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金算盘 > 第 72 章

金算盘 第 72 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3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无人知道, 在五娘他们离开之后, 一位妇人进了密道,无意中到了那处躺满尸身的通道,看到了那个黑色布袋, 抱着离开了。是她带他来到这个世上,临了了, 还是她送他离开这个尘世, 祈愿他下辈子投入寻常人家, 不愁吃穿便了。

到了京郊的庄子,五娘揉了揉耳朵, 就气鼓鼓的下了马车,也不理会昭亲王,直接去前面马车边上候着, 等太后下了马车, 她就撅着嘴上去搀扶,嘟囔着:“母后, 夫君他欺负我,把我当小算盘一样, 拧我耳朵。”

心中没了郁气, 又离开了那座几乎困了她一辈子的牢笼,太后现在是从内而外都散发着生气,这也算是她的新生, 握着五娘的手, 笑说:“你大度点, 不跟他计较,一会我替你拧回来。”儿子儿媳能这样互相真心相待,这是她的福气。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就是她可以看得见的余生,老天终是没有亏待她。

虽然见五娘气得跟火炉一样,但昭亲王对训斥她这事是没有一点后悔,刚刚在密道里,看到剑尖抵着她,他几乎都忘了该怎么喘息了。她知不知道他们一家子谁都不能少,少了一个,他都会入魔。

昭亲王一手抱着一个小胖子,就跳下了马车,跟到了五娘身后。五娘听到声音,还回头瞅了一眼,见他还在瞪着她,就立马扭过头去:“母后,我扶您进屋。”她很清楚他在乎她,她也一样爱他如命。

这个京郊的庄子很大,本是皇庄,不过显然现在已经不是了。一年前昭亲王就开始将这里推倒重建了,庄子里有两座宅子,一座五进,一座三进的。

五娘跟太后还有米氏是被安排在三进的那座宅子,至于跟着来的那些大臣、家眷,可以自行离开,也可以留在庄子里,住进那处五进的宅子。

进入庄子之后,五娘就发现了,这庄子里看着好似很平常,但这里的人就有些不平凡了。单说离他们不远处的那个洒扫的婆子,这大冷的天,只穿了一身灰色襦裙,连个袄子都没有,可看她面色依旧红润,气息平缓。

五娘不免看了看她身边抱着孩子的男人,就没再多想了,反正他想要告诉她的时候,自然不需她多问。

冬日里,庄子里除了几棵盛开的白梅、红梅,其它也没什么好看的。五娘母女扶着太后进了后院的重明堂,见重明堂里的摆饰跟寿安堂几乎一样,太后笑道:“在这里也住不了多久,哪里需要费这么多的心思。”只要一家子都在一起,这些外物都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昭亲王把两个孩子放到了榻上,凝神看着太后:“母后,这次怕是要委屈您在这住一段时日了。”赵寅撺掇安王逼宫,虽然宫里的后续消息还没传过来,但结果他也可以想象,怕是景家除了他们几个已经没什么人了,这就有点出乎意料了。这么一来,赵寅只怕不会造反,而是圈地自封为王,那这场仗就从平反,变成了扫除内乱,统一中原之战了。

太后笑道:“只要你们都在身边,我住在哪都一样。”对于以后的事,她是真的不会再过问了,看着躺在榻上熟睡的两个孩子,有他们在,她就够了:“你们去忙你们的事吧,把孩子留在这,我跟亲家母带着。”

米氏笑着附和道:“您说的对,孩子我们两个老的带着就好,你们去忙吧。”这烂摊子可不小,昭亲王收拾起来只怕要费些工夫。

五娘虽然还没消气,但正事要紧,就跟着昭亲王去了凝辉院:“你接下来想要怎么做?”现在这朝廷已经空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不然这天下肯定要大乱。生灵涂炭,可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昭亲王揽着他媳妇来到榻边坐着:“你说元昭这个姓名怎么样?”他的大位不是承继而来,所以他也不想再延用景这个姓了。带着景姓,那他就永远摆脱不了大景,他新开创的朝代可不想被人称之为“后景”。

