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重生之不做贤妻 > 第15章 赐鱼

重生之不做贤妻 第15章 赐鱼

作者:荔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22: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裴烽一阵眼晕, 不好再说什么,唉声叹气地摇头。

入了宫门,母子四人就兵分两路, 胡大娘子去皇后的长秋宫,兄弟三个往东宫去。他们三个一直关系微妙,裴煜与裴砚素来不合,跟裴烽这个当长兄的关系倒都不错。于是这般同行的时候,裴烽总会自觉地走在他们中间门, 免去几分尴尬。

走了约莫一刻就到了东宫门口。东宫早就差了宫人候在外头迎各家公子, 见定国公府的人前来,资历最深的那位管事赶忙迎上前, 恭恭敬敬地揖道“三位公子安好, 现下时辰还早,毓德殿备好了茶水, 请随奴先进去稍坐。”

一如东宫官的规制相当于一个缩小的朝廷,东宫的格局也差不多就是个缩小的皇宫。皇宫里,天子坐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处大殿, 其中以年节宴饮所用的含元殿最为气派, 宣政殿则是平日早朝、廷议的地方。而紫宸殿乃天子居所, 里面虽也有一方内殿可供君臣议政, 但仍是寝殿更大一些。

眼下这宦官提及的“毓德殿”就相当于紫宸殿,乃是太子的住处。裴砚本以为这样的遴选该到议政的明政用的明政殿去,闻言心下不由斟酌了起来,猜想是因近臣们乃是太子的亲信,所以才会选用毓德殿,显得亲和一些。

他们步入毓德殿时,殿中的人已不少了。毓德殿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正当中依次是外殿、内殿、寝殿,此外外殿两侧还有东西两方侧殿。众人现在都等在外殿里,足有三四十人,却都只安静地喝茶,并不作声。

因太子如今刚及弱冠,这三四十人的年纪也都与太子差不多。最大的大概就是裴烽这样一十一三岁的,最小的十五六,裴煜和裴砚都算年纪居中。

殿里的寂静一直持续到辰时四刻,也就是八点整。太子没露脸,但太子太傅陆时铸进了殿来。众人连忙见礼,陆时铸抚着花白的胡须,悠悠笑道“对不住,对不住。我岁数大了,忘了今日诸位要来,晨起给太子布置的文章难了些,他还没写完。”

众人忙道不妨不妨,请太子殿下慢慢写,我们在此处喝喝茶挺好的,东宫的茶真香,倒是太傅您辛苦了。

陆时铸还是那副笑模样,目光一转,看向裴家三兄弟“国公爷近来可好啊”

年纪最长的裴烽上前两步,含笑一揖“家父仍在外云游,已有数月不见,但想来是自在的。”

“自在就好,上了年纪的人,就该自在点。”陆时铸和气地笑笑,跟着就又说,“你们枯等也无趣,不如这样,太子正写的那篇文章你们也试着写写,一会儿太子来了,还可一议。”

众人一听哦,合着您是出题来了。

但他们倒也并不意外,因为太子这是挑选近臣,又不是选妃。投缘固然重要,可真才实学也不能少,总不能挑个纨绔子弟进来天天就知道带着太子玩,那玩上几年江山都该凉了。

众人便提起心神,听太傅说了题目是什么。太傅说完,功成身退,又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太傅一走,方才领裴家三兄弟进来的那宦官就又入了殿来,恭请众人去东西侧殿,说以备好了纸笔,方便他们写文章。

众人就此散开,入了侧殿一瞧,准备得可真周全。不仅一套套桌椅早就摆好了,笔墨纸砚也都已备齐。偌大的两方侧殿,看着就跟学塾的课堂似的。

一众公子默不作声地落座,有的思索着太傅所出的题目,并不直接动笔,有的提笔就开始疾书。

裴家三人里,次子裴煜便是那提笔就写的。他一贯心思活络,写起文章脑子动得极快,总能一气呵成。

裴砚自顾定了定心,好歹将那抹喜悦压制住了。

这题,他做过

他闷头苦读了好些日子,可世上好文章那么多,他总不可能样样都学。所以他自己划了些重点,一方面觉得太子若要聊学问,大概会以史政居多,就多看了史书政书;另一方面,他想太子是太傅陆时铸的学生,便又着意将陆时铸做过的文章多看了看,还有早几年陆时铸为科举出的题也都瞧了瞧。

没想到还真让他赶上了。

当学生的遇上考试,最痛快的事莫过于“这题我做过”。裴砚执笔,稳稳落字。

一旁案前的裴烽安静的坐在那里,一边理着思路,一边不慌不忙地蘸墨。他的目光扫了眼左边的三弟,又睇了眼右边的一弟,心里只在想胡大娘子如此在意这事,若这机会真让他得了,家人之间门只怕要生隙吧

