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炮灰不干了(快穿) > 第227章 被强取豪夺的公主23

炮灰不干了(快穿) 第227章 被强取豪夺的公主23

作者:席亭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3:59: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噤若寒蝉。

然而, 岁朝的大臣安静如鸡,可闻人奚带过来的这些人却不会,闻人奚既然说了, 那么他们肯定会配合动手,而不是当做没听到一般。

秦端看到走到自己面前的两个兵丁,脸上表情难看得很,颇有些色厉内荏,“闻人羲你敢”

“我为何不敢”

闻人奚微微抬眸,平静冷漠地看着馒头冷汗的秦端。

“我乃岁朝吏部尚书, 你如今带着叛军打到京城, 毁了岁朝的江山,并且还趁机报复, 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趁机报复秦大人说笑了, 秦大人这是做了什么,才需要我趁机报复我想要报复随时都可以, 我还需要趁机况且天下人耻笑耻笑什么我不过是成全秦大人的忠义而已,为何要耻笑我”

闻人奚清楚, 秦端急了。

可那又如何他们刚才在这里逼闻人或的时候可是理直气壮得很,如今闻人奚不过是在做他们刚才想做但没成功的事情而已。

“我可是叛军, 秦大人莫不是还指望,我供着你们这些蛀虫不成”

被闻人奚这么直白地称作蛀虫, 在场所有岁朝的官员脸色都难看得很。

他们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优越, 到哪里都被人捧着,端的是阳春白雪的世家风范, 什么时候被人称作是蛀虫然而无论心中多不满,此时他们都不敢吱声。

闻人奚身上的煞气太重了,说这些话的时候, 锋利的目光还从他们身上扫过,让人头皮发麻。

“还不快些,若是迟了,赶不上投胎,岂不是要等着”

“闻人羲”

秦端想挣扎,但他一个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文臣,哪里是两个武将的对手,很快就被拖上了台阶。

因为秦端的不配合,两人一直将他压到案牍上。

秦端挣扎间门看到了其中一人的脸,瞬间门就认了出来,“李怀安你没死”

“秦端老匹夫,你都没有死,老子怎么可能会死老子还指望看你们的下场呢,如今不就看到了”因为一身铠甲,头上也戴着盔甲,众人也不太敢抬头看向闻人奚带过来的这些人,生怕被误会是在挑衅,所以之前还真的没有人发现李怀安。

但这样的事情,李怀安怎么可能不到场

当日闻人或一步一步走得多艰难,李怀安看在眼中,都记着呢。

他如今来看这些人的下场。

黄家早在两年多前就覆灭了,如今的秦端也走上了末路。

秦端也是在挣扎间门才看清李怀安的脸的,如今李怀安年纪也不小了,但身体强健,力气也不小,一个人就能将秦端这样的人压住。

听到秦端和李怀安两人的对话,原先岁朝的那些官员头低得更低了。

从刚才闻人或走到闻人奚面前,他们就知道这对姐弟早就联系上了,闻人或也早就清楚神秘的叛军首领到底是谁,可如今看着李怀安,众人想到三年前的事情,这才明白原来那时候闻人或和闻人奚就已经联系上了。

不,或许还要更加久。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以为在掌握之中,翻不出什么大浪来的闻人或居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做了那些事情,就如同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当日和亲仪仗被劫走,以为死了的晏安公主会换了这么个身份重新回到京城。

而这一次,是他们输了。

输得非常彻底。

从前很多世家门阀其实都觉得,闻人家的人得到岁朝的天下本就带着巧合运气,后来先帝坐上皇位更加是如此,这闻人家不过如此,只是运到好而已,可是如今再看

“虚伪狡诈的老匹夫没想到吧,公主回来了想用皇上的命投诚你可真是岁朝的大忠臣既然如此,大忠臣,赶紧上路吧”

冷笑着说完,李怀安不由分说,像是拎小鸡崽一样硬按着秦端的脑袋,将他的脑袋塞进白绫中,随后跳下案牍,直接将案牍抽走了。

秦端还想说什么,脚下突然悬空,白绫勒紧,很快就没办法说话了。

站在下面的岁朝大臣小心地抬头,看着秦端在上面挣扎,纷纷畏惧地低下了头。

如今的晏安公主是真的不一样了,从前的话,她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的,可是如今,却敢当着所有人的面缢死吏部尚书秦端。

