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金算盘 > 第 40 章

金算盘 第 40 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日卯时, 镇国侯依旧准时出现在大明宝殿上。前些日子抱病许久未上朝的韩国公也来了。几位言官文臣这几日估计是被镇国侯给怼怕了,今日看到韩国公来上朝, 那几位脸上的笑是前所未有的真情实意,纷纷上前去跟韩国公问好:“国公爷您身体可算好了, 这朝中没您还真是不行。”

韩国公最近虽躲在府里装病,但对朝中之事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所以这会他对这几位文官的示好,很是不齿。干不过镇国侯那老小子,就想把他这把老骨头往前推, 真是白瞎了他们读的那些经史子集了。

韩国公很是冷淡地扯了扯嘴角:“多谢各位的记挂。”他们想要拿他当枪使,还要看他同不同意?他都已经被儿子警告过了,日后一定要绕着镇国侯府走,不要说镇国侯那老小子了,就是镇国侯府的一只耗子,他都不会抬脚去踩一下。

那些文官见韩国公这么冷漠也没放在心上, 毕竟人家女儿是皇后, 有的是底气。要论朝中谁还有跟镇国侯一战之力, 也就只有韩国公了,原他们还想要厚着脸皮多捧韩国公几句, 只是正好皇帝来了, 也就只好作罢。

景盛帝还没坐到龙椅上就先扫了一眼殿里, 当他看到霸着百官之首的位置, 跪得直板板的镇国侯, 他额头上的筋就开始抽痛了起来, 要不是不能,他都想直接下朝去后宫找俩美人压压惊:“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百官起身之后,殿里一时间无人冒头进言,很是安静。

景盛帝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就这样一直安静下去就好,不要给他惹事,增添烦恼。他这几天耳朵都快被他们给吵聋了,他只想安安静静的上个早朝。

景盛帝两只眼珠子转了几圈之后,见还没有动静,就稍稍松了口气。不过他这心放得有些早,当他刚想给刘光使眼色的时候,就有一没眼力劲的言官跳了出来:“皇上,臣有本奏。”

景盛帝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不但额头上的筋跳得厉害,就连眼皮子都开始跟着跳了:“说吧,什么事?”

那留着山羊胡的言官,只管低垂着头开口,完全没有一点要偷瞧皇帝脸色的意思:“皇上,西北虽是昭亲王封地,但还属我大景国境。西北跟边莫开战,昭亲王竟不上报朝廷,私自领军迎战,此类种种,实属藐视朝廷、无视皇上,”那言官言之凿凿,说到激动处竟跪下叩首:“皇上顾念兄弟之情,但也要明白国之大义,昭亲王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山羊胡子的话刚刚落地,又有一位言官出列了:“西北是昭亲王的封地,昭亲王又手握兵权,这次边莫来犯,昭亲王至今未上书朝廷,实在是有失体统,还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几个文臣跟说好了似的,举动都是一致的。

镇国侯冷哼一声:“像你们这样的人就该让你们去西北边关待个十年,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做轻重缓急了。”

说到这,镇国侯脸上带着凝重:“西北离京城有千里之远,边莫大军压境,昭亲王要是等着朝廷的指示,恐怕西北早就被边莫的骑兵给踏平了。一旦西北失守,边莫就可以直入中原,到时尔等也不用在这大放厥词了,就等着成为边莫的阶下囚吧。只是你们成了阶下囚不要紧,毕竟这就是你们所求的,但大景那些无辜的百姓呢,谁来可怜他们?”

董阁老最近看着乌烟瘴气的朝堂,也是伤透了心,他这两日都有些怀疑,他为官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现在西北跟边莫已经开战,北边还有北辽在对我大景虎视眈眈,而在这十万火急的关头,朝堂之上不想着怎么支援西北抵抗边莫、北辽,竟整日里想着拉帮结派,怎么除去异己?我等食天家俸禄,就该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皇上,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筹集军饷,运往西北,以免西北粮饷供应不及。”董阁老也跪伏到了地面。

景盛帝有些心虚,只是面上不显:“董老说的对,当务之急还是赶快筹集军饷,另外朕想派一钦差大臣去西北,代朕监军,不知哪位爱卿愿为朕分忧?”

