻基金豆子。

中午,朱棣和宁王没有回府用午膳,直接在城里的酒楼用膳。用完午膳,朱棣继续带着宁王逛北平。

逛了一会儿,朱棣就带着宁王去庆寿寺休息。

宁王对道衍不了解。乍一看道衍,觉得这个和尚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聊了一会儿就能发现这个和尚不简单。

道衍不仅精通佛法,对道家的经义也非常了解。

宁王深信道教,跟道衍越聊越投入。

朱棣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坐在一旁喝茶。

聊到傍晚,宁王这才跟着朱棣离开。

“四哥,你有大师相助,你所求之事肯定会成功。”

“承你吉言。”

“四哥,过完年,你就要南下了吧”

“有这个打算。”这并不是不能说的事情。

“四哥,我建议你先取中都。”宁王口中的中都是凤阳,是他们的老家。他们小时候经常去凤阳。

朱棣微微颔首“中都肯定是要取的。”爹在世的时候经常去凤阳,也一直对他们说凤阳是他们的老家,绝不能忘了凤阳,更不能忘了祭拜葬在凤阳的爷爷奶奶。“十七,你不跟着我一起去”

宁王婉拒了朱棣“四哥,等你取了中都,我再跟你一起去祭拜爷爷奶奶。”

朱棣也不勉强宁王“好,到时候我们一起祭拜。”

宁王跟朱棣说起他们小时候在凤阳的事情。

他们兄弟俩非常怀念在凤阳那段的生活时光。那个时候,所有兄弟都在凤阳。

回到燕王府,宁王一家人和朱棣一家人在一起用晚膳。

用完晚膳,宁王一家人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宁王妃教朱盘烒读千字文,宁王坐在一旁看书。

朱盘烒学了一会儿就困了,宁王妃把他交给了奶娘,让奶娘带他去睡觉。

“今天跟四哥逛了北平,有何感想”

宁王放下手中的书,一脸深意地对宁王妃说道“跟随四哥是对的。”

“你就这么确定南京那边会输,四哥会成功”宁王妃不太懂朝政,但是她觉得朱棣想要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允炆不是四哥的对手,四哥会成功的。”

“朝廷可是有不少大军。”

“哪怕朝廷有一百万大军,也不是四哥的对手。”宁王客观地说道,“四哥有一个优势是允炆没有的。”

“什么优势”

“朝廷大军里的大多数将士都认识四哥,并且和四哥并肩作战过,而允炆和他们却没有半点关系,比起允炆,他们更信服四哥,这就是四哥一路大捷的原因之一。”

朱棣在出兵过程中,有不少将士主动投降归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允炆继位后,重文臣轻武臣,这让武将们对他很不满。而四哥很重视信任武将。”宁王感叹道,“如果是雄英,武将们是不会投靠四哥的。”

“这么说,我们一家人要暂时在北平住下来了。”

“嗯,你要是觉得住在四哥府里不方便,我们可以搬出去住。”宁王说道,“在四哥没有成功之前,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去哪里。”

“我们搬出去住,四哥也不放心吧。”住在别人家里,当然没有住在自己家里舒服自在,但是他们的家暂时没了,也只能住在燕王府。“四嫂人很好。”

“那就继续住在四哥府里。再说,让盘烒跟瞻基亲近也好。”

“你的意思是”

“你觉得瞻基为什么能梦到父皇他们”

宁王妃摇了下头“不知道。”

“父皇选中了瞻基,盘烒跟瞻基亲近,日后荣华富贵不会少。”

宁王妃明白宁王的意思“那我们就安心地住下来吧。”

“也不知道大哥今晚会不会来梦里找我。”宁王说道,“我们还是早点睡吧。”

朱标说过两天就真的过两天,今天晚上并没有来梦里见宁王。

朱瞻基也没有梦到朱元璋他们。

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打他爷爷的屁股。

打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断断续续地终于把剩下的三十下打完。

昨天被打屁股,朱棣还是很不好意思。今天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喂完朱瞻基吃完早膳,朱棣就去庆寿寺,请道衍为在战场上死去的将士和之前牺牲的北平老百姓做一场法事。

