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汉侯来自远方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汉侯来自远方 第一百九十一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07: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嘉置屋不久, 就在城郊市得五百亩薄田。

京畿之地, 人口达到数十万,兼有大量授田,将良田价推得极高。在长安郊外买一亩中田,花费的钱布可抵边郡五、六上亩。

赵嘉不缺钱布,考虑到今后的计划,仍是要精打细算。

他市田不为耕种,主要为建设农庄,豢养牲畜鸡鸭。田地肥沃与否, 对他关系不大。

商队西行得来紫苜蓿种子,在沙陵试种过,对地力要求不高。而且薄田可以进行改良, 只要肯下功夫,花费一定时间, 纵然比不得上田, 提高地力实无多大问题。

清点过手中钱绢, 赵嘉一度想买荒地。

亲自到郊外走过,又至官署询问, 才知长安附近的荒地不是那么好买,其中条条框框竟然比买田还麻烦。

衡量之后,赵嘉终于拍板,在林苑附近市五百亩薄田。见地里已出谷苗, 允许田主将这一季谷子种完。

未承想,田主无意继续耕种, 欲将田里的谷子一并市出,当场开出价钱,希望能多得一笔钱布,在城内租间临街的商铺,做些小本买卖。

听到对方要求的钱数,赵嘉没有开口,随行的卫青和赵破奴几个都在皱眉。

少年们长在畜场,耕种放牧都是好手。看到地里的谷子长势,就能断定秋后收获不会太好。如果田主开价合理,他们不会说话。可对方分明是漫天要价。

亩产俱能四石林苑中那几位长者尚不敢如此断言。他们可是出身农家,采用良种,种的还都是上田

见少年们面色不善,田主心中也有点打鼓。

他知道自己要价太高,可过了这村没这店,坚持一下,说不定对方就点头答应了

最重要的是,赵嘉市田时没有亮出身份,更未佩戴官印绶带。错以为他是商人子,田主不但要高价,话中还隐有几分威胁。

“家祖曾为柏至侯家将,闾里颇有情谊。君不同我市田,想在附近市五百亩田,且连成一片,实非易事。”

听到这番话,赵嘉嘴角微翘,横臂拦住冲动的公孙敖和赵破奴,道“大概是我说得不清楚,亩数未必要五百,也无需连在一起。”

话落,不理会田主愕然的神情,转身就要离开。

如果价格在合理范围,他不介意让对方多赚一些。然而,这位明摆着狮子大开口,准备宰肥羊,赵嘉钱布再多,也无意做冤大头。

见赵嘉不是作态,而是真的要走,田主终于急了,忙上前拦住。

“君且慢”

他早有市田之意,奈何买家不是挑三拣四,就是将价格压得极低。

长安附近田价虽高,也要看区域和地力。如这五百亩薄田,如果不是要建农庄,赵嘉也不会买。

“大胆”

见田主竟然拦住去路,赵破奴怒气更甚,幸亏被赵嘉拦住,才没有当场动手。

以为赵嘉好说话,田主厚着脸皮,继续开始纠缠。

眼见父亲如此作为,田主的儿子不能直言不对,干脆悄不做声的回到家中,将事情告知大父大母。

两位老人性情厚道,知晓长子所为,皆面现怒色。

“安敢如此”

老翁年逾古稀,须发皆白,身体还十分硬朗。每岁节日,长安内史都会遣人送来粟米和羊肉,他见到两千石的官员都无需行礼。

得朝廷优待,受到乡人敬仰,老人更知立身立德的重要性。

他忠厚待人一辈子,不想儿子竟如此贪婪。让人知晓他家如此市田,好名声都将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老翁再也坐不住,将怀里的小曾孙放下,抄起身边的木杖,一路疾行如风,就要去“教育”儿子。

一个七八岁的少年背着藤筐走进家门,见曾祖怒气冲冲,手中还握着木杖,匆忙侧身让到一旁,看向紧跟在曾祖身后的父亲,疑惑道“阿翁,出了何事”

“莫要问,留在家中看顾,待我回来再说。”

“诺”

目送曾祖和父亲离开,少年放下藤筐,关上院门。见曾祖母带着幼弟安坐屋内,母亲和两姊忙着织布,便自己往灶下点火烧水。

老翁一路疾行,到地头时,见儿子正拦住一名青年和几名少年,青年微微皱眉,几名少年面露不善,很是不耐烦。

料定情况如长孙所言,老翁二话不说,抡起木杖就冲了上去“逆子”

