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汉侯来自远方 > 第250章 第两百五十章

汉侯来自远方 第250章 第两百五十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07: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宦者奉旨往林苑宣谕, 五营刚结束一场实战演练。

为犒劳军伍, 校场前架起数具铁锅, 锅内热汤翻滚。

伙夫合力抬起木板,扛起藤筐,将切好的炙肉和新出笼的包子馒头放到木桌旁。热气和麦香、肉香一同蒸腾, 弥漫在空气中, 分外诱人。

一名伙夫手持长叉和木勺,捞起蒸熟的肉块, 砰一声砸到木几上。另一人拿起短刀,利落地切成巴掌大的厚片,码放在木盘里, 浇上带辛味的酱料。

肉汤里撒了两三味香料,味道更上一层台阶。其中一种是卫青蛾从边郡送来, 言是同身毒商人市得,洒在汤中既提味又开胃。

香料送到当日, 赵嘉并没认出来。直到伙夫将圆粒磨成粉, 撒到汤里,赵嘉尝过之后,方才恍然, 这分明就是胡椒。

胡椒原产于东南亚, 关于此物的记载, 最早出现在唐本草中, 主要是其药用价值。

卫青蛾给赵嘉提了醒, 百越之地既然拿下, 无妨进一步利用起来,在种粮植柘的同时,开辟南行古道,同身毒、大夏等通商。

当初听闻“身毒”,赵嘉就觉得熟悉,空闲时翻阅典籍,请教到军营串门的各家大佬,终于弄清楚,所谓的“身毒”,就是唐朝时的天竺,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区域。

大月氏尚未南迁,还在匈奴的威压下强撑。大夏也没有灭国,身毒尚未进入贵霜帝国时期。就卫青蛾在信中所写,不像是一个国家,更类似松散的土邦。就形式而言,同百越诸部十分相近,只是内部成分复杂许多。

如今的南亚,说是一片原始丛林都不为过。

身毒商人能够穿过大夏,抵达安息,最后平安来到西域,可谓是泼天之幸。

成功抵达目的地的身毒商人,除非有必须回家的理由,九成以上都会在安息或大夏定居,自己组织或加入当地人的商队,继续做香料、宝石和布匹买卖。

卫青蛾在信中写明,她这次出行归来,至少三年内不会再往西域。原因很简单,她已经有了身孕,需要在家中调养。

“阿姊成亲了”

消息来得突然,事先没有任何预兆,赵嘉颇感到意外。

送信来的卫家健仆满脸喜意,禀报赵嘉,卫青蛾是去岁招赘,年底得喜。经医匠诊脉,母体安康,无论女儿还是男丁,都会长得格外健壮。

对于卫青蛾招赘的人选,赵嘉很是好奇。

“是阿鹰。”提起阿鹰,健仆的神情顿了一下。

“阿鹰,是当年阿姊从草原带回之人”

赵嘉对这名少年有印象。初见时,觉得他相貌同阿蛮有几分类似。日子久了,了解他的性情,那点相似很快烟消云散。

“阿姊为何选他”并非对阿鹰不满,而是赵嘉觉得,以此人的性情,未必甘心成为赘婿。

“女郎说他长得好。而且是他主动接近女郎,心甘情愿。”健仆表情木然。

长得好

赵嘉当场无语。

认识这么多年,他竟从没发现阿姊是个颜控

仔细想想,阿鹰的确相貌俊俏,身量足够高,身板也十分壮实。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卫青蛾的选择算是合情合理。

只是,这样一个怀揣野心的少年,会心甘情愿入赘

见赵嘉许久不出声,健仆误会他的意思,开口道”郎君放心,女郎是何等人,如他真有别样心思,定不会轻饶。”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赵嘉摇摇头,叹息一声。

那是为了什么

健仆面露不解。

“罢,大概是我杞人忧天。”

早在多年前,卫青蛾就表明心迹,她此生不会离开卫家,必当振兴家门。

事实上,她也做到了。

现如今,凡是行走边郡和西域的商人,只要消息灵通,有点见识,谁不知道云中沙陵卫家女早几年遇到,还能称一声“女郎”。如今见面,哪怕是身家巨富的豪商大贾,也会客气地称一声“卫君”。

卫青蛾数年出塞远行,用刀箭和胡骑匪徒拼杀,几次九死一生,方才搏出威名,得来这份尊重。赵嘉可以断言,只要她愿意,求亲之人必定踏破门槛,以嘉礼迎她入门做一家一姓的主母。

这些年来,卫青蛾忙于开拓生意,纵然有好儿郎提亲,也是一概婉拒,始终没有传出婚讯。如今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非但招赘,还有了身孕

