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魔王的降临[快穿] > 第77章 无冕之王[番外三]

魔王的降临[快穿] 第77章 无冕之王[番外三]

作者:嬴天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2 05:1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徐明瑾被放出来的时候, 还有点恍惚。

他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忍不住伸出手指去捕捉那些金色的光线,看着它们如精灵般在指尖跳跃, 脸上神情如梦似幻。

以至于旁边的人说了什么他都没听进去。

脑海里只盘旋着一个念头他自由了

他已经被关在那不见天日的牢房之中太久了, 久到连他自己都不知有多久, 久到他满腔的愤怒和怨恨都被磨平了。

当初刚刚被下狱时,他难以置信、无法接受,在冰冷的囚室中怨恨着国公府的冷酷无情, 诅咒着那个夺走了他一切的“李三郎”,痛骂着命运的不公、苍天的无眼。

每一个苏醒的清晨,他多希望一切只是昨夜的一场噩梦,醒来后他还是那个备受瞩目的魏国公世子, 身下是国公府的高床软枕,下一刻就会有婢女上前服侍他洗漱。

但他入目所及,却只有监狱漆黑森冷的栏杆、阴暗潮湿的墙壁,还有隔壁呼噜打得震天响的狱友。没有高床软枕,没有婢女仆从,只有一个邋遢狼狈浑身臭烘烘的自己而这才是真实的现实。

一开始,他还有心力愤怒、怨恨、诅咒、痛骂,甚至抱着一丝微弱的期待。期待魏国公夫妇只是想教训教训他,让他吃够了苦头就带他出去。期待着他们还有心软的那一天, 突然想起曾经抚育十多年的养子,哪怕只是让他在狱中过得好一些但这些都没有, 统统都没有。他像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彻彻底底地遗忘了。

时日久了,曾经的怨恨与愤怒逐渐变得麻木,他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做那么多小动作, 倘若能重来一回,他一定从一开始就按下心中不甘,与“李三郎”兄友弟恭。

徐明瑾安慰自己,只有一年而已,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出去了。那时他可以上国公府诚恳认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都知道他只是一时糊涂。这么多年的父子兄弟情谊,国公府花在他身上的心血,总不至于都被他们淡忘了。即便他们不再接纳他,为名声考虑也不该完全不管他。

靠着这些也许可能实现也许不切实际的念头,靠着一次又一次给予自己的希望,他在昏暗的囚室中坚持了下来,一天一天数着日期,等待着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但徐明瑾并没有等到那一天。

一年之期已满,当初和他同时被抓进来同样被判徒一年的犯人都被放出去了,徐明瑾却只是从一个牢房转移到了另一个牢房,从原本拥挤的京兆尹牢狱转移到了另一处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囚室连曾经被他百般嫌弃的隔壁狱友都没有了。

新囚室的环境比原来干净整洁许多,没有随处出没的蟑螂,没有呼噜震天响的狱友,没有呼来喝去的狱卒但这样的单人间待遇并未让他欣喜,反而让他惶恐。

他试图询问发生了什么,却无人解答他的疑惑,仿佛是被人关押在一座孤岛上。

待遇比从前好了许多,但徐明瑾的内心却备受折磨。他觉得自己像是被圈养在猪圈里养肥之后便要宰杀的猪仔,哪怕每日里吃好喝好,他心中的恐惧却与日俱增。

这一切太反常了,反常得让他害怕。

就在方才被人带出来时,徐明瑾几乎以为自己要被押出去奔赴刑场了。

但现在,事实却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徐明瑾一脸震惊地看着眼前宣旨的内侍“你刚才说什么我是先帝之子”不仅如此,还被如今的皇帝许了一块封地

内侍完全能理解这位震惊的心情,却没有过多解释的意思,只是一板一眼地继续道“圣旨已下,请韩王即日就藩。”

徐明瑾怔怔接过圣旨,整个人都是懵的。

在他还恍恍惚惚的时候,皇帝的动作却相当利落,上午刚出狱,下午就把人打包送走,连带着一堆属臣都已经挑好了。

徐明瑾,虽说该叫他韩王高某了,但徐明瑾这个熟悉的称呼叫起来似乎方便一些等徐明瑾终于从巨大的惊喜中清醒过来,他已经坐在了前往封地的马车上。

新鲜出炉的韩王询问左右,终于明白在他被关押的这三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年前的冬至之日,大皇子阴谋造反被圈禁,惠明帝退位,三皇子登基。