听到老父的声音,田主大吃一惊。回身见到熟悉的木杖,当下打了个激灵。愣神的功夫,大腿就挨上一记。疼得直吸气,硬是不敢闪躲,生怕老父木杖抡空,站不稳闪了腰。

结结实实挨过三下,田主方才弯腰扶住老翁,小心道“阿翁怎会来此”

“我若是不来,你要将家中名声毁个彻底”老翁气得瞪眼,到底年岁已大,气力有限,换做早年,他岂会三下就停手,“市田之事你莫要再管,交给我孙。城内的铺子你也莫要插手,专心看顾家中五十亩上田就是。”

话落,老翁不再理会儿子,迈步走向赵嘉,诚恳道“我子贪婪,请君莫怪。”

老翁通情达理,赵嘉也无意为难,仍市下五百亩田,田价没有改动,谷子以种价再加两成,不让对方吃亏。

“君高义”老翁叹道。

交换过契券,赵嘉见老翁欲言又止,知对方所想,当下开口,田主之事天知地知,终于双方,不会有第三方知晓。

“多谢君”

感念赵嘉大度,五百亩薄田之外,老翁又赠赵嘉两亩林地。林中木材均已长成,建屋造围栏均可用。

赵嘉要付钱,老者硬是不收。若是赵嘉强给,他扔掉木杖,作势就要弯腰。

没办法,赵嘉只得收下林地。随后就吩咐家僮,市一头牛,五扇羊,再加些布和粟,送到老翁家中。

钱布交割完毕,办下田契,立下田封,五百亩薄田和两亩林地尽归赵嘉所有。

因他常要留在军营,家仆尚未抵达,不想继续麻烦曹时,干脆从北市雇来佣耕。并额外付出一笔佣金,照顾谷子的同时,让他们在田头搭建木屋。

至虎伯一行抵达,木屋已搭建完成,清扫之后就能入住。

听过赵嘉介绍,虎伯将带来的健仆和仆妇分为两拨,一拨人数较多,负责往郊外建起围栏,照顾带来的牲畜;另一拨驱赶大车随赵嘉入城。

“郎君,车上有五箱金。”

继从茏城脱身

卫青蛾又去过一次草原,借熟悉的羌部遮掩身份,转道西行一段距离。

途中遇见极西来的商队,双方连说带比划,一顿讨价还价,卫青蛾携带的绢帛和饴糖全部售罄,更市出高价。买家背过身去,兴奋的神情同样掩饰不住。

达成这笔生意,双方都很满意。

卫青蛾带回黄金、宝石和两大块玉石,将一袋精盐和半车伊面留给羌部,还用一车布换取皮毛,将羌部上下打点得甚是妥当。

从首领到普通牧民,都对这支商队倍生好感,对他们的到来愈发欢迎。

祭师的目光本带着怀疑,在卫青蛾送出半盒凝固的高汤块,卫秋煮熟一锅伊面,诱人的香气充满帐篷后,部落中最后的“难关”被迅速攻克。

离开草原时,卫青蛾手中多出一枚代表拓跋羌部的鹰雕。只要手持这枚鹰雕,遇到任何拓跋羌部,都会被盛情款待。

“仆动身前,卫女郎特地送来一箱金,两箱药材。匈奴有意遣使的消息,亦是女郎从别部听闻,传回郡内。”

听完虎伯的讲述,想起今日的卫青蛾,对比昔日坐在地炉边,言要招赘的少女,赵嘉不禁心生感慨。

时间最能改变人。

当时的阿姊不会料到,能够走出今日之路。

自己也是一样。

原本立志发展畜牧业,做个农场主,是如何走到今天

偶尔午夜梦回,他仍能看到匈奴围攻畜场,鹤老率乡人来援;半大的少年骑上战马,挥舞着兵器同敌人死战。

大火烧灼空气,浓烟滚滚,似张开的巨口,要吞噬一切。

年老的巫念诵更古老的祭词,众人立在火堆前,从黑夜守至天明,直至最后一缕青烟消散。

时代的残酷,催生强悍的民族。

凶狠贪婪的敌人盘踞在侧,汉家儿郎必须拿起武器,跨上战马,用生命捍卫国土,用敌人的血染红刀锋。

号角吹响,汉旗猎猎。

经历过战场上的血与火,哪怕身在长安,赵嘉仍时常记起边郡的号角。号角声中,是边军冲向敌人的怒吼。

汉宫宴上,耳边是靡靡雅乐,他所想的却是战马嘶鸣,刀剑交锋,一片用血染红的世界。

“郎君”