在做法事之前,朱棣先是批评了下自己,毕竟因为他出兵,才会导致这么多人死去。接着,他说他出兵也是逼不得已,更是顺应天道。最后,他非常感激牺牲的将士,并且希望他们下辈子能投一个好胎。

他的这番话说得非常真切,听得老百姓们非常感动。

等他说完这些话,他又跪了下来拜了三拜。

老百姓们感受到朱棣的真心,纷纷觉得他是个仁慈的人。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燕王”,没一会儿所有人都大喊“燕王万岁”。

朱棣现在可不敢被叫“万岁”,他忙说他之所以出兵是效仿周公,让大家不要多想。

然后从“燕王万岁”变成“燕王千岁”。

远在燕王府的朱瞻基他们都听到“燕王千岁”这句话,声势十分震撼,又令人热血沸腾。

宁王在心里感慨道,在收买人心方面,他四哥真的是一个高手。这是他和其他兄弟都不及的,也是朱允炆做不到的。

在主持完法事后,朱棣开始论功欣赏。

明日就要过年,在过年前论功欣赏,可以让将士们和老百姓过一个好年。

朱棣非常公正,按照功劳的大小奖赏,绝不会偏颇任何一个人。当然对于犯错的人,也会有惩罚。

将士们和老百姓们对朱棣的奖罚非常信服,这让朱棣又收获一波人心。

是夜。

宁王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等他睁开眼,看到叫他的人是朱标时,神色变得非常激动“大哥”

朱标目光温和地看着宁王“十七,好久不见啊。”

“大哥,真的是你吗”宁王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真的是他大哥朱标。

“真的是我。”朱标拍了拍宁王的双肩,“让大哥好好地看看你。”

宁王赶紧站好,任由朱标打量他。同时,他也盯着朱标看。

大哥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朱标认真地看了看宁王。当年他走的时候,十七还没有成年,非常青涩稚嫩。如今的十七成熟了很多。

他轻轻地捶了下宁王的胸口,满是欣喜地说“比小时候强壮了很多,也比小时候英武了很多。”

听到朱标这么说,宁王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感动又是酸楚。

“大哥,我长大了。”说完这话,宁王的眼眶就湿了。

朱标笑着说“的确长大了。”

宁王再也忍不住,在朱标面前哭了起来。

“大哥,我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他们一群兄弟都非常崇拜仰慕大哥。他们中很多人都被大哥教导,关爱过。当年,大哥病逝的时候,他们一群兄弟都难以接受。

“大哥也没有想到能见到你成年后的样子。”朱标的眼中泛点泪光。

“大哥”宁王在朱标面前哭的像个孩子,还跟小时候一样。

朱标伸手抱住宁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兄弟俩久别重逢地哭了一会儿,随即才慢慢冷静下来。

“大哥,能再次见到你,我真的很开心。”宁王脸上是满满的笑容,“你和爹都还好吧”

“你放心,我们都很好。”

提到朱元璋,宁王的神色有些落寞“可惜,爹不愿意见我。”说完,他开口问道,“大哥,爹是不是怪我”

“爹不怪你。”朱标拍了拍宁王的肩膀,温声地安慰道,“时候未到,爹不会见你们的。”

宁王敏锐地抓到“你们”这个词,问道“爹是不是也不愿意见四哥”

“嗯,爹说了等时候到了,就会来见你们。”朱标宽慰道,“所以你也不要难过。”

“只要爹愿意见我,让我等多久都可以。”

“跟大哥说说你这些年的事情。”

“大哥,我这些年”

接下来,宁王就跟朱标说起他这些年做过的事情。

朱标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开口夸他做的很好。

被敬仰的大哥夸赞,宁王开心地像个孩子。明明他已经成年,但是在大哥的面前,他会不觉地变成一个小孩子。

“哥为你骄傲。”

