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41章 第 41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41章 第 41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钱二媳妇骄傲了。

抬头挺胸, 活像一只在炫耀的花公鸡,说话声那叫一个亮堂, 脸上的笑就没落下过, 乐呵呵地向众人说着她在镇上发生的事。

周桂去浑山生产队说半夜摸上浑山的人可能住在招待所,他们一群人赶过去,朝招待所的人打听了一下, 果然啊, 这招待所里,还真有一个组合是三男一女。

不过这几个人现在不在招待所, 说是出去办事了。

结果事情就那么巧,钱二媳妇和姓付的女人正准备蹲守坏蛋来着,不想,那三男一女,就从外面回来了。

这几个人在浑山的时候,可是和浑山生产队的队员撞过脸的,跟去的人里正好有个男的见过他们, 这三男一女一出现,那男的就把他们认了出来。

这个男同志是个莽ang一声子, 才远远瞅见他们在马路上, 就瞎嚷了起来。

他这一嚷, 可不就惊动了人。

那三男一女神情一惊,知道被找上了,想也没想拔腿就跑。

这几个人狡猾得很,眼见街上追着他们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跑不掉,四个人一对望,就果断跳进了左河里。左河虽然只是甘华镇的一条河, 但河面很宽,水也很深,三个男的游得快,楞是没被追上,倒是那女人游水过河时,体力不支,被跳进河里的钱二媳妇给扭住了。

没错,谁都没想到,扭住这个女人的,竟然会是钱二媳妇。

所以呀,钱二媳妇可高兴了。

这功劳可是她一个人的。

说起来,钱二媳妇能把人给逮住,那也真是阴差阳错。

虽然甘华镇有条河,但真正在河边生活的却没几个庄子,不生活在河边,自然会凫水的就没几个,很不巧,钱二媳妇嫁到左河湾过后,闹着跟钱老二学过凫水。跳河追人的,都把重点目标放在了那三个男的身上,这不,追女人的,就剩下了她一个。

那女人在河里扑腾,游不动了,可不就被她捡了大便宜。

她抓住人后,还在水里,把那女的摁着喝了好几口水,楞是把那女人给呛得没力气了,才把人给拽上了岸。她这里逮到一个,其他那几个追着三男人去的,却是追了个空,一个都没逮到。只因为甘华镇河对面是良山腹地的深山,虽然他们是良山本地人,但其实对良山深处,也不怎么熟悉。入得太深,甚至会迷路在里面。

每隔几年,附近几个依着良山建的镇子里,总会听到有人死在良山的事。

那三个男的过了河,就急急忙忙奔进了良山里,等抓他们的人上岸后,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了。

好在钱二媳妇给力,逮到了一个,倒也算是有收获,最后,这个女人被大伙扭去了公安局,钱二媳妇也被上头领导表扬了,还得了一身崭新的绿皮衣服。

“那,你知道他们为啥摸黑上浑山不”一旁,郑娟好奇地问他钱二媳妇。

钱二媳妇装模作样弹了弹她的新衣服,睨着郑娟“我咋知道,我又不是公安。”

“那你炫耀个啥”周桂歪着钱二媳妇“说得这么兴奋,我还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呢。”

“我抓到坏人呢,怎么就不能炫耀了。”钱二媳妇斜着周桂。

周桂把卫子英放到地上“切,我家英子还抓过朱标强呢,三岁小娃娃抓了坏人,尾巴都没你翘得高,嘚瑟啥呢。”

“”

钱二媳妇“我又哪得罪你了,抓到坏人,还不能让我高兴一下啊。”

周桂“高兴,高兴个屁,那可是跑了三个的,这群人一看就邪性的很,你脑子糊浆了吗,嚷嚷嚷,嚷那么大声,那跑掉的几个人万一半路杀回来,第一个,就是找你算账。”

能大老远跑到他们这旮旯来挖宝,一看就是下了死心,要挖到东西的。如今东西没挖到,人却先进去一个,那跑掉的三个能死心才怪。

她老姐说了,浑山上已经没有东西了,那三个男的要是半路转道再回浑山,没挖到他们要的东西,不定就想找地方撒气,钱二媳妇这傻婆娘,现在嚷这么大声,回头万一被人惦记上了,祸就上头了。

钱二媳妇闻言,神情一楞,“不会吧。”