新帝登基半年后,太上皇病逝。

太上皇病逝半年后,也就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冬至宴,新帝赦免诸多叛王之罪,这其中包括已经被贬为庶人圈禁起来的大皇子和被流放的二皇子,并拣选诸王之中优异者,就藩为王,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第二次冬至宴,又有数位藩王就封,还有数位郡王虽未获得封地,却也在朝中获得官职,摆脱了尴尬的地位。

此外,大量的宗室子弟受到陛下的考校、赏识,根据才华各自分配出去做实事。

谁知那位曾被先帝贬为庶人流放边疆,又被新帝特赦甚至封为卫王的二皇子,竟然不知感恩,蓄谋不轨,于是被诛。

二皇子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连累其他宗室,让他们不再受到皇帝的信任,相反,他们还获得了新帝更多的倚重,被这位新帝分配到天下各地从文从武,成为他的羽翼。

简而言之,自这位新帝登基,便废除了宗室不得做官、不得掌权的规则,越来越多宗室子弟获得机会,上至就藩为王,下至地方官吏,而不再白白享受朝廷供养。

如此三年多以后,除了年龄尚小在读书的宗室子弟,几乎没有一个白吃白喝的存在了。哪怕是不配合的纨绔子弟,被他们的父辈狠狠教育过后,也不得不出来做事。

而新鲜出炉的韩王,大概是最后一个到了该干活的年龄却还被白养着的宗室。

虽说他的情况特殊,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承认,但新帝却承认了他的皇室血脉。

这简直叫徐明瑾欣喜若狂。

他不愿意去想,既然新帝宽宏大量,为何自己会被白白多关了两年,至今才被放出,也不想知道新帝封他为王有什么复杂的原因。他只知道,他是先帝的儿子,他拥有比当今的皇帝更加高贵的血脉

果然,果然,他从来不是什么卑贱之人

什么魏国公府什么魏国公世子他可是皇子他还没怪徐家人白白耽误了他否则的话,那皇位他也不是不能一坐

待在囚室里的这些光阴,徐明瑾成日战战兢兢,如今一朝得知身世真相,被封为王,他所有的恐惧都变成了狂喜。要不是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急催着上了路,他定然要留在上京,好好看看徐家父子的表情。

想到这里,徐明瑾很是懊恼。

但他不急,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随时可以报复徐家,考虑到刚刚成为韩王就一心报私仇不太好,可能会影响新帝对自己的观感。尽管内心深处觉得新帝只是捡了自己的漏,徐明瑾还是决定暂时先把韩王的位置坐稳,以后再想办法报仇

而身边的这些仆从和属臣也是如此劝他的,才到封地就开始积极献言献策,帮助韩王治理地方,看上去一个赛一个贤明。

难道这都是新帝精挑细选的吗

徐明瑾大为震惊,内心隐隐有些警惕。

他觉得还是早日培养自己人为好,于是到达地方之后,努力收集本地的人才,争取在这些人之外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班子。

历来君主身边总有奸臣,总爱用奸臣,当然是因为奸臣说话好听,善解人意。徐明瑾的队伍之中就渐渐出现了这样说话好听的人才,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跟随他而来的班底劝他亲贤臣远小人之时,徐明瑾总觉得这是皇帝的人想处置他的心腹。

他心中不悦,每每敷衍以对,转头又和那善解人意、说话好听的心腹聊到了一起。

如此不知不觉,数月已过,又是一年冬至之日。韩王被召提前入京,参加宫宴。

意气风发的徐明瑾重新回到上京后,心里还惦记着如何报复徐家人。

他只知道如今魏国公已经没有实权,多半被皇帝厌弃,天下竟然还流传着魏国公世子遇仙人的传说,几年前的上京秘闻上写得信誓旦旦,居然还说太上皇也是因为天遣才早早病逝,实在是离谱

听到这些说法的徐明瑾一百个不信这就好像上京秘闻上那些假世子身世曝光后的话本故事,衍生至今的可能性已有数十种,被人津津乐道,可身为当事人的他难道不知是真是假那李三郎自知过去多年养在乡下,竟然用这种手段抬高自己,偏偏还骗过了天下人,也是可笑。

