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68章 第 68 章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第68章 第 68 章

作者:永岁飘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11:4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灯光照亮房间, 四个夜闯空门的人,背抵背,警惕地看着一群拿刀冲进来的人。

眼皮子下的刀, 被磨得发亮,亮得都能折射出人的影子。

其中有个坏蛋,手上这会儿也拿着把匕首。

拿着匕首的, 看了眼杀猪匠们的刀, 又瞅了自己手里的匕首,莫名的, 他就觉得匕首好像有点不够看了。

“狗日的,进来偷东西,还带刀, 是以为我们没刀吗”其中一个杀猪匠,眼睛一鼓,恶狠狠地瞪着那拿匕首的歹徒。

“小子,想和我们比刀吗”

“劝你眼睛放亮点,把手上的刀放下, 不然”另一个人见状, 哼哼两声,比画了一下手中的杀猪刀。

“咱这刀可是天天见红的,猪脖子都能捅。”

四个被堵住的歹徒“”

今晚栽了, 捅到杀猪匠的窝了。

屠宰场外,敲完盆子的卫子英和潘玉华,听到厂子里响起了嘈杂声, 两人对望了一眼,默契十足地爬下了榕树。

一爬下树,两小姑娘就闷着声, 把卫良海给弄醒了。

没错,就是弄醒。

卫良海本来也是在等贼的,结果等着等着就抱着蓑衣睡过去了,他听不到声音,卫子英敲盆子,敲醒了所有人,唯独没把他敲醒。

卫良海醒过来,还有点迷糊。

卫子英也管不得他迷糊不迷糊了,拉起他,就急急忙忙往黑暗的街道上跑去。

坏人捉归捉,但这些坏人可和普通的坏人不同,要是被他们知道,今晚坏他们事的,是自己和玉华姐,不定以后就会有麻烦缠上来。

所以,不能让坏人知道她和玉华姐的存在。

刚好潘玉华也是这种想法,两小姑娘趁着屠宰场乱起来,拉着卫良海就一溜烟跑了。

卫良海走的时候,只看到屠宰场里亮着灯

而屠宰场内,一群居心叵测的人,想都没想到,他们竟然这样子暴露了。四个人想反抗,但屠宰场住的都是杀猪匠,戾气比一般人重,又人手一把杀猪刀,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别说,还真把这四个坏蛋给震慑住了。