周桂一句话,点出了危机,钱二媳妇得意的笑还挂在脸上呢,心里就打起了突。

妈哦,她怎么没有想到这点。

呸呸呸,她说啥说呢,立了功,就该关着门高兴,现在完了

二婶子怎么就不早点提醒她。这嚷都嚷出去,万一真被坏蛋给惦记上了

不行,这段时间她去哪,都得带上钱老二,对了,还得带把镰刀,要是那坏蛋敢来弄她,她先砍死他们。

周桂“这种人,谁知会不会呢,别嚷了,回家煮饭吧。”

钱二媳妇木木点头,嗯了一声,脚步有点飘的跑回了石滩上。

现在天还没有黑呢,她一进屋,就跟那防贼一样,砰砰砰把自家几道门全给关了上。

关上了不算,还给全上了闩。

等钱老二和去打桐子的钱二牛回来,楞是门都进不了,拍了好久,钱二媳妇才缩头缩脑的把门打开了一个缝。

开了一个缝,还跟那做贼似的,蹙着眼睛,往男人和儿子的身后瞄了几眼。确定门外只站了男人和儿子,这才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把门给打开了。

钱老二被媳妇这贼兮兮的样子给弄懵了,转回头,瞅了眼自己的身后,问“你干啥了”

他问的时候,声音跟平常一样大,把一惊一乍的钱二媳妇,给吓得一个哆嗦,差点没忍住又把门给关上。

“嚷,嚷,嚷,吃了炮仗不成,嚷那么大声干嘛,还杵在外面做啥,赶紧滚进来。”钱二媳妇瞪了眼男人,一伸手,就把她家钱二牛给拽进了屋。

钱老二被媳妇吼得莫名其妙,懵了两秒,才进了屋。

卫家院子里,瞅着隔壁钱家两口子耍猴的郑娟,转回眼睛,问正在摘菜准备做饭的周桂“婶子,你刚才说的那个,是吓许莽子的吧”

钱二媳妇姓许,叫啥大家都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她性子有点莽,久而久之,左河湾这边,平辈就都叫她许莽子,比她高一辈的,则会叫她钱二媳妇。

“我好端端的吓她干什么那群人摸黑上浑山,明显就是在找东西,前几天,他们被浑山那边的人给吓退了,不说离开,还一直住在招待所里,这一看就是没死心,想等着风头过了再去,今儿他们落了一个到公安手里,要是心性歹毒点的,钱二媳妇这个把人逮住的,不定要遭殃。”

郑娟眼里浮出担忧“那怎么办许莽子这会不会真着了道啊”

周桂揪着眉头“鬼知道呢,咱们盯着点,少让她出左河湾,不定能防得住。”

周桂这话真不是唬人,人心最难测,更何况是这种走野路子的人。

住在这浑山附近的老人,哪个没见过当年棒老二的狠,财锦动人心,这种为财的人,心是最阴暗的,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来。

郑娟揪着眉头,疑惑问“那几个人上浑山,到底是找啥呢”

周桂耷着眼“不知道,天快黑了,你还不回去煮饭啊。我前儿去坡上干活,看你娘精神好像没以前好了,她这是怎么了”

周桂嘴里的郑娟她娘,说的就是去年撞破朱标强偷小孩子的冯老太。

这冯老太比卫家的老太太小几岁,去年捉朱标强那会儿,她还精神着,今年过了夏天后,人就萎了下去,连帮着郑娟和带孙子都不成了。

“苦夏过后,她精神就不大好,哎,年纪大了,活一天是一天了。”郑娟听到周桂提她婆婆,叹了一声,没多说,就转身回了自家。

周桂瞅着郑娟那背影,眼里闪过一丝了悟。

她楞了楞,收回视线,继续摘菜。

小板凳上,帮着她奶摘菜的卫子英,抬起小脸,有些狐疑地看向奶奶“奶,那伙坏人,真会找二表婶麻烦啊”

“不知道,奶是猜的。”周桂说着,拿起搭在门槛上的帕子,擦了擦手,然后进屋,把案板上的菜刀拿过来,盯着自己灶上方吊的腊肉。

去年杀了一头猪,肉全部做成了腊肉,吃了大半年,如今就只剩下三块腊肉和一条猪腿了。

周桂盯着几块肉看了一下,然后爬到灶台上,把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最后一块猪腿肉,给割了下来。

