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第 20 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第 20 章

作者:暗墨沉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秀珍一想到大野猪, 忍不住喜笑颜开,乐呵呵地说:“等卖了野猪有了钱, 咱家日子过得没那么紧巴了。”

程茂林:“嗯, 还是仨孩子运气好才捡了两头野猪。就是不知道野猪怎么死的, 我觉着太奇怪了。”

“管它们咋死的,咱们能捡便宜就行。咱家孩子也聪明, 没倒出嚷嚷, 让大伙儿都知道。要不这野猪得归队里了,到最后顶多给咱家和长生家多算点工分。”

现在所有生产资料归队里, 两头野猪也不例外。如果真归队里,就是杀了给各家分肉, 也能分不少。程茂林的作法还真冒险,如果让别人知道, 肯定会招红眼病, 最后他讨不了好。所以他打算去邻镇或县城卖野猪。

这天晚上大概到了十一点来钟,李秀珍和程茂林确定周围不会有人出现,借着月光先把野猪拖到山脚下,又把野猪拖上车, 可把他俩给累坏了。

他们都想象不到仨孩子是怎么把野猪弄下山的,难道长生的力气能赶上两个大人两口子怎么都想不到其中还有闺女七彩的缘故,再说往山侠拖野猪, 总能省些力气。比起他俩从山坳中拖出来、再拖下山容易点。

连程茂林都庆幸:“幸亏当初把房子盖在山脚下。”

“就是。”李秀珍催促:“赶紧把野猪推家去睡觉,明天你不说去县城吗,得起早。”

后半夜程茂林睡得一点不踏实, 大概睡了三四个小时,就爬起来跟媳妇打了个招呼,推着野猪向县城出发。几个小时后他在农贸市场一露头,就有人看中两头野猪,没费什么力气就卖掉了。

这年月物资匮乏,缺肉。野猪肉虽说比不得家猪肉好吃,可也是肉。程茂林拉去的野猪总共卖了三百六十五块钱。差几毛,人家还给凑了个整数。

程茂林乐滋滋地拿着钱回到家,李秀珍马上让他把钱给林长生奶奶送去。

在外人眼中,林奶奶带着小孙子过日子,虽然有儿子帮衬点,肯定不好算太好过。她一个老太太能赚多少工分林长生还上学,一点工分没有,还得花钱,长久下去,不得坐吃山空

可能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两口子都没想昧下许给林长生的那笔钱。

其实林奶奶不缺钱花,她手里有老伴留下的一笔钱,还有小儿子的孝敬钱。

程茂林到了林家,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实诚地把卖野猪的钱都掏出来,“林大娘,人家给我凑了个整数,一共卖了三百六十五,你看这钱怎么分”

林奶奶琢磨一下说:“野猪是仨孩子一起弄回来的,要不分成三份,给长生一份”

程茂林不同意了,“长生力气大,出力最多,分给他的有点少了。要不您看这样行吧,我家孩子拿两百块,分给长生一百六十五。”

“不行,分给长生太多了”林奶奶连忙推辞。

最后两人达成协议,林奶奶厚颜替孙子留下一百五,剩下两百一十五是立国和七彩的。虽然看似分配不均,可程茂林觉得林长生出了大力气,应该多分他点,所以并没有不愿意。

林奶奶接过钱后,提起仨孩子:“我家长生够大胆了,经常背着我上山。没想到你家俩娃子也胆大,跟他一起上山了。长生回来跟我一说,可把我给吓了一跳,后怕仨孩子出点事”

“是得好好管管,以后不能让他们胡来了。”程茂林觉得家里的日子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真不用孩子们去冒险,虽然这次运气好,谁知道下次会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看来以后少不得嘱咐儿女,尽量不要乱往山上跑。

“可不是,幸亏这次没遇着事。”

这事过去后,七彩和程立国、还有林长生,暂时在家老实一段时间。七彩该学习学习,该帮爸妈干点活就干点。程立国本来在班级占中游,可他看妹妹和林长生学习都上心,怕期中期末考试考不过妹妹会丢人,于是也踏下心思好好学习,每天认真作业完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程立国喜夸,然后学习更加努力。