“大哥,我”宁王忍不住又要哭了。

“都长大成人,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爱哭。”别看宁王作战凶横,但是他小时候是个爱哭鬼,动不动就掉金豆子。朱盘烒爱哭就是遗传了他。

“大哥,我是高兴。”没想到有一天能听到大哥为他骄傲这句话。“对了,大哥你和爹怎么会在瞻基的梦里”

“这件事情,我们也不清楚。”朱标说道,“我们是突然有一天出现在瞻基的梦里,这应该是老天的安排。”

“那这么说,瞻基他”

“瞻基这孩子很好,爹很喜欢他。”朱标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下去。

宁王明白朱标的意思,心里惊道果然如他所想。

“瞻基的确是个好孩子,而且还非常聪慧。”

“他的资质很好。”

“大哥,我”宁王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又迟疑地没有说下去。

“怎么了”

宁王犹豫了一番,还是决定说出口。

“大哥,你会不会怪我没有帮允炆”

“不会。”朱标想到朱允炆,神情复杂地叹了一口气,“允炆他你是为了自保,没有做错。”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做。“老四念旧,你跟他没错。”

“大哥”宁王没想到朱标这么冷静客观。

“大哥都明白,你不用觉得对不起我。”朱标见时候不早了,站起身说道,“十七,我走了。”

“大哥,我以后还能梦到你吗”

“不会了。”

“大哥”宁王惊叫一声,随即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宁王妃被他这一声惊叫惊醒,忙坐起身问道“王爷,你怎么了”

宁王有些迷茫地看着宁王妃“王妃”

“王爷,你梦魇了”

宁王坐起身,靠坐在床头“没有,我刚刚梦到大哥了。”

“王爷,你梦到大哥什么了,叫得这么大声”

“我跟大哥说了很多”宁王把他刚才做的梦跟宁王妃说了说,“我问大哥,以后还能不能再梦到他,他说不会了,你说这是为何”

“不知道,不过王爷你明天可以问问瞻基。”

“哦对,明天问问瞻基,说不定他知道。”

“王爷,不管怎么样,你已经见到大哥了。”

“这倒是。”宁王想到梦里的内容,心情又变得激动起来,“大哥还是跟以前一样。”他又把梦里的内容说了一遍,宁王妃没有嫌弃他啰嗦。等他说完,宁王妃这才提醒他该睡觉了。

次日,宁王早早就醒了。醒来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找朱棣,把他昨晚梦到朱标一事跟朱棣说了。

朱棣听完后,在心里羡慕宁王,毕竟他到现在还没有梦到过大哥。

“四哥,大哥说他不怪我,还说我跟你并没有错。”宁王原本不打算说这话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朱棣,“我觉得大哥他也没有怪你。”

“大哥他”朱棣倒是希望朱标能怪他,这样他心里会好受些。大哥不怪他,他心中只会越发愧疚。“是我对不起大哥。”但是,他不后悔出兵。

宁王听到朱棣这么说,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只好转移话题说“四哥,难道大哥只能来梦里见我一次吗”

“大哥说不会了,那你应该不会再梦到他。”

“这是为何啊”

朱棣思索了下说“大哥说他和爹忽然有一天出现在瞻基的梦里,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为瞻基而存在,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存在瞻基的梦里,不能存在其他人的梦里。”

“是这样吗”

“应该是这样。”朱棣觉得自己的推测没有错,“行了,你已经见过大哥了,就不要再贪心了。”他还没有见过大哥呢。

“四哥,我真的怀念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多好。”

“再怀念也回不去。”朱棣偶尔会怀念小时候,但是要让他回到小时候,他是不愿意的。“今天过年,你就不要感怀伤心了,和我一起写春联。”

“好啊。”宁王收起感伤,打趣朱棣道,“四哥,我的字可比你的好看。”

朱棣瞪了一眼宁王“你写不写”

“写,我现在就写。”