四个摸黑搞事的,连点水花都没荡起,就全被捆了。

一直到被送进公安局,这四个人都还有些懵。只因为,今晚的行动失败得太莫名其妙了。

他们回想每一个环节,发现,每个环节都很正常,没有任何问题

但没问题,为啥就被抓了呢,难道,真只是巧合

这四个人都是外地人,被杀猪匠送去公安局时,警察们还以为只是普通的盗窃案,但等发现,他们的口音和西口市本地人口音有出入,当即便重视了起来。

无他,全因甘华镇以前也有个外地人来作案的,那案子一破,就成了大案。

下意识的,公安机关就觉得,这次肯定也是大案。

公安机关一重视,结果就调查出这几个是南省人,而且,还是冒名顶替别人的身份,跑来甘华镇的。而被他们顶替的人,眼下都还没了音讯,好像说是失踪好多年了。

警察看着调查出来的结果,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

毕竟南省边境那里,还处于混乱中,警察们开了个会后,当即便把事情上报到了西口市

事情才报上去一天,盘州市就派了人来镇上接人。

没错,就是省会盘州下来的人,上头对这几个人似乎很重视,这都直接跃过了西口市最后这几个人被带走了,带去了哪个地方,竟连一开始办案的警察都不知道。

当然,这些事卫子英都不知道,她只知道,坏蛋今晚跑不掉了。

屠宰场叔叔的杀猪刀,可锋利的很,这几个人只要不想断胳膊断腿,就肯定会被抓住。

抓住了,那就准备牢底坐穿吧,严重些,连坐牢底的机会都不会有。

天空下着绵绵细雨,卫良海任劳任怨地背着两个小姑娘,打着电筒,快速穿梭在黑暗中。

干完正事,卫子英扛不住睡意,窝在她三爷的背篓里,想睡觉了。

“英子,别睡,快到家了,回家再睡。”潘玉华拢了拢身上的袄子,推了推卫子英。

冬天的夜,特别冷。还好她们出来的时候,都多穿了两件衣服,虽然依旧冷,但勉强还能顶得住。

“可是好困啊,想睡。”卫子英往潘玉华的身上靠了靠,打了个哈欠,觉得今晚好受罪啊。

坏蛋太讨厌。

要不是他们搞事,她哪用得着大冬天的,还半夜在外面啊。

“你别睡,太冷了,睡着了不定会感冒。”潘玉华拉起卫子英泛凉的小手,放进自己的袄子里,放好后,她的手也揣进了卫子英的袄子里。

“嗯,我不睡。”卫子英甩了甩脑袋,努力睁开眼睛,道。

潘玉华嗯了一声,小声和卫子英说起了话,说的还就是刘晴和张国锐的事。

一说这些事,卫子英那半闭不闭的眼睛,顿时清明了许多,她来了劲,和潘玉华聊起了刘晴老师。

两小姑娘是一起经过事的,说起来啥避讳都没有,卫子英甚至还说,长大了,她想当刘晴老师那样的人。

她其实也不清楚,刘晴老师那样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但就觉得,老师很伟大,她好崇拜,好崇拜

就想做老师那样,能让人打心底尊敬的人。

潘玉华听到小姑娘这个理想,楞了一楞,突然道“伟大的人有好多,警察叔叔伟大,那些在边境保家卫国的叔叔们也伟大,医生叔叔们也很伟大,英子,想做个伟大的人没错,但是,咱不一定走刘晴老师这条路。”

开什么玩笑,刘晴老师干的这行,就今儿晚上这一小会儿接触,她就看出了其中的危险。

这可是要人命的一行。

太危险了,不行,拍飞

“啊,那我要干什么”卫子英懵懵的。

潘玉华“你才六岁,想那些太远了,先读书吧,等读好书,长大了,干哪一行都成。”

卫子英想了想,点头,很认真的道“姐姐说着对,我太小了,目前只能读书,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

说话最能打发时间,卫子英才和潘玉华没聊多久,就被她三爷背着抵达了左河湾。

一回来,两个小丫头就迎来了家里大人们的咆哮,两人都差点吃了顿黄荆棍炒肉。

无他,全因回来太晚了。

半夜一点过,就算她们身边跟了卫良海,久等不到孩子回来的大人,还是很担心。这担心到最后,自然就变成了愤怒。

觉得两小丫头不知轻重,在乱来。

而卫良海也无辜被牵联,背上吃了卫良峰两烟杆子。

卫良海比手画脚,解释不清楚。

卫子英和潘玉华又不敢乱说刘晴的事,最后推说,屠宰场遭贼了,他们在那看捉贼,所以才回来晚的。

也好在卫良海沟通不良,不然今儿肯定穿帮。

卫子英头一回看到她奶这么凶,小嘴一瘪,要哭了。但小家伙知道,这会儿不能哭,一哭,不定就真要吃黄荆棍。

她使出她百试不爽的撒娇,怯怯地喊了声奶。

这声奶拖得老长老长,懦懦的声音,只是不是心肠硬成石头的,都要化掉。

周桂有点扛不住,但还是唬着脸,决定教训一下小姑娘。

“哎呦,二婶子,英子都知道错了,你也别气,这不看抓贼才回来晚的吗,再说了,有良海叔跟着的,能出啥事,你就是瞎操心了。”一旁,陪着周桂等人的钱二媳妇,也扛不住卫子英这种喊人法。

先一步心软了,拉了拉唬着脸的周桂,想让周桂收收脾气。

“奶,奶,我知道错了,下次我肯定不这么晚回家。”卫子英见二表婶在帮她说话,打蛇上棍,小心翼翼地抓住周桂的手摇啊摇。

“还有下次”周桂眼睛一瞪。

卫子英小脑袋赶忙一摇“没有,没有,没有下次,以后肯定不会了。”