七彩看爸妈整天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特别辛苦,所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洗碗、抹桌子、烧热水,她和哥哥都抢着干了。

七彩一直惦记把院墙围起来,周末放假没事后,她跟哥哥说:“哥,咱去捡些石块回来,积攒多了,让咱爸把围墙围起来。”

“行啊。”程立国觉得这是做正事,立马同意了。

这年头大部分孩子都比较懂事,从小就知道替家里干活。

俩孩子商量好后,锁上大门,推着板车到了村里人常用的采石处。这里碎石头到处是,都是盖房时户家采大石块时留下的。有好多人家习惯用木栅栏为围墙,不会要这些碎石,所以现场剩了不少石块。讲究点的人家才会把墙头围高。

七彩提醒哥哥:“哥,捡大块的,得有砖头那么大才行,要不没法垒墙。薄点厚点没事,都能往上垒。”

程立国觉得妹妹说得没错,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咱俩赶紧捡,多捡点回去。”

七彩趁哥哥不注意,会往空间里塞一些石块。她寻思回家后往石堆里掺一些,应该看不出来。

俩人装了小半车,程立国说:“七彩,咱俩先把这些运回去再来装,要是多了咱们推不动。”他俩可没有长生那么大力气。

七彩:“行,正好渴了,咱回去喝点水再来。”

两人每人掌住一个把手,推着半板车石头往家走。回家后,他们看到林长生在水塘边的大树下等人。

林长生见两人总算回来了,忙问:“你俩干啥去了,我来找你们,家里没人。”

程立国:“我跟七彩去捡石头了,回头让我爸围墙头。”

“怪不得你家没人。”林长生还跟两兄妹抱怨:“你俩去干活咋不叫上我,我帮你们干。你看你俩拉来的这点石头,够干啥用的。”

这是妥妥地被鄙视了。

程立国:“还能整天让你帮我们干活,那多不好意思,人家知道了还不说我心眼多,老指使你干活。”

林长生胸脯一挺:“你管别说啥,咱俩谁跟谁”

自从上次分钱后,两家关系因为是仨孩子处得更亲近了,就算长生帮忙干点活,林奶奶也不会说什么。

接下来,林长生仗着大力气,一人就能推一车石头七彩家围得栅栏边上。

七彩说:“咱们把石块在院墙外堆一圈,应该能够用了吧”

程立国发愁地说:“妹妹,那咱们还得捡很多石头,捡很久才能够用。”

“没事的,咱有空就去捡一些回来,早晚够用。”

干活累了以后,仨孩子一做作业,再吃点喝点,然后又推着板车继续往家搬石头。

七彩趁长生和哥哥去院里喝水时,把藏在空间里的石头弄出来,掺进石堆里,不仔细看看不出多了一些。捡回来就放院子外堆着,谁会刻意记多少石头,即便是看着多了些,也可能以为记错了。

等李秀珍和程茂林回到家,一看栅栏边上围了些石头,奇怪地问:“谁放这里的石头,该不会是孩子们弄回来的吧”

李秀珍想起闺女早就说想给家里围个围墙,俩孩子又那么勤快,便说:“说不定真是他们干的。”

两口子回去一问,还真是儿女弄回来的石头,长生也帮了不少忙。

李秀珍:“七彩,你们还小,别干重活,看压得不长个了。等我和你爸下工,我俩去捡石头,很快就能把咱家院墙围起来。”

程茂林也说:“就是,这哪是你们干的活。你们仨知道好好学习就成,等考试争取考个好成绩。”

既然闺女想要围墙,那就围,反正早晚都得围。趁着现在不用在家做饭,下工后又没啥事,两口子又开始忙活。他们每天下工后,一车车往家运石块,就这样干了两天,把院子外堆满了石块。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七彩的功劳。她趁晌午头没人时,自个偷偷溜到那边捡了不少石头,回来后掺到里面,谁都没觉察出来。

