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20章 第 20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卫良峰开口, 周柄贵总算是冷静了下来。大伙见状,都狠狠松了口气。

“柄贵,走, 去你卫大伯家喝一杯, 咱爷几个商量一下, 这事到底怎么弄。”卫良峰见周柄贵放下锄头,杵起拐杖一瘸一瘸上前,也不管周贵柄愿不愿意,拽着他就往卫良忠家走。

离开前还向卫良忠使了个眼神。

两兄弟很有默契, 他们前脚离开, 后脚卫良忠就冲吕老大道“大田,朱标强的事, 虽然和你们兄弟没关系,但到底也是你老娘惹来的, 你们兄弟两个要是不想吕和平哪天出点事,最好还是有点表示。”

“他敢。”吕老二听到卫良忠提吕和平, 心里咯噔一跳,眼睛突然一瞪, 恶狠狠地道。

吕和平是吕家唯一的儿子,两房就指望着这根苗苗呢, 连吕老大这个伯父, 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都把吕和平当成了眼珠子,连他自己亲生的三个闺女也得往后靠。

吕和平是这两人的逆鳞, 同时也是他们的软肋。

卫良忠这话,无疑是在告诉他们,惹急了周柄贵, 他可能会向吕和平下手。

卫良忠轻描淡写地瞥着吕老二“他为什么不敢。他儿子都成那样了,你们兄弟不会以为他会咽下这口气吧。”

吕老二咬牙切牙道“他要敢乱来,那就等着吃枪子吧。”

卫良忠抽了口烟,目光一转,意味深长地瞥着门槛边的吕婆子“吃枪子,那也得有证据。你老娘不就是没有证据,才被放出来的吗。周柄贵要是有心,黑灯瞎火下,你们能什么证据。”

“你们俩兄弟可和柄贵比不得,他老三废了,可前头还有两个,但你们家却只有吕和平这一个,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卫良忠似是而非道。

周家和吕家都是左河湾的,卫良忠这个生产队长是最不希望看到队里成员不和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他就是不想也没办法,现在,他只能尽量化解两家矛盾。

但是吕家是什么德性,一个沟子这么多年,他心里门清。想让他们主动道歉,或是给柄贵赔钱,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只能威胁

用吕家那根小苗苗威胁这两兄弟。他们若是不想吕和平出事,必会主动低头,只要低头了,事情就好办了。

年前柄贵接三柱回来,他就去问过柄贵,问他有什么打算。柄贵给他说过实话,说孩子已经傻了,没办法改变,但孩子的医药费,却无论如何都得让朱家和吕家来出。

他也知道柄贵的难处。

柄贵今日之举,无非就是想要补偿。既然如此,那便让吕家出钱吧。

“他想要多少”吕老大听出了卫良忠的弦外之音,他眉头夹成了一个包,问。

一个沟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事防不了,要是周柄贵真要对和平下手,和平可能真的会出事。他和老二赌不起,看来,只能赔钱了。

老娘也是,为什么要去掺和朱家的事,看吧,现在麻烦来了。

这不是坑他们兄弟吗

“三柱光医药费就花了五百多”卫良忠寻思着,说出一个数字。

他多说了两百块,周三柱还这么小,以后不定还要花钱,柄贵能多要到点钱也好。

“五百多,他怎么不去抢。”吕老二听到这个数字,眼睛一突,愤然大道。

吕老大搓搓手,赶忙接话“卫大伯,太多了,我和老二就是砸锅卖铁,都凑不出这么多钱来。”

五百块,这是要他们的老命。

五百块这个数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一惊,大伙完全没想到,周三柱住院几天,竟花了这么多钱。

“找人借呗,三柱在医院花的钱,是我们几兄弟和柄贵媳妇娘家一起凑出来的,我们几家掏空了才这点钱。哎,还是太少了,医生说,三柱再治治可能会好,但我们实在是凑不出来了,这不,柄贵只能忍痛让三柱出院。”

周柄贵的三个兄弟,倒是知道周三柱到底花了多少钱,但既然卫家大伯都给柄贵搭起了戏台子,那这场戏,他们自然要帮柄贵演下去。

“啥,能医好”