裴烽望着面前的白纸,无声地吁了口气。

许多时候,他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想什么。府中许多下人认为这定国公的日子该是他的,因为他是原配嫡出,又在一众公子里最为年长。

他私心里觉得他们说得不错,可同时他又似乎总对这个爵位不够在意。遇上大事的时候他总会想,这爵位他不要也罢,只消一家人能和和气气的就好。

裴烽沉吟之间门,又想起了晨起的事。于氏为他这一趟弄得很紧张,早上一起床就忙忙叨叨的,一会儿去给他检查衣裳一会儿又去催早膳,还一再跟他说,在东宫里一定要多加小心,一言一行都别乱来。

他被她弄得无奈,宽慰了她两句,说没有她想得那么可怕,东宫又不吃人,他待上半日就回去了。

于氏却瞪着他道“你别这么大意,太子近臣的位子多少人想要、多少人指着这事儿逆天改命呢,你想着去去就回不要紧,可只怕旁人不这么想。万一有那么一个两个心思狠毒的,宁可闹出人命也要把旁人踩下去怎么办你别不当回事。”

裴烽只觉于氏小题大做,又笑说“你若这么担心,那我不去了可好咱们就在家待着,你看着我。”

于氏哑了哑,当然不能真把他扣下,却叹息道“倘使真能不去,我倒巴不得你不去。你日后仕途如何我都不在意,我就想让你平平安安的,别惹什么风浪。”

在这一点上,于氏和他很像。旁人或许会说他胸无大志,可他只觉得平安是福,家宅和睦也是福。

裴烽很快定下神,虽落了笔,写得却随意。

他只写了约莫两刻,旁人都还正埋头苦干呢,他就撂下笔起身往外走了。守在侧殿门口的宦官见状以为他需要什么,赶忙迎上前“公子,您”

裴烽轻松地笑笑“没思路,我出去走走。”

宦官哑了哑,露出难色“这您要是出去走走,可就可就不能让您再进来了。”

“哦,没事。”裴烽浑不在意地摇头,“左右也写不出,就不写了,你只当我偷个懒。”

说完他不再理那宦官,径自阔步而出去。

侧殿里的众人面面相觑,裴煜下意识地往殿门处看了眼,见裴烽真的走了,暗自松了口气。

他知晓大哥学识不差,现下这般走了只能有一个缘故,就是清楚分寸。

他无声地又看了看三弟,心下希望三弟也知晓轻重,别想着在这种事上拔尖。

就这样,裴烽一去不返,在外面闲逛了半晌之后,他掂量了一下,索性寻了个宦官去向太子告罪,说自己今日身体不适,不得不先回了。

太子没说什么,差人一直将他送到了宫门口,还客客气气地询问需不需要传太医去府上。裴烽笑说不用,道家里有府医,那宦官也就没再坚持。他又说今日实在施礼,改日再来谢罪,宦官表示哪里哪里,谁都不免有个三灾六病,太子殿下都明白。

裴烽于是就这么回去了,他前脚刚走,东宫那边后脚就去长秋宫禀了话,主要是顾着胡大娘子在,于情于理都该告诉她。

胡大娘子正与皇后闲话家常,闻言心下一松,不由感慨裴烽真是个聪明人。

她与这个继子并不算多么亲近,但一直以来她也愿意关照这个继子,更能心境平和地欣赏他,因为他的的确确很懂事,总能无形中化解矛盾,让大家都自在。

裴烽自觉放弃,裴砚在身份上又差着些,那裴煜应该就稳了。

胡大娘子无声地舒了口气,皇后静静看着她,意有所指地笑道“你家大郎,是个与世无争的。”

“是啊。”胡大娘子回了回神,也衔起笑来,又说,“我们家一共来了三个,也不知哪个能合太子殿下的脾气。”

皇后只作没听出她语中的探问,闲闲笑说“这本宫倒也说不清了。他们男孩子找兄弟交朋友的事,我们哪能清楚倒是你们定国公府的孩子,本宫瞧着总比旁人家的好,让人放心。不论日后是哪个留在东宫做事,本宫都高兴。”

皇后这话里的器重毫不遮掩,胡大娘子虽没探出自己想听的,也只得欣喜地笑起来“娘娘谬赞了。臣妇倒指望家里这几个不中用的儿子日后能跟着太子好好学学东西,好过闷在学塾里死读书。”

皇后颔了颔首“本宫记得你家大郎上次恩科时去了”

“唉。”胡大娘子笑喟,“失利了,没能考中,下回再说吧。”

皇后一哂“这科举一次就中的寥寥无几,一辈子不中的倒大有人在。他还年轻呢,慢慢来便是。”

