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 第 72 章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 第 72 章

作者:轻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新鲜的木耳肉质肥美,但杂质比较多, 所以要用盐水浸泡清洗多次, 还要用手细细地搓去上面沾着的污物才行。

王秀芬虽然贪吃, 可也不是个懒的, 帮着谢华香把木耳一个个都洗干净了, 谢华香在锅里烧了开水,把木耳倒进去焯水。

用开水煮五分钟,捞起之后过凉水,这样处理之后的鲜木耳口感会更清脆。

凉拌木耳很简单, 把香菜和小米辣切碎, 加上蒜末、花椒油、酱油、盐和白砂糖、米醋调成蘸水, 再倒再木耳上, 拌匀就可以了。

谢华香从柜子里拿出一块腊肉,用温水洗干净了,拿大菜刀切成了薄片,王秀芬看着谢华香大刀阔斧地做菜的样子, 不由得感叹:“你可真舍得。”这么一大块腊肉, 搁别人家里能吃上三顿了,还是隔十天半个月才舍得吃上一顿的那种。

谢华香觉得自家很快就能挣大钱了,不由得也豪阔起来:“这东西本来就是给人吃的嘛,扣扣索索地不舍得吃有什么意思呢?吃完再挣不就好了。”

“你这话中听!”

“当然中听啦, 你不就想来吃我家的好东西嘛!”

“你怎么能这说呢, 我是这样的人嘛!”

腊肉切好以后, 跟辣椒、生姜和蒜一起下锅炒香, 肥肥的腊肉片很快就滋滋地冒油,那香气,简直让人流口水,最后倒入煮过的木耳,加盐和葱花,翻炒均匀就可以起锅了。

炒锅腊肉的锅还是油汪汪的,谢华香借着这个油又炒了个青菜,再配上熬得稠稠的玉米粥,今天这顿晚饭是吃的王秀芬心满意足,也不枉她帮忙在公社干部面前为谢华香遮掩了。

又过了两天,队里的新牛棚盖好了,康学翰收拾了铺盖又搬了出去,这回生产队长还去买了一头小牛回来养着,好生养大了,转年就能帮着下地干活了。

沈庭生去找王卫青商量了做生意的事,王卫青现在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有什么不敢干的,而且如今对他来说,沈庭生就是他最亲的人了,当然对他言听计从,庭生哥说做生意能挣钱,那就做生意呗!

只要庭生哥说话,指哪打哪。

这两天沈庭生跟王卫青收工之后一直混在一起,两人还悄悄地通过密道往那山林子里去了两趟,大概也能合计出什么计划来了。

紧接着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试也到来了。

徐校长帮忙跟县小学的人打了个招呼,在六年级的考场上给她多安排了一个位置,让沈丽华跟现在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考卷跟其他的学生一样,封存批阅,公平录取。

为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沈丽华这个月一点都没有浪费时间,天天除了必要的家务之外,全都在努力学习,这回是考得上最好,考不上的话,也只能够认命了。

考试的时间是在早上的八点半,如果当天早上再赶过去的话,肯定是来不及的,只能提前一天晚上过去,在县城过个夜,第二天一早才能赶上考试。

一般别人遇上这样的情况,如果县城里有亲戚的话,肯定就要到亲戚家里借宿一个晚上了,可沈庭生他家在县城也没有亲戚什么的,这提前一晚到县城,就有点儿难办了。

“那要不咱们到桥洞下蹲一晚吧!”沈丽华提议说,她听人说过,村里有人到县城办事,没有住宿的地方,就到桥洞底下蹲一晚混过去的。

“你傻不傻!”谢华香又好气又好笑地白了她一眼,“真到桥洞底下去蹲一晚,万一感冒了,第二天还能考试嘛!这有什么难办的,让队长开个介绍信,咱们到招待所住一个晚上不就得了。”

真不是沈庭生舍不得,而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没有住招待所这样的选项,所以根本就没往这儿去想,听谢华香这么一说,他也豁然开朗了,可不是嘛,发什么愁呢,直接住招待所就得了。

“住招待所啊!”沈丽华的眼睛亮亮的,这对她来说可是一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很高级的事呢,在她的心目中,那是只有当干部的才能住的地方,好像很期待呢!

可是她的双眸很快就暗淡了下来:“还是不要了吧,要花很多钱的吧,到时候我上了中学还要花钱呢!”

谢华香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说你傻你还真是傻啊,现在哪还有什么事比得上考试重要的?以后要不要花钱,那也得考完了再说吧!再说了,住个招待所能花多少钱,难道咱们幺妹连这点儿钱都不值当花吗?就这么说定了,我陪你去考试,咱们住招待所!”

谢华香一锤定音把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解决了住的问题还有吃的,一般农村人去县城都是自带干粮,不然的话到了县城只能到国营食堂吃饭,贵就算了,最重要的是还要粮票!