“能医好,那干啥不医,这可关系着三柱一辈子。”看热闹的几个媳妇,听三柱还能医好,忙不迭问。

周柄贵的大哥周柄毛,看着说话的几个媳妇,脸一愁,惭愧道,“老四倒是还想继续医,但医院太烧钱了,这才进去几天啊,就花了五百多,我们几家着实是凑不出来,所以只能对不起那孩子了”

周柄毛脸上适时露出惭愧。

大伙一听,不说话了。

可不就是,几天就花了五百,要是想医好怕不得上千块,这可是笔大钱,谁家出得起。

卫良忠看向吕家兄弟“我这只是代个话,还得你们自己去和柄贵商量,明天我们会去公社一趟,接下来,柄贵应该会找上朱家,若朱家那边出的钱多,你们自然就掏不了多少。”

“这次柄贵是真急红了眼,不安抚好,他恐怕还真能干出点啥,行了,都散了吧。”卫良忠把话完,提着烟袋子,转身离开了吕家。

院子不远处,看完整个全程的卫子英,也被卫春玲牵回了卫家。

离开前,卫子英侧头,乌溜溜地眼睛往吕家猪圈口瞥了瞥。

猪圈那方,吕大丫带着几个妹妹和吕和平全藏在那后面,这几个小孩被刚才那场冲突吓得不轻,都瑟瑟发抖不敢出来,只有吕三丫最靠前。

她木着一张脸,冷漠地看着院子中的一切,那双略有些空洞的眼睛,在看向吕婆子时,溢出了让人心惊的怨恨。

卫子英再次被她瞳底恨意吓到,心底微颤,连忙收回视线。

卫子英疑惑。

吕三丫到底是怎么回事,怎得这么恨吕家人

卫子英这次却是真的看不透了,她抿了抿嘴,决定回头去问下潘玉华,看她知不知道吕三丫要闹啥。

吕家如今在左河湾,差不多就是一个瘟神的存在,谁也不沾上他们,要不是一个沟子的,担心他们出事,影响到左河湾的名声,沟子里就没人想管他们,卫良忠一走,大伙就七七八八散了。

回到卫忠良家,四代人齐乐融融的吃了一顿饭,下午,卫永凯两口子就拾掇好,准备回西口市了。卫忠良等两口子走后,又带着周柄贵去找了一趟良山大队的支书,把吕老婆被放出来,还有周柄贵的诉求,给村支书说了一下。

几人从下午谈到晚上,也不知道谈出了什么结果。

今儿傍晚的时候,吕家那边又闹起来了,这次,左邻右舍都没人去掺合,全都站得远远的,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看吕家两个儿媳妇咒骂吕婆子。

卫良忠说的五百块,把吕家两个儿媳妇给吓死了。五百块,这可是掏空他们两家家底,都填不上的窟窿。

吕家媳妇就觉得,家里这场灾难,是老虔婆招来的,要不是她,他们家现在哪会像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这两人从嫁进门,就一直被吕婆子打压,今儿终于爆发了。

吕老大和吕老二这听了老娘一辈子话的兄弟,这次不出声了,仿佛没有听到般,一直躲在房间里,都没来瞅一眼,就这么听着刚从公安局回来,身体虚弱的老娘,被自己婆娘骂。

吕家婆娘骂完吕老婆子,脸上竟都同时升出一种扭曲的表情。

这次,卫子英没再去看热闹。

莫名的,她觉得不能再靠近吕家。吕家明面上闹的人,全加起来,都抵不过暗生恨意,躲在角落里的吕三丫。她觉得,吕三丫若是爆发起来,肯定比吕婆子和她媳妇更惊心。

卫子英现在多了个爱好,就是在去卫良忠家和卫志学说说话。

但卫志学身体是真不怎么好,风吹不得,热不得,冷不得,卫子英去找他,十次有八次他都躺在床上。

这个堂兄,让卫子英有些心疼,但再心疼也耐不住她年纪小,左脑被锁,看不出他的问题。

卫子英心底感慨,希望这个堂兄,能熬到她开发出左脑,只要打开数据库,以未来星际的医疗手段,不定能医好他。

又陪卫志学说了会话,见他似有些泛困,卫子英不打扰他了,和他挥挥手,跑去找潘玉华玩。

也不能说是玩,她是去找她一起打草鞋的。

初三那天她和潘玉华一起去集市,三双鞋,一共卖了一毛五,从潘玉华手里接过钱的时候,卫子英心底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虽然这钱很少很少,少得只能买三个鸡蛋,但卫子英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凭自己的双手挣来的。

