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第114章 第 114 章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14章 第 114 章

作者:芒果眼镜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40: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如发现文字缺失,关闭转码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这一波, 胤祚输得不亏。

他怎么料得到太皇太后这样的身份,愿意当着孙子和曾孙的面,用哭来骗他呢

都已经答应了, 就算知道太皇太后假哭下套,胤祚也不会再反悔。

只是小家伙蔫哒哒的,垂头丧气地坐在那儿,宛如一只失去梦想的小团子。

太皇太后达成目的,就用更柔和的政策与语气, “乌库妈妈和你汗阿玛不是不让你出去,只是你这个年纪确实太小了点。等你再长大些,给朝廷办差, 到时候谁都不会再拦你。”

胤祚蔫蔫的, 回话声都显得有气无力“可到时候堤坝也建完了呀。”

“胤祚呀。”太皇太后摸着胤祚的小脑袋, 语重心长地说, “人这一生短短几十年, 能做的事很有限, 你要是跟着李光地去那边建堤坝,顶多也就造福长江黄河两岸的百姓, 可你要是留在皇庄继续研究,或许研究出来的那些东西能够造福整个大清的百姓。”

孰轻孰重,应该怎么选择,她相信聪慧的曾孙能够意识得到。

胤祚立马明白过来,他发现自己一不留神钻了个牛角尖。

既然他自己都知道在建筑和水利工程方面没什么本事, 为什么不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些画下来,交给在这方面有能力的人学习呢

有些现代的知识拿到古代来, 可能确实没几个人能够看懂, 然而内行人哪怕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 多钻研上个一天一月一年,也比他这样只能依样画葫芦的外行人要好。

大包大揽要不得,认为穿越自带现代的诸多知识就觉得比古人好要不得,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由专业领域的人才去做

眼看自己说的有用,太皇太后接着道“擅长教书的不能去建堤坝,擅长研究的不能去扛水泥,胤祚擅长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建堤坝,对不对”

“对是我的想法狭隘了,乌库妈妈好厉害”胤祚一点就通,好话不要钱,“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乌库妈妈就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宝贝,是大清的宝贝”

太皇太后

活了这么多年,大半身子都进棺材了,什么彩虹屁没听过还是第一次听人夸她是宝贝。

老太太脸都红了,轻轻地拍了一下胤祚的脑门,嗔道“不正经”

“我哪里不正经了”胤祚可太冤了,委委屈屈地抱着膝盖,缩成一团,嘟囔着,“这年头远门不让人出,实话也不让人说了吗”

康熙冷眼一扫“你还惦记着出远门”

“没有没有”胤祚慌忙摆手,他可承受不住曾祖母再哭一回的惊吓。

他不记得孝庄历史上具体活到什么时候,但太皇太后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在清朝属于高寿,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大限将至。

他总不能真的让老太太一直为他担惊受怕,甚至于临终之前还惦记着他没回来吧那也太不孝了。

康熙哼了一声,满意于臭小子的识相,同时也有些感慨。

他还是太年轻了,在打和骂、讲道理都行不通的时候,除了强硬的“没得商量”,竟想不出第四个办法,果然还是得让玛嬷再多帮帮他

胤祚本以为他都妥协了,后续花费不少时间将他记忆中的许多大坝要求、水利工程大致原理,附近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信息全部写写画画交给李光地,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前朝后宫都知道他想跟李光地一起去长江黄河建堤坝的事。

这下好了,彻底捅了马蜂窝。

德妃、皇贵妃、宜妃三个

孕妇就坐在他面前,亲额娘哭得梨花带雨,皇贵妃和宜妃都不劝两句,抱着肚子在那儿一起批判他。

大臣们组团劝说他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朝廷的确有些缺钱,但没缺人到需要他去扛钢筋混凝土建堤坝的地步,求求他给大臣们一条活路,免得什么时候他们出门就被人扔臭鸡蛋烂菜叶。

兄弟们轮流跑到他面前阴阳怪气给冷眼,年纪最小的八阿哥都跑来说“咯咯坏”,虽然说完之后还是跟他要抱抱亲亲,但这也说明了一个兆头。

所有人都不同意。

胤祚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是煎熬,双下巴都开始消瘦起来。

“究竟是谁传的消息怎么光传会被骂的前半部分,漏掉我已经同意不去的后半部分”

害得他每遇到一个人,都得解释一遍自己已经答应不去了。

这不是故意折腾他吗

怎么想都觉得如此小气、记仇的事,应该是康熙做的。

而此时的康熙正在给太子点赞“干得好”

太子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确定没办法去最前线战斗,胤祚决定搞好后勤搞钱

户部和工部的效率实在太拉,光靠他们得被拖死。

就算今年洪水期过去,他们看到效果同意了,等商量个几个月,拨出款来,组织人手,新堤坝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再建。