程茂才和程茂田知道四弟要围围墙,也都过来帮忙。没用几天功夫,哥仨就把围墙围好,因为拉回的石头不少,差不多垒了一人多高,比起以前的木栅栏来说,相当安全。程茂林还把原来的木栅栏拆了,顺便垒鸡窝和猪窝用上一些。围了围墙后,家里看着更像样了。

程茂田羡慕地说:“老四,你家院子算是盖齐全了,接下来好几年不用再发愁。”

程茂林:“三哥,你要是想盖围墙,要不咱们给你家一起围了”

程茂田:“这”

程茂林:“这什么这,你看我家这墙多好。石头又不要钱,和点泥掺点麦秸,就把墙垒起来了,以后不怕有小偷。”

三兄弟又拉回好些石头,很快帮程茂田家把围墙围起来。这样的话,就算他家暂时不安屋门,也不怕家里丢东西了。因为外边顺便安好了大门,如今还有了高高的围墙,看着更安心。

完工后,程爷爷视察一圈,“行,院子拾掇好了,我也就放心了。以后你们两家好好过日子,好好干,总能把日子过好过红火。”

程茂林和程茂田齐声回答:“知道了,爸。”

围墙围好没两天,邮递员到来,给程爷爷送来一个包裹,顺带还有张汇款单。程爷爷一收到就知道这是远在边疆的二儿子寄来的。包裹里有葡萄干、肉干,还有几斤纯羊毛毛线,有红色的、藏蓝色的,一看就是分别给家里男女准备的。藏蓝色的毛线比红色多。大红色毛线两斤,藏蓝色毛线有六斤。

刘玉香把老二寄回来的东西看在眼里,想要。汇款单她摸不着,钱更拿不到手。可寄来的东西是实打实的,公婆总该分给她家一份吧。她家可是有仨小子,得多争取点才行。

刘玉香:“妈,立宗可还没有一件体面的毛衣,这藏蓝色的毛线要不给立宗打件毛衣”

程奶奶听后忍不住横了大儿媳一眼,怼了她两句:“你当我不识数我掂量着藏蓝毛线有好几斤,给立宗织件毛衣两斤就够了,我能都给你”大儿媳妇确实有点贪心,啥都想往自己屋里划拉。

刘玉香厚着脸皮说:“妈,我家可是有仨孩子。”她儿子多,应该多分点。

程奶奶说:“怎么分我有数,该你的少不了。”

最后,程奶奶自个留了些葡萄干,又给老伴留下几块肉干尝鲜,剩下的分成四份分了分。分的零食,老大家的量稍微多一点,老三老四家一样多,她更没忘给亲闺女留一份。还有那八斤毛线,她分给老大家二斤二两,给亲闺女一斤八两。老三老四家各分了一斤大红色和一斤藏蓝色毛线。

程爷爷劝老伴给自己留点毛线,程奶奶没要:“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穿啥不行,只要冻不着就成。这些毛线这么好,还是留给孩子们。”

程爷爷穿不惯毛衣,也没打算要毛线。抽空他去了镇上的邮局,把汇来的钱五十块钱取出来,交给老伴藏起来,没分给儿子。

看着到手的钱,程奶奶不禁想起好几年未归的二儿子,“茂山都好几年不回来了,也不知道他在那里过的咋样你说他也不说带孩子们回来看看,我还没见过他给我生的孙子孙女。唉,老二一去好多年了,中间才回来两趟,你说他就不想家”

“好男儿志在四方。老二那么能耐,都在那边当上军官了,还能过得不好你也用不着太挂心。”程爷爷虽然这么说,可心里依旧不好受。

当初二小子上完初中,还想去县城上高中,可是当时正赶上战乱年代,他怕儿子出去小命不保,没有让他去。

再后来,程茂山偷偷报名参加八路军,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他们家后来因此还被评上光荣军属。可程爷爷程奶奶怕啊,生怕哪天传来二儿子牺牲的消息。好在二儿子平平安安活着回来了,后来被派边境那边,一年到头难回来一趟。十几年从军过去,期间老二只抽空回来过两次。