虎伯的声音将赵嘉从沉思中惊醒。

转过头,看到老仆担忧的神情,赵嘉安慰地笑了笑。

“我无事。家中僮仆俱为平阳侯借出,让众人熟悉两日,也好让其归还。”

“诺”

车队进到城南,停在赵嘉府前。

健仆和仆妇陆续跃下车栏,动作利落地解开绳子,将运来的箱笼搬入府内。

卫绢和一名妇人合力提起藤筐,回身时,见到耳尖微红的公孙敖,不由得展颜轻笑,皓齿明眸,娟好静秀。

少女的笑容映入眼底,公孙敖不只耳朵红,脸和脖子也红得彻底,引来赵破奴一阵大笑。

见到这一幕,赵嘉也不免失笑。

礼记有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他老人家也说过,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

公孙敖这样的表现,方为少年心性。

回想与他同岁时的自己,赵嘉莫名觉得有点亏。或许该去找魏三公子秉烛长谈,弥补一二

虎伯一行安置妥当,见家中无需多少人手,留下十名健仆和仆妇,余者尽往城郊,抓紧时间起地基造排屋,畜栏禽舍更要先一步建好。

虎伯和长伯查看过所有田亩,请示赵嘉,清除百亩谷苗,抢种一批牧草。

“地力薄弱,亩产委实有限,且天有少雨之相,秋后恐收不到一石。不如改种牧草。”

赵嘉没有提出异议,长伯立刻带人动手。

之前雇的佣耕没有离开,跟着健仆一同劳作。尽管对铲除谷苗大感可惜,但主人家吩咐,自己拿工钱出力,何必多嘴惹人厌恶。

佣耕此时的疑惑,很快将变为感叹。

如长伯所料,从五月到六月,再到七月,长安附近滴雨未落,谷子不知枯死多少。等到秋收时,收得的粮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纵然朝廷免去一年粮赋,各家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反观赵嘉的农庄,因改种牧草,并在附近开凿水渠,挖掘水井,保证灌溉所需,牛羊长得肥壮,鸡鸭未有损失,阉割的小豚也开始长膘。

到农庄走过一圈,魏悦和李当户迅速买下附近田亩,准备和赵嘉搭伙。曹时同样心动,用在长安附近的良田,换下紧挨着农庄的数百亩中田。

消息瞒不住,不少城南贵人等着看笑话。刘彻听人奏报,同样心生好奇,特地询问韩嫣。

曹时压根不理城内流言,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心下打定主意,等他赚钱的时候,让这些看笑话的后悔去吧

现如今,赵嘉的农庄刚刚起步,效果尚未显现。

虎伯等人忙碌时,雇来的佣耕都心怀疑虑,更不用说长安贵人。哪怕听过赵嘉的名头,也不会跟风仿效。倒是挖井抗旱被人学去,不到半月时间,贵人的田地附近,陆续有人开渠掘井,渐成一片忙碌景象。

虎伯一行抵达半月,边郡终有飞骑抵京,带来匈奴遣使的消息。

此前仅是草原上的传言,边郡大佬们只在军报中缀上几句,并未正式写成奏疏。这一次,匈奴正式递送国书,来人已至汉边,正等待进入边郡。

奏疏中详述主使身份,使团规模,更写出对方意图。

“和亲”

放下奏疏,刘彻表情不善。

当他不知道草原正乱,还敢张虎皮扯大旗,准备占汉家便宜,简直异想天开

思及此,刘彻立即召丞相卫绾、大将军窦婴入宣室,君臣商议一番,又往长乐宫请安,征询窦太后意见。其后连续三日朝会,群臣主议此事,赵嘉、魏悦、李当户和曹时奉命入朝,位在两千石官员之后。

匈奴使臣行在途中,尚不知草原情况早被汉室摸清,右贤王和右谷蠡王的打算根本不可能成功。

年轻的汉家天子正在长安蓄力,以“先帝绝和亲”为基调,坚拒匈奴和亲之策,并当着群臣的面表示,如果匈奴胆敢以发兵威胁,那就调动大军来一场,彻底灭掉对方的嚣张气焰

想和亲,做你的春秋大梦

若是继续嚣张,就两个字,揍你再加一个字,揍死你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