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 第93章 第 93 章

胤祚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93章 第 93 章

作者:芒果眼镜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4:40: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照胤祚这速度, 要是不予节制,朝廷上的那些文武大臣怕是全部都得被他扒拉到碗里去。

虽说目前那些人全都是领一份俸禄打两份工,但是谁知道会不会被胤祚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鲜东西吸引过去呢

而且那小子专挑有本事的人才扒拉, 本事一般的,只会吹彩虹屁的,根本鸟都不鸟。

康熙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眉心微皱, 作为帝王,他很少有这么烦躁还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

太子在旁看着, 也觉得这事有些棘手。

主要是胤祚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己,大臣们也没有因为帮胤祚而怠慢朝廷上的事, 甚至都没有从胤祚那里领到多少钱,全部免费打工,没有一文钱利益关系。

可是长此以往下去, 谁能保证那些人的对头不会以胤祚为借口, 借以攻击

六弟的一颗心都向着研究和大清, 手底下的人不是搞研究就是做生意, 真要被人攻讦, 怕是都没几个人能站出来替他说话。

太子光是想想那样的场景, 就要窒息,不行,他要保护六弟

“汗阿玛, 儿臣能去皇庄找六弟谈谈吗”

“去”康熙敲定下来, “朕也去”

太子

老实说, 他心底里有那么一两秒怀疑汗阿玛可能就在等他这句话, 好出宫去看看六弟。

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到六弟了, 御书房匆匆见一面之前又有大半个月没见, 实在缺乏胤祚因子的滋润,也就没有戳破汗阿玛的那点小心思。

父子俩坐上装了杜仲胶轮胎的马车,匆匆赶往皇庄,路上遇到正打算去皇庄的张英,就把张英给捎上了,也能抽空聊两句。

上一回只是为了实验,稍稍来回跑了一下,这回坐了这么长一趟的马车,感受着那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震颤感,好受许多的屁股,忍不住喟叹出声。

康熙靠着从胤祚那薅来的抱枕,坐姿和态度都有些随意,对张英说“怪不得你天天只是去点个卯就走,这样的好东西谁都没有就算了,一旦出现还可以买卖,可不是会被人哄抢吗”

张英苦笑,也就是看皇上仅仅感叹一句,没有半分追究他责任的意思,否则他当即就得跪下请罪。

“皇上容禀,实在是杜仲胶的出产率太低,数量有限,还得供给滑板车、三轮车、滑板、溜冰鞋等使用,那些生意做得早,早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不好忽然减少供应量,所以轮到臣这的杜仲胶就很少了。”

但凡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马车轮胎的好处,这个大臣要,那个王爷要,论起来各个都和当今圣上沾亲带故,哪个是能轻易得罪的

张英要是恢复原来的官职,那也是个大官,不必如此束手束脚,可他为了去给胤祚帮忙领了个闲职,方便随时走人,手里没什么实权。

担心官场上的事处理不好会给胤祚惹麻烦,他只好缓着来,天天跑去跟人喝茶吃饭,劝说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不要着急。

可他说得再好听,杜仲胶数量有限,没有就是没有。

人家笑眯眯地又是送礼又是请客,希望他能从别人那匀出一份两份来,但是这人会送礼,别人也会啊,张英就又被拉去喝茶吃饭了。

这里面的人情往来和弯弯绕绕,康熙和太子不用问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挺同情张英的。

太子笑道“孤听说,张大人在约见各大商贾,既要大量购买杜仲叶和种子,又问他们大量购买橡胶。商人们不曾听说什么橡胶,到处打听橡胶是个什么东西。”

“是的。”张英颔首,“这是六阿哥特意吩

咐过的,不止是臣,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也在向他人透露这个消息。”

纳兰明珠是因为在做滑板车和三轮车的生意,需要大量的轮胎,索额图嘛大概是因为纳兰明珠做了,他不想落后。

康熙乐得看这两人斗鸡眼似的斗个一辈子,稳稳地倒了杯茶品着,“这不就是胤祚先前所期望见到的场景吗”

顿了顿,他叹道“希望能够找到他想要的橡胶吧,杜仲出胶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太子和张英跟着叹气,确实如此。

太多生意因为杜仲胶数量不够而被限制生产了,否则这样的好东西何至于卖出高价,而不是以一个普通的价格向整个大清辐射开来呢

康熙和太子马车上的轮胎是胤祚免费装上的,等他们俩听说京城轮胎贵,两轮胎的价格远在玻璃之上时,彻底惊呆。

臭小子六弟的心这么黑的吗

问过细节才知道一百斤杜仲叶仅能提取两斤左右的杜仲胶,而马车的两个轮胎要用到的杜仲胶多达二十斤,也就是一千斤杜仲叶。

一辆马车要用的轮胎大约得薅几十棵杜仲树的叶子,还得雇人摘取、清洗叶子,制作提取杜仲胶的溶液,成本真的不低。

一百斤杜仲种皮倒是能提取出十七斤左右的杜仲胶,但在大清需求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种子会被用于种树,能出售的不多。

