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14、第 14 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14、第 14 章

作者:暗墨沉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程奶奶没有把分家的事通知嫁到本村的闺女程燕飞。本来一个出嫁的闺女,嫁人后管不着娘家分家的事。

分家第二天,程燕还是听别人说闲话,才知道娘家已经分了家。她抽个空赶紧跑回娘家问咋回事。

“妈,我咋听人说咱家分家了,真分了吗,为啥分的”程燕这么问,是怕哥嫂之间起了龌龊才闹着分了家。

“分了。不为什么,这不是下一辈都长大了吗,你大哥家立宗上完高中就快娶媳妇了,你三哥四哥家有闺女,大了跟爸妈一块儿住也不太好,家里住不开,我和你爸就做主分家了。”

“我还以为是因为给程叶看病闹的。”

程奶奶:“给程叶看病那是应该的,谁家孩子病了,我能不给出钱看病”

程燕:“妈,我又不是说您,我是说我几个嫂子。”

“行了,家里没啥事,你就甭管了。”程奶奶的意思是不让闺女掺和娘家的闲事。她是怕因为闺女管得多,惹儿媳妇嫌,等闺女在婆家遇到啥事了,几个当嫂子的会拦着儿子们不给闺女撑腰。

“分了家更省心了,不用管吃管喝操那么多闲心。我现在啊,有空就帮你大嫂做做饭,没空就让她自己做,剩下那俩不用管了,也不都找我要吃的了。”程奶奶戳了戳闺女问:“你婆婆啥意思,透露过啥时候分家吗”

程燕嫁到本村林有水家,林有水有俩儿子,程燕嫁得是小儿子林长河,生了个儿子叫林玉军,是个三岁的奶娃娃。

林有水家住房情况和程家差不多,可他家里只有俩儿子、三个孙辈,目前足够住的。所以程燕想分家单过,一时半会儿好像找不出好理由。

程燕冲一边翻个白眼:“分家,我倒是想分,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可她很快又说:“我再熬两年,等军子大了,我也说家里住不开分家。只有军子还不够,我还得再生一个。”

程奶奶教育闺女:“你公婆还算讲理,要不当初也不能把你许给他家。只要他们不太偏心,不许你闹腾。”

程燕:“老大家俩孩子,我就一个,他们就算不偏心,我也吃亏。算了,我还是赶紧怀一个吧。”

程奶奶:“就军子一个,是单了点,趁着年轻赶紧生吧,人家县城的大夫说过,年龄大点的女人生孩子危险。”

“嗯。”

程燕临走时,程奶奶给她塞了俩自家种的甜瓜,“拿回去给军子吃。”

程燕:“我拿东西回婆家,嫂子们看见愿意吗”

“就俩甜瓜值啥,我还做不了主拿着吧,看你这小心眼劲儿。”程奶奶挥挥手让闺女回婆家了。

第二天早晨,老村长举着大喇叭里喊:“从明天起,生产队成立大食堂,以后家家户户都去大食堂吃饭。按规定,以后不许在家里做饭,谁要是不按上级说的办,就是反对党,抵抗**政策……”

吃大锅饭听起来是好事,可老村长打心底觉得这事儿不妥当,可是他无能为力,只能按照上级部门说得做。就连那些威胁的话,都是他从大会上学来的。没办法,上级怎么说,下面就得执行。跟政府对着干,能有啥好处

“当然,上级还发话,以后在食堂顿顿有菜,吃饭不限量,能管饱。这就是吃大食堂的好处……”

整个河上村老老少少几百口子人,一起吃饭真不是个容易事。

起码锅得够大,要不不够吃。需要的桌椅得够多,这些大队提供不了,只能各家各户凑齐。

等正式吃大锅饭这天,村委可是真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大队部墙上贴着大红标语: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生活集体化,食堂如我家”。院里摆满了八仙桌和长条凳,比谁家结婚还热闹。

大锅饭头一次吃的是大白馒头,比成人拳头还大的大馒头,一人能吃好几个,那种很能吃的,十几个馒头都能填进肚子里。

饭桌上,每桌有四个菜不说,其中还有肉菜,吃完还能再去盛满。饭菜一端上桌,大家伙儿没空说话了,个个赶紧吃饭,生怕吃晚了会少吃似的。

林长生因为能吃出名了。他吃了整整八个大白馒头,比有些大人都吃得多。

有人笑着说:“长生,你别把肚皮撑破了!”