踏实。

一毛五,却愣生生让她生出了一种自豪,然后越发痴迷挣钱的这种感觉了。每天吃完早饭,她就准时跑到潘家报道,然后和潘玉华一起搓绳打草鞋,苏若楠和周桂都没管她,全当她是在玩闹。

知道卫子英打鞋卖钱了,苏若楠还给她缝了个小包包,让她把钱存着。

倒是卫志勇这当大哥的有点不得劲。

三岁的小妹都会挣钱了,他却啥也不会。

至于卫志辉

这是一个没啥心眼的,根本就啥也没想,只乐呵呵的笑,还跟着卫子英一起自豪了大半天。

那傻乐的模样,看得卫子英一阵无语。

卫子英没存自己这一毛五,把其中一毛分给了卫志勇兄弟,让他们拿去买铅笔,并还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背着小爪子,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

奶声奶气的话,听得苏若楠和周桂哈哈大笑。

打草鞋不是长久之计,甘华镇就那么大,卖草鞋的不少,潘玉华去过一次市集之后,就开始研究起了别的挣钱法子。

卫子英不知道她在想啥,依旧每天准时来报道,现在,她已经能一天做两双草鞋了,也就是说,她每天都能挣一毛钱。

不,不是一毛,而是一毛零七分。因为她做的仔细,鞋是越打越结实,越打越像样,质量提高了,价格自然也就上涨了。

正月十五一过,左河湾生产队开工了。

一开工,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也就是开工前一天,周家和朱、吕两家的这场纠纷,终于有了结果。

卫良峰初九那天,陪着周柄贵去了一趟公社,把周柄贵的难处和诉求给公社说了一下。

周家这事,其实正儿八经处理起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哪怕朱标强和他大姐已经被抓住,朱家也必须赔偿周家。只不过年前公社太忙,抽不出太多时间处理这件事,再加上周柄贵也没将这事捅到公社来,所以就暂时搁置了下去。

但现在却不一样,初八开工,公社领导上班第一天,就接到了省里下达的文件,要求各地方严查人口贩卖的事。

因为,就去年一年,省会盘州竟统计出两百八十几起拐卖人口案。这还是有人报案的情况下,做出的统计,那些没报案的,不知道还有多少。这么多拐卖案,引起省公安厅的重视,开年后,省里公安厅下达的第一个文件,就是严查人口拐卖。

朱标强这次算是撞到枪口上了,公社本来还在商讨,该如何判处他和他大姐,这会儿不用为难了,两人直接被西口市公安局给提走了。

周柄贵找上门,公社出了把力,派了几个人陪周柄贵去了趟朱家,普法加威胁,生生从朱家给咬出了五百块,也就是在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朱家那么有钱,有了这五百块,周柄贵总算是把借的钱还上了。

这其中,吕家两兄弟也出了一把子力。

吕家兄弟担心周柄贵在朱家讨不到钱,把主意打到他们兄弟身上,在双方协商前,暗戳戳给周柄贵透了一个底,说他们老舅家可有钱了,如果他老舅不愿给,那就去闹他们大表哥。

他们大表哥在西口市的矿场上班,朱标强偷孩子这事,若是闹去他单位,说不定会让他丢掉铁饭碗,他老舅肯定会更心疼。

果不其然,谈判桌上,朱老头两口子仍旧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反正说什么都不给钱,还因着一双儿女被抓,怨恨上了左河湾的一群人。