想想卫青蛾的志向,对她的选择,赵嘉自是要给予祝福。

至于阿鹰,这个少年不乏野心,但赵嘉相信,卫青蛾能压制得住。如果压不住,还有自己在。若是胆敢对阿姊不好,或是藏着什么鬼蜮心思,他定会让此人后悔来到这个世间

双标

不讲理

赵嘉掀唇冷笑。

他了解卫青蛾,如果阿鹰当真不愿,阿姊绝不会勉强。如今答应了,就要做好本分。已经得到好处,背后却要委屈埋怨,顾影自怜,甚至心怀怨恨,岂非可笑之极

别说他仗势欺人。

人有亲疏远近,就算他仗势又如何

他有这个底气和资本。

“我会书信一封,你带回去交给阿姊。”赵嘉一边摆开竹简,一边说道,“告知阿姊,如有事,立即派人来长安寻我,切莫自己压在心里。”

“诺”健仆敬声应诺。

凡是赵嘉和卫青蛾身边之人,均知两人自幼的情谊。对于赵嘉叮嘱之言,半点不觉得意外。

健仆离开不久,就有亲兵来报,宫中来人传天子口谕,召赵嘉往未央宫议事。

“黄河水徙,陛下召重臣议。韩校尉举荐赵校尉有良法,陛下特命仆来请。”宦者说话时面上带笑,态度十分客气。

“事不宜迟,嘉即刻前往。”

黄河改道非同小可,赵嘉知晓情况紧急,二话不说,换衣佩冠,将营中诸事托付魏悦和李当户等人,即随宦者前往城内。

目送赵嘉行远,李当户奇怪道“季豫,阿多懂得治水陛下召他去,莫不是要派他出京”

治水是个力气活,而且容易得罪人。

上次治理黄河,还是在高祖皇帝年间。

当时参与的官员耗尽精力,用尽所有办法,也只能算是无功无过。如非其中有吕后家人,且有丞相和留侯出言,说不定还会惹来一身麻烦。

如果赵嘉真被派下这样的差事,想要得功千难万难,若是被小人惦记上,日后必定会添上许多烦心事。

“事情暂不可知,莫要过早下定论。”魏悦转身回营,无意就此事深谈。

李当户还想再说,被曹时一把按住肩膀,提醒道“这是天子的意思,不想给阿多惹麻烦,最好莫要多言。”

“我没”话说到一半,李当户突然反应过来,当即将后半截话咽回去,压低声音道,“是我鲁莽。”

“王孙同阿多交情匪浅,不会害他。再者说,召阿多去议事,八成是为问策,不需要太过担心。退一万步,真要从长安派人,也多是从旁协助,具体执行必要当地太守。”

曹时说得有理有据,容不得李当户不信。

“东郡太守不提,东海郡太守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言,素来不怕得罪人。济南郡太守郑当时交友广阔,廉洁奉公,且为人仗义,同样不好惹。依我之见,如陛下要择治水之人,除两者别无他人。”

“有这二人在前,且有及时发现水徙,命亲子往顿丘的东郡太守,纵然阿多真被委以重任,需要出长安,也无需过于担忧。”

另有一点,曹时没有说明,赵嘉部天子亲军,率军南征北讨,屡次斩获大功,之前更设计收回河套,虽因首级数量未能封侯,但朝中谁人不知,他已是简在帝心。

想要找他的不是,绝非轻易之事。

更何况赵嘉才智过人,行事稳重,又非孤木,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五营校尉和入营的世家贵人子弟必然会为他说话。

届时,倒霉的究竟会是谁,当真说不好。

“先回营,和季豫商量一下,如果阿多真被派遣治水,我等能多少助力。”

“好。”

未央宫宣室,赵嘉行礼之后,坐到大行令王恢下首。

之前韩嫣向天子推举,言赵嘉曾言以兵代民,以工代赈等法,于诸位大佬而言,不说振聋发聩,也像是开启另一扇窗。

此提议独辟蹊径,让众人面对眼前的难题,有了新的思路。

知晓天子和大佬们担忧的重点,赵嘉斟酌片刻,组织过语言,将他能想到的办法逐条列举出来,供诸位大佬参详。

“治水、迁民、赈灾、防疫,臣以为缺一不可。”

“时逢春耕,发北岸之民定耽误农时。迁南岸百姓时,无妨以工代赈,济以钱粮并代更役。”

“以兵代民仅是臣粗浅想法,是否可行,需陛下与诸君议。”

“水徙伤民,恐有疫。需调集医匠,筹集药材,做到有备无患。”

“治水赈灾所需钱粮可依往例,由朝廷调拨。只是需得严查,防有恶吏中饱私囊。”

赵嘉侃侃而谈,刘彻和诸位大佬都听得认真。

几名博士在一旁奋笔疾书,将他所言一字不落记下,只待稍后整理一番,同之前众人所言进行汇总。

刘彻向赵嘉问策时,又有数匹快马驰出东郡。

黄河改道速度极快,水势汹涌。

水出顿丘后,两决濮阳瓠子。当地县令亲上堤坝,长吏少吏组织百姓日夜巡防,加固堤坝,仍阻挡不住淘淘水势。

两天前,天降大雨,河水猛涨,注巨野。

堤防崩塌,巡岸的县丞和小吏都被卷走。百姓睡梦中闻听水声,除少部分青壮逃跑,五六个村庄俱被河水淹没,荡然无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