一时间,徐明瑾只觉众人皆醉我独醒。

而这一次回来,他不但要戳穿对方身上的光环,还要狠狠“报答”当年的牢狱之灾。

冬至之日,对即将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的徐明瑾意气风发地步入了上京的宫城。

但迎接他的,却是一个个神情紧张、眉头紧锁,甚至唉声叹气的宗室子弟。

徐明瑾心里咯噔一声。

难道这是皇帝设下的鸿门宴

不等他问清楚,皇帝本人已经现身。

而这位陛下脸上,居然是如出一辙的紧张神情。紧张中又透着期待,仿佛一个即将参加科举的举子,要面对史上最严格的考核,而这场考试又关乎他一生的前途。

接下来的冬至宴大大开了徐明瑾的眼界,所有人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求神拜仙。

而那仙人,就是李三郎编造的“栖云君”。

徐明瑾很不想配合,却不得不从众。就在他不情不愿俯身下拜之后,大片大片的阴影从天空降落,他眼前突然一片漆黑。

紧接着,一阵剧烈的疼痛仿佛自骨髓中蔓延开来,像是烈火一般灼烧着他的灵魂。

他在地上翻滚、惨叫,眼角余光中见到有几个和他一样翻滚的宗室子弟,而更多的人只是站在原地,汗出如浆,身上阵阵颤抖,每个人身上,都燃烧着不祥的黑火。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在火光之中燃烧。

就连那位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徐明瑾难以理解地望着这一幕。

就像他也难以理解身上的火焰从何而来。

被烧的神志不清之时,徐明瑾终于想起被他抛之脑后的上京秘闻难道,这世间真的有天谴

他拼命回忆着脑海中凌乱的文字。

太上皇受天谴折磨半年之久,撒手人寰新帝忧惧不已,呕心沥血治国

但更多的内容,他却想不起来了。

当这场别开生面的冬至宴结束,所有人都好像经历了一场酷刑,尤其是徐明瑾。

他终于从其他宗室子弟口中问出了真相。

天下之怨形成的火焰就是所谓的“天谴”,原本集中在太上皇一人身上,新帝登基当日,其中一半被分到了新帝的身上。

前者失去权力之后,困居宫廷,日日被火焰灼烧,听得耳边无数民众哀嚎之声,终于在折磨中去世。而新帝上位之后,日日呕心沥血治理国家,症状便有所减轻。

这天谴如诅咒般牢牢锁定在皇帝身上,一旦贪玩享乐,便烧得人神志不清,一旦努力工作,为治理国家出力,便大大缓解。

随着太上皇遗留的天谴之火逐渐消磨殆尽,新帝本以为天高任鱼跃,可随着登基第一年的冬至之日到来,天下之怨再度沸腾,这一回针对的就是皇帝本人了

皇帝这才通过徐明珏从鬼灵口中得知,这天遣居然已经成了一年来一次的规则。

简直就是对皇帝这一年治理国家的审核。

偏偏先帝在位之时只顾自己,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贪官污吏横行,民间起义不绝,天下民不聊生,民怨四起,即便皇帝本人再怎么努力,也需要至少十年才能把太上皇败坏的江山修补回来吧

这天遣可不看皇帝有没有努力治理天下,它看的是最后的结果,不是过程。

只要被太上皇败坏的江山一日不修好,那就是皇帝一日没做好,天谴一日不消。

难道要他为了弥补先帝过失受十年天谴

皇帝灵机一动,决定找其他人来分担。

他首先盯上的是大臣,试验过后发现不行,然后才盯上了宗室,发现居然可行。

倘若这天下是一家公司,大臣只是从皇帝手中拿薪水的打工人,宗室子弟却是分红的股东。皇帝受天下人供养,执掌无上之权柄,故而天下不宁皇帝有责。宗室子弟同样受到供养,只是没有权柄而已。

灵机一动的皇帝开始琢磨着让宗室子弟也出来干活,相当于将手中权力分给他们。然后他惊奇地发现,他们能帮忙顶锅了。

就这样,越来越多白吃白喝的宗室子弟被皇帝拎了出来,帮他分担责任。于是又一个冬至之日,他们也享受到了天谴待遇,忍不住在心中疯狂辱骂先后两任陛下

但他们还偏偏不敢不干。

被杀掉的卫王就是前车之鉴。

不会真有人以为卫王是因为造反被杀吧当然是因为他不肯替皇帝背锅啦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是否想过干脆联合起来反了这位皇帝再自己上位呢

