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家个个是皇帝 > 118 寻找海东青

我家个个是皇帝 118 寻找海东青

作者:元月月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37: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刘彻噎得说不出话来, 使劲运气, 好一会儿才说:"三郎,不要认为朕疼你,就不会揍你。"

"孙儿错了。"三郎道,"祖父不好武, 也不好战, 只是喜欢开疆辟土。"

刘彻拿起手边的东西就砸, 猛然想到不久前太子轰然倒在他面前,砰一声,把东西放案几上,"刘,刘三郎!"

"祖父是不是忘了三郎叫什么?"二郎问道。

刘彻顿时觉得五脏六腑一块痛, 无奈地喊:"二郎……"

"不是吗?"二郎有一点点失望,"孙儿就经常忘记三郎叫什么。"

刘彻深吸气, "你以为朕像你一样笨?"

二郎噎住了。看到案几上的小房子,跑过去抱起来,"不给你了。"

"放下!"刘彻道,"否则吾不准你加入虎贲军。"

二郎心说, 我也不想加入。注意到站在他旁边的是大郎, 二郎瘪瘪嘴,把小房子放回去,哼哼两声, 站到三郎身边,"祖父答应了, 我们回去吧。"

三郎看向刘彻,等着他开口。刘彻还得宣虎贲校尉,便令他们退下。三人从宣室出来直奔长秋殿,告诉史瑶从明天开始他仨和虎贲军一起训练。

虎贲军训练地就在长安城内,未央宫西边,也就是刘彻要起建章宫的地方,骑马只需一刻。

史瑶已有心理准备,当她看到三个儿子稚嫩的小孩还是舍不得,"明天过去先试试,撑不下去别硬撑,你们是运筹帷幄的将军,到战场上要考虑的是如何带兵,而不是如何杀人。"

"母亲,孩儿还没去呢。"三郎提醒她。

史瑶:"所以我先和你们说,半途而废也别担心我和你父亲责怪你们。"

"母亲,带兵打仗讲究的是全力以赴,给自己留条后路很难打胜仗。"大郎道,"还没出发就想到撤退,母亲就不怕孩儿到战场上投降吗?"

史瑶:"你们不会的。"

"是吗?二郎。"大郎扭头看向身边人。

二郎不自在地眨一下眼,"我又不上战场,你看我做甚?"

"对,二郎不上战场。"史瑶笑道,"太官令今日送来许多莲子,你们想怎么吃?"

二郎:"煮粥。厨子去年煮的腊八粥可好喝了,孩儿想喝。"

"今天不是腊八。"大郎道。

史瑶:"不是腊八也可以喝。二郎想喝现在就去找厨子,莲子得提前泡,把莲心剔出来。"

"母亲说到莲心,孩儿想到了茶叶。"三郎道,"母亲有一次说想喝茶,有没有让东南那边的百姓采茶?"

史瑶:"你父亲说明年夏天就能送来。"

"现在的茶不也挺好的吗?"大郎奇怪,"为何还要茶农采茶?"

三郎往四周看了看,见除了他们只有四郎在屋里睡觉,"现在的茶是茶汤,我和母亲说的茶是清茶,就是滚烫的水直接冲茶叶。"

"那样岂不是没什么味?"大郎道。

三郎:"我、母亲和阿兄喝惯了那种茶,现在的茶汤喝不惯。你何时见我们喝过超过半碗?"

大郎仔细回想一番,每次煮茶好像都是他和太子喝,史瑶、二郎和三郎抿一口,天冷的时候会多喝一点,也没曾续杯。

"先不说茶。"史瑶道,"三郎,海东青传信是不是比信鸽、大雁要快?"

三郎想也没想:"当然。等等,母亲有海东青?"

"我没有。"史瑶道,"你要去战场让我想到海东青,听说那种鹰飞的速度很快,你会训鹰吗?"

大郎:"海东青是鹰?"

"是呀。"三郎道,"数量极少,据说十万只才能出一只海东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李白也曾写过,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史瑶笑道:"我和二郎没听说过这句。我知道海东青还是因为你上辈子很喜欢,据说海东青还能捕猎?"

"既能传信,还能捕猎,这种鹰挺好。"大郎道,"我们到战场上,兵分两路也不怕走丢。三郎在信上写时辰,海东青飞到孩儿那里,孩儿算一下时辰就知道三郎离孩儿多远。"

三郎:"大兄,海东青十分难寻。"

"难寻不假,不过,我认为现在很好找。"史瑶道,"二郎,你上辈子可曾见过老虎满山跑?没有吧。所以,三郎以前觉得海东青难寻,现在有可能很好找。"

三郎点点头:"母亲说得对。"忽然想到一件事,"母亲,现在用海东青,再过一千年可能就灭绝了。"

"除了你谁会训鹰?"史瑶道,"没人会训,捉它何用?听说海东青吃生肉,不是大富之家也养不起。以后真有人捕杀,朝廷颁布一条猎海东青者处极刑,自会少许多。"

大郎:"三郎,你担心的有些远。"

"三郎把鹰的习惯,如何捕捉,捕捉后如何喂养全写下来,我抄下来给你父亲。"史瑶道,"海东青虽然难巡,你们出征时能用到,你父亲一定会令辽东太守张贴告示,帮你寻海东青。"

三郎:"孩儿现在就去写。"抬脚往外走,突然看到小床晃一下,"母亲,四郎醒了。"

"我看到了。"史瑶走到小床边抱起四郎,小孩揉揉眼角,打个哈欠,看到只有一个兄长,"阿兄呢?"