这话一出,镇国侯就冷笑了起来,他扭头扫了一眼文武百官,见他们都低垂着脑袋,有几个甚至还往边上悄悄挪了挪。呵……,都是孬种,就这样还能站在这,也真是得亏祖宗保佑。

韩国公站在镇国侯身后,也是有些幸灾乐祸,刚刚不是一个个都铮铮有词吗,这会怎么都改行当缩头乌龟了?这群言官文臣一个个论本事没有,嘴头功夫倒是都了得,平日里就知道煽风点火,真要显起真章来,一个比一个怂。

就在韩国公等着看好戏的时候,他没料到竟有人看他不作为想要拉他下水,毕竟他跟镇国侯不合满朝堂的人都知道。

“臣举荐韩国公,”又是那位山羊胡子打破了殿里的沉静。

韩国公瞬间扭头看向那山羊胡子,虎目中带着不屑:“老夫真不知道哪得罪了肖御史了?”

山羊胡子也不理会韩国公的冷嘲:“韩国公德高望重,又是历经三朝,朝中无人不敬重韩老,能代天子监军,行天子之责的,非韩老莫属。”

韩国公嗤笑一声:“你倒不怕老夫未出京城就死在路上了?”

“京城乃天子脚下,何人敢胆大妄为?”山羊胡子还在力荐。

“老夫年近七十,只剩这把老骨头了,”韩国公说到这还故意咳嗽了两声:“不要说去西北,老夫估计还未出京城,这把老骨头就已经被马车给颠散了。你想要老夫的命说一声便是,没必要绕这么大弯子?”

说完这话,韩国公也不等山羊胡子接话,就直接朝景盛帝拱手:“皇上,老臣年事已高,身子也大不如前,近日又屡屡抱恙,虽有报国之心,但也无奈力不从心,”说到这韩国公想到这么多年他战战兢兢,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就不禁老泪纵横,巍巍颤颤地走到大殿中央跪在地上:“皇上,老臣自知不能再为您分忧了,也就不占着这个位置碍人眼了,老臣今日就辞官归田,还请皇上恩准。”

文武百官都没想到韩国公会来这么一出,这是在试探皇上吗?不过现在感觉最不好的就要数山羊胡子了,他只是力荐,完全没有要逼韩国公退位让贤之意,这个名声他可不敢背:“韩国公,您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在这国难当头,您可不能隐退呀!”

景盛帝看着韩国公跪伏在地上,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只能稍作挽留:“韩老爱卿,你辞官之事暂时还是不要再提……”

“求皇上恩准,”韩国公可不管,他今天来除了看戏就是为了辞官,过两天他还要让爵:“求皇上恩准。”

这会就连镇国侯都觉得韩老狗这戏做得有点逼真了,他看向韩国公,皱眉想着韩老狗不会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吧?不然依着韩老狗贪权的性子,可不会自己把自己给撸了。

有这想法的可不止镇国侯一人,就连景盛帝都这么想:“那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挽留了,朕准了,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就到太医院请太医看看。”

“谢皇上,”韩国公擦了擦老泪,就起身入列了,心里没事,这会他可以好好看戏了。

镇国侯见韩老狗真辞官了,还有些不相信,不过皇帝已经准了,也就由不得他不信了,看来韩老狗真的是命不长久了。

韩国公原本只是站着,但想想又有些不甘,反正明天之后他就不是官了,但今天他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他娘的,这不中气就上来了:“皇上,老臣觉得肖御史一向见微知著,又洞若观火,对您更是忠心耿耿。而监军之职首要忠心,其次便是能明察秋毫,这么一说,肖御史倒是十分合适,更何况肖御史还正当壮年,这千里奔波之苦想必也是不在话下。”

“臣附议,”镇国侯早就烦那肖贼子了:“肖御史不是一直说昭亲王有不臣之心吗?刚好他亲自去西北看看,也好取些实证回来,不然这总是凭空胡扯,也有失言官御史的身份。”

山羊胡子一听这话就觉要不好,西北是昭亲王的地方,他要是去了,还有命回来吗:“皇上,臣一文官,怎担得起监军之职?”

“你刚不是说的头头是道吗?”韩国公丝毫不让:“监军而已,又不是让你上战场打仗,怕什么?”他娘的,这就怕了?那还把他往火坑里推,在场谁不知道他跟镇国侯不合多年,还使劲把他往西北推?更何况监军那么碍眼,这不是谁去谁找死吗?关键死了也不落好,还要连累家人,太后还好好活着呢,能放过碍眼的人吗?

