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汉侯来自远方 > 第三十六章

汉侯来自远方 第三十六章

作者:来自远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07: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继伊稚斜之后, 又有数个部落首领率众抵达。

临至傍晚, 以单于大帐为中心,各部搭建起营地,样式不一的帐篷绵延出十数里。

奴隶被驱赶出羊圈,在营地前搭起柴堆,宰杀牛羊。仅披着羊皮的妇人将牛羊收拾干净架上火堆,动作稍慢就会挨上一记鞭子。

不及车轮高的孩童拥挤在羊圈中,身上的麻布挡不住夜风,只能依偎在母羊和羊羔身上取暖。

篝火熊熊燃烧, 牛羊肉的油脂滴入火中,爆开清脆的声响。

妇人们站在火堆旁,手里捧着陶碗, 手持兽毛制成的刷子,将碗中的蜂蜜刷到一头肥羊之上。这头烤羊要呈入单于大帐, 烤制的火候、涂抹的酱料都有讲究。如果让单于不满, 这些妇人会被当场杀死, 成为祭祀天地鬼神的第一批祭品。

匈奴武士站在篝火前,单手拿着马鞭, 对着妇人们指指点点,不时发出一阵让人脊背发寒的大笑。

妇人们表情麻木,对外界的反应十分迟钝,整个人就像是一具空壳。经历过最初的恐惧、愤恨和挣扎, 现在的她们仿如行尸走肉,哪怕有刀子当面砍下来, 也未必能引出任何情绪。

“快点”

匈奴人变得不耐烦,妇人们的动作开始加快。

一个满面黑灰的汉族妇人点点头,两个轮廓较深的丁零妇人扛起穿过肥羊的横木,抬到单于大帐前,由穿着彩衣的奴婢送入账内。

整个过程中,妇人们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彩衣奴婢嫌弃的看着她们,浑然忘记了自己也是奴隶,除了身上的衣服,和这些饱受欺凌的妇人没有任何区别。

“快走,别站在这里碍事”

彩衣奴婢轻蔑的摆摆手,昂起下巴,发出一声冷哼。

妇人们低下头,得到匈奴武士的许可,才快步走向羊圈。中途变成小跑,直至越过栅栏,将母羊身下的孩童抱在怀里,感受到孩童的温暖,麻木的表情才出现松动,整个人也有了几丝活气。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年轻妇人靠在栅栏边,展开身上的羊皮,紧紧裹住怀中的女童。

女童不是她所生,和她没有半点亲缘关系。在女童的母亲被折磨而死后,她主动将女童护在身边,有吃的给她一半,夜里风冷就将她抱在怀里,像是保护崽子的母狼,尽一切可能要让她继续活下去。

妇人中有汉人也有胡人,有的是被匈奴人掠来,有的是部落被屠灭,还有的是家人犯罪,就此沦为奴隶。在被关入羊圈之后,她们就失去了一切,变得和牲畜没有两样。

如果没有这些孩子,没有怀中的温暖,她们中的一大半都会发疯,肯定熬不过多少时日。

“再来一场雨雹,将这些匈奴人砸死才好”一个头发褐黄、双眼凹陷的妇人恨声道。

“噤声你想被匈奴人听到”

最年长的妇人出声喝斥,又有几名匈奴人巡视走过,羊圈内顿时安静下来。

匈奴人征服了草原上的所有部落,触角一直延伸到西面的小国。匈奴大军过处,没有任何蛮人的部落能够抵抗。

唯一让匈奴人忌惮的,只有南边的汉帝国。

然而汉朝军队很少会深入草原,迄今为止,匈奴依旧是这片广袤草原的唯一霸主。这也意味着不会有人来解救她们,她们仍要继续承受苦难和折磨,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羊圈中安静许久,一个蛮族妇人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孩童,哼唱出古老的歌谣。妇人们靠在一起,伴着她的调子,轻轻拍着怀中的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草原的夜风,获取短暂的静谧和安宁。

单于大帐中,军臣单于高踞首位,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分坐在他的两侧。四人下首则是诸大臣世官和各部首领。