程茂才分到边境后,在那边安家立业。虽然不经常回家,但他经常家里写信,偶尔寄钱,还寄过几张照片,每年过八月十五和过年都会给爸妈寄东西回来。

不是程茂山不想回家,只是因为回家交通极不便利。他从家出发,坐车到市火车站就得花大半天时间;完了坐火车中途还得转车,一共要坐七天八夜,才到老家省城。再从省城赶到家,又得一天时间。大人坐十几天的车都得蔫巴了,孩子更受不了这个罪。所以程茂山还没有带他媳妇和孩子回过老家。

程奶奶深深叹口气说:“也不知道咱活着的时候还能见茂山几面”

程爷爷:“现在日子好过了,咱们争取多活几年,还能见不到儿子只要茂山在外面没生命危险就行。几个儿子中,可就茂才最出息,不能耽误他。”

程爷爷总盼着儿孙成才,可惜赶上的年月不好。要是当初狠狠心把几个儿子供出去,早都吃国粮了。可是在生命和成才之间,他还是选择然儿子们保命。

入秋后,地里的玉米、地瓜、大豆、高粱等相继成熟后,村民们又开始忙活起来。虽然秋收没夏收那么紧张,可从收割到播种,中间经过好多道工序,忙起来也不轻快。

玉米地里,得先用镰刀把玉米秸秆一颗颗割倒,后面的人把玉米掰下来凑成堆,然后装到麻袋里运出去,完了最后还要把玉米秸秆运出去垛起来,给生产队里的牛马当口粮,有剩下的再当柴火。最后玉米地里剩的根茬也得一个个刨出来,才能耕地、犟麦种,种下一季粮食。

地瓜地里活也不少,得先把地瓜秧子割了留着喂牲口;然后把地瓜得用jue头一个个刨出来。这可是个技术活,有经验的村民一刨一个准,一jue头下去后,不会伤到地瓜就能挖出来。没经验的把地瓜jue坏,地瓜就不好储存。除非把刨坏的地瓜做成地瓜干晾晒起来,才能保证不浪费。

常年挥镰刀、抡头会把村民手上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割豆子,拾棉花都会扎手,所以老百姓一年年辛苦下来,手给造得非常粗糙,可见其辛苦程度。

程茂林拿的是整工分,也就是十分,所以整天干大力气活、技术性农活;李秀珍也想趁着年轻好好干,不过她到底是女人,没男人力气大,每天只拿八个工分。

只是不巧的是,没忙两天李秀珍发现自己好像怀孕了。她最近胃口变大,总感觉吃饱了饿得快,恰好这个月又没来身上,已经生过两胎的李秀珍猜,她怕是又怀上了。好在最近大锅饭吃着还凑合,肚子里这个来的算是时候。

李秀珍下工后找刘叔把脉,刘叔告诉她:“是滑脉,你身体还不错,回去干活时注意点,别累着。尽量多吃点好的,给肚子里的孩子增加营养”刘叔还认为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秋收正忙的时候,万一不小心抻到,可能会造成动胎气。这种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可农村全靠那点工分过活,不敢还真不行,一个男人就算拿整工分,也供不了一家老小吃喝。所以女人就算怀了孕,也得下地干活,除非孕期情况太严重,没法干活,不得不歇着。当然,有心躲懒的就不算了。

程茂林得知媳妇怀孕,脸上喜滋滋的,特别高兴。房盖好了,媳妇怀孕了,这孩子来的正是时候。

“媳妇,你下地干活可得注意点,能躲懒就躲懒,大不了少赚点工分。咱上次卖野猪的钱还没花,留着当老底。等年底队上算完账咱再还钱,到时无债一身轻”程茂林不敢早早把债还了,平时队里又不结算工分,要是人家怀疑他钱打哪儿来的,经不起查。

“行,我知道,我还能不好好护着孩子吗”林秀珍生过两胎,说起怀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程立国呆呆地问:“咱妈要给生小弟弟了吗”

七彩提醒:“也有可能是小妹妹。”

程立国:“那咱很快有小弟弟小妹妹了”

李秀珍温柔地笑着回话:“是啊。立国,七彩,你们想要妹妹还是弟弟”