粮票这玩意儿,城里吃公家饭的每个月都会定时定量地发,可是对农村人来说却是个稀罕物,得用粮食去换,可用粮食换来粮票之后呢,再想吃饭还得花钱去买,你说哪有这么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愿意吃那么大的亏呀!

所以呀,几乎走遍整个生产大队,几乎都找不到哪一户人家家里是存着有粮票的,对了,这玩意儿还会过期,就算你当宝贝似的存着也没用,存着存着它就过期了,过期的粮票就是一张废纸。

沈庭生家自然也是没有粮票的,沈丽华都不用问,自己就琢磨着要带什么干粮去县城了。

一般情况下,烙几个干玉米面饼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可小姑娘嘛,有时候总免不了有些贪嘴,对她来说,上县城过夜又是一件天大的事儿,难免就会念着些有的没的。

她也知道谢华香好说话,于是摇着她的手臂说:“谢姐姐,咱们做点竹筒粑粑带去吃好不好?”她记得柜子里是有红糖的,虽然惦记着别人带来的东西不太好,但她真的是很想吃嘛,竹筒粑粑甜甜的糯糯的,可好吃了,她还是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次,而且还只是别人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一小口。

就这么一小口,让她惦记了这么多年。

“竹筒粑粑?好呀,我也想吃了。”她不说谢华香还没想起来,这一提就想起来了,竹筒粑粑也是云南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实就是将糯米浆灌到竹筒里蒸成的糯米糕,但因为加了红糖,味道甜糯,还是很得孩子们的喜爱的。

说做就做,谢华香找了点糯米出来用水浸泡上,然后跟沈丽华一起到山上去砍竹子,做竹筒粑粑,要用当地特有的香糯竹,做出来的才好吃。

香糯竹的竹筒长而细,竹筒壁比较薄,而且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竹膜,这都是做竹筒粑粑必不可少的,用来做竹筒饭也超级好吃。

到山上找了一棵香糯竹,砍下来之后倒拖着回来,先把那些枝枝丫丫都削下来,扔地上晒干了,以后可以用来当柴火烧。

然后再把竹子砍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竹筒,其中一端带着竹节,方便灌糯米浆。

不过糯米得浸泡一夜,她们把竹筒弄好洗干净之后,先放在一边,等第二天一早再来弄。

浸泡好的糯米要用石磨磨成米浆,沈丽华还打算到王卫青加借石磨用,王卫青听说她想用石磨,索性直接把整个磨盘都背到沈家来了:“反正我现在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也用不上这玩意儿,就放这儿你们用吧,我要用的时候再过来用。”

谢华香想想他一个单身汉,平时做饭也都是胡乱对付了事,这石磨确实不大用得上,便不客气地收下了:“那行,将来等你娶媳妇了,再搬回去。”

王卫青脸上一红,“嘿嘿”笑着说:“嫂子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这个样子,哪年哪月才娶得上媳妇哟!”

“咱还年轻,着急什么呀,等将来有大出息了,什么样的好媳妇娶不上?”

谢华香记得,上辈子王卫青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豪了,他娶的媳妇可不得了,人家可是大明星,当初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都不大敢跟人家说话的。

所以她让他千万别着急,可别错失了上辈子的大好缘分。

王卫青挠了挠后脑勺:“我要能找个媳妇有嫂子一半那么好,我就该睡觉都偷着笑了。”

谢华香也笑着说:“这话你可千万别给你媳妇给知道了,不然肯定得生你的气。”要真让那大明星知道自己才有一个普通人的一半那么好,能不生气嘛!

糯米磨成浆,红糖切碎了加入糯米浆中搅拌均匀,灌进准备好的竹筒里,再把竹筒的开口用稻草紧紧地塞住了,放进锅里大火蒸半个小时,竹筒粑粑就做好了。

稍稍放凉一些,谢华香就迫不及待地跟沈丽华一人拿起一个吃了起来,把竹筒的外壳削开,就能看到被竹膜紧紧包裹着的糯米糕,一口咬下去,不但能咬到脆脆的竹膜,尝到淡淡的竹香,还有甜甜软软的糯米味道,可好吃了。

糯米顶饱,吃一个下去就挺够的了,谢华香把剩下的竹筒粑粑留下一半给阿婆和沈庭生他们吃,剩下的拿个袋子装起来,再给两人各带一身换洗的衣裳,就准备上县城了。

沈庭生面子大,借来了生产队的自行车,让谢华香骑车带着沈丽华去。

王秀芬听了这事又酸了起来:“凭什么她就能骑自行车去县城,我去县城的时候就不能骑车啊?”

她爸把她骂了一顿:“人家这是有正事儿,你能一样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