那油盐不进的蛮横态度,弄得好像他朱家才是那个受害者。

卫良忠让他耍了一个泼,然后不咸不淡,说即然朱家这么不讲理,那他就去找他们大儿子的领导说理。

朱老头一听卫良忠要去弄他大儿子,眼睛顿时浮现恶意,要不是有公安在一旁,这老头还不知道要干出点什么。

卫良忠悠闲的抽着烟,淡淡地看着他。

反正是一步都不退。

朱老头见他态度,破防了,咬牙切齿同意了给钱,但只答应给五百块,因为他也听说了,周三柱那死崽子,在医院花了五百。

吕家兄弟坑完朱老头,回到村里,就让吕大丫送了一只鸡和五十块钱去周家。周柄贵没有任何推脱,收了这他们的东西。

周柄贵这举动,无疑是在告诉吕家兄弟,他不会再纠着这事不放,更不会动他们的宝贝疙瘩吕和平。

两家人最后虽是化了干戈,但到底不如以前那般了,甚至都不再说话。

二月初,冬季的苍凉彻底退去,良山上葱翠欲滴,生机盎然。

春风徐徐,河岸竹柳沙沙摇曳。

靠近石滩坝的竹林石阶上,卫子英小手撑着小脑袋,双眼放空,瞅着竹林发起了呆。

两个多月过去,卫子英的头发冲出来四五厘米,头上那道狰狞伤疤已经完全看不到。新长出来的头发,又浓又密,苏若楠手巧,用四根橡皮筋,给她扎了四个小揪揪。头顶上的两个揪揪,因着不够长,直楞楞上冲着,就像两个毽子。

这一收拾,小丫头是越发可爱了。

眼睛纯黑,亮的犹如两颗黑珠子,巴掌大的小脸透着些婴儿肥,看着娇娇憨憨,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捏两下。

卫子英坐在竹林下,大眼睛散漫,又思考起她的统生了。

大哥、二哥去上学了,她也有点想上学。

因为只有上学,接受外界各种讯息,她的左脑才能逐步开发出来。

她的数据库被封在了左脑里,如果左脑不开发,就算她是系统穿越的,这辈子也不会有大出息。农村太艰难,统统幸运做了一回人,才不要一直过这种苦日子,她想读书,她想挣钱,她想让奶奶天天吃后腿肉

“英子,咋在这儿傻坐着,今儿怎么不去找玉华玩。”

卫子英走神间,竹林内,卫良峰杵着拐杖,嘴里不知吃着啥,牙齿咬得咔崩脆,慢悠悠走了过来。

“玉华姐没空,和潘奶奶上山弄柴去了。”卫子英听到她爷的声音,掀眼,软乎乎地回了一声。

就说农村苦吧,玉华姐姐才四岁多呢,就要进山打柴了。潘家还算疼崽崽的了,但玉华姐还是少不得要干活,等她再大一点,她也得天天干活。

统统不讨厌干活,但统统更想干脑力活,而不是体力活。

“爷,你喝酒了”

卫子英心里叹气,起身,小短一迈,上前想扶卫良峰。刚靠近,就嗅到了一股淡淡的刺鼻味。

她小鼻子耸了耸,有点嫌弃地退开,水灵灵的眼睛严肃地盯着卫良峰“爷,我奶说喝酒伤身,会生病。”

“你奶瞎说的。”

卫子英“奶才没瞎说呢,去年我去拆线的时候,医生姨姨给另一个老爷爷说,他喝酒喝太多,肝都硬了。”

“肝硬还能活”卫良峰被小孙女的话给唬了一唬,忙不迭道。

卫子英板着小脸“医生姨姨是这么说的,还说啥肝硬了会坏,坏了,就完了。”

卫良峰心一紧,硬着脖子说“你爷我可不是忽悠大的,喝酒哪会把肝喝硬啊。”

他只知道,喝酒喝死人的,还没听说过喝酒把肝喝硬的

“我忽悠爷爷干啥,爷要不信,去问问奶,奶那天也听到了。”她是诚实的统统,才不屑忽悠人。

就算要忽悠,也是有理有据的忽悠。她头上伤口拆线那天,医生就和一个肝病患者说过这话。

酒精肝、肝硬化、肝癌,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爷爷本来就身体不好,多喝酒是真的不好。

“爷爷,你和谁喝酒了那和你喝酒的人,肯定是想害你,咱以后不和他一块玩了。”卫子英憋了口气,又去扶卫良峰。

卫良峰没让她扶,他是腿脚不利索,又不是不会走。

轻轻拍开卫子英的手,卫良峰从兜里摸了一把炒熟的黄豆塞给卫子英“没,我去东阳大队看我表舅公了,顺便和他小喝了两怀。”