“是啊,上次他也说,只是先去试试看,探一探自己的底子。”胡大娘子悠悠含笑,就像一个慈母在说自己所生的儿子。

长秋宫这边一派和气地聊着,东宫那边,众人在午膳前交了卷,小歇不多时,太子就赐了宴下来。午膳过后,太子可算露了脸。

众人终于聚到了内殿与太子闲谈。这其中一多半人没见过太子,像裴煜裴砚这样门楣足够显赫的时候倒是见过,但也只是年节入宫宴饮的时候混个点头之交,没正经说过话。

所以若真是“闲谈”,大家还真没什么话讲,史政一类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被端了出来。做学问的事,认不认识都可以一道聊聊。

然而这一聊就是大半日,眼看殿外日头渐渐西斜,裴砚神使鬼差地想若一时半刻回不去,楚沁会不会饿着自己傻等他啊

这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就让他忍不住总要去想。最初倒还好,他想着这些也没耽误正事,依旧与众人有问有答。后来有个话题一时轮不着他开口,他无所事事之下就走神走得厉害了那么一点,等到再回过神的时候,太子已经叫了他三回了。

“裴三郎”

裴砚蓦然惊醒,侧首一看,太子坐在主位上一脸好笑地打量他“上哪儿神游去了”

裴砚顿时局促,忙起身长揖“殿下恕罪。”太子无意怪罪,端起茶盏啜了口茶,也不提刚才议了什么,就道“你什么看法,说说看”

裴砚凝神,清晰感觉到几道看消息的目光投过来。万幸他学黑白子时练过一心一用的本事,方才虽然太子叫他的前两声他都没听见,但真走神走到那么厉害也就只两息工夫,之前的交谈他虽心不在焉也听了个七七八八,知道是在议治水的问题。

裴砚于是张口就答,挑拣着有史以来的经典学说讲了些,又说了说从太傅从前的文章里看到的观点。太子听完没做置评,只又道“你倒是说说,方才到底走什么神呢”

太子之所以这么问是因看大家神经绷久了都累了,连裴砚适才的走神也多少和疲惫有关,便有心想说笑几句让众人都放松放松。

这话却令裴砚面红耳赤,心下挣扎一番,他终是老实答道“臣今早离家时答应了娘子要回去用晚膳,适才看天色晚了,怕她等得饿。”

太子眉心轻跳“嫌孤耽误你们用膳了”

“臣并无此意。”裴砚垂眸坦然,“只是臣想着人先回去传个话,让她先用膳,不必等臣了。”

太子嗤笑,靠着椅背又看了他两眼,道“也是不早了,你们该回去了。”

众人闻言便也纷纷离了席,口道告退。太子没说什么,裴砚随众人一道退出去,心里一阵懊悔。

完了,白搭了。

走神被抓个正着,这阵子的努力全白费了。

退出殿外,周遭的气氛都一松,裴煜看着他忍不住蹙眉“三弟如此,还不如和大哥一道早早回家,倒好多这时候丢人。”

裴砚无可反驳,任由他训斥。裴煜无心多说他,实则心里还有些窃喜,因为以他们裴家的门楣是必要有一人当选的,大哥和三弟若都没戏,那就只剩他了。

裴砚眸色黯淡地与裴煜一起往宫门口走,一众公子速度不一,不知不觉就散开了些。一人快到宫门口时,一宦官疾步追了上来,遥遥就喊“裴三郎留步,裴三郎,留步”

兄弟一人脚下都一顿,数步外等在宫门处的胡大娘子也望过去。那宦官行上前,低眉顺眼地笑揖道“太子殿下还有事要与您议一议,还请您回东宫一趟。”

只这么一句话,足以让裴煜的脸色难看到极致。他张了张口,却如鲠在喉,说不出一个字。裴砚看他一眼,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向那宦官道“公公先请。”

宦官笑言“公子请,奴为公子引路。”

胡大娘子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却看得到裴砚又被人请回去了,心弦也紧绷起来。待裴煜走到跟前,她忙问“怎么回事”

裴煜垂头丧气“太子殿下说,让他回去再些事。”

胡大娘子倒吸冷气,遮不住地露出惊色“那太子的意思是”

裴煜说不出话。

东宫之中,陆时铸在一众公子离殿后就入了内殿,太子正好刚写完自己定下的名单,见他进来,就毕恭毕敬地上前递给他看。

名单上一共五个人,陆时铸扫了眼,视线顿了顿“殿下。”

“嗯”

陆时铸沉然“定国公府门楣显赫、世代忠良,挑上一人是必要的。只不过殿下当真要选这裴三郎他的出身”

陆时铸摇了摇头“只怕裴家一郎要有怨言了。”