“你自己说的,要再有下次,我真打你了。”周桂吓了一会儿小孩,道。

卫子英“奶,打人会疼的。”

周桂“不疼,你不长记性。”

卫子英小脸一板,认真道“长记性了,长了”

能不长记性吗,奶都动起黄荆棍了,万真挨打,疼的可是她自己。

钱二媳妇看了眼只打雷不下雨的周桂,呵呵一笑,道“成了,成了,都这么晚了,赶紧睡觉吧,明儿孩子们还要上学呢。”

“等了大半夜,我困死了,我先回去睡觉了。”钱二媳妇打了个哈欠,不理这对祖孙,摇摇晃晃回了隔壁钱家。

周桂等钱二媳妇一走,放下手里的黄荆棍,从温水瓶里倒了些开水,然后兑了少许凉水,让卫子英烫烫脚和手。

这可是冬天,在外面呆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冻成了啥样,不仔细点,明儿起来不定会感冒。

卫子英见她奶不生气了,眼睛一弯,麻利地烫起了手脚。等卫子英收拾妥当,都快两点了。

卫子英这会儿也困得很,一躺进被窝,沾上枕头就睡了过去,在睡过去前,脑袋还迷迷糊糊想着,要不要给她外公送封信过去

周桂不过倒个水的功夫,回来一瞧,就见调皮的小孙女已经打起了呼噜,她木了木,好笑又好气地摇了摇头

翌日。

已经养成了生物钟的卫子英,刚刚过六点,就很自觉地醒了过来。

昨晚周桂担心卫子英会感冒,但小丫头身体很健康,那么冷的天,在外面呆了大半夜都没事。她一起床,就自己叠被子穿衣服,背上小书包,准备去学校了。

一群小伙伴在竹林下汇合,准时去了学校。

乡下小镇,消息传播速度那真是比什么都快,左河湾的孩子才到学校,就听到初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说什么屠宰场遭贼了。

贼娃子有四个,半夜摸进屠宰场偷猪,结果刚摸进去,就被撞破了。还被屠宰场那帮杀猪的,扭送去了公安局。

据说撞破这几个贼娃子的是两个小女孩,但到底是哪两个小女孩,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就是她们敲敲打打把人屠宰场的人给闹醒的。

关于是谁撞破偷猪贼的,这是一个迷,连屠宰场的大人们都不知道。

只知道,将人喊醒的是两道女童声。倒是那敲的东西,被他们找到了,那是他们平时用来洗手的搪瓷盆子。

那敲盆子的小孩,力气好像有点大,两个盆子都被撞得凹了一大块

卫子英听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议论声,小眼睛熠熠生亮,唇边的小梨涡都荡出了愉悦。她歪头,看了眼心情同样很好的潘玉华,两小姑娘会心一笑,欢快地奔向了教室。

坏人被抓,刘晴老师安全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来继续给她们上课了

腊月中,在快放寒假前,请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刘晴,终于出现在了教室里。

再回来的刘晴,消瘦了许多,眉间依旧还是携着倦意,但展露在众人面前的她,一如既往的温柔。卫子英从她走路的步伐上看出,刘老师的腿好了,走路变回了正常状态。

卫子英不知道当初刘晴到底受的是什么伤,但能看到老师安然无恙回归,她打心里高兴。

这段时间,卫子英读书不再局限于代数了。原本她是打算一样一样慢慢学,但自从弄出第一个无线电波接收器后,她就觉得,物理和化学她都得同时掌握,这样,她才能用她已知的知识,贯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卫子英把简易板的无线电波接收器送给刘晴后,就没再动手亲自做这东西了,而是去市里废品收购站,买别人坏掉修不好的收音机改造。