一个身着右衽深衣,梳着汉人发髻的半百老者坐在军臣单于手边,位置还在左贤王於单之前。

对于这样的安排,帐中诸人表现不一,有人习以为常,有人不以为然,还有的表情紧绷、隐约现出一丝敌意。

老者不是旁人,正是背叛汉朝投靠匈奴,为老上、军臣两代单于出谋划策,为害边民二十多年的宦者中行说。

当年出塞的翁主早已香消玉殒,伺候翁主的宫人宦者也陆续身死。只有中行说一直活着,哪怕被千夫所指,依旧活得自在,没有半点愧疚之心。

他怨恨汉朝,早发誓要做匈奴人。

异常讽刺的是,他依旧穿着汉人服饰,梳着汉人发髻,随着年岁渐老,甚至教身边的匈奴人说起汉话,这一系列举动没少引人侧目。

烤好的肥羊抬入帐中,左贤王於单站起身,大步走到装有肥羊的木盘前,单手拔出匕首,开始在羊身上切割。

象征尊贵的部分献给单于,其后依次是右贤王、左谷蠡王和右谷蠡王。在奴婢将羊肉摆到伊稚斜跟前时,大帐中突然变得死一般寂静。

看着木盘中的羊尾,伊稚斜面沉似水,握紧的拳头上暴起青筋。

於单站在原地,冷笑的看着伊稚斜,攥紧匕首,似乎正等着对方拍案而起。

“王弟。”军臣单于突然出声,在伊稚斜看过来时,命人将自己面前的羊肉送过去。

“谢单于”伊稚斜站起身,单臂重重捶在胸前。随后坐到座位上,用匕首插起羊肉,蘸了些盐,送到嘴里咀嚼咽下。

寂静被打破,帐中很快恢复喧闹。

於单立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牙齿咬得咯吱作响,腮帮上的肌肉都在抖动。

众人纷纷避开目光,不想触这个霉头。

自冒顿以鸣镝箭杀头曼,夺得单于大位后,单于父子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尽管维持着以太子为左贤王、单于之位父子相传的传统,可就像冒顿之于老上,老上之于军臣,对于於单这个儿子,军臣单于支持不假,却也时刻都在防备。

如若不然,他也不会采纳中行说的建议,容许右贤王和左谷蠡王不断扩大势力,用以达到制衡於单的目的。

“愿天所立大单于万寿无期”

伊稚斜带头敬祝,众人纷纷应和。於单铁青着脸回到原位,和众人一起举盏,灌下苦涩的浊酒。

彩衣奴婢在帐中起舞,喧嚣声传出帐外。各部勇士牧民也在庆祝,肉香遍布营地。浊酒却非人人能饮,仅有最出色的勇士才能分得一杯半盏,解一解馋意。

大帐中,烤好的牛腿送上,不少首领丢开酒盏,开始大口撕扯牛肉。

一直沉默的中行说站起身,朝君臣单于行礼,开口道“天所立大单于,秋收之期不远,汉人的谷仓即将堆满。大单于当遗汉皇帝书,命其献上缯絮米糵,以馈各部。”

“好”军臣单于大笑道,“正合我意”

“另,单于帐中尚少一汉人阏氏,当命其再送公主服侍大单于。”

中行说话音未落,帐中已有反对之声。

“不可单于大阏氏尚在,岂能再娶”

“不过一月氏女,还能拦得大单于”

“汉公主入草原,缯絮米糵尽皆丰厚,月氏女又带来什么”

“不可”

吵闹声越来越大,声音最响的都是本部首领。别部之中,只有和月氏有直接关系的才会出声。可相比起兵强马壮、资源雄厚的本部贵种,后者的声音中总是少了几分底气。

於单自始至终没有出言。

他的母亲是匈奴人,早在他出生不久就病亡。军臣单于的阏氏是谁,或者说他有几个阏氏,对他的影响都不大。

不过,等军臣单于死后,这些大帐中的女人都将成为他的财产。有一个汉朝公主,对他继承单于位或许会有帮助。

他身后的谋士也有类似想法,在众人争吵时,凑到於单耳边低语几声。

在於单对面,伊稚斜冷笑着甩下匕首,扎透了身前的矮几。

眼见兰氏和须卜氏准备拔刀子,军臣单于终于怒道“都给我闭嘴”