这黄豆是农村很常见的下酒菜,小火入锅翻炒,不放油,直到黄豆表皮泛焦,熟透后,洒些盐起锅便成。

这炒出来的黄豆,又香又脆,牙口不好的老人一般都吃不了,但小孩却喜欢。

“东阳大队”卫子英把炒黄豆装进兜里,小脸一侧,好奇地看向她爷。

她现在对东阳大队这几个字特别敏感,因为,那朱标强和他大姐的判决出来了,两人都要吃枪子,连那买小孩的一方,也被当成同伙判了刑。

现在这事,整个甘华镇都传得沸沸扬扬,十里八乡全知道了,因为公社把朱家姐弟犯的事,连同判决,一起通知了所有大队,让各大队村支书,给众人普法一下,别做那触犯法律的事。

她大爷前天傍晚,把左河湾所有人都聚到了石滩坝,给大伙开了一个会,反正那意思,就是谁要敢和那朱标强一样做缺德事,他决不容情,亲自把人扭送去公安局。

这个会一开,整个左河湾都拍手称快,只有吕家婆子大哭了一顿,指槡骂槐的骂到了大半夜,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惹到她两个儿媳妇了,三婆媳半夜还吵了一架。

吕家被压了十几年的两个儿媳妇,如今算是翻身做主了。

但有的人就算是腰杆硬了,有些东西也难以改变,吕家五个闺女,亲娘当家做主了,日子还是不见有好转。

朱家一下子死了两口人,卫子英特别想知道朱家的情况,但奈何人太小,所有讯息,都只能从大人们嘴里知道。

“恩,你老太有个表弟在那边,我过去看看他老人家,哎,看一次,少一次,也不知还能见几次面。”卫良峰点了点头,啥也没和卫子英说。

卫良峰去东阳大队看人是其次,打听消息才是主因。

老娘那天说的话,是他心底的一根刺,不得不防。朱家邪性,这一下子死两个,鬼知道朱老头会不会暗地里搞他们家,他得先防范起来,别事到临头了,自家还双眼一黑,啥都不知道。

不过这次过去,也不是毫无收获。

朱标强姐弟判决下来后,朱家就关门闭户,一点声动都没有。都说不叫的狗,咬人最狠,判决前朱家那对老的又凶又横,判了后却不吭声,指不定葫芦里在卖什么药呢。

晚上等永华回来,得和永华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应付这朱家。就是不知道,朱老头最后是把这笔账算到自家头上,还是冯家或是周家。

“你咋在竹林呢,你妈和你奶呢。”回石滩的路上,卫良峰抛开心底杂思,问道。

卫子英耷拉了一下小眉头“姑姑回来了,她们说话,不让我听。”

卫良峰“你姑来了,就把你追出来了,有她们这样当人妈,当人奶的吗”

“对啊,对啊,好过份。”卫子英心里也有一丢丢委屈。

妈妈、奶奶赶她出门,好过份哦。

她是真委屈,自从年前听钱二媳妇说周三柱不好,她一口说出三柱脑袋坏后,她妈和她奶说话就开始避着她了。

她妈说,她太小,过早听这些不好。

她奶说,小孩子就得有小孩子的样,这些东西听太多,会移性。

卫子英不明白,为啥她就不能听这些了。她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时刻支棱着耳朵,偷听她们谈话,但偷听两次被抓后,她就不敢再偷听了。

因为,她奶说,再被她发现偷听,就一个月不煮肉给她吃。

一个月不吃肉,会馋死统统的。为了吃肉,她只能忍着好奇心,不再去偷听他们说话。

其实,苏若楠和周桂也没啥心思,就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家三岁的小丫头竟能听懂大人们谈话了,而且听了后,反应还和别的小孩不同,她似乎对这些很感兴趣,不但不会忘记,还会有理有据地分析。

这一发现,可把这两媳妇惊呆了。

婆媳二人统一战线,决定要拍飞小丫头这喜欢听八卦的另类爱好。

她们可不想以后闺女长大了,成个八卦小能手。

“老婆子,你们关着门说啥呢,还把英子追到竹林里去,下面可是左河,也不怕她去玩水,掉河里去了。”走进院子,卫良峰还没看到人呢,就先朝半掩着的堂屋里埋怨了一句。

厚实的木门,随着卫良峰的声音响起,缓缓打开。

一个梳着大辫子,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衣的爽利女人,从门缝够出个脑袋,看了出来“爸,你回来了,快进来,我们正说事呢。”