在那之前,都得靠他的小金库支撑。

早前他已经跟康熙太子合作做了不少生意,得来的分成全在康熙那。

具体的账本他懒得翻,只知道最后有不少钱,可惜这些钱投在建堤坝上,真的就只是丢进河里听得响。

如此一来,只能开始疯狂搞钱搞钱再搞钱

目前已经成熟的甜食、面包等产业全部从京城开始向外辐射,有人手可用就自己开店做生意,不方便的地方就和商户签协议,采用加盟的模式,给出具体的方子,教一些经验,每年收取一定的分成。

只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新的生意得跟上。

早前给康熙画过饼的那么多糖果,胤祚借用几位娘娘的小厨房和御膳房的那么多御厨,花了几天时间,通通研究出来。

还有御厨和厨娘心思灵敏,做出几种不错的糖果,算是意外收获。

有跟苏茉儿合作卖糖的生意在前,这些糖果生意自然不烦二主,胤祚跑去太皇太后面前撒娇卖乖,可算让太皇太后松口帮他。

就连研究出新糖果的御厨厨娘那边,也有太皇太后替他打点,不用多费心思。

火锅、烧烤方面因着土豆、辣椒还没到收成的时候,即便做了很快也会被人跟风,利润多不起来,暂时放一边。

然后,胤祚开始研究牙膏牙刷。

糖吃多了不会蛀牙,但是不刷牙,不注意清洁,肯定会蛀牙。

清朝这会儿已经有牙膏和牙刷的雏形,牙膏用的是加了中草药的牙粉,牙刷的个头大了些,不太好深入内里刷牙,对小孩子不太友好。

胤祚叫上所有的小伙伴,一起钻进研究室,把什么水果味、薄荷味的牙膏,大大小小的软毛牙刷做出来。

牙膏、牙刷配上科学的刷牙方式,从皇宫到皇庄全部改了一通,没几天就收获一片好评。

尤其是热爱甜食的三阿哥,特地跑来感谢一通,顺便薅走了几支不同口味的牙膏。

胤祚又找太医聊了聊,把太医引进了实验室。

他是想找太医做一款中草药成分的牙膏,改善牙龈出血红肿之类的问题,哪里料得到太医见到实验室的配置之后,直喊“我也要一套”

这不是什么难事,胤祚给

太医院放了一个同样规格的实验室,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不好放在那不用,就提起了青蒿素。

那可是国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大佬

胤祚对医学没什么研究,也跑去观摩了一下大佬的论文,医学方面的知识实在难啃,他记不住全部,只能把自己记得的那些口述下来。

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看太医院到底有多牛了。

很多细碎的事情一点一点安排下来,花费的时间竟也不少。

等他从忙碌中回过神来,发觉李光地他们已经离京一个多月了,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也走了。

他们俩得在李光地到达之前弄好钢筋和混凝土厂,建堤坝要用到的量太大,运输起来过于耗费时间和成本,为节省本就不多的资金,还是得就近建厂、招工。

好在李光地到了那,得带人查看当地环境设计新堤坝,将附近的百姓迁走,前前后后需要忙上好些日子,如果遇到不肯搬迁的钉子户,留给他们的时间就更多了。

可铁蛋柱子的那一出闹得大半个大清都知道,两人到了地方才知道,长江黄河两岸的百姓都在期盼新堤坝,早早收拾好东西准备搬迁,很多青壮劳动力忙完春耕都在等招工赚钱,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

为此,两人恨不得把十二个时辰掰成三十六个时辰来用。

胤祚还是去御书房找康熙谈生意的时候,听说那边建堤坝进程很顺利,就是两位大人不肯输给死对头,你卷我也卷,我卷你更卷,天天熬夜、身心俱疲、就快秃头。

“他们俩本来就心思重,头发不多,再这么下去得变成光头。”康熙暗暗嘲笑一波,转而拿起随奏折一起送来的账本,看一眼眼睛疼,看两眼心疼,索性丢给胤祚眼不见为净。

“你自己看看吧,银子跟流水似的花出去,你的小金库如今可是只有出没得进。”

就算有点进账,转手就投进堤坝里去了。

那就是个只进不出的吞金兽。

胤祚倒是不怎么心疼,这就跟电子货币一样,不是到手的真金白银花出去,那就是写在纸上的一串数字,没太大感觉。

“花就花吧,银子只有流通起来才叫钱,一直存在仓库里能生金子吗”

康熙“”

太子“”

臭小子六弟的歪理是真的多。

胤祚还说“汗阿玛别看我这边花钱多,没收入,我也是教过李光地大人几招的。钢筋、混凝土、水泥这些用处大着呢,可以修路、修房、修城墙,我让他们到一处地方先修一块出来给人看看,谁都可以去砸。你说,质量这么好还不怕火的房子,有钱人家要不要”