程立国权衡再三才回答:“想要弟弟,等弟弟长大,我能带他出去玩;妹妹娇气,不好带。”

七彩思想成熟,给了个万金油答案:“妈,弟弟妹妹我都喜欢。”

李秀珍听完哈哈笑着说:“反正等生了就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到时没法退货,是啥就要啥。”

程立国傻眼:那妈还问个啥劲儿。

村里对孕妇还是有照顾的,可以调换个轻松点儿的活计,可是工分肯定不如原来拿的多。如何选择全看个人。李秀珍原先蹲在地里掰棒子,怀孕后换成收豆子的活儿,这活儿轻快,只拿六个工分。好在家里有两百块钱打底,要不李秀珍不敢这么做。

就这还有人觉得李秀珍娇贵,刚怀孕就不敢干重活,男人惯得她。有人还说,自己当初挺着大肚子还得挑水担粪,差点把孩子生到地头

这年头的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屁大点事都得议论一阵子。背后嘀咕李秀珍娇气的不少,包括她大嫂都嘀咕过。可李秀珍权当听不见,她自个的身子,想咋娇贵都愿意,关别人啥事,一个个吃饱了撑的,管闲事不少。

虽然是吃大锅饭,可对上对孕妇、老人、儿童、病号有照顾,可以隔三差五吃个鸡蛋,算是补身子。这已经很不错了,吃不到的看人家吃会眼红。要是谁摊上个又懒又馋的媳妇,能因为个鸡蛋怀崽子,然后想着吃鸡蛋偷懒,这种不会过日子的女人不是没有,只不过很少罢了,谁遇上谁倒霉。

程奶奶知道小儿媳怀孕后,把攒的半篮子鸡蛋给她送来,让她在家烧水时顺便煮一个吃。

赵英子知道弟妹怀孕,很是羡慕。她身子不争气,不知道还能不能怀上。她倒是盼着再给丈夫生个带把的,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

快到中秋节时,分家另过的儿子要给爹妈送礼,嫁出去的闺女也要给娘家送礼。程茂林买了三斤月饼,八斤猪肉。爸妈那里、岳父母那里分别送一斤月饼二斤肉,自家留了一斤月饼四斤肉。要不是有儿女捡野猪赚的钱,程茂林肯定不会这么大方。

李秀珍带着儿女,还有丈夫陪着,提前回了娘家一趟。

七彩姥姥见到闺女一家笑得合不拢嘴,“你们刚盖了房,手头不够宽裕,还拉着饥荒,来就来,咋还买这么多东西”

李秀珍在娘家也是最小的,还算受宠。七彩姥姥自然是希望闺女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有能力孝顺想多送点节礼,她收着也高兴;可是闺女若是没钱死要面子多送节礼,亏的还不是闺女和俩孩子。

后来李秀珍私下偷偷告诉她妈卖野猪的事,七彩姥姥才不担心了。

七彩姥爷私下教闺女:“既然分了家,就跟姑爷好好过日子。你公婆指望不上,以后仨孩子全指望你们两口子混了。”

当爸妈的上进,混得好,孩子们能跟着吃饱穿暖,还有书读,过得能舒心点;当爸妈的不上进,孩子们都得跟着受罪。

七彩姥姥:“听你爸的,你爸的话错不了。”

李秀珍笑着说:“我现在日子过得挺好,以后肯定好好过,你们放心吧。”

七彩和程立国在姥姥家非常受欢迎,表哥表姐会热心地招待他们玩。最后他们一家在姥姥家吃了晌饭,又留下说了会儿子话,下半晌才回家。

回来后,程茂林前脚给爸妈把节礼送去,后脚程茂田也去了。

程茂田手头不宽裕,他家只送了二斤肉过去。赵英子没找李秀珍提前商量送节礼的事,大面上闹的有点不好看,赵英子埋怨弟妹没提前招呼她一声,显得三房没面子。

李秀珍要是知道的话,肯定喊冤。她不是怀孕了吗,记性不大好,再加上头一年分家,忘了先找妯娌商量送节礼的事。两家送同样的节礼,拿出去谁都不丢脸。

其实老大家送的节礼也不体面,刘玉香提前偷偷送了一斤月饼,就是不打算让赵英子和李秀珍看到,说她抠门。可就算俩弟媳妇不知道,程奶奶可是心里有数,她看到三哥儿子送来的节礼,忍不住跟老伴说:“你看看,还是你小儿子大方,他一人送的节礼顶老大、老三两家送的。”