兄弟俩写了一会儿春联,接着就让马三保拿出去贴起来。

每年燕王府的春联都是朱棣亲笔写的。

今年因为宁王来燕王府过年,朱棣就让他写了几幅。

写完春联,朱棣就带着宁王去膳厅用早膳。

等他们用完早膳,朱瞻基就醒了。

今天的朱瞻基穿的非常喜庆,一身红,衬得他越发粉雕玉琢,招人喜欢。

宁王看着像画里的小仙童的朱瞻基,再次萌起想要把朱瞻基抢回家的冲动。

“瞻基,吃完早膳,爷爷教你写福字,好不好”每年过年,朱棣都会写“福”字赏赐给属下。

朱瞻基眨巴着眼睛,萌萌地说“爷爷,我不会写字啊。”虽然大爷爷和奶奶一直在教他读书,但是还没有教他认字,也没有教他写字。

朱棣伸手擦掉朱瞻基嘴角边的饭粒,语气非常宠溺地说“爷爷握着你的手写,好不好”

朱瞻基乖乖巧巧地点了下小脑袋说“好啊。”

“瞻基,你爷爷写字不好看,十七爷爷教你写字,好不好”宁王无视朱棣杀人的眼神,继续诱哄朱瞻基道,“十七爷爷的字好看,你跟十七爷爷一起写字吧。”

“十七爷爷,你怎么不教盘烒叔叔写字啊”朱瞻基奇怪地望着宁王,“我有爷爷教我写字,不用十七爷爷教我写字,十七爷爷你还是教盘烒叔叔写字吧。”

“瞻基说的是,十七你还是教你儿子写字吧。”朱棣见宁王总是想拐走他的宝贝侄孙子,他有些后悔带宁王一家人来燕王府过年。“不要总是惦记别人的孙子。”

“谁叫四哥你的孙子长得这么漂亮。”宁王不死心,继续诱骗朱瞻基道,“瞻基,十七爷爷有很多金豆子哦,你要是做十七爷爷的孙子,十七爷爷就全部给你。”

朱瞻基毫不迟疑地拒绝“我不要,我只要我爷爷。”说完,他扑进朱棣的怀里,一双小胖手抱着他爷爷。

朱棣的一颗心顿时被孙子萌化了,低头蹭了蹭朱瞻基可爱的小脸“爷爷也只要瞻基。”

“四哥,你好恶心啊。”宁王被朱棣肉麻的样子恶心到了。

“十七,你这是嫉妒。”朱棣故意在宁王面前,用力地亲了亲孙子的脸蛋。

朱瞻基回亲了他爷爷几下,亲的朱棣笑得跟一朵花一样。

宁王受不了朱棣他们这幅肉麻亲亲的模样,站起身嫌弃地说道“再看下去,我刚刚吃下去的早膳就要吐出来了。”说完,他就离开了。

朱瞻基望着宁王匆匆忙忙的背影,疑惑地问道“爷爷,十七爷爷怎么了”

“不用管他,来,再吃一口粥。”朱棣舀起一勺鸡丝肉粥吹了吹,随即才喂到朱瞻基的小嘴里。

朱瞻基小口小口地吃着。吃完后,小脸上露出一副超级幸福的笑容。

看着孙子吃的这么开心,朱棣的心情也不觉变好。

吃完早膳,朱瞻基就被他爷爷抱去了书房。至于燕王妃和张明珍她们正忙着准备午膳。

每年过年,燕王妃都会亲自下厨做几个菜。张明珍她们三个儿媳妇自然也下厨。

此刻,燕王妃正在做烧鹅。

每年过年,她都会做一道菜,这道菜做了几十年。

燕王妃做的烧鹅非常好吃。徐达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吃她做的烧鹅。除了过年,其他重要的日子,或者发生了什么好事,她也会做烧鹅。

张明珍她们闻着烧鹅的香味,一个个馋的直流口水。她们特意跟燕王妃学做烧鹅,但是她们做出来的烧鹅就是没有燕王妃做的好吃。

“瞻基,一定会喜欢吃娘做的烧鹅。”张明珍心里非常纳闷,她明明每一步都是按照娘所说的做,但是做出来的烧鹅就是没有娘做的好吃。

韦氏在一旁笑着说“就没有人不喜欢吃娘做的烧鹅。”

