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16章 第 16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傍晚,寒意生起。

回到家,周桂在生火做饭,卫志勇兄弟撂下背篓,就和隔壁钱二牛一起上石坝玩陀螺去了,卫子英对陀螺不感兴趣,端了根小板凳,坐到灶台下烤火。

今儿晚饭是猪油拌面。

托老太太的福,中午那块肉很肥,炼了小半碗的猪油,周桂想着,反正年底分红了,粮食也下来了,这段时间家里不差粮,也就舍得做给孩子们吃了。

白水面快要起锅,周桂拿了五个大粗碗,分别在每个碗里放了小勺盐和少许酱油,再滴上几滴醋和剁碎的辣椒面,最后,又往碗里放了指甲大点的冻猪油,便将锅里翻腾的面条,捞进了碗里。

起锅后,再往里洒上点葱花,均匀一拌,猪油拌面独特的香味就出来了。

卫子英看着灶上的五个碗,觉得有哪里不对。

她歪着头想了想,突兀道“奶,少了一碗。”

家里明明六个人,但灶上却只有五碗面

周桂“没少,就五碗。”

卫子英眨眨眼“奶,今晚谁没饭吃”

周桂“你叔。”

“对哦,叔呢,我今天都没看到二叔。”

上午她爷说二叔去镇上卖桔子,可这一卖就没了影,一直到下午他们上山,他都没有回来,别不是出啥事了吧。

“别管他,不回来,咱家还能省下点粮食。”周桂耷着脸,语气透着点愠怒。

卫子英“”

完了,叔叔惹奶生气了,饭都不给留了。

说起来,二叔最近好奇怪。除了干活,都快成家里的隐形人了,饭点不着家的事,十天发生五次,也不知道他在忙啥。

不过应该没干啥好事,不然不会每次晚归,奶奶都一副想凑他的模样。

周桂说不给卫永民留饭,就真不留,煮的恰恰好,连面汤都被卫志勇和卫志辉兄弟,洒点盐和葱花给喝完了。

猪油拌面简单不失美味,卫子英吸溜着吃了好大一碗,差点把自己给撑着了。

农村晚上没啥事,周桂照着煤油灯,在厨房把猪草剁了出来,卫子英则拎着个火笼子,坐在屋檐底下,支梭着耳朵,听她爷和隔壁钱二牛唠嗑。

两人唠的不是别的,就是今儿她大爷他们在东阳大队发生的事,钱二觉得他们左河湾面子丢了,打上门,竟没讨到说法。卫良峰则担心朱家那边,会不会因为朱标强和他大姐两人被抓,暗地里搞他家

两人隔着道院墙,一聊就聊到了八点过。小孩子瞌睡多,卫子英哈欠连天,听着听着眼皮就打起了架。周桂收拾好厨房,见卫子英小脑袋一点一点,跟小鸡蚀米似的,赶忙兑了点热水,给卫子英洗脸洗脚,然后把她抱进被窝里。

冬天的被窝,刚钻进去的时候有些沁凉,担心卫子英冷到,周桂躺在床上,给她暖了一下被窝。

直到卫子英睡熟了,她才又顶着寒意,起来忙活家里的事。

家里卫永华两口子不在家,卫良峰腿脚又不方便,里里外外全靠她撑着,每天都是天不见亮就起床,一直到所有人都睡了,她却还不能上床。

十点过的时候,卫永民回来了。

卫子英睡得迷迷糊糊,听到她奶在堂屋里骂人,浑浑噩噩间,只听她奶在骂什么冤大头,说什么对方根本就没意思,是在吊着人玩,不然,怎么都收了他一年多的东西,却连他们卫家的门槛都没跨过。

她奶骂得很凶,但她叔却跟个闷葫芦似的,一声都没吱。

只在她奶说什么把人带回时,才在急切中回了一句,说是还不是时候。

卫子英听到她奶骂了一句没出息,瞌睡虫上头,卷翘的睫毛扇了几下,就又睡过去了。

翌日。

放晴了两天的天,夜里又淅淅沥沥下了一场雨。

这一下雨,气温就陡然降了几度,眼看着就要起霜,地里桔子到了不得不摘的时候。一早,周桂把卫子英送到沟子里,让卫老太帮忙看半天,她则喊上卫永民和卫志勇兄弟,去了地里,连卫良峰都拄着拐杖,去帮忙了。

卫家自留地里四棵柑橘树,卫永民摘了一天,也只摘完两棵,还有两棵树的果子没动,趁着这会雨停了,周桂想把桔子全摘了。不然等到打了霜,桔子水分和口感就会变差,到那时再来摘去卖,收购站就要压价了。

卫子英去了卫良海家,乖乖巧巧的帮卫老太喂了鸡,又和老太太没营养的说了一会儿话,便撒着欢去了潘家。

她和潘玉华约好了,今儿要去她家学打草鞋。

潘家和卫良海家同在沟子里,离得很近,中间只隔了五户人家,卫子英到潘家时,潘家的大人也都出了门,只留了一个眼神不是很好的潘家奶奶,在家里帮潘玉华搓谷绳。

潘家情况有些特殊,和村里其他的人都不同。

潘奶奶是战乱那个年代,逃乱逃过来的。据说,潘玉华的亲爷爷在四几年的时候,被抓了壮丁,一去就再没回来,那会儿潘玉华她爸潘宏军,还在他娘的肚子里。

潘奶奶生下潘宏军,就自卖自身,卖给了甘华镇上的一个大地主,给那家小儿子当奶娘,解放后,地主家放出来很多人,潘奶奶最后被安排到了左河湾,嫁给了左河湾生产队一个姓潘的老光棍。