秦端,可是秦家的家主啊

这也表明,闻人奚压根没有将他们这些世家门阀放在眼中。

想想也是,这一路打过来,闻人奚可没靠着谁帮忙,而且和秦家不相上下的黄家早在两年前就覆灭了,连几个月大的稚儿都没有放过。

这如何让他们不害怕

就算闻人奚不会将他们都杀了,可杀几个人,灭几个家族用来杀鸡儆猴,那也没有问题的。

而他们谁也不想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况且,没有人想死,别管他们平日里如何慷慨激昂,面对如此情况都是不想死的。

秦端年纪不小,在上面挣扎了没一会儿就彻底不动了。

这根原本为闻人或安排的白绫最终没有要了闻人或的命,反而要了他自己的命,不得不说,这一幕还真是讽刺。

一片寂静。

闻人奚依旧坐在上首,将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底,轻声笑了一下,“如此,成全了秦大人的忠义,想必秦大人肯定开心得很,稍后到了地下,也能和父皇好好说道说道自己是如何为了岁朝鞠躬尽瘁的。”

“如今秦大人已经上路了,还有谁你们可都是岁朝的大忠臣,如此为遂儿着想,生怕他屈辱死去,看在你们如此为遂儿着想的份上,我总不介意成全你们。”

没有人说话。

他们心里都明白,所谓的为闻人或着想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清楚闻人奚是在为闻人或报仇。

而他们的账可不止这么点,还有不少。

只要想到这里,再看看浑身冒着寒气,长矛闪着寒光的那些叛军,岁朝的大臣们心中就发苦。

在这里的不乏世家门阀之中掌权的人,家主更是不缺,就算不是家主,在家族中话语权也不低,可以说站在这里的除了闻人奚带过来的人以及原本皇宫伺候的宫人,几乎个个都是高门大户出来的。

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安危,还要考虑家族的安危与长远之计,然而闻人奚的态度太明显了,明显看他们不顺眼。

而如今闻人奚手中有兵马,并且原先就掌握了岁朝一半的江山,那边发展得非常好,自然信服闻人奚,就算他们想要做什么,最多愿意配合他们,会被他们引导的也只是这边而已。

而这有什么用

如此想来,闻人奚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害怕。

如果两年前闻人奚覆灭了黄家以后继续攻打岁朝,当时就将整个岁朝的江山都打下来,那么她即使如今一般,这些世家门阀也不怕。

因为光是打下天下没有用,那时候天下可不稳。

可偏偏,闻人奚覆灭了黄家以后停了两年发展民生,休养生息,将当时还不算稳定,容易动荡的江山彻底稳了下来,并且还依靠手中的作物肥料,各种工具等赢得了民心。

就算他们此时怂恿,也不会有人跟着闹的。

甚至因为两边的对比,就算是岁朝这边的百姓,也明显会偏向于闻人奚那边。

只要想到这些,这些人就觉得有些绝望。

闻人奚将每一步都安排得太好了,做好了所有准备才动手,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就算用闻人奚是叛军来煽动民心一个百姓对上面坐着的人是谁没兴趣,谁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信谁,另一个,闻人奚是晏安公主。

曾经的护国公主。

她是闻人家的人。

最容易让人议论的反而是闻人奚的性别,然而这些短处在她手中的兵马以及民心面前,也根本就不算什么。

此时这些岁朝的官员心中忍不住开始为了以后着想了。

硬碰硬肯定不行,这种时候必须服软,否则他们自己和家族都要倒霉。

闻人奚手中的筹码太多了。

此时这些人心中只剩下最后一个侥幸,那就是闻人奚没有足够可用的人手。

治理天下是需要人手的,这并不是闻人奚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而如今知识掌握在世家门阀之中,只要闻人奚还得用他们,那么他们就有机会。

但闻人奚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当初会停下来,可不只是为了休养生息,缓解一下战争打来的麻木与痛苦,还为了有足够的时间门培养一些可用的人。

也许现在还无法完全替换掉这些世家的人,但是日后一定可以。

秦端作为杀鸡儆猴最大的那只鸡被解决了,背后的家族闻人奚也不准备这么放过,而且,鸡少了一些,她准备多搞几只鸡,这样才能让这些人老实些。

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所有人都有些头皮发麻,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