“挺好的,”五娘明白他的意思,握住了他的大手,以表支持:“元,始也,也算是破而后立,从新开始,不错。不过你想要弃用景这个姓,为避免被天下文人口诛笔伐,论你数典忘祖,咱们还需花点功夫。”虽说成者王败者寇,但有个不坏的名声总是会好一些。

“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昭亲王明白,弃姓就等于背弃祖宗,属大不敬大不孝之列,可他真的不想要承袭景盛帝的皇位:“等休息好了,我就把这事请示母后。”

五娘环抱着他的腰,在他怀里蹭了蹭:“彦先生不是三元及第吗,想必写起话本来,他应该是手到擒来。”景家对不起太后母子,她男人既然想要弃姓,那总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还有她总觉得对韩秋儿的惩罚还没到位,她要让韩秋儿成了过街老鼠,还要让她好好活着吃糠咽菜,生不如死。

昭亲王一听他媳妇这话,就知道她要干什么,不过想到他母后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事对她老人家也没什么影响,也就没有阻拦:“那等会我让人把他叫去书房,你跟我一块过去。”一个三元及第,写本话本是不是有点屈才?

事情说完了,昭亲王就开始翻脸了,把他媳妇从自己怀里扯出来:“今天密道的事还没完,我先去陪母后用晚膳,你现在凝辉院闭门思过,等我回来你要是想明白了,知道自己错哪了,我再去给你弄好吃的,不然,今晚你就饿着肚子。”这婆娘到现在都觉得替他挡剑,他就应该感动到哭,这什么歪理?

五娘看着前一刻还对她温柔小意的男人,此刻就丢下她一个人去用膳,瞬间觉得这天下间的男人都是一样的德性,没良心:“哼……”

到了重明堂,花嬷嬷刚好摆好了膳食:“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王爷洗洗手就可以用膳了,”看了两眼昭亲王的身后,见没人,花嬷嬷就笑问道:“王妃娘娘呢?”

昭亲王笑回:“在闭门思过。”

小算盘这会也醒了,正在重明堂里来回跑,见他父王进来了,肉脸上的笑可欢实了:“父王……父王,盘盘想你了。”他父王可真真真厉害,一来就将人贩子给全都灭了,他以后也要跟他父王一样厉害。

昭亲王抱起他家小胖子,亲了亲,心情很好:“弟弟呢,还在睡吗?”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他总是疼到心里,毕竟是他媳妇拼了命给他生的。

小算盘被他父王亲的有点羞:“砣砣刚刚拉臭臭了,乳母抱他去洗屁屁了。”说着他就挣扎着下地,他怎么觉得少了一个人:“母妃呢?”

“你母妃做错事了,”昭亲王放下小胖子:“父王罚她在凝辉院闭门思过。”

小算盘一听犯错,就够了够自己的屁屁:“父王,闭门思过是什么,打屁屁吗?”

太后坐在榻上,真的是听不下去了:“你媳妇那样做,只是出于本意,你训了几句就够了,不要闹太过,快去把她叫过来用膳,不然你也站在一边看着。”

米氏倒是很希望昭亲王这么做,不然她家傻闺女总是不长脑子,她拼死拼活地生了她,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拉扯大,她倒好不顾老娘稚子,去给身强力壮的男人挡剑了,要知道她当时就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这饭菜都已经上桌了,再等她来就冷了,饿一顿没事,咱们还是用膳吧。”是应该让她长点脑子,不然日后还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傻事。

太后无奈笑了:“那行,一会我让花儿做些她爱吃的给送去凝辉院。”

只是在用膳的时候,小算盘闹了一出笑话。刚用膳没一会,昭亲王就发现他家胖小子夹了不少狮子头、珍珠鱼那些他爱吃的放在碗了,可都没吃,他也不说,想看着小胖子要干什么?