这个老光棍在二十几年前就死了,过后潘奶奶没再改嫁,就守着潘宏军过日子。

潘宏军其实不姓潘,真正姓啥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改过姓后的潘宏军,倒是彻底融入了左河湾,没人再排斥过他,因为,他也算是承了老光棍的香火,逢年过节都会去给他养父上柱香。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总找苦命人,潘奶奶一个人,好不容易拉拔大儿子,并娶了媳妇,但潘宏军一次生病,被医生判定,这辈子都难有孩子。潘奶奶的眼睛,就是那会儿给哭糊的,后来卫良忠在西口市捡回潘玉华,潘奶奶便做主,让潘宏军两口子把孩子要过来养。

甭管男女,好好养,以后儿子媳妇总会有个依靠。

潘家奶奶是个很温和的人,眼睛虽有些不好,但卫子英走近后,还是看清楚了。

她乐呵呵喊了一声卫子英“英子,来找玉华玩啊。”

卫子英甜甜的朝潘家奶奶问了声好,小屁股坐潘玉华身边“我来和玉华姐学打草鞋。”

“英子也想学打草鞋啊,这可是个技术活。”潘家奶奶呵呵一笑,倒是没说什么。

打草鞋看着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复杂得很。若真要这么简单,那大伙就都打草鞋去集上卖了。

她活了大半辈子,也只会看,不大会编。

她家玉华就是聪明,竟还能自己琢磨出怎么编草鞋。

卫子英“我慢慢学。”

潘家奶奶“那你慢慢学,玉华看着点英子,我去喂鸡。”

潘玉华嗳了一声,顺手拿拎了几根谷草给卫子英“打草鞋第一步,你得先学会搓草绳,草鞋就是用草绳编的。”

卫子英接过草绳,蹙着小眼睛,认真看潘玉华怎么用谷草搓绳。

她的内核是系统,不是真正的小孩,看了一会儿,就学会了,然后拿起修剪好的谷草,开始动手搓了起来。因为力气问题,她搓得很慢,潘玉华都在草绳上接了七根谷草了,她手上的谷草,却还有个小尾巴没有搓完。

慢工出细活,虽然很慢,但搓出来的草绳,品相看着却不差,特别均匀,打眼望去,竟没有一个节骨,而且还很结实。

潘玉华瞅着卫子英搓出来的绳子,有些惊讶。

没到她竟一教就会了。

眼瞅着她手中的谷草快要搓完,潘玉华停下手里的活,耐心地教卫子英怎么接谷草。

两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一个教,一个学,有模有样,看呆了在院子里喂鸡的潘家奶奶。

潘玉华在教的时候,还抽空问了一下卫子英,她爸妈什么时候回来。

卫子英“奶奶说,要二十八那天才能回来,玉华姐,二十八那天我家要杀年猪,你来我家玩吧。”

“好啊,我也好久没有见过你妈了,我记得你妈很会用钩针,我想和她学钩针。”

“哇,玉华姐还要学钩针。”卫子英点小震惊。

玉华姐姐太能干了,会做鞋垫,打草鞋,现在竟还想学钩针

“反正没事,先学着,以后说不定能用上。”潘玉华一笑,便不再说这个话题。

她只是顺口问一下若楠姨罢了,重生回来,她特别想见那个曾无私帮助过她的人。

她揭穿人贩子,被人贩子的同伙捅死在了胡同里,也不知她死后,若楠姨有没有受她牵联,被那群人贩子盯上了。毕竟那些年,她只和若楠姨走得近,人贩子若有心,肯定能查出若楠姨。

潘玉华心里想着另一个世界的事,眼神有些迷离,搓绳的动作不自觉慢了下来。

卫子英对人的情绪很敏感,她刚走神,卫子英就察觉到了。

小丫头歪着头,古怪地瞅了瞅潘玉华。

玉华姐很关注这个身体的妈妈哦,而且玉华姐的秘密,统统好像猜到了一点点。

这个世界好像有点奇怪。

两个小姑娘因着某个原因,都有些走神了。却在这时,旁边拐弯处,忽地响起了卫老太焦急的喊声“英子,英子,你在潘家吗”

“老太,我在。”听到老太太急切的唤声,卫子英回神,忙不迭应了一声。

她声音刚落下,卫老太巍巍颤颤的身影,便从拐弯处走了过来。

“老婶子,怎么了”

潘玉华她奶见卫老太杵着拐杖过来,甩了甩手上的鸡食,用围裙擦了两下手,赶忙迎上去。

“潘家的,你在家啊。”卫老太老眼里布起后怕,吁了口气,道“潘家的,你家有没有进蛇”

潘奶奶疑惑“蛇,还没打开春雷,哪来什么蛇。”

卫老太“可不就是,吕家也不知招了啥报应,刚才,跟吕家隔了一墙的钱大媳妇说,她喂猪的时候,看到几条红蛇,从吕家院子里爬了出来,她被吓了个半死,跑去吕家一看,发现吕家,除了五个丫头,吕老大、吕老二两口子,外加吕和平那小崽子,全被蛇咬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文下章入v,入v四天后上千字收益榜,请亲亲支持一下正版哦,明天晚上本章有红包掉落,么么哒。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