乱糟糟的大帐终于安静下来。

“祭祀结束后,立即派人去长安,让汉朝皇帝送一个公主来

大单于一锤定音,纵然有人不满,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头。

伊稚斜抬起头,看向前方的军臣单于,道“大单于,汉人狡猾,送来的都非公主。”

“无妨。”军臣单于靠向身后的熊皮,笑道,“我要的是汉人的粮食和绢帛,还有能制造器具的匠人”

“大单于英明”

很快,奴婢再次捧上浊酒,众人又开始推杯换盏,仿佛刚才的争执从没有发生过。

中行说坐在军臣单于身边,视线扫过帐中众人,先是停留在於单身上,又慢慢转向伊稚斜,刻印着皱纹的嘴角向上弯起,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酒宴散去,营地中渐渐恢复寂静,仅有篝火仍在熊熊燃烧。

接下来数日,军臣单于率众祭祀祖先、天地、鬼神,杀奴隶和牛羊上千,鲜血染红了遍地青草。

祭祀结束后,依照传统,各部派勇士进行搏力、比拼骑术和箭术。

最后一场比赛中,伊稚斜和於单亲自下场,在争夺一头羔羊时,彼此互不相让,生生将羔羊撕成两半。鲜血溅上两人的马头,引来一阵轰然叫好。

由于难分胜负,最后由军臣单于做主,赏赐增厚一倍,两人各得十头骆驼和五十只羊。

军臣单于握紧拳头,分别捶过两人的肩头,高声道“勇武”

“勇武”

“吼”

单于大帐中,身着绮衣的大阏氏推开侍女,将一只木匣狠狠摔在地上,觉得不解气,一把抽出镶嵌宝石的匕首,狠狠扎在兽皮上,伴着清脆的裂帛声,将雪白的兽皮划成数块。

“汉人,又是那个该死的汉人”大阏氏握紧匕首,丰满的胸脯上下起伏,饱满的红唇落下清晰的牙印,泛着微蓝的双眸满是怒气。

“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他”

“公主,莫要让他人听见”一个年长的侍女脸色大变,匆忙拦住她的话。

“我怕什么,我有什么可怕的”大阏氏坐到凌乱的兽皮中,狠狠将匕首扎在身边,“就是他提议单于攻打我父的部落,为了部落不被屠灭,我被送给了匈奴人”

“好不容易熬到今天,他又鼓动大单于娶汉家公主”

“我算什么,我算什么”

“中行说,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他”

“总有机会,总有机会的。”年长侍女双膝跪地,爬到大阏氏跟前,双臂用力抱住她,低声劝道,“公主,再忍几年,等到左贤王继承大单于位,中行说肯定活不了”

中行说侍奉老上、军臣两代单于,劳苦功高,哪怕身为汉人,也不是大阏氏能够随便动的。於单则不然,等他成为大单于,杀一个汉人并非难事。再者,他身边的谋士肯定不容中行说抢夺谋主之位。

“公主,只要左贤王成了单于,他身边的那几个汉人和乌桓人定会要了中行说的命”

“我等不了那么久”

“公主,想想小王子”

大阏氏嫁给军臣单于后,生了两子一女,只有三岁的幼子存活。这样的年纪不会对於单构成威胁,加上匈奴的传统,於单对大阏氏的态度还算不错。

听侍女提起儿子,大阏氏的神情总算缓和下来,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如是反复,神情中的疯狂总算消失无踪。

“派人去盯着中行说。”大阏氏握紧匕首,冷声道,“听说他在吃汉人医匠的药想办法把药方弄来。”

“公主”

“放心,我不会着急动手。”大阏氏冷笑道,“不过东西到手,总有能用得上的时候。”