小胖子看夹够了,就像模像样的让花嬷嬷端着他冒尖的碗:“盘盘去看看砣砣。”

几个大人干看着也没阻止,等小胖子进了内室,昭亲王就放下碗筷跟过去了。站在内室门边,他就见他家小胖子,拿着个大点的香囊,正把他碗里的膳食往里装,一边装着一边小声跟花嬷嬷说悄悄话:“一会盘盘去看看母妃,母妃肯定饿饿了。”

花嬷嬷笑得眉不见眼地配合他,没有一点要阻扰的意思:“好,一会花嬷嬷陪你去,这个庄子大,你还不认路。”这懂事的孩子,总是让人想要多疼一些,太后娘娘这两个孙儿生得真好。

昭亲王笑着退了出去,继续用晚膳,看来他媳妇晚上不会饿了。太后见他脸上幸灾乐祸的笑,就有些好奇,放下筷子,跟米氏一同去了内室瞧瞧,不过很快她们就回来。太后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给他夹了一堆萝卜:“你多吃点,越大越胡闹。”

昭亲王看着自己碗里冒尖的萝卜,就皱起了眉头:“母后,您这样,儿子会伤心的。”他最讨厌的膳食就是萝卜,没有之一。他母后肯定是故意的,果然有了孙子,儿子就成了脚货。

还没用完膳,他家胖小子就腆着肚子,牵着花嬷嬷去了凝辉院。即便昭亲王不喜食萝卜,他还是把它们生吞硬咽下去了,在军中生活多年,他早就明白食物的珍贵。

回到凝辉院,昭亲王轻手轻脚地进了屋子,外室没人,就移步内室,果然他媳妇身边站着位孝子:“母妃,是不是冷了?”

五娘看着她家小肥崽拎着的一袋子膳食,心是暖暖的,只是这膳食她是吃不下的:“冷了不怕,母妃让芍嬷嬷去热一热就行,你是不是也没有吃饱,刚好陪母妃再用一点可以吗?”对于两个孩子,她从不娇养,他们生来富贵,但能不能永享这份尊荣就要靠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小算盘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好,盘盘想吃肉跟鱼。”他刚刚想着他母妃还饿着肚子,就吃不下了,这会肚肚真的好饿。

用完晚膳,五娘跟昭亲把小算盘送回重明堂,夫妻两就去了前院书房。一路上,夫妻两谁都没有出声。直到进了前院,五娘才问:“你今晚是不是故意考教小算盘的?”她男人,她了解,小算盘是他们的长子,自小都是他们夫妻俩带大的。如果日后他们成了大事,小算盘身上的胆子就重了,她娘说的一点不假,建国容易,守住难。

昭亲王伸手握住她的柔荑:“你不怪我?”

五娘摇了摇头:“他是个好孩子,我们好好教,我有预感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你这算什么预感,”昭亲王笑了,脸上带着骄傲:“他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而且他肯定会青出于蓝,比我强。”对小算盘,他是寄予了厚望。

到了书房,彦先生已经等在里面了:“王爷、王妃娘娘。”

“坐吧,”昭亲王拉着五娘来到了主位:“今天让你过来,是王妃找你有事。”

彦先生倒是有些惊奇,这王妃娘娘能有什么事儿找他,拱手道:“不知王妃娘娘有何吩咐?”

五娘也没跟他客气,直接说了来因:“是这样的,我想请先生写一本话本,就以太后、先帝、韩秋儿还有赵毅这四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主,大景为背景,不知先生可愿执笔?”写话本说来对一些所谓有品调的文人墨客来说,多少有些自降身份。可她虽识字,论起算盘来,她是打得顺手,可这话本,她自认还没那笔力。

一听是这个事,彦先生就双目贼亮,昭亲王妃这不是给他送来诉冤的机会吗?想当年他一三元及第竟被人顶替,景盛帝却装聋作哑,任由人鱼目混珠,他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以笔作矛,为自己伸冤了:“彦某定竭尽全力,不负王妃娘娘所托。”

