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第 45 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第 45 章

作者:暗墨沉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1:30: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程方秀本来以为没希望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又在黄大夫这里听到好消息,她满脸惊喜地说“那这事就麻烦黄大夫了。”总算不负侄子所托。

黄大夫向老友推荐徒弟,当然得先问清孩子的情况, 才好推荐,他细问起七彩的情况,“这孩子才八岁”

程方秀点头, “嗯, 她年龄小点了,可挺懂事的”

没等她把话说完,黄大夫说“小点没什么,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多跟着师傅学两年更好。”

程方秀听了这话才放心, 刚刚她还以为人家嫌孩子小不收徒呢。

“黄大夫, 你看什么时候给安排个时间, 带孩子去给周大夫看看”

黄大夫想了想说“我先跟老友知会一声,得看他的安排。这样吧,我明天抽空过去问问, 回头你来一趟,看怎么安排。”

程方秀不胜感激地说“那就麻烦黄大夫了。”

程方秀走后, 黄大夫摇头笑了笑。没想到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想学医, 也是个有趣的小姑娘,就是不知道老友满不满意。

原来黄大夫知道老友周大夫一直有再收徒的心思,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 所以他在程方秀提出此事时,起了帮忙的心思。至于能不能成功,全看两人有没有师徒缘分了。

第二天,黄大夫特意从城东跑到城西老友家做客,顺便提出此事。

周大夫听了后说“既然是你推荐的,那就带她来一趟,我得考考她才行,看她有没有学医的天赋。要是不合适,我可不会给你面子。”

相比平易近人的黄大夫来说,周大夫看上去比较严肃。早些年,他原来在前线部队当过大夫,只不过后来战事平息后,他自己因为某些原因退伍,回到老家当大夫。

从坐姿上来看,周大夫身板挺直,坐有坐相,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他不像黄大夫那样闲适,这也跟他的性格有关。

黄大夫笑笑说“肯定是要考考的。说起来,这次算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虽然老友说过再收个徒弟,可这是他的事。自己横插一杠子,老友不给个面子不行。可是,万一那小姑娘真是个好苗子,他也不是白费功夫,算是给老友介绍了个好苗子。

殊不知,黄大夫日后想起现在的想法,每每苦笑。当初若不是因为家训不允许收外人当徒弟,说不定他就是七彩的师傅了呢。可惜,好苗子让他亲手送到老友手上了。

两人定下周日那天,带孩子来一趟。回头,黄大夫就告诉了程方秀。程方秀见好事牵上头,心里高兴,亲自去了乡下一趟,把好消息告诉了程家人。

因为程茂林没有提前告诉爸妈,程爷爷和程奶奶还不知道七彩想拜师的事呢。

程爷爷听说妹妹的来意,笑着责怪儿子“茂林真是的,都没提前跟我说声。不过这是好事,多亏你给操心了。”

程方秀“咱程家的孩子长出息,我高兴着呢。”她已经听说大哥家分家了,茂林不在老院住,便说“大哥,把茂林和七彩叫来,赶紧给他们说声,估计他们等信儿等得着急了。”

程爷爷“不急,这个点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茂林也在地里干活。等晌午他们都回来,再跟他们说不晚。”

程茂林等了一个月了,可不是着急吗可是这种事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他们一家只能耐心等待。

这不他听到姑姑来了后,立马到老宅去,迫不及待地问“姑姑,事成了没人家答应了吗”

程方秀看四侄子着急的模样,没有再抻着他,马上回答“答应了,说是周末带七彩去城里。不过人家周大夫说了,他得先考考七彩,看七彩有没有学医天分,才决定是否收徒。”

还得考验闺女程茂林想了想,师傅收徒弟考验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闺女能不能过关。不过想想他家七彩纳闷聪明,应该能过关吧程茂林不确定地想着。

不过,人家能答应给个机会,还是多亏了姑姑帮忙,“姑姑,麻烦你了。要不是你给牵线,我都没处给七彩找好师傅。”

程方秀“孩子上进是好事,帮忙也应该的。对了,周大夫让黄大夫给捎来一本书,说是让七彩抽空背背看。你让七彩抓紧时间多背点,不是说她记性好吗,多背点医术,说不定能让周师傅看中了呢。”

“还有,周大夫说礼拜天带孩子过去考验。可你们住在村里,那天坐车赶过去怕晚了。不如这样,你周六带七彩去我家住一晚,第二天我带你们去周大夫那里。”

程茂林怕耽误七彩拜师的事儿,立马应了姑姑,搁平时,即便是亲姑姑家,他也不好意思在姑姑家留宿,因为留宿的话,姑姑就得给他们准备饭菜。这年月,吃得最重要,他不想给姑姑添麻烦。可是为了闺女的前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程茂林想了,大不了去姑姑家时多带点东西过去,不能在姑姑家白吃饭。