为了能改造这东西,她像只小老鼠一样,还给自己买了一大套小工具。

如今这年头,市面上专业的工具还有些缺乏,比如像牙签一样细的小夹子,她就转了好多地方都没买到,最后,还是回村,找周大柱用木头削的。

周大柱学了三年的木匠,现在基本功几乎都已熟练,就是年纪太小,没人请他打家具。

但周柄贵会来事儿,没人请儿子去做活,他就让自己儿子在家打点小东西卖,桌椅板凳什么的,反正都能卖钱。

卫子英找到周大柱,把自己要的小夹子画出来,让他帮忙削一个。

结果周大柱一削,就给卫子英削了一套,大的小的,什么样的夹子都有,足够卫子英祸祸好久了。

卫子英高兴极了,一声一声师兄的叫,叫得周大柱脸都红了。

这年头,收音机是奢侈品,能买得起收机音的都是有钱人,而且这玩意也不容易坏,卫子英去了好几趟废品收购站,才买到两个。

其中一个,卫子英没大动,拆掉后修修补补,把这个收音机上的波导管弄下来,自己做了一个不咋样的波导管换上去,就送给她爷爷了。

材料有限,波导管信号比较弱,所以,这个收机音能接收到的频道没几个。

不过就是这样,卫良峰也很高兴。

因为他是村里第一个有收音机的人了。

而第二个收音机,卫子英则留下来自己用了,前头那个拆下来的波导管这会儿发挥了作用,她把两个收音机的波导管弄了一弄,把第二个收音机改造成了可以接收到更多东西的,新的无线电波接收器。

换了个壳子的无线电波接收器,比以前用木板做的接收器高端了很多,收音机背后重新安装上去的接收天线,稳定性特别强,能接收到的讯号范围也更广了。

改造两个收音机,卫子英的存钱袋缩水了,小丫头愁得很,捏着缩水一大半的钱袋子,楞是唉声叹气了好多天。

难怪奶总说钱不经用,果然不经用

不行,回头得想办法挣钱了,不然下次想干点啥,都没钱买材料

钱少了,卫子英蔫了半天,回过神来,便再次沉浸在了书海中,只偶尔在家的时候,才会打开接收器听听各地的消息。

也不知道是不是屠宰场那儿被抓了四个,一直到学校放假,卫子英都没有再听到那种嘀嗒嘀嗒的电流报码声。

岁末,公社小学放假了,卫子英没费一点劲,就考了个双百分,同时考双百分的还有潘玉华。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成绩,她和潘玉华私下还有一份成绩。

卫子英的是初一年级的成绩,潘玉华的是四年级的成绩,这两份成绩,是林国栋偷偷摸摸塞卷子给她们,让她们在校长办公室考的。

卫子英其实最想知道的是初一年级的成绩,她等了好几天,林国栋都不告诉她考了多少分,她有点等不及了,趁着分数下来,领寒假作业那天,特意跑去偷问了一下林国栋。

但林国栋喜欢逗孩子,神秘一笑,啥也不给她说。

卫子英也聪明,一瞅到他的笑,果断不问了。

老师笑成这样,不用问了,她肯定考得很好,不一定还是第一名来着。

自信的系统,在林国栋卖关子的时候,就高兴地一蹦一跳跑了。

林国栋“”

不是想知道成绩吗

怎么跑了

潘玉华就比卫子英稳重很多,甚至都没去好奇自己的成绩,领了二年级上半学期的成绩单和作业就离开了学校。

她今天要下西口市去看房子,苏若楠已经给她找好了房子,并约了卖房子的今天下午看房,所以,她得赶去城里。

卫子英这次没跟着一起进城,因为她爸妈就快放假了,放假后爸爸妈妈就会回来,所以,没必要进城。

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奖状,卫子英背着小书包,吃着老师奖励的奶糖,跟着两哥哥一起回了家。

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让她奶,把她的奖状贴到哥哥的奖状旁边。

卫家三个孩子其实都蛮会读书的,两个大的虽不是年年都拿奖状,但墙壁上还是贴得有一些,今年卫志辉也拿了奖状,班上第二名,倒是卫志勇没拿到奖状,他是第五名,作文被扣分太多,错失了前三名的奖状。