程爷爷非常了解几个儿子:“老大平时不言不语,心里会算计;老三有心无力;老四是自己有就不会亏待咱们。”

程奶奶忍不住说:“其实当初咱们跟着老四过也挺好。”

“分都分了,以后被说这些没用的,省的让老大两口子听了不高兴。”程爷爷精明地下结论:“远香近臭。以后老四过得好,不会亏待咱们的,你就少说两句。”

中秋节的饭还是吃食堂,而且今天还沾了肉腥味。各家各户回去后,都吃月饼赏月去了。程家人团聚一堂,程奶奶又当起领头人,挨个把月饼分了分,然后大人孩子凑到一起热闹的一晚。

月圆之夜,刘玉香睡觉前暗地里跟丈夫嘀咕:“老四盖房比老三花钱应该还多,他送的节礼倒是比老三多,也不知道钱哪儿来的。”

程茂才不耐烦地说:“你管那么多干嘛他送的越多还不是越好,咱家儿子跟着沾光。”女人家想的就是多,整天说些有的没的,总是关注不到点子上。

刘玉香点头:“这倒是。”

自从老三和老四分家后,两家的孩子到老院的时间少了,在爷奶这里得到的零嘴也少。相反,跟老两口住在一起的程立伟,跟爷奶撒个娇就能要到点东西吃,有时大点的程立邦也能跟着吃点。能多沾到便宜,刘玉香自然心里舒坦。

等到八月十五,枣树上已经空空如也,很少再见到枣子。可山上的野梨、柿子、山楂、栗子、核桃、松子等都陆陆续续渐渐成熟,忙完秋收的村民又开始忙着上山采各类山货。采摘回来后,该卖的卖,少部分分下去,可以留给孩子当零嘴吃。

没过多久,一直盼着怀孕的赵英子还没怀上,程燕飞倒是没过俩月很快怀上了。好在这阵子程奶奶又攒下一些鸡蛋,听到消息后,忙给闺女送了去,有殷切嘱咐闺女孕期注意事项,拉拉杂杂说了不少。

直到冬天即将来临,赵英子竟然传出怀孕的好消息。兴许是这半年在食堂吃的不错,分家后赵英子又没多少烦心事,这才幸运地怀上三胎。

刘玉香暗地里笑话:“铁树终于开花了,就是不知道还生个啥。万一她是生闺女的命,到时不又得失望”

赵英子自打生了程叶再无消息,这会儿怀孕了只顾得高兴,哪还顾上生儿子还是闺女。当然,她打心底是想生儿子的。

赵英子脸上带着母性光辉,摸着尚未鼓起的肚子说:“你可得争气点,让我生个带把的。”

程叶看她妈怀孕后,爸妈高兴地团团转,心里略带忧虑。眼看食堂饭菜越来越差,这时候怀孕真的好吗

程叶怕闹饥荒时,她妈吃不上饭,肚子的孩子没营养,会发生不好的事。虽然程叶是半路穿来的,爸妈略重男轻女,但是目前来说,他们对她还可以,所以她也盼着他们好。可是这些她又没法说出来。要不然爸妈还以为她不喜欢即将到来的孩子,认为她瞎说呢。

程柳倒是老思想,她作为长姐更有责任心,知道妈怀孕后,把家里大部分家务活承担下来,希望她妈顺利生个弟弟。

七彩作为爸妈的贴心小棉袄,跟程柳一样贴心会照顾人。她人不大,操的心不少。之前,她把院子里的大白菜照顾得水灵灵的,萝卜和土豆苗翠绿又茂盛。就连爸爸给她找来的石榴树苗和枣树上苗,也挺拔着它们的身姿,显得特朝气蓬勃。此外,七彩也从食堂的情况看出问题来,她悄悄收集了不少粮食作物种子。