被韩国公跟镇国侯这么一闹,刚那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文官这会都跟哑了一般,没人再敢吭声了。

这日早朝只能不了了之。下朝之后,韩国公快一步出了大明宝殿,镇国侯没多久就跟了上来,他也不上去搭话,只是一直跟着韩国公,仔细观察着他,看着脚步的确有些踉跄,头发好像也白了不少……

韩国公知道镇国侯跟在他身后,只是他一直忍住了不回头看,等快到了宫门口,他终是忍不住转身面向镇国侯:“你到底又想要干什么?”

嗯,脸上的老斑也多了不少,镇国侯越来越确定韩老狗是得了重病:“我不跟快要死的人计较,你也是的,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怎么看你说话还这么冲?我劝你平心静气点,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天。”

韩国公气得浑身发抖,他就知道镇国侯这老小子会诅咒他,没想到啊,真的没想到啊,他才刚辞官,这老小子就跑他头上拉屎撒尿了:“周作杨,你……你欺人太盛,你才要死呢,老夫活得好好的,你死了老夫都还活着。”

镇国侯掏了掏耳朵:“小心气急攻心,我家老头子就是……,”他想到韩氏那贱人是这老狗的妹妹,话说了一半就冷哼一声走人了。

韩国公看着镇国侯的背影,叹了口气,肩膀也耷拉了下来:“作孽啊……”

西北昭亲王府,五娘这会正在宴请宁州城的官眷跟城里几户大商家的女眷。原本芍嬷嬷建议她只宴请官眷的,只是她想着既然要筹银子筹衣物,那商户这大头也不能漏了。

五娘坐在熙然院正堂的主位上,看着下面神色各异的二十多位女眷,笑说:“我到西北也有些日子了,只是身子有些不便,就一直没能请大家过来见见,拖到现在,是我失礼了。在这里,我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在下面坐着的女眷纷纷起身举杯饮尽杯中物。

“都坐吧,”五娘还真不喜欢这场合,只是日后等她生了孩子,要应付像这样的场合还多着呢,不得不试着习惯。

“娘娘说的是哪的话?”一位商户家的女眷,倒是爽利:“能来给娘娘请安已经是民妇等莫大的福气了。”

坐在五娘左下手的是墨先生的夫人赵氏,她身边还坐着一位姑娘,据说是她的外甥女叫陈碧瑶。

赵氏淡笑着说:“娘娘身子贵重,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宁州城也不大,大家都一个城里住着,什么时候都能见。”她今天过来,也是想要探一探这位昭亲王妃的底,就目前看来,是个会扮猪吃老虎的主儿,歪道她夫君让她谨慎些。

五娘对这墨夫人的印象还不错,只是她那外甥女,五娘有些不喜。自她进了熙然院之后,那陈碧瑶就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看她,那种眼神,她曾经见过:“碧瑶姑娘在看什么,可是我的妆容有什么不妥?”

她已经是昭亲王妃,而且景元昭也已经给了她承诺,那景元昭就是她的人,她不允许别人觊觎他。

陈碧瑶的母亲是墨先生的嫡妹,不过墨先生的这个嫡妹命不好生下陈碧瑶没两年就去了。墨家老夫人痛失爱女,就把陈碧瑶接到墨家来养了,这一养就是十多年。今年陈碧瑶已经十六了,可一直没有婆家,在座的也不知道这墨家是个什么打算,不过单看那丫头的规矩还真不好说是好是坏?

墨夫人早就注意到陈碧瑶的举动了,她一再提醒,只是这丫头还是没能管住自己的眼睛。墨夫人起身,故意一脚踩在陈碧瑶的脚上:“这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第一次见到王妃娘娘,有些看傻了,还请娘娘多多包涵。”

“墨夫人请坐,”五娘还是一脸的淡笑,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还以为是我的妆容花了。”那陈碧瑶的眼神里带着不屑,五娘就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敢用那样的眼神看她?

刚刚墨夫人那一脚是用了力的,陈碧瑶此时脚的确很痛,但她心里更不痛快。她八岁在外祖家第一次见到那神仙似的男子,就再也放不下了。

她爱慕昭亲王已经八年了,为了他,她甚至甘愿放下尊严,不求名分,只要能陪侍在他左右,可是昭亲王却从未正眼瞧过她一眼。她原想着哪天他娶亲了,也许她就死心了。今年他娶妻了,可是她依旧无法做到死心,她又想着他身份尊贵,不可能只守着他妻子一人。

不是都说世家出来的女子都贤良淑德吗?为什么昭亲王妃都怀了身孕了,还霸着昭亲王不放?陈碧瑶觉得昭亲王妃就是个十足的妒妇,根本配不上昭亲王妃这个身份。她低垂着头,心里开始慢慢变得扭曲,她嫉妒那个坐在主位上的女人。

