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汉侯来自远方 > 第一章

汉侯来自远方 第一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07: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汉景帝中元年,公元前一四九年,冬

刚下过一场大雪,天空依旧阴沉,冷风呼啸而过,像刮骨的刀子。

云中城内,家家关门闭户,路上不见半个行人。

城墙上,巡逻的士兵身着皮甲,手持长戟,哪怕耳朵被冻得通红,手脚近乎失去知觉,也不敢稍有懈怠。

就在不久之前,匈奴骑兵南下定襄郡,武要、定陶、成乐等县均遭劫掠。未过三日,匈奴骑兵的身影再次出现,雁门郡、代郡连遭洗劫,边军、边民死伤两千八百有余,粮食、牲畜损失无计。

恶邻亮出刀锋,边郡上下自然不能忍。

汉承秦制,民风尚武,年过半百的博士都能单刀捅死野猪,身为边郡太守,必须要能打

所谓的下马治政,上马砍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代表人物就是飞将军李广,酷吏郅都。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盗,雁门太守亲自带兵迎敌,拼着三千边军尽没,战死沙场,拖住近万匈奴南下的速度。

各边城加紧收缩防御,将百姓召入城内。青壮纷纷拿起武器,配合边军抵挡来犯的强盗,不惜以命换命。

哪怕是死,也要从强盗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就在定襄、雁门等郡连遭烽火,狼烟滚滚时,同定襄接壤的云中郡却相对平静,甚至不见匈奴骑兵的影子。

云中郡地处要冲,自战国时起,就是抵御匈奴的战略要地。太守魏尚坐镇边陲,文景两朝,几次击退匈奴进犯,威名极盛。

数年之前,魏尚遭逢急病,医匠束手无策,本已回天乏术。不想突逢机缘,起死回生不说,更是越活越健康,明显能再战二十年。

此次匈奴南下,刻意绕开云中郡,一是慑于魏尚威名,二来,则是郡中有专为骑兵所设的投石器,更有能喷出毒烟的奇怪木筒。

之前有匈奴游骑不知深浅,踏入云中郡。其结果,自百长以下全军覆没。

此次带兵南下的大当户严令,绕开云中郡,不许自找麻烦

然而,匈奴骑兵出自各部,大当户的命令再严,也难防有阳奉阴违的情况出现。随着匈奴骑兵四处劫掠,云中之地也不再安全。

郡内官员轮流走上城头,都尉、司马更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抽刀砍人。在这种情况下,别说青壮男子,连妇人都枕着菜刀睡觉也就不足为奇。

临到十二月中,边郡大量增兵,又遇大雪连日,匈奴被迫退兵。

确认消息,魏太守果断派兵追击,咬住被风雪困住的一支匈奴骑兵,斩首近百,夺回牛羊牲畜千余头。

将士得胜而归,战报上报长安,郡内气氛为之一松。

城中百姓不再紧闭门窗,停开近两月的军市和马市终于立起市旗。一直被挡在城外的商队也终于被放行,附近亭乡的百姓纷纷涌来,用兽皮和牲畜换取盐、农具以及粟、麦和大豆。

随着往来人流增多,寂静多时的街道开始变得喧闹。

距离市旗百余步,是交易牛羊牲畜的区域。

近两米的木桩并排而立,上边拴着待售的牛羊。木桩旁摆着数个藤筐,里面是从野外猎来的兽类和野禽,更有硝制好的兽皮,以及足有人胳膊粗的兽骨。

其中,二十多头膘肥体壮的犍牛最吸引众人目光。

朝廷有意推广牛耕之法,这些犍牛运至长安,无论是做耕牛出售,还是宰杀送上餐桌,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守在犍牛旁,身材瘦高,短褐外裹着狼皮制成的短袄,头上戴着一顶兽皮帽,两端垂下护住耳朵,下端系紧,足以遮住大半张面孔。

若有后世人在场,势必会一眼认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雷锋帽。

一名年约四旬,带有两名仆人的商人驻足问价,少年立刻从袖筒里抽出手,将帽子向上推了推,露出一张俊秀的面容。微笑时,双眼微弯,直让人感到亲切。

“不换钱,换粟和菽,按照上边的价格。”说话间,少年递出一枚犹带体温的竹简。

看到竹简,商人很是讶异。

见惯了类似的神情,少年继续道“敢叫长者知晓,这个价是郡中定下的,已是相当公道。”

“郡中所定”

“正是。”少年觉得冷,跺了跺脚,“长者是第一次来”