在这样的危机下,很快就有人撑不住了,颤抖着身体站了出来,“启禀公主,秦大人一心为朝廷,您赐他体面,是他的福分,除了秦大人,还有几位大人也忠心为主”

闻人奚脸上表情不变,但有人却变了,脸色极为难看,尤其是那几个被他点到名字的人,更是浑身发软,生怕闻人奚信了他的话。

可方才他们确实在附和秦端逼闻人或。

当时没有留余地,还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现在想来后悔也迟了。

为什么闻人或不告诉他们叛军首领是晏安公主

否则的话,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更加不会逼迫闻人或

“很好。”

这么快就内讧了这反倒是方便了闻人奚。

这些人啊,从来只为自己,即使都是世家门阀,内部也不是一块儿铁板。

一直到走出皇宫的大门,那些官员才感觉自己后背整个都湿透了,只要想到议政殿发生的事情他们就双腿发软,脸色发白,可偏偏还不能让人发现,出了宫后整个京城都被人马看守控制,四处都在戒严。

他们也不敢交流什么,匆匆上了各自的马车回了府。

有不少人回到家中就病倒了,整个京城接下来都安静得很,时不时还会有兵刃相交的声音,有几位大人的府邸直接被抄了,倒是让京城的百姓看了不少热闹。

那些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大家夫人,还有骄傲矜贵夫人少爷们被狼狈地带走,可这却没有引起太多恐慌。

因为这些叛军并没有人对普通百姓下手,甚至没有骚扰到他们,纪律严明,让人心生好感。

最初普通百姓确实畏惧得很,可后来却发现,这些人有礼得很,自然就不怕了。

百姓就是如此。

因为前期做的各种准备,闻人奚掌控京城的过程并不算艰难,甚至还挺简单的。

她的出场太过让人意外,以及太过震撼了,直接就震慑住了那些世家,而震慑住了那些人,让那些人不敢妄动后,就没什么其他人还能动了。

控制住掌握话语权的人,自然也就控制住了话语权。

此时整个京城也有流言传开了。

闻人奚从来没想过要掩饰什么,也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掩饰,随着几个家族的消失,京城对这位“叛军首领”的身份也有了各种猜测,只是这些事情都是暗中的,并没有人胆敢拿到明面上来说而已。