这女人是卫子英的姑姑,卫永红。今年二十七岁,嫁去良山大队下的凤平庄已经三年了,凤平庄离左河湾生产队不是很远,只有半个小时的脚程,初二那天,她还带男人回来过,这才刚过一个月,也不知啥事,一个人又回来了,而且还是选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回来。

“有事讲事,把小英子关外面做什么。”卫良峰瞥了眼亲闺女,牵着卫子英蹒跚着进了堂屋。

祖孙俩刚一进去,卫永红就忙不迭把门掩了上。

堂屋里,周桂满脸愤怒地在坐板凳上,进屋的卫子英,一抬头,就瞅见了她奶不寻常的神情。

卫子英诧异。

谁惹奶生气了,脸都气黑了,莫不家里有啥东西被人偷了

而一旁,苏若楠也是满脸无奈,这无奈中,还掺杂着一丝卫子英看不明白的东西。

卫良峰说完卫永红,一转头就察觉到屋里压抑的气氛,他楞了楞,问“老婆子,咋了,谁惹到你了”

“谁惹到,除了你那好儿子,还能谁能这么气老娘。”

卫良峰不问还好,一问,登时扫到了台风尾,生气中的周桂,眼睛一抬,气怒地刮了一眼他。

“永民”

卫良峰似乎从来就没想过,惹周桂生气会是卫永华,下意识就把卫永民定成了罪魁祸首。

在卫良峰心里,老大没那能耐能惹她老娘生气,而老婆子也更不可能生老大的气。老大话少,除了干活,就没有什么花花心思,一辈子,也就在娶儿媳妇的时候和他们犟过一回。

说起卫永华的性格,这其实和卫良峰两口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年卫良峰腿断,卫永华十一岁,就被迫去跟着那老木匠学手艺。那老木匠性子不大好,只会打压教徒,等到两口子发现卫永华越来越沉默时,已经晚了。

卫永华已经彻底不爱说话,只懂干活了。

在农村这种性子其实也没啥,在外人眼里卫永华就是老实人,可只有卫良峰他们这对做父母的,才会明白,以前活蹦乱跳的儿子,不知不觉间变成这样是何等感受。

好在现在成家立业,娶的媳妇虽然娇娇弱弱,但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两口子拧成一条线,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周桂揉了两下堵得慌的胸口“不是他,还能有谁。”

“他又干了啥”卫良峰一听惹祸的是卫永民,眉头一横,怒问。

问过了,眼神一扫,冷飕飕的睨向卫永红“还有你,都忙起了,你不在凤平庄挣工分,跑回家来干啥。”

“干啥,还能干啥,当然是来和你们说老三的事。”卫永红翻了个白眼,顶了卫良峰一句,走到若苏楠的跟前,忧心忡忡问“大嫂,那陈丽和你是一批来咱良山大队的,你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不清楚,我下乡两个月,就从知青院搬了出来,这些年也很少去知青院走动,我不知道她如今的具体情况。”苏若楠摇摇头。

当年她下乡,极度不适应地里农活,所以,就启用了她爹给她安排的计划。

她离开江省前,她爹给她说,要是干不习惯农活,就找个傻一点的本地人嫁了,融进农村,只要成了那个地方的人,就不会有人敢欺负她,而且活也有人帮她干。也让她别担心嫁了人就回不了城的事,只说,要有机会,他会安排她回城。

嫁的人好呢,那就一起带回城,苏家不差女婿那口饭,要是不好,那她就一个人回城。

因为有父亲离开前的话,她当初才会在发现乡下日子不好过后,果断选择嫁人,而且还选了一个手艺人。

永华手艺好,就是和她一起回城了,也不愁没工作。

她当年嫁的太快,是真的不清楚知青院的事。不过卫永红嘴里的陈丽,她却是稍微知道一点点的。

苏若楠从过往回忆中回神,抬眸,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了在场三人“陈丽也是江省人,父母是纺织厂的职工,家里七兄妹,我只知道她想回城,不然也不会二十八岁了,还一直单着。”

卫良峰迷糊问“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三个在打什么哑谜”

周桂“还能怎么回事,永民那畜生,鬼迷心窍和女知青搅合在一起,还搞大了别人的肚子。”

“啥”卫良峰震惊了。

周桂瞥了眼男人,喊了一声卫永红“永红,你来给你爹说,老娘现在不想提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