徐氏附和道“今年娘特意做了这么多烧鹅,我们有口福了。”

燕王妃听到三个儿媳妇恭维的话,心里很是高兴。

“午宴的时候,你们可要多吃一点。”

“娘,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多吃的。”

“你们几个就会哄我开心”

厨房里的气氛非常热闹。书房里的气氛也一片温馨。

朱瞻基站在椅子上,朱棣站在他的身后,握着他的小手和他手里的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福”。

很快,一个“福”字在红纸上写好了。

“瞻基,这就是福。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福字,祈求来年一整年都会有福”朱棣详细地跟朱瞻基讲解“福”的来历和风俗。

朱瞻基没想到一个“福”字竟然有这么多故事。他忽然想起前世过年的时候,好像也会写“福”字。

“爷爷每年过年都会写福字送人。”朱棣伸手摸了摸朱瞻基的小脑袋,语气非常温和,“从今年起,瞻基你就跟爷爷一起写福字,送福给别人,好不好”瞻基是祥瑞,他写的“福”字,一定能送福气。

“好啊,爷爷你继续教我写福字啊。”

“好好好。”朱棣握着孙子的小手,继续写“福”字。

祖孙俩一口气写了十几个“福”字。

写了一会儿,朱瞻基就不老实了,挣开他爷爷的大手。自己抓着毛笔,在红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福”字。

朱棣见孙子这么快就学会写“福”字,狠狠地把朱瞻基夸赞了一番。

“我们瞻基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写字。”

朱瞻基嘿嘿地笑了两声,小表情非常得意。如果有尾巴的话,此刻他的小尾巴摇的非常欢快。

“是爷爷教的好。”

“不愧是我的孙子。”朱棣亲自给朱瞻基铺好红纸,“来,再写一个。”

朱瞻基抓着毛笔,非常用力地在红纸上一笔一划写着“福”字。

写了几张“福”字,他就不耐烦了,抓着毛笔在红纸上乱画了起来。

“瞻基,你这画的什么啊”朱棣看着孙子在红纸上画着圆圈和树枝,眼里是满满地困惑。

“人啊。”朱瞻基指着刚才画好的火柴人,仰着小脸对朱棣说道,“爷爷,这是你。”

“这是我”朱棣颇为无奈地看着红纸上的小人。

“对啊,这是奶奶。”朱瞻基又画了一个火柴人,这个火柴人比刚才的火柴人多了一个小辫子。他接着又画了一个火柴人,这个火柴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肚子。

“这是你爹”朱棣看出来了。

“爷爷,你真聪明,一眼就看出来是爹爹啊。”

朱棣好笑道“我们家只有你爹才会有这么大的肚子。”

朱瞻基又画了几个火柴人,但是其中一个火柴人不是站着,是躺着的,不用猜就知道是朱高煦。

他画了八个大的火柴人,在他爷爷奶奶的中间还有一个小火柴人。当然,这个小火柴人就是他。

朱瞻基把他画好的画举到朱棣的面前”铛铛铛,爷爷你看,我画好了。“

朱棣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孙子画的画很奇怪,但是看了一会儿,发现很有趣。

“画的真好。”

朱瞻基举着全家福轻轻摇晃着“爷爷,这是我们家的全家福。”

“全家福”

“对啊,你看我们一家人都在上面,这就是全家福。”朱瞻基说完,双眼亮晶晶地盯着朱棣,一副求表扬的小模样。

朱棣低下头,用力地亲了亲孙子的小脸“这全家福画的真好,爷爷马上就裱起来,然后挂起来。”全家福么,瞻基这孩子真是孝顺懂事。

“啊,可是我的画不好看啊。”

“爷爷觉得好看。”朱棣从朱瞻基手里拿过画,“爷爷现在就裱起来。”

“爷爷,你喜欢这幅画”

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小脑袋 “喜欢,爷爷非常喜欢。”