商人点头。

“这是市中规矩,牛羊皆有定价,猎来的野物不在此列。”少年解释道。

军事不同马市,规矩由魏太守制定,收取的租税都用来犒赏将兵,连长安都管不着。

乍一看,这种行为很不可思议,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就很容易理解。

汉初奉行的是黄老之学,倡导无为而治,就像是在地里洒下种子,只要不超

过底线例如造反叛乱,随便你怎么长。

朝廷大撒手,盐铁都非官营,甚至允许民间铸钱,如此一来,“军市”的存在简直就是毛毛雨,再正常不过。

遇到魏太守心情好,规矩就会相对合理。遇到心情不好,市价定得山高,商人也只能受着,没处讲理。即便如此,将边郡的牲畜和皮毛运往长安、洛阳等地,依旧是有不小的赚头。

商人迟疑不出声,不是不想交易,而是想要再压一压价格。

规矩是人定的,此子年少,未必不能谋算。若是将这批犍牛全部买下,再加上几十头肥羊,哪怕每头少去半成,也能省下不少。

你情我愿之下,还能抓捕他们不成

在商人故作迟疑时,又有三四人上前询问。

少年十分爽快,都是当面递出竹简,将规矩复述一遍。

几个商人互相看看,大致都明白对方的打算,全都没有急着开口。

就在这时,一名身材高大,腰佩短刀的方脸大汉抢上前两步,扬声道“这些牛羊我全要了,加价一成”

此言一出,周围立刻炸开了锅。

汉子冷笑道“尔等见此子年少,欲联合欺他,我却看不惯我愿加价将牛羊全部买下,尔等有何话说”

本想联手压价,算计转眼落空,商人们岂能甘愿。奈何汉子摆明要当拦路虎,商人不想错过这笔生意,就只能放弃之前的打算。

不过汉子开口就加一成,想要买下犍牛就必须再加。

想到这里,商人们不禁皱眉,感到一阵肉疼。虽然都能赚,可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

少年不急不躁,自始至终面带笑容,更对站在不远处的两名健仆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看管野禽和兽皮,不必上前。

大概过了盏茶的时间,众人争得面红耳赤,近乎要当场动手,少年才开口道“诸位无需如此,如诚心要买犍牛,三日后军市再开,可再来此处。”

听闻此言,商人们都是一愣,随后泛起狐疑之色。其中一人道“我等每人至少要市二十头犍牛,还要数十肥羊,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少年依旧是不紧不慢,跺跺脚,将短袄裹得更紧,道“长者如不信,市中有主簿值守,我恰好与之相识,可与长者同往定契。”

“你识得郡中官员”腰佩短刀的汉子诧异道。

“家君曾任沙陵县功曹。”少年道。

曾任

看一眼少年身上的短褐,汉子没有继续追问,命仆人赶来大车,掀起搭在其上的草帘,露出满载的粟米和大豆。

“都在此处,数量只多不少,可当面点清。”

少年两步走上前,查看过粟米,又用匕首割开一袋大豆,抓了一把握在手中,仔细确认之后,示意汉子可以牵走牛羊。

“我有一事不明。”汉子道。

“请讲。”

“郎君换这许多粟菽却是为何”汉子问道。

算上和商人定下的数量,足够养活一乡之人。如非自家储存,是为再市出据边郡情况,魏太守绝对不会允许粮价过高。这一来二去,未必能赚到钱,甚至还可能惹上麻烦。

“今岁大雪成灾,边地田亩大多绝收。又遇匈奴来犯,青壮多上城头。为乡中父老,嘉当尽绵薄之力。”少年笑道。

疑惑解开,汉子当即解下腰间短刀,双手递与少年,正色道“河东张次公,愿与郎君结交。”

张次公

少年神情微动,明显是想起什么。上下打量汉子两眼,片刻后恢复笑容,双手接过短刀,从怀中取出一枚匕首回赠对方。

张次公爽朗大笑,蒲扇般的大手拍在少年肩上,笑道“我将往长安,以郎君之贤,必不会久居边地,他日长安相会,你我再叙”

话落,翻身上马,就要驰出市中。

结果没跑两步,突然被两杆长戟扫落马背。

一声钝响,张次公仰躺在地,冰冷的长戟抵在喉间,敢轻举妄动,百分百血溅当场。

身着皮甲的步卒冷声道“市中驰马,囚三日。”

宣读完罪状,两杆长戟一架,直接将身高超过一米八,体重接近两百的壮汉架了起来,一路架出军市。

倒行数米,张次公终于反应过来,挥舞着手臂大声道“我交罚金,我愿交罚金鹿奴,取钱来”

叫声一路远去,跟随张次公的仆人匆忙追了上去,手忙脚乱之下,差点忘记带走牛羊。

看着地面留下的拖痕,赵嘉哈出一口热气。

难得碰见一个随卫大将军出塞,史书留名的人物,结果却是这样的二货果然史书不可尽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