林长生埋头吃着回答:“我饭量大,肯定撑不破。”好不容易吃顿饱饭,不吃才是傻子。

林奶奶替孙子描补:“我家长生力气大,吃得多不稀罕。你们看看哪个吃的不多,老盯着我家长生干啥”

可不是,在坐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埋头猛吃。

有的人怕吃了这顿没下顿,可不就得猛吃。因为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因为李秀珍本人干净利落、做饭好吃的名声在外,还被安排在食堂干活,她最近心情特好。在很多女人看来,厨房那点活不叫活,起码比下地轻快。

李秀珍忙完,抽空过来嘱咐儿女:“今天饭食好,多吃点,可是也被撑着了,要不肚子也难受,吃饱点就行。”要是吃撑了,再吐了,还不如不吃呢。

程立国刚刚听到李长生比他吃还多,不禁说:“妈,我想多吃点。”

“那也不能撑着自己。难受我可不给你买药。”

程立国只能乖乖点头。

七彩笑眯眯地说:“妈,我吃饱就不吃了。”

赵英子:“弟妹,好不容易吃顿饱饭,你还不让孩子们多吃点。”然后她扭头对程柳、程叶说:“这样的好事可不多,你俩多吃点。”

刘玉香附和说:“可不是啊,都多吃点。”边说边给俩儿子碗里夹菜。

像刘玉香和赵英子这样的人很多,反而是李秀珍这种只让儿女吃饱就行的少。

最后大家伙儿吃得是红光满面,吃得肚皮溜圆扶墙走,吃得心满意足。

饭后,还有专门的人管洗碗,大伙吃完后,把碗一放,再一抹嘴,啥事没有了。回家该歇歇,该玩玩,别提多轻松了。

这时大家伙儿感觉,吃大锅饭简直是好到没法再好。

“这食堂办得好,要是一直这么办下去就好了。”

“都这么能吃,也不知道粮食够吃的不”

“管那么多干嘛,不够吃还有政府呢,还能饿死咱们”

“说的也是,就算挨饿,肯定不是一个人挨饿,政府肯定会想办法。”

只有老一辈的人对大锅饭心存忧虑,这样吃下去,能撑多长时间如果把粮食提前吃完了咋办。

有那见识多的老人,就把家里那点剩粮藏起来,万一到时没吃的,这可是救命粮。

分家没两天,开始吃村办的大食堂,这下连饭都不用在家做了,还能吃饱吃好。李秀珍和赵英子觉得挺好。

“茂林,咱家建房子的材料准备好了吗,啥时候开始挖地基盖房”

“差不多了,我打算明天找人帮忙挖地基。”这阵子,程茂林下工后就忙活盖新房的事,好多材料都备好了,万一差点啥到时跟暂时不盖房的人家串换一下,过后再还给人家。

李秀珍“那三哥家也盖吗”

“三哥说等咱家盖完,缓缓再盖。”

李秀珍:“哦,这样啊。那咱家盖房的材料够吗,还差啥,不够的话,要不我去娘家借点”

在农村,盖房的事一般女人掺和不上,除非家里男人不够用,人缘不够好。盖新房时女人一般都是管着做饭、跑腿。

李秀珍想到供饭这点,乐滋滋地说:“咱选的盖房时间好,还不用咱管饭。人家帮咱盖了房,咱记着人情,以后也帮人家干活。”

程茂林:“可不是吗,我也是这么想的,趁着吃食堂这段时间,赶紧把房盖起来。”

李秀珍:“那我明儿晌午回娘家送个信儿,让我哥哥们下工也过来帮忙。”

“行吧。”程茂林想了想答应了。毕竟盖房出力还得指望自家人多干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