大郎接过他,"我不是你阿兄?母亲,他是不是从我们走一直睡到现在?"

"你们去宣室的时候他没睡,坐在床上玩,申时才睡。"史瑶道,"抱着他醒醒困就别抱他了。越来越重,都快成小猪了。"

四郎大声道:"我不是小猪。"

"嗯,你是大猪,可以吗?"史瑶问。

四郎认真想想,"我不是猪。"

"那你是什么?"大郎问。

四郎愣了,"我,我是四郎啊。"

"咳咳……"史瑶捏一下儿子的小脸,笑着说,"对,你是四郎。"刚说完,二郎进来了,"又来一个阿兄,下来和阿兄玩吧。"

四郎扭头看去,冲二郎伸出手,"抱抱。"

"明天就不能抱你了。"二郎道。

四郎搂住二郎的脖子,不明白:"为什么啊?"

"我们要上课,很忙很忙。"二郎道,"每天也很累很累。"

四郎望着史瑶,"母亲,我也去。"

"你现在还小。"史瑶道,"下来看看多高了。"

四郎挣扎着下来就往墙边跑,看到之前三郎画的线,很纳闷,"母亲,我没长高?"

"可能因为你晌午挑食了。"史瑶道,"晚上别挑食,过几天就长高了。"

晚上太子回来,看到四郎喝一碗粥又吃一个大肉包子,惊到了,"这孩子几天没吃饭了?"

史瑶把下午说的话讲给太子听。太子忍俊不禁,见四郎还想吃肉,连忙拦住,"肚子痛不痛?"

四郎摸摸肚子,苦着脸道:"难受。"

"难受就别吃了,明天再吃。"太子转向史瑶,"你也不拦着点。"

史瑶:"妾身没想到他这么傻,撑得难受还继续吃。"

"比我还傻。"二郎道。

大郎险些呛着,"你好意思和四郎比?"

二郎不好意思,拿起包子堵住大郎的嘴,"要你说啊。"

"吃了饭再闹。"史瑶道,"三郎吃饱了,领着四郎坐椅子上歇一会儿,再出去转转。你们明天起得早,今天就别让四郎去你们那边睡了。"

三郎:"孩儿知道。"抱着四郎把他放椅子上,"四郎,我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好啊。"四郎道,"什么故事啊?"

三郎:"大将军打匈奴的故事。"

"好啊。"四郎并不知道匈奴是什么,不过这几天没少听父母和兄长说起匈奴,知道匈奴是个坏家伙,"快讲,阿兄。"

三郎先从卫青第一次出征开始说起,四郎听到卫青走很远很远,找到匈奴老家,不禁睁大眼,惊呼道,"大将军厉害。"

"这个大将军你也认识。"二郎漱漱口,搬张椅子坐到四郎另一边。

四郎指着自己:"我认识吗?"

"我们上次领你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拐到舅公家,三郎说的大将军就是舅公。"二郎道。

四郎摇摇头:"不是,舅公不厉害。"

"三郎说的就是舅公。"二郎道。

四郎:"不是舅公。"

"三郎,你——"

三郎打断他的话,问四郎,"为什么不厉害?"

"舅公不是,不是大将军。"四郎道。

三郎也不懂小孩怎么想的,"那谁是大将军?"

"大将军这么,这么高。"小孩站到椅子上,踮起脚还用手比划。

三郎懂了,"你的意思是大将军很高很壮很严肃?是不是还得带着铁面獠牙,就像咱们挂在门上的门神?"

四郎点点头,"是呀。"

"下次休沐领你去见大将军。"三郎道。

四郎:"是舅公吗?"

"不是。"三郎道,"还要听吗?"

四郎坐下,"要听。"

听着听着小孩睡着了,史瑶令照顾四郎的宫人进来把四郎抱去偏殿睡。此时太子也吃好了,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叮嘱一番,就放他们回去歇息。

翌日,卯时天蒙蒙亮史瑶就起来去东北边三个儿子住的宫殿。史瑶先到大郎的住所,看到厨子按照她的吩咐在做饼,很是满意。随后去大郎卧室,史瑶见三个儿子都睡在这里,走过去捏住大郎的鼻子。

大郎睁开眼就想骂人,看到史瑶,霍然起身,"母亲怎么来了?"

"该起了。"史瑶道,"起来洗洗脸就好用饭了。"

大郎往外面看看:"天还黑着呢。"

"你们第一天过去应当提前到。"史瑶道。

三郎揉揉眼角坐起来,"母亲说得对。"不禁打个哈欠,"只是我们仨都去虎贲军,朝中众臣又该议论了。"

"议论什么?"史瑶不解。

三郎:"太孙啊。祖父不可能让太孙参军。哪怕祖父同意,文臣武将也会拦着。"

"依你这样说,不日便会立四郎为太孙?"史瑶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