“既然爷爷喜欢,那我再画几幅吧。”

“好。”

朱瞻基很快又画好一幅画,上面有五个火柴人。

“瞻基,你这画的是谁”

朱瞻基指着画上的火柴人,一个个地向朱棣介绍道”这是曾祖父、曾祖母、曾外祖父“

“原来是曾祖父他们啊。”

“对啊。”朱瞻基又画了一幅,又画了刚才的五个火柴人,不过这五个火柴人变小了很多,而且还增加了几个火柴人。

“瞻基,这又是谁啊”

“爷爷,这是你和奶奶,还有我啊。”朱瞻基把他和朱棣他们三个加了上去。

朱棣看着这幅画,眼睛发酸,心头涌起一片酸楚。

朱瞻基没有发觉朱棣的异样,继续画。后面,他把宁王一家人也画了上去。

等画完,他的一双小手沾满了墨水。他忽然想到什么,小脸上露出一抹坏笑。

“啪”的一声,朱瞻基一双小手拍在了朱棣的脸上,登时在他的脸上留下两个手掌印。

朱棣先是愣了下,随即看到小孙子一双乌七八黑的双手,这时他终于反应了过来,伸手捏了捏朱瞻基的小鼻子。

“你这个小坏蛋。”朱棣手指沾了点墨,旋即在孙子的小脸上一点。

“爷爷,我不玩了。”朱瞻基非常识时务为俊杰,他不是爷爷的对手。

“晚了。”朱棣在朱瞻基白皙的小脸上画了六根小胡子,一边脸三根。登时,一个可爱的小花猫出现了。

朱瞻基控诉他爷爷欺负小孩子。

爷孙俩玩闹了一会儿。

“瞻基,要不要写其他的字”

“要”

“爷爷教你写你的名字,好不好”

“好好好”朱瞻基欢快地说道,“我要写。”

朱棣再次握着朱瞻基的小手,在纸上写下他的名字。

“朱瞻基”这三个字的笔画有些多,朱瞻基跟着写了好几遍,这才学会,但是他写出来的“朱瞻基”三个字非常扭曲,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爷爷,爷爷和奶奶怎么写啊”朱瞻基又问道,“曾祖父又怎么写”

“爷爷教你写。”朱棣教朱瞻基怎么写“爷爷奶奶”的称呼,并没有写下他们的名字。

“我还要学会写曾祖父,到时候吓曾祖父他们一跳。”

“有志气,爷爷一定教会你。”

朱棣突然想到什么,把马三保叫了进来,让马三保把他和朱瞻基刚刚写好的“福”字送人。当然是送给张玉和朱能他们一些重要的属下,还有道衍。

没一会儿,宁王带着朱盘烒过来,见朱棣在教朱瞻基写字,又在旁边嘲笑朱棣的字写的丑。他特意给朱瞻基炫耀了一把他的字。

说实话,宁王的字的确比朱棣写的好。不过,朱瞻基不买他的账,不愿意跟他学写字。

宁王无奈,只好教自己儿子写字。

朱盘烒没有朱瞻基聪明,学了一会儿,一个字都不会写。

朱棣教完朱瞻基写完“曾祖父”和“曾外祖父”等称呼后,就开始装裱朱瞻基刚刚的画。

宁王一看就知道是朱瞻基画的,但是他从来没有看过这种画,问朱瞻基画的是什么。当他得知朱瞻基画的是他们时,并且是全家福时,心头狠狠一震。

瞻基这孩子真的是太贴心,太招人喜欢了。

宁王主动开口帮朱棣装裱朱瞻基画的画。之后,他还朝朱瞻基求画。

朱瞻基先是给宁王画了一幅他们家的全家福,接着又画了他们一家三人和朱元璋他们五人在一起的画面。

宁王非常喜欢,直夸朱瞻基画的好。

朱瞻基并没有被他爷爷和宁王夸得晕头转向。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画的画顶多算可爱,跟好看一点关系都没有。

朱棣和宁王之所以喜欢他的画,是因为他画中的心意。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