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第112章 第 112 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第112章 第 112 章

作者:暗墨沉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媒人给说的女方是邻村李家屯的, 女孩叫李文君,她父亲是李家屯的会计,上面有四个个哥哥,分别叫李文忠、李文信、李文礼、李文义。李文君是唯一的女儿,因此在家颇为受宠。今年十八岁一枝花,目前正在读高二, 明年夏天毕业。

媒人在附近扒拉来扒拉去,她手中上过高中的农村姑娘真不多。

这年月家家户户都穷,除非家里条件很好的,或者是特别宠闺女的,才会让闺女读高中, 一般家庭能让闺女上个一二年级认几个字就不错了, 农村有很多姑娘连小学都没读过。

李秀珍点明了要找有文化的儿媳妇, 这不就让媒人作了难,扒拉一阵子, 上过高中年龄又合适的,她手中一共有三个姑娘。有一家家庭成分不太好, 这家放到最后考虑;还个姑娘家离河上村比较远,一般人家找对象都不愿找远的,放到第二位;第三家就是李家村这个姑娘, 媒人觉得没有比她家更合适的。

这姑娘相比其他农村姑娘来说, 除了娇气些, 没啥毛病。说她娇气, 也就是不爱干农活, 但是家务活会干一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会;像比较难一点的做衣服做鞋她就不会了。

这年头很多女人可以说真是家里家外全能,农村女人下地赚工分不说,回家还得生孩子、带孩子、伺候男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做全家穿的衣服和鞋,还得操心一大家子吃喝

家里兄弟姐妹多,有六七个的,当妈的根本管不过来,都是大的带小的,最大的闺女早早跟着妈学做衣服和鞋。

当下重男轻女的习惯又严重些,家里宠姑娘的很少。像李家和七彩家这样宠姑娘的一个村里没几家。

李家姑娘长相清秀,不如七彩漂亮,不过因为她不下地干活的原因,皮肤比时下农村姑娘白皙一些。俗话说“一白遮三丑”,在农村来说她皮肤算是好的了。

不过李文君个头比七彩还要高那么三四公分,显得很是高挑,她身材又瘦,杨柳细腰,却不是这年头婆婆喜欢的儿媳相貌。一个是个子高,做衣服浪费布料;二来是她长得高挑纤瘦,看起来屁股小,看上去不像能生儿子的模样。

当然,说亲的时候,当婆婆的挑人很正常,人家李文君家是疼姑娘的人家,给姑娘找对象,也会挑挑拣拣。

可是李文君一听说家里要她相亲,她立马不干了。

“我还上着学呢,相什么亲呀等我不上学了再相亲还能晚了,着什么急妈,你是不是着急把我嫁出去了”李文君故意这么说的。

文君妈笑骂了一声说“傻孩子,姑娘长大哪有不嫁人的。本来我想着等你高中毕业再给你找对象,这不是看着有合适的,我怕错过好姻缘,才让你去相亲吗。”

说到找对象,哪有姑娘家不害羞的。李文君扭扭捏捏地问“多好的条件呀,都让你动心了”

“我听媒人说是河上村的,那男孩子是个当兵的,听说已经是排长了。提他咱都不知道,可是你应该听说过他妹妹。他妹妹就是有名的小程大夫,你大哥还专门去小程大夫那里给你侄子拿过感冒药呢。”

“听说小程大夫可是很不错,长得好,还聪明有本事,她哥哥应该也差不了。而且他家就兄妹三人,除了小程大夫,还有个弟弟。他家人口少,以后结了婚家里事少。我这不看着人家条件好,才愿意让你去相看一回。要不我也不让你瞎折腾。”文君妈这番话是多年的经验之谈。

小姑子嫁出去了,回娘家的次数不多,就是供着也可以;只有一个妯娌的话,以后事少点。

文君妈有三个妯娌,其中有个不太讲理的,这些年没少因为那个妯娌生闲气。她又有四个儿子,找了四个儿媳,没分家时整天儿媳妇觉得她偏了向了,一气之下她给分了家,如今跟大儿子一家住。

反正吧,兄弟多遇到事倒是有帮手,客户数妯娌多了代表以后事多。文君妈觉得程家三兄妹,不多不少就正好。

姑娘家相亲也不是说相就相,女方家长得先打听好男方家的条件。如果一次两次相成了还好;若是四次五次相不成,名声也坏了,外面会说这姑娘太挑剔,相了几次都没相成,眼光太高。所以说姑娘在相亲前有个好名声很重要。

本来李文君打算听听就拒了,可她一听说对方是当兵的,顿时来了兴趣,“当兵的呀,不知道长得怎么样”

她长得个子高,将近一米七左右,可不想找个矮个子对象。再说她爸她哥都很高,找个矮个女婿,回娘家时一对比,多不好看呀。

文君妈一听闺女的话音,就猜到姑娘动心了,于是笑着说“都说小程大夫长得俊,她哥哥还能长得丑了我听媒人说长了个大高个儿,有一米八多。”

李文君跟时下小姑娘一样,有军人情结,喜欢当兵的人,更愿意嫁给军人,她一听对方条件不错,便答应下来“妈,那就相相看吧。”