七彩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她知道会在姑奶奶家留宿,去之前在山上猎了野鸡野兔,还弄了几条大肥鱼,打算给姑奶奶家带去。反正总不会让姑奶奶吃亏的。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李秀珍想的更多,她想如果闺女真能拜师成功,以后少不了去市里,少不了麻烦孩子姑奶奶,所以,为了孩子,李秀珍也不抠门,给拾掇了不少吃的东西给姑姑带上。

周六这天,程茂林跟老村长请假,开了介绍信,带着闺女去了市里。

爷俩到程方秀家时,正好下晌。程方秀见侄子又背来很多东西,忍不住说他“家家日子不好过,你咋老往这辈东西还弄这么多来,家里还够吃的吗”

程茂林“姑姑,都是带来的野物,在山上捡的,不值钱,你们吃着,回头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送来。”

程方秀一看,有野蘑菇、木耳、山鸡、野兔可不都是山里出产的。可现在肉是好东西,拿黑市上卖,一斤一两块,买还不好买呢。她不好意思要这些东西,也是为侄子家考虑,忍不住叨唠一句“城里吃供应粮,总比乡下日子好过,下回来不许带东西过来了。”

程茂林嘴上答应着,可心里却想如果以后闺女还麻烦姑姑的话,以后肯定少不了给姑姑家送东西。他可没那么厚脸皮,求姑姑帮忙,还得让人家搭人情搭东西。

侄子带来不少东西,程方秀也没吝啬,晚饭做了四个菜。比起平时来说,可以说非常丰盛了。

这天是周末,陆家三个孩子听说想学医的小表妹要来,所以都在家等着认识她。这不,七彩见到了表哥表姐们。

陆家三个孩子分别叫陆清平、陆清安、陆清宁,最大的十六了,刚上高中,老二上初中,最小的女孩上小学。

上次他们从姥姥家回来,听家人说舅爷爷家有个女孩想学中医。陆家的大人都觉得七彩有理想、有志气,小小年纪就想拜师学医,所以夸了她。

李淑华跟仨孩子说“七彩比你们还小呢,就想学医。你奶奶好不容易托人问一回,你仨有想学的吗,要不也跟着去试试”

“妈,我不想学医,想学机械制造类的专业。”

陆清平都上高中了,他学习成绩还可以,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对火车、飞机等东西更感兴趣,以后打算学研究这方面的专业,并没有打算学医,所以他立马摇头表示不想学,顺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陆清安还是个只知道玩的半大小子,他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想学医,听了妈妈的问话后,他干脆利落地摇头,“妈,我不想学。我以后想当兵。”

陆清宁最小,她还不知道学医都学些什么,于是问“妈,学中医都学什么”

李淑华说“应该是背医书、认识中药材、把脉、针灸之类的吧。”

陆清宁一听针灸,想起她跟奶奶一起看病时,大夫给奶奶胳膊上扎了好几根针。那些针晃悠悠的,看着怪吓人。

“还得给人扎针啊,那我还是别学了吧。”陆清宁一听说要给人扎针,她顿时打怵了。她最害怕打针了,不管是大夫给自己打针,还是学医给别人扎针,她都不想经历。

李淑华没想非得趁这机会让自家孩子跟着学医,她就是觉得学医不错,以后家里有人生病啥的,有医生看病方便。当然了,如果真是出徒了,也是个不错的门路,所以她才问自家孩子想不想学。

可惜她家孩子都没那心思,李淑华也没勉强他们学。反正孩子们长大以后,就算考不上大学,家里也可以给他们在铁路上安排工作,再不然还可以顶替大人的工作。

李淑华不是不盼着孩子有出息,她可能认为自家老大没兴趣;老二好动,性子急,估计学不来;小闺女又怕扎针。那就没法子勉强他们学医了。

晚饭后,大人们一起聊家常。七彩跟表姐陆清宁坐在一边说话。主要是陆清宁对表妹好奇,所以问了她一些话。

陆清宁凑到七彩身边问“七彩,你这么小,怎么想学医呢我听我妈说,学医得给人扎针,你不害怕啊”

七彩看了看好奇的小表姐,笑了笑回话“我胆子大,不怕扎针。”

她要真是个小姑娘,也不一定会想到学中医,毕竟家里没有学这个的。可她内里是个大人,思想成熟,对学中医感兴趣,当然想办法拜师学医。至于扎针,她好歹是混过末世的人,才不怕呢。

作者有话要说 孩子开学了,开始正常日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