“猪腿肉啊,猪腿肉老娘养了一年的猪,最好的那点楞是没夹到几筷子,哎,没口福的命。”周桂又是心疼,又是感慨地跳下灶台,然后冲屋檐下的卫子英喊道“英子,进来,帮奶把这块肉,给你老太提过去。”

自家这个婆婆,可是比冯老太年纪还要大的。

哎,人老了,没几年了,吃不了多少了,给她吃吧。

虽然这老婆婆抠门的很,好东西从来落不到他们这些人身上,但这老婆婆有一点好,那就是不掺和她和大嫂的事,永华永民几个孙子,她也帮忙带过,就凭着这两点,做为儿媳妇,她就不能少了她口吃的。

“啊,送肉”卫子英瞧着她奶提下来的肉,有点迷糊。

没过年过节,又没到每个月送口粮的时候,她奶这次咋这么大方,竟无缘无故要送肉给老太了。

“嗯,去吧,送过去了,让你三爷把这肉做了,你也别回来吃饭了,就在三爷那里蹭饭。”

老娘吃不了几筷子,孙女多吃一点也成。

“哦”

卫子英呆呆点头,古怪地瞥了眼她奶,然后把自己的小背篓拿过来,让她奶把肉放到背篓里,她背过去。

这会儿天色还不算暗,卫子英背着小背篓,嘴里唱着从大哥二哥那里学来的王二小歌,甩着小腿,慢吞吞下了石滩。走过竹林,卫子英一撒眼,便见那边吕三丫背着比她人还高的背篓,往石墩桥对面的吴家平走了过去。

卫子英还以为她是要去吴家平呢,结果过了吴家平,她远远却瞅着,吕三丫似乎是在往浑山那个方向走。

小丫头疑惑。

乌黑眼睛蹙了蹙,抿抿嘴,继续往沟子里去。

这段时间,她遇上三丫姐姐的次数不多,但是她莫名有种感觉,有种三丫姐姐似乎在憋大招的感觉。

她也说不上来为啥会有这种感觉,但有个声音就是在告诉她,三丫姐姐要搞事,而且,恐怕搞的还是件大事。

卫子英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还纠结了好久。她觉得,三丫姐姐那样做不好,但又觉得,她阻止三丫姐姐也不好,反正拧巴得很。

卫子英揪着小眉头,没了唱歌的兴致,蔫哒哒地来到旧宅这儿。

卫老太坐在檐槛下,正在和那边劈柴的卫良海比手画脚,似乎是在和卫良海说什么事。但卫良海却是一脸的不愿,看着像是泛犟的样子,啊都没和她老娘啊一声。

见卫子英进了屋,卫良海仿佛看到了救星,赫地丢掉手上的斧子,忙不迭上前抱着英子。

卫子英刚进院子呢,还没来得及给她老太说,她背了肉,她奶叫她在这边蹭饭呢,就被卫良海给抱个懵懵逼逼。

小丫头睁着眼睛,有点迷糊。

“啊啊啊”卫良海抱着卫子,连啊了三声,转身就想走。

卫子英听罢,一把揪住她三爷的衣服,比着小爪子道“三爷,不回去,不回去,我奶让我给老太背了块肉过来,让我晚上在这边蹭饭,没蹭到饭,不能回去。”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奶还让你给我背肉来了,咋得,今儿你奶捡到钱了”卫老太听到周桂给她送肉过来,抬头,往天上瞅了瞅。

就觉得好神奇。

她那给她称半斤糖都要心疼半天的儿媳妇,竟无缘无故给她送肉来了

“啊啊啊”卫良海看清楚卫子英的手势,又侧眼,往她小背篓里瞟了一下,见小背篓里,果然有块肉,他连啊三声,然后把卫子英搁到地上,将背篓里的肉取出来,就蹿进了厨房。

进了厨房后,他就开始生火烧肉了。

那连贯的动作,看的卫子英摸不着头脑。

她三爷咋了

“老太,三爷怎么了”卫子英有啥问啥,看不明白,就直接问。

卫老太看着小孙孙,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摇摇头“没啥,英子啊,你奶有没有说,让你大二哥二也过来蹭饭啊。”

卫子英小脑袋一摇“没有。”

卫老太“那你把你两哥哥,也喊来蹭饭吧,对了,还有你志学哥,都一起来吧。\

卫子英古怪地看了眼她老太,点头“哦,我这就去喊他们。”