两张崭新的奖状,贴到墙上,周桂老两口高兴了,看着自己名字被贴到墙上的卫子英也高兴了。

日子慢吞吞过,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

这日,生产队队长卫良忠,把村里所有人聚在一起,给大伙开了个年会,顺便把今年的红分了下去。

开年会的时候,卫良忠向大家透露了个消息,那便是公社要下放土地了。

其实土地下放这事,别的地方好多都已经执行完了,但西口市这边因着偏僻,又是多山地区,始终不好规划,这一拖就拖到了八零年年底。

卫良忠告诉大家,若是不出意外,明年就会下放土地,就是晚,也晚不上多久,最多拖到后年。

村里人听到下放土地,都特别高兴,顶着寒风就议论了起来。

下放土地,那以后土地就是自己的了。

农村人嘛,哪有不喜欢地的,大伙聊得热火嘲天,而坐在她奶脚边的潘玉华,在听到下放土地的时候,目光一转,落到了提着火笼,在坝子边,和卫志学说话的卫子英身上。

不但潘玉华看向了卫子英,连吕秀也将目光转向了卫子英。

“英子,我上次寄出去的那篇关于冬的稿子,被西口市晚报录用了,报社寄给了我十三块钱的稿费。”卫志学穿着厚厚的袄子,一脸欣喜地看着卫子英。

“十三块,好多啊,恭喜志学哥。”卫子英听到卫志学的稿子卖钱了,小眼睛泛出小星星,崇拜地看着卫志学。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里的崇拜,卫子英就觉得,自家这个身体不好的堂哥,真的好厉害,好厉害。

一天学校都没进过,就凭着一本翻烂的字典与志飞哥偶尔的教学,竟一个人学完了小学所有课本。

小学课本读完后,他想学初中的,但初中有些知识,是必须得有老师讲解才能吃透的。

这个哥哥很有自己的主见,发现初中知识,他没能力自学,第一时间,抛弃了其它科目,只专注于语文,这三年时间过去,他学没学完初中语文卫子英不知道,但是,她却知道志学哥看过很多书。

那些书,好多都是志飞哥从城里给他弄回来的。

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各类文学作品,杂七杂八,都装了满满一书柜,什么样的书都有。

连国外的名著,什么基督山伯爵都有她偶尔想要看别的书,还得去他那里借。

因为看得书太多,慢慢的,志学哥就开始动起了笔,这其实还是潘玉华说的,说志学哥既然看过那么多书,那何不自己写,一句无心之话,却让志学哥惦记上了。

写了两个月,终于有一篇文章被报社录用了,所以,卫子英是打心眼为他高兴。

“英子,你说,我以后靠文字养活自己能行吗”

今儿的卫志学心情很好,在问英子这个话的时候,虽然透着些迷茫,但眉宇间却溢出向往。

他似在问卫子英,又像是在问自己。

活了十七八年,他终于不再是累赘了。

“当然可以啊,上次玉华姐不是还在问,你要不要像那些写武侠小说的那样,写写小说吗。志学哥,你试试吧,万一写出来了呢。”

“我真的可以吗”卫志学有些没自信。

“可不可以,得你写了才知道啊。等写完了,你试着投稿出版社看看,多投几家,不定哪家出版社就相中了。”卫子英笑眯着眼,鼓励道。

卫志学看着卫子英的眼睛,片刻后,他似做了某种决定般“好,那我试试。”

“嗯嗯,到时候我当志学哥的第一个读者。”卫子英笑容越发明媚了。

另一边,吕秀看了眼那边聊天的堂兄妹,蹙眉想了一会儿,起身,往潘玉华走了去。

潘玉华见吕秀过来,似乎明白了什么,趁着大伙注意力都放在土地下放这事上,抬步,往吕秀住的那两间茅草房走了去,而吕秀见状,也跟着回了家。

紧闭的茅草屋里,潘玉华坐在吕秀的床上,半蹙着眉头,问“秀姐,你知道卫志学明年发生了什么事吗”

吕秀诧异问“你不知道”