她可是有木系异能的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只要七彩有种子,啥都能种出来。她准备这些,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后来七彩庆幸,她准备的没错。

初冬来临之前,程茂林已经把耐储存的萝卜、白菜、土豆存放到地窖里。程茂林从食堂逐渐缩减村民的饭量看出,接下来的形势不容乐观,说不定这些菜能派上大用场。

孩子越是懂事,李秀珍越是不想俩孩子多干活。等她怀孕三个月后,坐胎已经没问题,便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七彩呢,看她妈下工后还想打扫院子里的落叶,忙阻止:“妈,你放下我来。”

程立国认为自己是男子汉,应该多替爸妈干活,更应该多照顾妹妹,所以他抢过大扫把,把院子里的落叶归拢到一起,留着当柴烧。

李秀珍忍不住跟外人炫耀:“我家俩孩子可懂事了,自从知道我肚子里又揣了一个,天天帮我干这干那。我要是想干点,他们非得跟我抢着干,我都抢不过他们俩。”

这浓浓的炫儿女语气,倒不会引人嫉妒,桂香嫂子反而夸:“还不是你两口子教得好。我看你家俩孩子够能干的,听说他们还去采石场拉石头回来垒墙别家这么大的孩子,成天光想着玩,可没几个能做到的。”

李秀珍摇着头说:“哎呀,你可别说了,有时候看着孩子太懂事,我就心疼。”

桂香嫂子:“自家的孩子自己疼。他们都是好孩子,你跟茂林可有福气了。”

冬天天冷,地里的活少了,应该是猫冬的时候,可是村民还是不得闲。队里会组织村民干些编席子、草帘子、筐子、篮子等零碎活,还有织布、捻玉米粒等轻快活,累活就要挖沟渠啥的,比如到河里挖淤泥

可是,食堂里分的饭去渐渐不够吃了。以前是敞开肚皮水边吃,吃得心满意足。现在呢,生怕去晚了饭不够吃。

在食堂做饭的婶子大娘小媳妇们,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私心,比如说分地瓜粥吧,负责分饭的人见到亲友,可能会给舀一碗愁的;看到不顺眼的人,勺子一抖,可能粥会稀一些

时间一长,矛盾自然就出来了。就打饭这事,不是给这个多了稠了,那个少了稀了,有不少人去村干部那里反映情况。村干部合计完后,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让亲友少的、比较公正的人负责分饭。好歹压下一些不平的声音。

老村长也为食堂的事发愁。眼看仓库里的存粮越来越少,可能撑不到明年夏收,等粮食吃完了,大伙儿该怎么办

没有好办法,为了替大伙儿的肚子着想,还是继续限量吧。

限量吃不饱怎么办,只能各自回去想办法。

当初办食堂时,大队以“大办食堂”的名义让村民交了自家存粮。老百姓都拿粮食当命根子,大部分人没有把粮食全部交上去,都隐瞒下一部分。

因此,吃不饱的村民回去后,悄悄煮熟加餐。当然,以现在的形势,即便大伙儿手头有或多或少的存粮,也不敢随便吃;也有人舍不得吃存粮,忍着饥饿过日子。没有存粮的,那是想吃都没得吃,只能去野外找吃的。

李秀珍作为孕妇,家里还有少许存粮和一部分蔬菜,还有七彩暗中补贴,不时弄点小猎物回来,自然饿不着她。

赵英子就比较惨了,她家房子盖好后,并没有种蔬菜,存粮也不多。给她一个人开小灶,没吃多久,就要把家里的存粮吃光了。

因为今年的秋粮没分一点,她家还上交了大部分粮食,剩的自然不多。问题是当初目光短浅的她和丈夫觉得吃食堂挺好,并没有种秋菜。即便小闺女求着他们种,他们也没种。当时他们说什么来着,食堂又不缺菜吃,咱还种菜干啥,不是自找麻烦吗