联合起来反了皇帝的想法每日都有,他们夜夜梦里都在痛骂不当人的皇帝。

但自己上位的想法还真没有。

只是分了一部分天谴都这么惨了,坐到皇帝那个位置上,那不是主动找罪受吗

又不能造反,又不能罢工,他们只能天天在心里辱骂皇帝,然后老老实实干活了。

只希望尽快将先帝的烂摊子收拾干净,不用过上每年都要被天谴的日子吧。

这些人如此卑微地幻想着。

得知真相,徐明瑾终于恍然大悟。

为什么他这个来历不明的私生子居然能获得皇室的承认,甚至得以封王,而不是被囚禁一辈子,因为皇帝急缺打工人啊

他今日遭天谴受的罪,都是当初轻信皇帝轻信奸臣时脑子里进的水

徐明瑾不能理解。

这江山是高家的江山,身具全天下最高贵的血脉,难道不该理所应当享受天下百姓的供养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告诉他,皇室子弟的命运就是辛辛苦苦治理天下,没有半点贪图享乐的空间,一旦做不好还要被天谴。

那还不如做个平头百姓呢

这残酷的事实险些打击得他抑郁了。

但他甚至连抑郁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赶回封地,继续老老实实当皇帝手下打工人。

数年后,在皇帝和天谴的多重鞭策下,年纪轻轻就熬白了头的徐明瑾,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英年早逝。

临终之前,他满怀不甘,留下最后一句遗言“愿来世不生在帝王家。”

这皇室血脉,不要也罢

旁边环绕着他的诸多堂兄弟们,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同身受的心酸眼泪。然后,望着病榻上失去生息的徐明瑾,他们捶胸叹息“韩王竟不曾留下一儿半女”

这是损失了一个打工人却没有补充啊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要分担更多了

不行,回去就多生几个儿女,家里那几个已经成年的,也该拎出去干活了

打工通通去为这天下打工

千年之后。

“要说历史上名臣最多、君主最贤的时代,首推大齐明宗皇帝统治时期。”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唾沫横飞,激情四射,“有人能分析分析这是什么原因吗”

“我知道,我知道”

台下的学生们一个个积极举手。

“因为明宗疯狂清理贪官污吏,挖掘提拔了好多好多有名的贤臣,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官至丞相主持变法的楚济舟。”

“不清理贪官污吏不行啊,他们把百姓压榨狠了,受天谴的是皇帝,皇帝能不干掉他们吗贪官污吏被清走了,腾出来的位置不就多了,当然都要交给有能力的清官,所以那个时候能臣辈出”

“不光能臣辈出,还疯狂内卷呢。”

“没办法,谁让上一任灵帝给他们留下了千疮百孔的江山,哪怕是为了自己,他们也不得不拼命修修补补啊。在他们之后的皇帝就好多了,没那么多需要修补的,只要能做到守成就行了,难度大大降低。”

直到下了课,大家还兴致勃勃地议论着。

“说到灵帝,其实相比历史上很多亡国昏君,他还算是可以的,结果被安了这么一个谥号,还被后代痛骂了近千年,历朝历代都拿他当反面教材教育后辈。”

“毕竟大家都觉得,要不是他干的不好,也不会惹来仙人下凡惩治皇帝,所谓「天谴自灵帝始」,就是这个意思了。明宗给他定下这么个恶溢,满朝无一人反对,这是明晃晃地宣泄怨念啊别说明宗,我估计当时的宗室子弟没一个不痛恨他的。”

“哈哈哈,这就好像老爹死了留下一堆债务,不光继承人要还债,连远房亲戚都得跟着一起还,大家谁能不怨念啊”

“这天谴的规则设计太巧妙了,不知道是栖云君故意的,还是机缘巧合形成的。总而言之,百姓过得好不好,决定皇帝被不被天谴,皇帝被不被天谴,决定下面的官员有没有好日子过,而官员又能决定百姓过得好不好,这就是完美的自成循环。”

“对,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臣子必然受到赏识,贪官污吏根本就混不下去”

“嗐说这么多,其实简简单单一句话,当天下百姓过得好不好与皇帝的性命息息相关,再无能的君主也能激发出潜力”

“别说,历朝历代那些皇帝还挺有手段,为了逃避天谴进行过无数试探,各种小机灵鬼轮番上阵,有才华的网友都已经总结出逃避天谴108式,结果到最后,发现还是只能老老实实治理国家,笑死我了。”

“总之,栖云君yyds”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