说着,她揣着小爪爪,转身出了院子。

等卫子英走后,卫老太拄着拐杖,巍巍颤颤走进厨房。一进去,就啥也没说,拿先起拐杖在卫良海的背上给敲了一下。

“你说,你咋就这么犟呢,娶个媳妇,被窝里有个人多好,生病了至少身边有个端茶递水的。”卫老太打了儿子,嘴里就念叨起来。

自从上次吴三婆子带了付春兰来相看后,卫老太那想给小儿子找媳妇的心,就被勾了起来。

这段时间,大家在忙,卫老太也没闲着。拄着拐杖到处走动,连隔壁东阳大队她老表弟那里,老太太都偷偷摸摸去了一趟,就是想找人,给卫良海谈个媳妇。

虽然老卫家兄友弟恭,可等兄弟们老了,不当家了,得靠侄子养的时候,谁知会怎么样。

侄子现在看着倒是好的,但以后呢

而且老三只有四十多岁,比最大的侄子永治也大不了几岁,老三要不趁着还能干,找个女人组个家,以后老了,不定是会跟着哪个侄孙过呢。

这啊,关系就更远了。

“啊啊啊”卫良海拒绝和他娘说这个问题。

有媳妇是好,但也要看能不能娶。

他这情况,讨到的媳妇不是死了男人的,就是身上有问题的。死了男人的,嫁过来必然有小孩子,他也不是说不养别人家的小孩子,但往往别人介绍的,都是小孩子比较多的女人,才会愿意改嫁给他。

可他不想给别人养孩子,还养那么多。

一个,他能接受,上了两个就不成。

除了这种带小孩子,要不就是傻姑娘,人都认不清的那种。

这种娶妇娶进门,虽然能生孩子,但太闹人了,他在外面忙得要死要活,回家还得照顾傻老婆,他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累。

所以,不娶,不娶,说啥都不娶了。

“老三啊,我没几年好活的了,你别让我死了还担心着你。”老太太看强的不行,语调一转,就唱念了起来。

好在卫良海听不到声音,他只要埋着头,不看老娘,就啥也不知道了。

所以,老太太念唱,比对牛弹琴还不如,至少人家牛听不懂还能叫两声,换到卫良海这里时,那就真真啥也不知。

卫老太“”

瞅着闷不吭声的儿子,气得不行,又是一拐杖打到卫良海背上。

卫良海不躲不闪,就杵着让老太太打。他这样子,反倒是更让老太太不爽。

母子俩的这小插曲,在卫子英带着两个哥哥和卫志学过来后,收了尾,卫良海是真喜欢自家的孩子,见院子里多了四个小的,他高兴地啊啊啊叫了两声,然后背上背篓,去地里弄了一点青菜,知道卫志学有些东西不能吃,还专门给蒸了鸡蛋花。

卫志勇比卫志辉思想成熟一些,一进院子,就跑进厨房帮卫良海做晚饭,卫志辉就盯上院子里那棵枣子树,这个季节枣子树已经挂了果,但却还没成熟。本来这树上的枣子,就是家里小孩子吃的,卫志辉想吃,也没给卫良海打招呼,就蹭蹭蹭爬上了树。

他在树上打,卫志学在地上捡。

“两个猴儿,还没熟透呢,摘点尝尝就成,可别糟蹋了。”卫老太瞅着摘枣子的两兄弟,喊了一嗓子。

“老太,就尝尝,不多摘。”卫志学听到老人家喊话,回头笑了笑道。

卫老太嗯了一声,又进了厨房。

很快,卫良海就把几个人的饭做好了,一碗腊肉炒包菜,还有一碗用红苕粉摊成的饼,切块,再回锅的腊肉炒粉粑,最后便是蒸鸡蛋和一盆水煮白菜。

菜上了桌,几个孩子也没和他们三爷客气,都吃得特别香。

等吃完了饭,卫志勇帮着卫良海洗了碗,就带着卫志辉,准备去找沟子里的小伙伴们玩了。卫志学因为身体问题,从小就孤零零一个人,没有小伙伴,卫志勇也知道堂哥身子娇得很,不敢和他太闹,走的时候,问了一声卫志学要不要一起去,被拒绝了,便自己去玩了。