文君妈一听闺女同意相亲了,赶紧给媒人回了话。人家媒人可是说了,程家那男孩子在家呆的时间不长,过了年住几天就走。自家要是不愿意的话,媒人会赶紧给说下一家。

好对象都抢着相,文君妈就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儿,才说服闺女同意相亲。

马上就要过年了,媒人便把相看的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八。应文君妈的要求,他们要先到男方家相看。

这天,文君妈叫上一个眼力劲儿好的妯娌,带着闺女和两个靠谱的儿媳,跟着媒人来到程家。李文君她爸因为疼闺女,怕别人不如他眼神好,也跟着来了。

自从七彩家起了这边的新院子,这些年过去,家里又加盖了偏房、杂物房、粮仓等屋子,家里的房间足够住人的。知道女方要来相看,李秀珍和七彩早已把各屋收拾得干净利落。

其实快过年了,家里早已彻底打扫过一遍。李秀珍不过是安排着把地面打扫干净,物件摆放整齐,等着女方来相看就行。

李家人到来之后,屋子里坐满了人,说气话来乌泱泱地。媒人先把双方各自介绍一遍,接着叫程立国和李文君互相相看一下,之后单独找间房子让两人聊聊。

七彩瞧见哥哥是红着脸去旁边屋里跟女孩子聊天,她不厚道的笑了。幸亏她跟长生是青梅竹马,不用走相看这个流程。七彩觉得自己要是跟一个陌生男子聊天,肯定聊几句就聊不下去了,从来不认识的两人凑到一起有什么好聊的

就在两个未婚男女凑到一起相互了解的时候,文君爸跟程茂林谈天说地,聊生产队上一年赚多少工分了,平时分多少粮,年底分多少钱了,今年地里的收成怎么样

李秀珍和七彩忙着给李家人倒水喝,李家跟来的文君婶子和文君嫂子,不时跟娘俩搭话,都是询问家里的情况。同时她们眼珠子滴溜溜转,恨不能把屋里的摆设都记下来,回去好有说头。

等李家相看的差不多了,便提出要回去。至于相看结果,肯定是回头商量好了再告诉媒人。

李家。

文君婶子说“小程大夫家看着不错,房子就有七八间,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我进屋门时看到灶房门开着,还瞧见里面挂着肉呢。”

“我还看见她家包了好几盖帘水饺,纯白面的,就是不知道啥馅的。”文君嫂子羡慕了。

每年队上分的那几斤白面根本就不够吃,偶尔给孩子擀个面条都不舍得,得留着过年包饺子。

文君妈总结“程家两口子看着还年轻,又能干;立国当兵也有钱领;人家闺女厉害得紧,在村里看病有工分也有钱钱不多。说起来他家只有一个小子上学花钱,也花不了几个钱,这条件是顶好。”

文君婶子说“我看这可是打灯笼难找的好主,文君咋想的,愿意不”

如果文君不愿意,她赶紧脱媒人给自家闺女说说。文君婶子一时忘了人家程家说找个有文化的。

文君妈立马拍板说“我看立国那小伙子长得板正又俊吧,这么好的主,她哪有不愿意的”

等人都走了,文君妈把文君叫过去询问,李文君果然说愿意。

程家。

等李家人走了,李秀珍问儿子“立国,相看的咋样,你愿意吗愿意就趁着在家赶紧定亲,谁知道你再走了下回啥时候回来”

立国红着脸笑着说“看着还行吧,还是不如七彩好。”长得还可以,看着一副小姑娘样子,总觉得她不如七彩能干。

立国是实在人,考虑到他是长子,找媳妇应该找个大气能撑事的。

“废话,十里八乡你再找个能比上你妹妹的妈立马托媒人上门说亲。”

李秀珍就一句话“立国,你就说说你到底愿不愿意定下她吧”

姑娘不在身边,立国也不脸红了,他对李文君没有说一见钟情,也说不上非她不可,但是他也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了,看把妈着急的。

“妈,你看着行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农村女孩上过高中的没几个,给你找对象也不好找。我看文君模样不错,个也高,关键是上了高中,这几点看着跟你也算般配。我就是觉得她可能不如你妹妹能干。”

立国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妈,你也这么觉得吧,我也觉得她肯定不如七彩能干。”

七彩“哥哥,你又不是不了解我,你想找个比我能干的,别说在村里找,你就是去市里找,也找不到。”

立国想起妹妹会治病能打猎,点着头说“说的也是。”

李秀珍笑骂“你要是照着你妹妹的标准找,就别找对象了。”接着她又说“立国,你找对象,找个你自己看上的就行。只要品性不差,妈就愿意。我跟你爸还年轻,暂时也不需要找个能干的媳妇顶事。你们三个都是好孩子,以后肯定不会不孝顺,我们又不指望儿媳多孝顺,不管你还是你弟弟找对象,只要人品好,你们愿意就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程立国不表态不行了。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刚刚的见面情况,觉得人家小姑娘也不错,于是说“如果她也愿意的话,就她吧。定亲的事妈看着办就行。”

程立国想了,他在乡下找个有文化的对象,确实不太容易碰,妈都仔细问过了,这姑娘看着还不错。

立国就没想过找个城里媳妇。因为他知道城里人大多眼光高,看不起乡下人。他可不想找个媳妇,让自家人被瞧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