程叶倒是跟程立国一样,在奶奶那里得到一些种子,也试着种了点。可她本来就不擅长种菜,胡乱种了点,埋上的菜种不是没发芽,就是长得不好,为此还被爸妈说了一顿,气苦的程叶干错放弃了。

程叶最后破罐子破摔想: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大山里能吃的东西多的是,总不会把人饿死。

程叶想起柳青青就是在灾荒时,跟在七彩后面见到戒指的,接下来只要她监视七彩,等七彩掉了戒指,她跟着去捡回来就行。

至于程叶为什么非得监视七彩,还不是她自己闹的。七彩已经知道她的底细,可她经常会跟着七彩上山,七彩哪里会答应。她只说自己没空上山,都是私下偷偷去。

程叶不只监视七彩,她还监视柳青青。当然,她是山脚下盯了七彩和柳青青一段时间,但是她没见过两人一起上山,也不知道戒指是不是已经被其中一人拿走了。

等程叶偷偷跟着七彩上山时,她的脚步声还能瞒得过七彩的耳力很快就被七彩发现,然后被甩开。程叶还以为七彩上山习惯了,腿脚比较快,才能轻易把她甩开。

最后程叶没办法,只好找到七彩问关于戒指的事。

“七彩,你有没有见到过戒指,”

七彩摇头说:“啥戒指呀,我没有捡到过。”

程叶没见七彩把玩戒指,更没察觉到七彩骗她,她还以为七彩没得到。

等程叶失望地走了后,七彩心想:看来程叶对空间戒指还没死心呢。不过,戒指已经被自己认主,程叶是没机会得到了。她的便宜哪是那么好捡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程叶还是没有收获,她以为因为她的到来改变了书中原有的进程,所以七彩和柳青青可能都没有得到空间戒指。

只要这两人得不到,等她再长大点,也许有机会去山中找到戒指。为了上山,程叶甚至学习爬树。因为她怕在山中遇到危险动物,到时如果及时爬上树,也许会救自己一命。

七彩要是知道程叶后来的举动,怕是会在心里嘲笑她做梦拿到戒指比较快。

食堂限量后,程家爷奶知道老三家没菜,日子最不好过,趁着天黑那后院种的菜给他家送了些去,解了三儿子程茂田的燃眉之急。

因为这,刘玉香还闹腾了一番。

她气呼呼地跟丈夫说:“咱家可是有仨半大小子,都是到了能吃的时候,眼看自家菜都不够吃,公婆还给老三家送,这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程茂才也因这事心烦,他没好气地说:“那你说怎么办老三媳妇好不容易怀孕了,爸妈肯定惦记他们。你也知道他们没种菜,粮食也不多,不给送点过去,老三媳妇要是吃不饱,孩子掉了咋办”

“那公婆也不能老给你弟弟家送东西,他们现在可是跟咱们过,这不是吃里扒外吗”刘玉香因为气愤,说话声音越说越高。

程茂才听着难听,才训斥媳妇:“别胡说八道,你嘴上没把门的,还敢说我爸妈吃里扒外你说说谁家当儿媳妇的,有你敢这么说话的”

要是放到脾气暴躁的人家,他媳妇早挨上大嘴巴子了。

刘玉香:“我又没说错,那送完这一回还有下回吗咱家又有多少东西够送的。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公婆还私下送了小姑子一些东西吃,我以前看着你的面子上不想闹腾,不代表我想忍下这口气。要是公婆还给老三和小姑子东西吃,咱家这日子就别过了。”

最后刘玉香说这些话时刻意拔高了声音,就是打着让老两口听见的意思。程茂才还算有良心,怕爸妈听到太生气,赶紧示意媳妇:“你小点声,回头我找爸妈说说这事。”

刘玉香的声音才压下来:“那你可早点说吧,别让老两口把咱家搬空了。”

程奶奶和程爷爷耳不聋眼不花,怎么可能听不到儿媳妇的声音。

程奶奶叹口气说:“老大媳妇不高兴了,这是说给咱听呢。”

程爷爷:“这事也不能怨她,咱就别跟她计较了,她也是怕以后家里没得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