“志学哥,我送你回去。”吃饱喝足的卫子英,背着小手,一副小大人样,奶声奶气说要送卫志学回去。

卫志学被她这模样给逗乐了“才几步路呢,哪用得你送。”

卫子英小嘴一瘪“我要去找玉华姐玩,只是顺路。”

“成吧,那就顺路送送吧。”卫志学温润一笑,牵着卫子英,和卫老太说了一句,就出了院子。

没走几步,一大一下就到了潘家。

潘家这会儿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倒是堂屋里点了煤油灯,而潘玉华这会儿就坐在煤油灯下面,手脚利索地编着草帽要用的麦桔绳子。

“去吧,别玩太晚。”到了潘家门口,卫志学松开卫子英的手,让她进去。

卫子英嗯了一声,甩着小胳膊,爬过潘家那高高的院子门槛,朝院子里喊“玉华姐,我来了。”

小丫头脆脆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潘玉华闻声,停下手里的活,往院子外瞅了瞅。

“怎么天黑了还过来,快进屋来。”见卫子英一颠一颠跑进来,潘玉华站起身,把煤油灯举起来,给卫子英照路。

卫子英甜甜一笑“我来我老太这儿吃饭,顺便过来看看玉华姐。”

“玉华姐,今天就你一个人在家吗,张姨怎么样,严重吗”

白天她和她奶去浑山那边时,遇上玉华姐和她爸,她就想问问张姨的,但她奶急得很,说完了话,都不给她和玉华姐说话的功夫,就背着她走了。

这会儿正好有时间,她就过来问问。

“发现的早,应该是没啥大事。吃饭了吗”潘玉华一笑,问。

“吃了。”

卫子英脑袋左右转了一下,看着黑漆漆的院子,道“玉华姐,你一个人住害不害怕,要不要跟我去我家住”

潘玉华“不害怕,家里没人,我得看家呢。”

卫子英哦了一声,盯着潘玉华问“玉华姐,张姨看病钱够吗,我挣的钱都存着,要是不够,你先拿去用。”

潘玉华摸了摸卫子英的脑袋“姐姐这儿还有钱,够的。”

说到这儿,潘玉华眼角暗了暗,话峰一转,问“英子,前不久,你奶来我家,说在城里可能遇上跟我有关的人,你能给姐姐说说,是什么人吗”

上次,卫二奶过来,关着门和爸妈谈了好久,那会儿她在屋檐下做帽子,没有听得仔细。

等卫二奶走后,她想问爸妈,但见爸妈神情一直不好,于是就把这事按了下去,准备找个时间问问英子。可因着妈妈头晕症状越来越频繁,她便把这事抛到了脑后,想着带妈妈先去医院检查,今儿英子既然过来了,那就

话问出口,潘玉华心里忽地有些忐忑起来。

上辈子,到她死,她亲生的那边都没有消息,这辈子,却早早的就有消息传来了。

虽然她没有想过去找他们,但还是想知道,她亲生的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卫子英眼睛一愣,两个小指头对啊对,有点不安的道“玉华姐知道了啊。”

潘玉华微笑“当然知道,我是良忠大爷捡回来的,这事我爸妈又没瞒过我,那天你奶过来,虽然是关着门在说,但我还是听到一点。你给姐姐说说,你和你奶在城里遇上的事好吗”

卫子英抿了抿嘴,问“玉华姐要回去找自己亲爸爸和亲妈妈吗”

那边好像不是好归处,那天那一大一小的对话,听着就不大对劲,玉华姐姐要找回去,肯定会被欺负。

要是这样,还不如就在潘家呢,至少潘叔和张姨都是打心眼疼玉华姐的。

潘玉华摇头“不去,我又不是没爸没妈,不缺那啥父爱母爱,可既然都知道,那自是会忍不住去想。”

知道这个消息后,潘玉华也说不上来心里面是什么想法,很彷徨,又有点想去探究。

那毕竟是生自己的人,她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抛弃她,是迫不得已,还只是因为不想要她。

卫子英瞅着潘玉华,想了想,道“玉华姐,你还记得我大姨来的那天,我给你说,有个小姐姐在看你吗”

潘玉华点头。

自然是记得,但那女孩上了车,她没看得到。

卫子英揪着眉心“我和奶在城里遇上的,就是这个小姐姐。她和一个大哥哥说,在镇上看到了你,那大哥哥说,让她当没看到。”