吕秀翻过年就十五岁,她的容貌比起以前越发出色了,皮肤也白了许多,看着极为好看。

潘玉华摇头“不清楚,我只知道八二年后,不知不觉间,就没了他的消息。”

那时候她年纪小,不清楚卫志学身上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上辈子卫志学身体不好,极少踏出家门,有时候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他的身影,然后到了八二年,就彻底没再见过卫志学了。

吕秀压了压头,道“卫志学八二年的时候自杀了,上吊自杀的。”

潘玉华一惊“自杀,为什么我不知道”

吕秀“我以前也不知道,是大姐告诉我的。”

那时候,她被夫家赶回村,有段时间不想活了,想着干脆一了百了算了。大姐抱着她,给她说,别自杀,自杀的人是要受罪的。

就给她说,他们村卫志学就是自杀的。

还说什么自杀死的人,连个坟都没,还被烧死了灰,装进了木盒子里。

她大姐的话,把她吓到了,不敢轻易寻死,就怕被烧成灰不想,最后,她还是死了。

若是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她想,她那时宁愿被烧成灰,也不愿被吕和平那个畜生给卖到沿海地区去。

关于卫志学上辈子的死,吕秀也不是很清楚,上辈子的卫志学就是个隐形人,村里有些孩子,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而她,也是其中的一个。

若不是这辈子卫志学和卫子英走得近,而潘玉华又和卫子英十分亲近,她怕是依旧不知道他的名字。

不过说起来,这辈子的卫志学好像和上辈子有些不一样,上辈子,他很少在村里走动,而这辈子,只要天气好,卫子英一喊他,他就会踏出房间,和卫子英一起在村里走走。

气色也比上辈子好很多,记得上辈子,卫志学好像连走路都要喘气,天气冷了更是不会出门,而现在,他竟能提着火笼,穿着厚厚的袄子,来坝子这边和卫子英说话。

这变化,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自杀”潘玉华沉默了一会儿,问。

吕秀“不知道,我大姐没给我说,我看他好像比上辈子开朗了很多,应该不会再走极端了。”

潘玉华埋头,想了想,又道“罢了,到时候咱们多注意一点,还有英子,八二年对她是个劫,到时候,咱们也得注意一下,可别让她再出事。”

吕秀“那老虔婆和吕和平都不在了,英子应该不会出事了吧”

潘玉华“谁知道呢,反正多注意一点就成,对了,吕柳和吕丹的事,你决定了吗”

吕秀“已经决定了,我和若楠姨商量过,等过几天苏家爷爷来了,就让她们跟着苏家爷爷一起走,若楠姨说,学校苏家爷爷会帮我安排。”

潘玉华“那就成,我看吕丹最近好像越发内向了,得搞快一点。”

提到吕丹,潘玉华心里就升起了无奈。

明明吕丹和吕柳一样,是一起从吕家搬出来的,怎么性子就差了这么多呢。

以前在吕家的时候,她虽然也沉默,但也没见她像现在这样,做什么都畏畏缩缩,内向的四五天都不开口说一句话。

不,现在,她已经不能称为内向了,她都怀疑她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了,这种情况,随着吕老二这段时间不断的骚扰,是越发严重了。

吕秀的担心终是成了真,刘芳死,吕和平走,吕老二真把主意打到了吕丹身上,时不时就来滩子这一趟,他也做不出刘芳那种打骂孩子的事,反而是用话诱哄吕丹,说什么他们这一房,就剩吕丹一个了,吕丹要不回去,他就要成为孤寡老人。

大家不清楚吕丹到底有没有把吕老二的话听进去,反正每次吕老二来一趟茅草屋,吕丹就要哭一次。

有次吕秀看不过去,还和吕老二发生了不大不小的争执。

“小妹好像钻了死胡同,换个环境,希望能有所改变吧。”吕秀提起吕丹,还颇感无奈。

潘玉华“秀姐,等开年送走吕柳和吕丹,你也走吧,南下一趟,看看那边有没有做帽子或是做衣服的厂,若是有,你进去瞅瞅,弄清楚他们是怎么经营厂子的,对了,带几个帽子的样品走,若是能在那边接到单,电报回来,我在这边做。”