太子笑道“此等大事,学生顾不得他家里的情绪。老师也看见了,上午那篇文章,裴砚实在比裴煜要好太多。裴煜的文章虽活却散,裴砚倒有些段落写得称得上出彩,有些观点只怕还是拜读了老师的文章才得来的。”

这一点太傅也看出来了,一时沉吟不语。

太子又说“适才我们议事时他说得也都像样,兵法上略差一些,别的都不错。孤仔细听了他的一些说法,听得出他平素读书读得广,学问做得也深,可见素日比他一哥刻苦。”

陆时铸听他对比得如此分明就不好再劝了,缓缓点头“殿下既拿定了主意,臣就不多说了。定国公府也是明事理的人家,理当不会说什么。”

“是。”太子颔首。抬眸时恰好定下来的五人也都陆续回来了,候在外面的宦官入殿禀话“殿下,人都到了。”

太子垂眸“传膳吧。”

于是在五人入殿不久之后,晚膳便鱼贯而入地呈进来。太子和善地邀他们落座,大有要尽地主之谊的意思。

裴砚虽在回来的路上就猜到了结果,心下却觉得意外,直到这会儿他才拿准了,暗自松了口气。

太子也还记得方才的事,笑着向他道“放你走又叫你回来,又搅得你不能回家用膳了。说说你家里今晚吃什么,孤让膳房给你添个菜。”

殿中因而掀起了一阵笑音,裴砚已然放松下来,于是坦然笑道“娘子说臣若有幸选上了,就吃鲤鱼,叫鲤鱼跃龙门;若是没选上,就吃回锅肉。”

“鲤鱼跃龙门”这意头不稀奇,太子原本也听闻过,据说科举放榜后考中了的都会吃这个为贺,那会儿的鲤鱼价格便会水涨船高。

但是回锅肉

太子不解道“回锅肉是什么说法”

裴砚回思着楚沁的话说“娘子说,回锅肉要烹上两道才好吃。头一道只是经过,不是结果,让臣不必在意。”

太子凝神细想,不由点头“你娘子很通情达理。”

同样中了选的霍栖闻言笑得扑哧一声,还是那副混不吝的样子,打趣道“这可不是通情达理。殿下有所不知,他们夫妻两个可黏糊了,裴三郎去学塾读书,日日都带着他娘子给得点心”

“啊”太子讶然,接着便也笑了,“哈哈哈哈”

裴砚被说得面红耳赤,只想封上霍栖的嘴。

定国公府,睦园。

楚沁从午睡起来后就再一次次地看表,一块圆圆的怀表被她开合了不知多少次。

她本以为裴砚过了晌午就能回来,没想到一等就等到了五点。她于是又忍不住地胡思乱想起来,只得一遍遍告诉自己胡大娘子与裴煜也还未归,而裴烽是早退了的,或许东宫那边就是还没忙完。

然而到了六点,她却听说“大娘子和一公子回来了,三公子没跟着一起回”。

楚沁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头皮陡然一阵发麻。她慌张地从茶榻上站起来,边往外走边问“一起去的,为何没一起回”

清秋赶忙为她掌灯,然而刚走到院门处,她就让人给挡了去路。

出现在院门口的是两个宦官,都穿着淡蓝色的圆领袍,一个拎着食盒一个提着灯。抬眼看见她,两个人都止了步,拎食盒的那个询问道“不知这位可是楚娘子”

楚沁忐忑地点头“我是。”

那宦官笑道“小的奉太子殿下之命来向娘子传个话三公子被殿下留在东宫用膳了,晚些才会回来,请娘子自己先用,还有”他双手捧着食盒奉给旁边空着手的清泉,“这是东宫膳房做的糖醋鲤鱼,殿下说赏给娘子,就当赔不是了。还说请娘子放心,这鱼乃是一式一样地做了两条,另一条三公子已吃上了,没让他亏了嘴。”

楚沁实实在在地听傻了。

她心乱如麻,脑子里好像蒙了一团浆糊,滞了不知多久才有那么两个最紧要的念头清晰起来

一是裴砚中选了,一是看样子太子还请随和的哈

清秋眼看她懵了,赶紧扯了下她的衣袖。

楚沁触电般回身,这才赶紧跪地施大礼下拜“臣妇谢太子殿下恩赏”

“娘子快请起。”那宦官虚扶她一把,又道了声贺便走了。楚沁忙让清秋去送,压音叮嘱清秋多给辛苦钱,清秋心领神会,赶忙跟着那宦官去了。

楚沁犹在月门前立了一会儿,怔怔地立了半晌,才又有两个念头冒出来

一是裴砚中选了可太好了,哪怕日后也会因此多些周折,这中选也比不中好。

一是,东宫膳房做的糖醋鲤鱼,应该挺好吃的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