潘玉华沉默,娇小的脸蛋上,看不出任何情绪,良久后,她说“你的意思是,说她,认识我。”

卫子英眼睛一直盯着潘玉华,见她没啥变化,也没伤心,这才继续道“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她认识的应该是你脖子上挂的葫芦,我在她的手腕上,也看到了一个这种葫芦,样子大小都相同。”

“葫芦”潘玉华微楞了一下,把脖子上的葫芦取下来,拎在手里看了看。

最后,她手一攥,把葫芦紧紧捏在了手心“谢谢英子,看来,这葫芦是不能留了。”

卫子英有点没反应得过来“啊”

潘玉华心神复杂,但语气却淡淡“那个小姐姐既然能认出这个葫芦,想必别人也能认出来,我不想离开我爸妈,所以,这葫芦不能留了。”

既然那边说,当没看到她,那她也就当不知道吧。

这个葫芦本来还想留下来,当个念想,如今却是没必要了。

罢了,反正上辈子,这个葫芦最终也没留得住,这辈子,就早一点处理了吧。

这个葫芦是个老物件,看着虽然平平无奇,但却是出自清朝某个雕刻大师之手,上辈子,这葫芦在零八年的时候被她卖了,卖了七万多,那钱,她全给爸爸看病了,这辈子,那就继续卖吧,卖来做爸爸以后做生意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正好,明年就改革开放了,后世,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几乎都发达了,她希望爸爸也能起来。

卫子英瞅着潘玉华“玉华姐,你不伤心吗”

那个大哥哥和小姐姐这么说,这要换成是统统,统统肯定会难受死了。

潘玉华释然一笑,垂下眉,道“有什么好伤心的,我爸妈这么好,我干嘛要伤心,我只是对那边有点好奇罢了。既然那边不想我找回去,那我就当不知道呗,各过各的,互不打扰也好。”

“嗯嗯,对,各过各的。”卫子英小脑袋猛点,觉得她玉华姐果然不一样,这干净利落的处理方法,比啥都强。

潘玉华说完,看了看天色“天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卫子英挥挥手“不送,不送,我哥哥也在沟子里,我和哥哥一起回去,玉华姐,你真不去和我睡吗”

潘玉华“我要看家。”

“那好吧,我走了哦,玉华姐再见。”

卫子英笑了笑,离开了潘家。出来后,见她哥还在和几个小伙伴玩,她没去打扰他们,自己背着小手,准备自己回家。

谁知道才走两步,就听到吕家院子里,传出了吕二丫头的哭声。

然后,她便见吕二丫一边哭,一边跑出了吕家,身后,刘芳提着个赶鸡用的响篙,跟追强盗似的,又在骂,又在追。

响篙是用竹子做的,一丈长的竹子,把下半节用刀破成一条一条的,一摇起来,声音就特别响,这东西虽然是用来赶鸡鸭的,但打人也特别疼,卫子英没少看钱二媳妇用这玩意打钱二牛,每次打完了,钱二牛腿上,都会浮起一条条的红痕。

钱二牛最怕的就是这响篙和黄荆棍了。

那边,吕二丫腿短,虽然跑得很快,但还是被刘芳给追上了。一被刘芳追上,吕二丫的身上就挨了几响篙。

卫子英看吕二丫挨打,本来想着要不要上去帮忙,但小腿刚迈出去,就被吕二媳妇打二丫的那股子狠劲给吓到了。

她觉得,她要敢上去,吕二媳妇肯定会连她一起打。

“娘,疼。”吕二丫被打得喊疼,但刘芳却仿佛没有听到般,打得越发重了。

“疼,知道疼那你还顶嘴,死丫头片子,老娘的事由得你管,让你多嘴,我让你多嘴。”刘芳打人,那简直是下了死手在打,好像她打的不是自己的闺女,而是畜生一样。

“吕二媳妇,你特么打闺女,竟打到我家门口来了,怎么着,是打给老娘看吗。”吕家隔壁的钱大家,钱大媳妇手上端着一盆洗脚水,她嘴里叫嚣着,手也没落下,刚说完话,一盆洗脚水就猛地泼到了刘芳身上。