“那就有劳彦先生了,”五娘沉声说道:“这话本,最重要的是感人肺腑,母后是先帝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竟遭先帝跟韩秋儿那般折辱,其中内情,想必先生也了解。镇国侯府一门忠烈,可老侯爷未能血洒沙场,却死在了先帝跟韩秋儿的阴谋算计之下,如此种种,怎叫人不悲不恨?还望先生多多润色几分,这话本写好之后,我准备把它排成戏,在所有第一楼搭个戏台子,也跟天下百姓说道说道,诉诉苦。”

虽然话本还未写,但彦先生已经能想到它的功效了,这一剂药下去,昭亲王无论是造反还是开立新朝,都有了缘由。辱母之仇、杀兄之恨,苟延残喘,到了今天权势滔天,竖旗为王,这一切就成了因果循环,高招,妙哉:“彦某明白王妃娘娘的意思。”口诛笔伐这一招,昭亲王妃用得真是恰到好处。

昭亲王看他媳妇说完了,就开了口:“本王准备弃姓,以元昭之名统领西北军,另立新朝昭,先生以为如何?”

果然如此,彦先生就知道昭亲王妃不做无用功:“彦某会尽快完成话本,其实王爷也可以游说太后娘娘写一本自传,这样话本再加上太后娘娘的自传,效果会更好。”话本,多用于闲情娱乐,可自传就多了几分真实。

“自传就不用了,”昭亲王不想再让他母后回忆过去,那些不堪的过往,就让它过去吧:“话本你尽快,你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完就找一批说书人,让他们先给附近的百姓说几场,人人流泪,就可以排戏文了。”

“彦某明白。”

回了后院,五娘洗漱好,就上床了,也许是最近太累了,现在歇了下来,沾着床,没一会就睡熟了。等昭亲王从书房回来,见她眼底的青色,眼里尽是心疼。想到今天她做的傻事,他的心就软成了水,不感动那绝对是假的,只是他更想她再自私一点,亲了亲她的额头,就去了后面浴房洗漱了。

一夜无梦,次日卯时,五娘就醒了,整个人都舒服了。借着昏黄的灯光,看着她的枕边人,不禁伸手去轻抚他下颚处的青茬,脸上露了笑,凑上去亲吻他的嘴角。

只是某个熟睡的人,好似被她吻醒了一般,缠了上来,不再罢休。很快屋内就传出了喘息、呻/吟之声,久久未能停歇。

早晨,五娘一手揉着有些酸软的腰腹,一手被她男人牵着,到了重明堂,小算盘就凑了过来:“父王、母妃好。”

五娘拉过儿子的手,就去给太后请安:“母后金安。”

太后抱着小秤砣坐在榻上,一脸的慈爱:“你们来了,早膳可用过了?”

昭亲王坐到了太后下手的椅子上,而五娘则凑到了坐在右边榻上的米氏身边:“都用过了,儿子有一事要与您说。”

太后一顿:“什么事?”反正应该不是小事。

果然,昭亲王看了一眼五娘,就转向了太后:“儿子准备弃姓,直接以元昭为名,另立新朝。”

太后闻言,深叹了一口气:“你这样,可想过后果?”这弃姓可不是小事,一个不好,就可能犯了大忌,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母后放心,儿子都已经有了安排,”昭亲王安抚太后:“大景本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只是消息还被压着,儿子已经准备好镇压群雄了。”这消息一旦压不住了,各地势力就会蠢蠢欲动,一个不好,这中原就彻底乱了,到时吃苦的还是百姓,赵寅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既然你已经有了周全的准备,那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吧。我已经老了,日后只管待在后院享天伦之乐,至于其他的事,你们两口子跟底面的那些人商量着做就好,”太后真的是已经累了,不想这一辈子都搭在斗上面,现在有人替她当着,她感觉很好。

米氏没想到昭亲王的心这么大,连景姓都容不得:“其他我也不想说,只想提醒你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们心里要清楚才行。”

“多谢岳母提醒,”昭亲王自是明白这其中道理:“小婿定当谨记于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