五娘不再注意陈碧瑶,正想着怎么把话题引到施粥上,不过有人主动给她铺了路。钱华贞这次也收到了五娘的帖子,对于今日的宴会,她自是有准备的,既然已经投了昭亲王妃,那她就不会再生二心。

钱华贞在收到昭亲王妃下的帖子时,心中确实是松了一口气,今天也定是会使力帮昭亲王妃达成所想:“娘娘,今儿华贞过来的时候,见东街这边的难民比前两日少了不少。这一问,华贞才知道王府在西街那施粥。西北战乱,苦得就是百姓。华贞虽人单力薄,但手头还宽些,不知道能不能参一脚?”

五娘闻言,脸上立马有了笑:“吴夫人心慈,见不得那些百姓受苦,你能参进来,我真是求之不得,我在这替那些百姓谢谢你。”

说完,她便深叹了口气:“说来也是惭愧,看着满城受难的百姓,我心里急得很,让府里的人照三餐到西街施粥,不管怎么样,能撑一天是一天,能帮那些百姓熬过去一天就赚一天。”说着五娘的双目还闪过一丝水光。

“娘娘心慈仁善,在孕中还一直记挂着满城的百姓,华贞真心佩服,”钱华贞也跟着叹了口气:“只恨华贞人单力薄,只能尽些微末之力。”

“吴夫人能参一脚,那娘娘也顺便带上民妇一个吧,”那位爽利的商家妇人已经看出这家宴的目的了,能在昭亲王妃面前卖个好,她自是不会错过,便笑言:“民妇其他没有,银子还是有一些的。今日民妇归家之后,再鼓动鼓动民妇那几个妯娌,她们也都是心软的,希望娘娘不要嫌弃才好。”

五娘端起茶杯,敬向钱华贞跟那商家妇人:“真是谢谢你们了。”

有了开头的,后面的人也不好不跟着,捐财捐物,五娘是来者不拒,只要能用得上的,你捐锅碗瓢盆都行。

一场家宴下来,五娘也算是筹集了不少财跟物,好歹能撑一段时日。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动她买的那几批储粮的,毕竟西北军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墨夫人带着陈碧瑶刚上了马车,就甩了陈碧瑶一巴掌。

“舅母,”陈碧瑶捂着左脸,心里也清楚她舅母为什么打她。

墨夫人本就不喜这外甥女,不是因为她在府里白吃白喝,而是因为这丫头从来就是个让人省心的:“不要怪我这当舅母的没提醒你,你最好收起你那点见不得人的心思,不然到时不用昭亲王妃收拾你,我就亲自动手了结你,免得你给墨家抹黑。”要不是婆母拦着,她早就拧拧这丫头的性子了。

陈碧瑶不敢吭声,要说在墨府里,她最怕的还是她这个看似温和大方的舅母。她颤着声,抽噎着说:“碧瑶知道了。”

墨夫人最不喜她这小家子气,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今天就给你个准话,你就死了入昭亲王府的那条心,咱们墨家还丢不起那个人。”那昭亲王妃年纪虽不大,但演起戏来唱作俱佳,做事更是老道,不亏是太后看上的。更何况她肚子里还揣着一个祖宗,她们墨家可招惹不起。

边莫军队花了两天终于横穿了无望河,来到了大草原边上。这两天边莫人可一点都不好过,那夜被西北军袭击了之后,就迎来了狼群跟野狗,还有各种食肉的凶兽,又是一番酣战。

原以为西北军偷袭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来夜袭,没想到昨天夜里,他们竟然又来了,那些人穿着夜行衣,来无影去无踪的,动起手来都是一招毙命,让人胆寒。

先过无望河的那些边莫人还没歇口气,就又被围杀,南鹰带着他的那群亡命徒,见人就杀,见马就抢,抢了马就上马跑。一阵兵荒马乱之后,边莫人又死伤了一片。

莫拉珥跟在军队中央,还未来得及下令,有些边莫军就被南鹰他们引进了大草原。边莫人对草原很熟悉,他们自比草原上的雄狮,只是他们忘了这里的草原不是边莫的草原,这里的草原注定会成为很多边莫军的坟场。

莫拉珥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里面越来越安静,头一次他红了眼睛,他带出来的十二万军民,现在就只剩十万左右,他的整颗心都在滴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