“钱大媳妇,你没长眼睛吗”洗脚水泼过去,刘芳顿时成了落汤鸡,她一手拉住吕二丫,另一手上的响篙一挥,就想打钱大媳妇。

钱大媳妇傻了才会站着给她打,半边院子门一关,自己站到门后面。

“你他妈眼睛才瞎了,在我院子门口打人,吵得老娘和许莽子说话都听不到,怎么着,是想跟我和许莽子掰掰手腕吗”

钱大媳妇话一落,钱二媳妇就从她嫂子屋里走了出来,出来的时候,手上还拿着把菜刀“刘芳,你个狗日的,敢跑到我大嫂家门口来闹,还想对我大嫂动手,是当我钱家死绝了吗”

“她泼我一身水还有理了”刘芳气得要死,想都没想到,打个孩子,还会被人泼洗脚水。

“这是我大嫂家的院子,她往自己家门前泼水怎么了,你自己特么打孩子打过来了,怪谁呢。”钱二媳妇比划着菜刀,一副刘芳要再敢叽叽歪歪,她就要动手的样子。

钱二媳妇这浑不吝的名头,在左河湾是出了名的,要不然也不会背上个许莽子的名头。

刘芳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她敢和钱大媳妇吼,但却不敢和钱二媳妇吼,瞅着她比划的菜刀,刘芳有点怕了,冷哼了一声,嘴巴脏得没边,骂了一句,就回了自家院子。

吕二丫没跟着她娘回去,抱着被打疼的胳膊,还在原地抽泣着。

钱大媳妇和钱二媳妇两妯娌瞅着门外小声哭的丫头,心里都叹了口气。

钱二媳妇从院子里伸出脑袋,往吕家瞥了一眼,然后收回眼睛,对吕二丫道“你娘打你,你就跑呗,村子里那么多树,找根树爬上去,她就打不到你了。”

吕家这五个丫头,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生在吕家,哎命苦啊。

钱大媳妇看着二丫,突然问“三丫不在家吗”

吕二丫怯怯地点头。

钱大媳妇“以后,三丫不在家,你们就别惹她们。”

住在吕家隔壁,钱大媳妇这段时间,也算是看出了点名堂。

吕家这几个丫头,最有本事的就是三丫,自从吕婆子死后,隔壁屋要打闺女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每次,三丫那丫头都能不吃亏的把她娘和刘芳给怼回去。

要是实在怼不回去,被那两婆娘收拾了,三丫百分百会把气撒到吕和平身上。

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头一天,三丫和大丫被刘芳两妯娌收拾了,第二天早上,吕和平就掉进了猪圈的粪坑里。除此之外,吕和平最近也是跟温神附体一样,不是睡觉时床头着火,就是老鼠爬床,连走个路,都能一脚踩到镰刀上。

要不是那天,她亲眼看到镰刀是三丫放的,她还不知道,这小丫头竟还有这股狠劲。

二丫胆怯地看着帮她的钱大媳妇“婶娘,我娘,我娘在给大姐说亲,我,我”

“啥,说亲”钱大媳妇和钱二媳妇一听二丫的话,两人神情顿时楞了。

钱二媳妇撞了一下她大嫂“我记得,大丫好像才十三四岁吧狗日的刘芳这是要干啥,不是自己闺女就可以这样瞎祸祸了。”

“十四岁,开年十五。”钱大媳妇神情有些难看“她亲闺女站在这儿呢,亲闺女她都不心疼,还指望她心疼侄女。”

钱大媳妇揪着眉头“二丫,这事,你和三丫说,要是实在不行,你去找你良忠大爷。”

特么的,这吕家两个婆娘都不是人。

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闺女,怎就心硬得这样折腾她们呢,还有吕大媳妇,真特么是头猪,竟让刘芳这样糟蹋自己女儿,这要是换成许莽子来给她说这事,她肯定会拿把刀,砍死许莽子。

“良忠大爷,他,他真管吗”二丫低低问。

刚才她和娘提大姐的事,娘好像是铁了心要把大姐嫁出去,说是等明年就嫁,还说,她姐是年头生的,今年说是十四岁,但其实是可以算十五岁的,明年那就差不多十六,可以嫁人了。

她不过就说了两句,娘就提响篙打她。

钱大媳妇“只要他过问,你娘应该就会收敛一点,不敢这么早嫁大丫。”

但也推不了多久,最多也只能晚上一两年。

这年头,农村人结婚得早,大丫这一关是跑不掉的,推到一两年后,也不见得有个好结局。

哎,这家闺女,可怜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