再者,胤祚担心有些人为了赚钱,只看眼前,不顾可持续发展,乱剥杜仲树的树皮,完全不理会他叮嘱的注意事项,把几十年的老树树皮剥完,直接给弄死了,就不收购树皮。

他虽然了杜仲树的扦插种植方式,但想要扦插部位生根成活,长成杜仲树以后薅叶子,还需要相当的年限。

普通百姓没有扦插经验,更倾向于用种子育苗,所以要想轮胎的价格降下来,怕是还得再等上好几年。

这么一来,轮胎供不应求,还有满洲贵族们送礼、哄抢,价格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

张英感慨道“杜仲本就是药材,不算便宜,六阿哥一边收购杜仲叶,不动种子和树皮,不伤杜仲树的根本,一边派人大量种植,希望能够尽快将杜仲的价格压下来。”

康熙和太子很是意外,臭小子六弟竟然考虑这么多吗

不知道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得了老爷爷的指点,不论如何,现在都是胤祚的功劳了

康熙微笑示意“继续。”

一看两位都很感兴趣的样子,张英就把许多琐事一五一十地报告出来。

杜仲叶提取杜仲胶的数量太少,千里迢迢运来京城再提取就太浪费了,所以教了一批人之后,让他们带着提取必用的溶液,去当地收购叶子,提取完再把杜仲胶送回来。

如此一来,运送杜仲叶的成本降低了,还能减少损耗,但是人力、运输、住宿的成本并不少。

跟着,还要派人去杜仲树较多的地方,教导当地居民怎么种植新的杜仲树,怎么照料会多长叶子,化肥该怎么搭配使用。

如果找到贫穷但适合种植杜仲的地方,还要送出购买来的杜仲种子,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如何靠种树脱贫。

张英道“很多人请臣喝茶吃饭,言语间总会问轮胎为什么卖得这么贵,这也是京城很多人不解的地方,但其实这项生意不赚钱的,还得倒贴进去很多,和玩具店的利润加在一起将将平账。”

这一切都是经过张英的手去办的,没人比他更清楚六阿哥往里面贴了多少钱,又是为了什么,所以他说起来的时候,满脸的自豪与感动。

康熙“”

太子

“”

太子瞅瞅面无表情的康熙,再瞅瞅激动到差点老泪纵横的张英,这要是有不知情的,还以为六弟是张英的儿子呢

看到张英的表现,康熙有理由怀疑其他大臣很可能也是这副德行。

儿子会被大臣抢回家的强烈危机感油然而生,远远超过大臣被儿子扒拉进碗里去的危机感。

剩余的路程并不是安静的,张英仿佛彻底打开“夸夸胤祚”的开关,路上叨叨个不停。

关键他说的都是胤祚捣鼓出来的东西,是康熙和太子不知情的背后事,父子俩强行按住“儿子快要被抢走了”“弟弟快不是我家的了”的危机感,安安静静地听着。

直到皇庄临近,张英掀开马车帘子一看,欣喜地道“皇庄到了,到了这就不能再乘马车进去了,万岁爷、太子殿下,我们走进去吧。”

康熙

太子

父子俩上次过来企图拎乐不思蜀的胤祚回宫的时候,直接到了皇庄门口才停的车。

见张英高高兴兴出去的模样,和路边停着的好几辆马车,两人明白确实可能有这么一回事,立即下了车。

下来以后,看到一条灰色笔直还高出黄土路面好一截的路。

“水泥路”三个字立马浮现在康熙和太子的脑海之中。

胤祚曾经说过水泥路就是灰色的,刺刺的,平坦的,坚硬的,和眼前见到的这个很是相似。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路只建了一半,和隔壁那条黄扑扑的路产生愈发明显的对比。

张英已经冲到那条水泥路上,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在那又蹦又跳跟个四岁孩子似的。

“万岁爷、太子殿下,请过来看,这就是六阿哥和李光地一起铺的水泥路。”

父子俩匆忙上前,默契一致地弯腰摸地,嗯,果然是刺刺的。

张英解释道“六阿哥说,水泥路刚铺好的时候是软的,硬了以后有一定的承重量,人可以上来,但是马车太重,上来太早会把路压坏,所以这些日子我们都是把马车停在这边,人走过去的。”

康熙和太子都没有成为那个例外的心思,何况他们俩确实想亲自在水泥路上走走,感受一下。

张英在前面带路,走一段路指着上面的缝隙说热胀冷缩,过了这里又说“水泥路只能过人,不能过马车,隔壁那条路就给负重的马车过。最近马车在运石头、煤,上面经常会掉东西下来,过马车的速度又慢又颠,远不如我们走路快呢。”

这就是在说明为什么隔壁明明有路,他还让康熙和太子下来走走。

“等一个月后,这边的水泥路能过人了,就把隔壁也铺成水泥路。”说到这里,张英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压低声音,“上回犬子也参与铺水泥路了,臣被人拉去喝茶,没有亲眼看到,所以已经预约好了名额,下回铺隔壁的时候过来一起弄。”

康熙和太子不懂铺一条路有什么好参与的,不过

“为什么要预约”

张英望天“这不是大家都觉得好,一传十十传百,朝上有大半的大臣要来吗名额太抢手了,臣不走走儿子的关系,还捞不到呢。纳兰明珠也是靠儿子捞来的名额,索额图没儿子在这边,就没抢到。”

最终,他得出结论“生个好儿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康熙“”

太子“”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

就、离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