实在太神秘了。

当日在议政殿中的人倒是知道呢,可他们回到家中就闭口不言,还严加管束家里的人,保证一点口风都没有漏出来,生怕有什么让闻人奚不满的,直接给她一个动手的机会。

之所以她的身份会泄露,还是和那些消失的家族有关。

其他人此时正畏惧着闻人奚的势力,乖巧得很,可那些被抄家的家族不怕啊,因为再差也不会怎么差了,他们毫无顾忌,于是就有人嚷嚷了出来,不停咒骂着。

当年护国公主和亲,整个岁朝谁不知道后来和亲仪仗出事,那知道的人就更加多了,这岁朝的百姓如何也不敢相信,当日的公主没有死,并且还带着人打了回来。

皇家的事情,没几个人有那个胆子议论,但不妨碍他们听着。

都说叛军的首领是几年前失踪的那位公主,如今她回来了,自然要报复。

而且,还有一件事情也是很多人关注的。

闻人奚和闻人或。

原本闻人或是岁朝的帝王,闻人奚是公主,可是现在闻人奚带着叛军将整个岁朝都打了下来,那么接下来,这岁朝的主人又是谁

晏安公主会不会将这天下还给闻人或,自己为闻人或扫清障碍后功成身退

又或者,晏安公主会不会逼闻人或退位,自己登基为帝

若是从前,不会有人猜测第二种可能,绝对会以为肯定是第一种,可这一次不一样。

她不是平乱。

她是以单独的身份,将这岁朝完整地打了下来,如果不是晏安公主这层身份,她就是理所当然的开国皇帝。

很多人都在等着一个结果。

那些如今还处在惊恐之中,生怕闻人奚又有什么动作的人同样在等待着。

他们其实更加期待闻人奚功成身退,继续让闻人或当这个皇帝。

这要是其他时候,他们绝对不可能让闻人奚有这个上位的机会,只凭她是女子,这个理由就足够断了她的路,届时整个天下都会反对。

不管是岁朝还是前朝,又或者是邻国,纵观历史,就没有见过女子登基为帝的,做得最出格的,也不过是垂帘听政而已。

女子怎么能登基为帝

可隔了一条河的那一片江山,有不少女子出来抛头露面,并且闻人奚手中还有一支专门由女子组成的凤凰军。

按照她如今大权在握的嚣张,就算她登基为帝,也没有人会意外。

即使她没有登基,在过去的两年中所有人也都默认了她就是那个帝王,只是从前只负责一半的岁朝江山,而如今将整个岁朝都拿下了而已。

可对于曾经岁朝的那些官员来说,闻人或继续当皇帝才是最好的,那才是他们的机会。

一旦闻人或当皇帝,即使闻人奚退居幕后,也不可能会完全放下来,而且这些都是她的人,自然更加忠于她,到时候国无二主,必然会有冲突。

别看如今姐弟两人关系似乎很好,可权力迷人眼,他们不信闻人或登基为帝后还会愿意受到闻人奚的掣肘,到时候为了手中的权力,两人也会冲突对立起来,必然有一方要压倒另一方,才会停下来。

而那就是他们的机会。

此时很多人都在等着,不安又焦急,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即使知道,闻人奚登基的可能性更加大一点,心中也还抱着期望毕竟闻人奚是女子啊,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登基的,所以还是有可能护着闻人或坐稳皇位的是吧

只要是,他们就可以安心等待时机来临。

可惜,没多久他们就失望了。

因为闻人奚要登基了。

关于这件事,闻人或一点意见都没有。

他很清楚闻人奚为了岁朝付出了多少辛苦,也清楚如今他们能平安无事全部都是闻人奚的功劳,否则的话即使不是现在,日后那些人也不会放过他。

况且,原先他其实就没多少权力欲,他的上位算是被赶鸭子上架的,而登基以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一直在群狼环伺中挣扎求生。

最初有晏安公主护着,即使艰难,却也没彻底失去希望,可后来他又独自面对了朝臣几年,一直像个傀儡一样,偏偏他又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管,还是要在那些人的围追堵截中寻求做些实事的机会。

那是身为皇帝的担子。

这样的担子闻人或六岁开始承担,这些年下来快要将他压垮了。

用千年后的说法,就是高压之下的叛逆期到了。

才十几岁的闻人或就过早体会到了那种艰辛,所以现在闻人奚带着人打回来,他恨不能直接就当一个甩手掌柜。

不,连掌柜都不用当,让闻人奚当这个掌柜得了。

他对此是真的没有意见。

懵懵懂懂被推上皇位,艰难地坚持都现在,闻人或是真的累了。

如果可以休息,他巴不得呢。

至于说天下之主的身份地位与权力,作为当过皇帝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其中要承担的责任了,除非当一个昏君暴君,否则享受权力的同时,要付出也太多了。

闻人或一直没能好好休息,如今有闻人奚能够接过担子,他终于可以休息了。

太后如今年纪其实也不大,她家世不显,在前朝帮不上什么忙,闻人或这些年遇到什么难事她也没有办法,只能作为一个港湾安慰他而已。

如今闻人奚带着人回来,太后先是高兴她还好好地活着,然后就是惊讶于她的决定。

不过,太后对此并没有多少意见,也没有反对。

从一开始晏安公主就和普通女子不同,并且在先帝驾崩以后,是晏安公主护着闻人或登基的,那两年时间门晏安公主参与的政事可不少。

也许那时候就打下的基础,这才让太后对此没有过多的反应。

儿子没有意见,女儿也没有意见,她有什么意见总归上位的还是她同先帝的孩子。

还有一点是其他人所不清楚的,当年先帝其实曾经想过要让晏安公主继承皇位,但这件事除了太后和已经驾崩的先帝,并没有其他人知道,这是他们夫妻休息时的无心之语。

对太后来说,她帮不了两个孩子多少,那就只能支持他们了,而不是去反对拖后腿。

当事人没有意见,闻人奚没有意见,两人的母后也没有意见,闻人奚登基为帝的事情也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

而如今天下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了,闻人奚的登基大典就在半个月后,有些匆忙,可谁都不敢对此有什么意见。

半个月的时间门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

沈著和姜唯一作为闻人奚手中立下无数功劳的功臣,自然也参加了登基大典。

两人一直到现在表情还有些恍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