康熙忽然知道他在谋划些什么,设身处地地想想,这样的房子他也是要的,就是“会不会有些难看”

胤祚啧啧两声,晃晃食指,“汗阿玛这不是小看我吗我这么看脸的人,能造出丑房子来吗”

康熙“”

太子“”

你说得很有道理,下次不许再说了。

胤祚点了点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呈上来的折子,“两位大人忙成这样,可不仅仅是为了建厂招工,他们还肩负着联络当地富商建房的事。如果钢筋、混凝土、水泥这些只是为了建堤坝建几个厂,那多浪费啊必须让它们自己用银子生金子。”

否则光靠他这边做生意,为堤坝事业填补巨额的资金缺口,压力也太大了点,会秃头的。

用银子生金子,康熙和太子本以为这就是胤祚的一句戏言,没想到他是真的在想办法努力实现。

康熙看向太子原来这小子逼一逼还能更厉害一点。

太子明白了那再压榨一下

胤祚忽觉背后寒凉,一个哆嗦,莫名开始担心换季期间是不是容易感冒,“对了,汗阿玛,我是来找你帮忙的。”

康熙“”这话,他都听怕了。

“朕手底下的人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能干的手底下都做着生意呢。”

确实还剩几个能干的,可这不是满朝文武不能全做生意去吗

朝廷还要不要运转了

为了搞钱,胤祚拼命做生意,摊子铺得太大了,又没办法把每一桩生意都捏在手里,干脆全部甩给亲爹,让亲爹找人去做。

这一波可把康熙给累惨了。

原先他还奇怪胤祚怎么老老缺人,总想挖他墙角,等胤祚把这么多生意甩过来,他自己都开始想到处挖墙脚。

人才是真的不够,他都想把被胤祚挖去的墙角重新挖回来了。

看,张廷玉和张英就很不错嘛。

等等,张家好像还有个大儿子唔,他家三儿子能干活了吗

胤祚没想到老父亲还能哭穷,楞了一下,“那让大哥帮个忙”

康熙秒答“可。”

还在上书房读书的大阿哥和三阿哥就被抓了壮丁,理由很正当弟弟都这么忙了,当哥哥的好意思不帮

大阿哥“”

三阿哥“”

他们俩哪接触过什么生意

突然被丢过来这样的事,一点头绪都没有,抓瞎半天跑去求助胤祚,胤祚能有什么办法委婉暗示他们没办法了就去找爹娘。

亲爹康熙是指望不上了,兄弟俩转头就去找额娘。

惠妃和荣妃日常协理宫务,宫外也有一些铺子、私产,在这方面总比两个只会读书半点不通庶务的儿子要好。

一边感叹六阿哥可真会作妖,一边老老实实教儿子怎么做。

教了几天,两个儿子磕磕绊绊刚开始办事,康熙又丢过来了。

惠妃“”

荣妃“”

想撂挑子不干吧这可是皇上安排下来的事。

往大了说,两个儿子这把年纪,没几年就要上朝办事,这可能是皇上提前磨砺他们,办砸了容易影响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印象。

往小了说,这些事和六阿哥有关,办不好的话,兄弟间的感情受到影响,万一以后有大事要做,六阿哥不找他们俩了呢

惠妃和荣妃只好捏着鼻子,帮儿子一起干。

康熙

康熙

还能这样

康熙忽然发现新大陆。

他和太子、胤祚天天头疼干活的人不够,都快把主意打到科举上去了,可这不是有现成的吗

后宫的妃子大多是从世家挑选出来的,别的不好说,打理生意都是会的,身边还有会擅长此道的宫女和嬷嬷,这些人才可不能浪费啊

康熙赶紧安排下去,皇贵妃怀孕了没事,你安心养胎,交给嬷嬷去做

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八阿哥都被安排了差事。

养母惠妃既得忙宫务,还得带儿子,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把亲额娘卫氏从屋子里拉出来干活。

因过于貌美,很可能得康熙青睐

去去去,赶紧去,惠妃巴不得康熙看重卫氏,多分点生意给卫氏打理。她已经快累瘫了,就希望皇贵妃赶紧生完孩子,把繁琐的宫务接过去,好让她松快几天。

胆小、怯懦,很可能不堪大任

算了吧,没那个闲功夫想东想西了,赶紧干活每天睁开眼睛是账本,

闭上眼睛是生意,轮到皇上翻牌了还得收拾好自己去侍寝,忙到累得倒头就睡,就不会有胆小怯懦的功夫了。

卫氏“”

宅了那么多年,突然被拉出来干活,怪害怕的。

看看懵懵懂懂的儿子,再看看康熙丢来的生意,行吧,为儿子拼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