侍女领命,很快下去安排。

一场祭祀将於单和伊稚斜的不和摆上台面。只是有军臣单于在上边压着,两人之间的冲突局限在小范围内,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的争斗,明面上也没出过人命。

祭祀结束后,军臣单于命兰氏大当户为使臣,携国书和送给汉天子的礼物,动身前往长安。

由于中途遇到雨水,队伍行进缓慢,六月下旬才抵达边郡。

巡逻的边军发现匈奴来人,立即准备点燃狼烟。

兰氏大当户下令队伍停止前进,打出使者旗号,并派出两骑行至塞下,言明此行是为递送国书,与长安修好。

兰氏大当户选择由云中郡入汉,正好经过魏太守治下。

魏尚得知消息,遣人快马飞报长安,更遣家仆飞驰原阳城,严令关闭城门,不许骑兵踏出营地,伙夫和役夫都要看好,不得泄露任何关于马具的消息。

匈奴使者进入云中郡后,消息很快在各县传开。

卫青蛾特地来寻赵嘉,邀他一同前往城内。

“这些日子也不见你到畜场跑马,总是闷在家里,当心闷出病来。”

少女走到赵嘉跟前,硬是将他从如山的竹简和羊皮后拉了出来。看到少年微白的脸色和淡青的下眼睑,当即眉毛一竖,红唇一抿,拽着他的衣袖往外拉。

“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

“阿姊,不是”赵嘉想要开口解释,奈何少女根本不给他机会。

一路被拉到院中,久违的阳光当头洒落,赵嘉不禁眯起双眼,单手挡在额前。

“我知你要做大事。”卫青蛾叹息一声,拍拍赵嘉的额头,关心道,“可事情不是着急就能办好的。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如何不让人担心”

“我知”

“嗯”

“我错了。”赵嘉老实认错,少女总算展颜。

“知错就成,明日和我去城内。匈奴人进了云中城,听说带队的使者是个大当户,出身兰氏。”

“兰氏”赵嘉眯起双眼,单手挡在额前,打趣道,“也对。如果是须卜氏,估计城门都进不去,就会被魏使君一剑砍死。”

少女被逗笑了,越想越觉得有趣,半晌都停不下来。

赵嘉放弃继续完善地图,和少女一起留在院中。站在阳光下,懒洋洋的抻了个懒腰,骨头发出一阵脆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屋内关了多久。

长安

边郡的急报送入未央宫,景帝看过之后,没有急着召集群臣,而是先去见了窦太后。

“阿母,匈奴有意恢复和亲。”景帝坐在矮榻边,亲口将事情复述一遍。

窦太后沉吟良久,开口道“阿启之意如何”

“精骑尚未练成,不可大动干戈。当先与朝臣议,如故约,可复和亲、通关市。”景帝的想法很实际,先拖着匈奴,拖到精兵练成,能够横扫草原,再设法一击毙命。

即使他做不到,还有太子。

在景帝看来,太子年少聪慧,性情刚毅果决,于铲除强敌之事上,定会比他做得更好。

“可有人选”窦太后道。

“诸王翁主”

景帝话没说完就被窦太后打断。

“翁主尊贵,纵其父兄犯罪,岂可轻予匈奴”窦太后坐起身,沉声道,“择掖庭家人子即可。”

七国之乱没过几年,叛乱的诸侯王都被依律处置,王女多网开一面。景帝的本意是,如果朝中议定和亲,就从王女中择其一。

窦太后却是连王女都不愿点头,如果真要和亲,干脆让景帝从没有封号的宫人中选。

“和亲之事还需同朝臣商议,太子的亲事,阿启以为如何”

之前窦太后提出三个人选,都被景帝否决。如今再提此事,就是要看看景帝的真实态度。之前馆陶去未央宫,始终让她提心。

“此事暂且不急。太子尚且年幼,劳阿母多看两年。”景帝道。

“也好。”

听到景帝的回答,窦太后的心开始下沉。待景帝离开长乐宫,独坐沉思良久,等陈娇来到近前,才深深叹息一声,似在瞬间苍老十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