吕秀看着身高只有一米三几的潘玉华“现在做厂,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潘玉华“不早,咱先从小厂做起,不过,你得尽快学会怎么管理厂子,至少十几年内,我是没办法抽手管理厂子的,若咱们的厂真落成了,厂里所有一切都得你出面打理。”

八零年了,是该弄起来了。

以前,她原是想让爸爸成为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她爸爸性子太实在,不适合做开拓者,她犹豫了好久,最终把目标放在了吕秀身上。

吕秀走乡串巷倒卖很长时间的农产品,性子越发的爽利,再不是上辈子那没经什么事的三丫,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都是有奇遇的重生者,潘玉华从不担心,有一天,她会和吕秀因为利益分道扬镳,因为,有过上一辈子不幸的她们,这辈子,只会互相扶持着,去观后世的辉煌

这是她们定下的目标。

好好活着,比上辈子活得更好

吕秀“我尽力”

潘玉华一笑“那你可要努力哦,我脑袋中装了后世很多东西,咱们这个厂子,不定以后会做成什么样。”

吕秀和潘玉华为着两人的将来,又在房间里说了一会话,然后便出了屋。

石滩坝上,大伙还在谈着土地下放的事,潘玉华看了眼还和卫志学挤在一处的说话的卫子英,笑了笑,抬步回了沟子里。

今儿生产队的人都很高兴,而卫家的喜悦,则在下午的时候,达到了。

因为,苏步青来了。

跟着苏步青一起来的,还有沈军和沈柯

沈军和沈柯的到来,特别让卫家人意外。说起来,意外的不止卫家人,连村里其他人都蛮意外的,因为,沈军和沈柯的到来,代表了另一层意义,那就是苏若楠那边的亲戚,正式开始和卫家走动了。

沈军和沈柯可是稀客,两人一来,周桂也不等儿子和儿媳妇放假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让锅子来把家里的年猪给杀了。

而卫子英则陪着她姨爹还有外公,慢吞吞地逛起了良山附近的山脚。

“英子,陪姨爹去一趟镇上吧。”沈军牵着卫子英,看着左河湾后方的茫茫大山,眼里闪过一丝急切。

“好啊,姨爹去镇上,是要买什么吗”卫子英昂着小脑袋,问。

沈军“不买什么,你上次给你外公去信,不是提到了你老师吗,姨爹想会一会她。”

“啊”卫子英楞了一秒,反应过来,问“姨爹想见刘晴老师”

沈军点了点头,目光又在茫茫大山中看了一眼。

沈东已经失踪好长一段时间了,如今,唯一希望,就是这个最后接触过南省情报人员的刘晴了。

这次他亲自来西口市,一是找刘晴,二则是,上头让他亲自来寻小东。

小东在西南这一带失去行踪,西南这边,能为小东帮助的,只有若楠,所以,小东很有可能会来西口市寻他姨帮忙。

眼下,他迟迟不见踪影,不定被困在什么地方了,他得想办法营救他。

说起来,沈军一个当警察的,能被部队那边直接下达文件,派来西口市营救沈东,这还得多亏了卫子英寄向江省的那封信。

卫子英在破解出那本书的内容后,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大对劲。

无他,原因刘晴那日情急之下,提过苏家人,于是,她就偷偷摸摸给她外公去了封信。

她外公看到信的内容,当即知道事关重大,马不停歇地找了军部的战友,把消息传递了上去,而同时,部队上层也收到了张国锐送出来的那本书。

军部清楚,消失的那一队失踪人员里,都有些什么人,因着沈东也在里面,一开始,都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苏步青。

还是因着苏步青也算沾过这事,时不时就找老战友过问一下,这问着,问着,就问出,沈东居然出事了。

苏步青按耐住焦急,倚老卖老,为沈军请了一份军部调令,把沈军给弄来了西口市。

这事,军部那边拖得太久,这也导致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苏家人才开始行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